【58車衡陽訊】在前不久開幕的成都車展上,2018款帕傑羅正式上市。儘管只是年度改款車型並不是全新換代,但它依舊讓喜歡它的車迷興奮不已。在國內市場帕傑羅也許有些小眾,但它的歷史冊上寫滿了輝煌。無論是在軍工領域、民用市場還是達喀爾賽場,三菱帕傑羅表現都很出色。
對於三菱帕傑羅PAJERO,國內車迷習慣稱之為「山貓」。為何叫山貓呢?在百度百科中對「山貓」的解釋為猞猁,是一種生活在寒帶叢林中的貓科猛獸。但在海外網站中,對於「PAJERO」的解釋有所不同,Pajero這個詞語經常是指the Pampas cat(潘帕斯貓),這是一種生活在阿根廷南部高原的貓科動物,與猞猁並不是同一種動物。無論是哪種翻譯,「山貓」這個詞代表帕傑羅PAJERO車系還是非常貼切的,都是生活在極端環境中的猛獸,能夠很形象的表達出這款車的特點。
從嚴格意義上講,第一代帕傑羅誕生自1982年,但如果探究帕傑羅前身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年代,只不過那時候它叫作三菱吉普(Mitsubishi Jeep)。從名稱來看,它就像是兩個品牌的合稱,而實際上這款車確實也像名字一樣是兩家車廠的「合作款」。
被譽為吉普車鼻祖的威利斯吉普(Willys Jeep)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但隨著二戰結束軍需大幅下降,Willys公司立即以威利斯吉普為基礎研發民用化車輛,從而誕生了著名的Willys CJ系列車型。轉向同時期的日本,戰後重建還在進行,汽車製造業遠沒有現在這樣發達。迫切尋求發展的三菱找到了美國Willys公司合作,負責Willys吉普車在日本地區的組裝生產和銷售,為了和美國本土車型區分,在日本生產的Willys吉普打上了三菱logo,並叫作「三菱吉普」。所以簡單來說,「三菱吉普」可以看作是Willys吉普車在日本地區的授權衍生版本。
有了近20年的「代工廠」經驗再加上日本經濟環境的大幅好轉,進入70年代的三菱需要一款真正屬於自己的越野車。在1973年,三菱發布了帕傑羅Concept概念車,至此「帕傑羅」這個名字開啟了屬於自己的歷史。但是帕傑羅Concept從結構到造型還是難以擺脫三菱吉普的影子。
1979年,帕傑羅Concept-II正式發布。與帕傑羅Concept相比,帕傑羅Concept-II經過大幅進化已經脫離了三菱吉普的設計,可以看作是第一代帕傑羅真正的前身車型。帕傑羅Concept-II採用了帶梯形大梁的非承載式車身,懸掛系統則是前雙搖臂獨立懸掛/後鋼板彈簧非獨立懸掛,這些硬體配置都與第一代帕傑羅完全相同。
1982年5月,第一代帕傑羅橫空出世。第一代車型基於三菱FORTE皮卡底盤打造,先期版本全部採用雙門雙排座布局,有可拆卸帆布車頂和固定金屬車頂兩種車型結構。車身尺寸方面,第一代帕傑羅雙門版長寬高分別為3.93米/1.68米/1.86米,軸距為2.35米,用現在的標準來看它的車身非常「迷你」。車型定位方面,第一代帕傑羅更像是一款能夠應付複雜路況的工具車,乘坐舒適性及配置方面並不是它研發的重點。
隨後為了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帕傑羅推出了五門長軸版,軸距達到了2.69米(代號V29)。而這款長軸距版本還提供普通車頂和高車頂兩種車型。到這裡,第一代帕傑羅基本進化到我們熟悉的樣子了。在1987年,搭載3.0L V6自然吸氣汽油發動機(6G72)的帕傑羅正式推出,除了動力提升之外,它的內飾配置也更加豪華,這款豪華高配車型當時也曾進口引入國內。
進入90年代,為了應對汽車市場不斷變化,已經服役近10年的帕傑羅也到了換代周期。1992年,第二代帕傑羅正式上市。用當時的眼光來看,第二代帕傑羅的外形設計非常時尚,車身尺寸加大,在保持前代車型硬朗的整體造型的同時,線條運用更加流暢。第二代車型在配置以及乘坐體驗方面也有所進步,更加適合城市中舒適駕駛。
很多人熟悉帕傑羅也是從第二代車型開始,常說的V31、V33型號正是出自第二代車型。這一代車型同樣擁有眾多細分型號,包括三門版短軸版和五門版車型,帆布車型和金屬車頂,金屬車頂又分為高頂和普通頂棚版。
動力方面,第二代帕傑羅前期主要有2.4L、2.6L、3.0L、3.5L共4種排氣量多種型號的汽油發動機。「V31」是長軸版搭載代號為4G64的2.4L發動機,而「V33」則是長軸版搭載代號為6G72的3.0L V6發動機,這兩款車型也是國內最常見的。
