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椰子成了奶製品新原料,未來植物奶可能會霸佔冰箱

2020-12-13 36氪

近幾年,牛奶的替代產品對乳製品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在冰箱這一方小天地內,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以黃豌豆、杏仁、大豆、椰子等原材料製作而成的植物奶。預計到了2018年,全球代乳飲料市場規模將達到163億美元,是2010年的兩倍還多。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英敏特的數據,2015年全球的乳製品銷售額下降了7%至178億美元,預計到2020年將下降11%。以乳製品消費大國美國舉例,2011年到2015年,乳製品的消費量下降了13%,人均消耗液態奶的量從2010年每人180磅減少到2015年每人不足160磅。

美國人均每年消耗液態奶的量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以植物奶為代表的代乳產品的銷量雙位數躥升。據彭博的統計,2011年至2015年,杏仁奶銷售額增長了百分之二十五。Innova Market Insights的數據顯示,在2012-2016年期間,代乳產品的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0%。

植物代乳產品是隨著消費者擁抱健康生活方式潮流而興起的,不少消費者認為乳製品也沒有想像得健康,熱量、膽固醇和脂肪都不低,不如純植物的代乳製品那麼天然。而且代乳製品對素食主義、乳製品過敏和患有乳糖不耐受症消費者很友好。

Innova Market Insights,認為植物代乳產品是2017年的食品飲料十大趨勢之一。對於乳製品不適的人群來說,代乳產品無疑是最好的選擇,而對於非素食主義者來說,他們也想要更天然和更健康的產品,這些都是積極推動代乳製品增長的動力。

乳製品大公司們也都在順應著趨勢。去年底,紐約最大的乳製品公司Elmhurst Dairy關閉了皇后區外部的工廠,今年四月將自己改名為Elmhurst Nutmilk,從牛奶改為生產堅果奶(由杏仁、榛子、核桃和腰果製成)。

同樣是在今年4月,達能完成十年以來最大的收購案,125億美元將主營植物蛋白製品的公司WhiteWave Foods收入囊中,該公司Silk和Alpro豆奶在歐美非常有影響力。

中國的大企業也不例外,蒙牛與WhiteWave Foods在中國成立了一個合資公司,推出核桃、豆奶等植物飲料;旺旺也將進軍大豆和其他植物代乳飲料領域。

除了大公司外,初創企業也敏銳的嗅到了代乳飲料的前景。來自矽谷的代乳製品初創企業Ripple就是其中之一,他們近日獲得了谷歌和矽谷風險投資者的4400萬美元投資。自2016年4月面世以來,Ripple賣出了250萬瓶植物飲料,為公司創造了2000萬美元的收入。

與市面上,杏仁、椰子、豆奶等原材料不同,Ripple採用的是黃豌豆。這種植物成本低廉,而且對於環境也十分清潔。

雖然植物蛋白飲料的前景不錯,目前階段的銷售情況也不錯。但這仍是個比較小眾的市場,存在一些問題。

口味一般和蛋白質含量低是植物蛋白飲料的小問題之一。市面上最流行的豆奶味道算不上好,而且經常因大豆的轉基因問題被詬病。從中國市場來看,植物蛋白飲料的種類太有限,口味也比較單一。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杏仁奶雖然被譽為高蛋白,但實際的蛋白質含量不及乳製品的八分之一,這對於有營養需求的孩子和愛好運動者來說有點不夠用。

此外,價格也是植物代乳飲料的一個門檻,這種情況在歐美尤其明顯。2.27升左右的牛奶價格為1磅,也就是每升0.44磅,而杏仁奶的價格為每升1.8磅,是牛奶的四倍還多。

Ripple的價格更高一些5.99美元,算下來一夸脫的價格比豆奶貴1美元,比有機牛奶價格高出30%。因此Ripple就只在Whole Foods這類中產階級超市內售賣。各式的植物蛋白奶如何讓消費者在價格上更易接受也是個不小的難題。

其實植物蛋白不僅僅在乳製品行業開始展露頭角,在「肉」這個領域也頗有潛力。矽谷下一個百億美元生意,很可能就是讓你心甘情願吃假肉,比爾蓋茨和李嘉誠都All in了。

相關焦點

  • 包括燕麥奶在內的植物奶,以一種「反撲牛奶」的新面目成了一種新...
    在澳白、短笛拿鐵和髒髒咖啡之後,燕麥拿鐵成了新的推銷標的。你可能會在北京和上海的許多咖啡館菜單上看到「燕麥奶+5 元」或者「新品:燕麥拿鐵」。不過推動這款新品並不是咖啡館,而是一家銷售燕麥奶製品的瑞典公司 Oatly。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半年,Oatly 已經進入超過 1300 家咖啡館。
  • 植物奶比拼:豌豆