第二代車型最大的變化就是首次裝配了SUPER SELECT 4WD超選四驅系統,這也成為了未來帕傑羅車系引以為傲的配置。這套系統共有2H/4H/4HLC/4LLC四個檔位可供駕駛員選擇,並可在100km/h的車速內在兩驅和四驅模式下自由選擇。
隨後,第二代車系也經過多次改款,包括推出2.8L排量的柴油車型以及3.5L排量的汽油車型,同時在外觀造型上也有所改變。第二代車型在商業上取得的成功也將它的壽命延長,並在不同國家發展出「換標」的衍生車型,其中長豐獵豹就基本保持了第二代帕傑羅的整體設計,只是換了logo。
1999年,第三代帕傑羅登場。臨近千禧年之際,國際汽車設計大潮流已經發生改變,之前硬朗的平直線條已經不那麼受歡迎了,設計趨勢向動感的曲線發展。第三代車型也順應當時潮流,外觀造型由著名設計公司賓夕法尼納重新設計。稜角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流暢的線條,充滿力量感,同時三代車型的車身尺寸再次被加大。
在車身結構上,第三代車型也發生變化,它放棄了擁有獨立大梁的承載式車身,改為承載式車身,所以後懸掛也變為多連杆獨立懸掛。死忠們會覺得放棄大梁顯得不夠硬派,但第三代帕傑羅提供了更加優秀的舒適性。同時沿用多年的前碟後鼓式剎車系統也改為了四輪碟剎,使安全性得到了提高。
第三代帕傑羅改良了Super-Select 4WD分動系統,操作由機械式變成電子式,而且相比第二代帕傑羅的系統,改進後的系統其4H模式下的前後輪扭力分配已不再是50∶50的平均分配,而改成33∶67。動力方面,這一代帕傑羅放棄了4缸汽油發動機,全部車型均採用6缸汽油發動機。
第三代帕傑羅也是國內車迷最為熟悉的一代,我們所說的V73/V77就是這一代車型。其中V73搭載代號為6G72的3.0L V6發動機,V77則搭載代號為6G75的3.8L V6發動機。除了進口以外,V73/V77也都曾在廣汽三菱投產銷售過。從車身結構以及配置方面的改變也不能看出,第三代帕傑羅完成了硬派越野車到兼顧越野與舒適的豪華SUV的轉變。
這一次的換代周期要比之前稍短一些,第四代帕傑羅於2006年上市。相比於之前的變化,這一次換代改變並沒有那麼大。外形設計方面,第四代車型整體延續了上一代帕傑羅的設計風格,加入了更多鍍鉻裝飾件,看起來更加豪華。第四代帕傑羅配備了改進型Super-Select 4WD四驅系統和ASTC牽引力控制系統,同時還配備了中央差速鎖,頂配車型還提供了單獨的後橋差速鎖控制開關,越野性能更加強悍。
這一代帕傑羅國內最常見的是V93和V97兩款車型,這兩款車型使用的依然是代號為6G73的3.0L V6發動機和6G75的3.8L V6發動機,匹配手動或5速自動變速箱。儘管帕傑羅在逐步向豪華SUV進化,但它的越野性能依舊出色。第四代帕傑羅的接近角達到36.6°,離去角25°,離地間隙高達235mm。它能以每小時5km的速度安全通過最大水深為700mm的地方。
第四代帕傑羅已經服役超過10年,期間也經歷過多次改款,但主要都是針對外觀細節以及配置方面。在對排量限制越來越嚴格的大環境下,帕傑羅3.8L V6車型已經很難見到了,目前官方引入的全部是3.0L版本。不過3.0L V6自然吸氣發動機與5速自動變速箱的動力配置還是顯得有些陳舊。
在2017成都車展上,新款帕傑羅正式上市,售價區間為36.98-42.98萬元,新車共推出3款車型。外觀方面,車頭增添的PAJERO字母鍍金金屬標貼,在尾部三菱造車PAJERO 100周年紀念標,而側面車身貼採用紅與灰的流線型交匯。
新款車型的內飾有18項升級,包括純手工打造實木豪華質感內飾及高質感鋼琴烤漆內飾件等。同時配備了9英寸智能互聯導航系統,支持北鬥+GPS雙模導航、手機互聯等功能。動力沿用之前的3.0L V6發動機與5速自動變速箱,配備超選四驅、後差速器鎖止功能。
1983年,三菱首次組建車隊參加達喀爾拉力賽,主力賽車正是基於帕傑羅改裝而來。1985年,三菱奪得了第一個冠軍,那年三菱還包攬了亞軍和季軍。此後,三菱就成為達喀爾拉力賽總冠軍的有力競爭者。以帕傑羅為基礎的三菱車隊26次參加達喀爾,共奪得12次冠軍,其中包括2001-2007年的7連冠。
總結:經歷4代車型發展,在30多年的歲月裡,帕傑羅的銷量超過了300萬輛,帕傑羅銷往全世界170個以上的國家。從純硬派越野車到中大型豪華SUV的進化過程中,帕傑羅一路走的並不平坦,但那顆「越野」的心並沒有丟失。與同級競爭對手相比,帕傑羅的越野性能依舊是出類拔萃的。(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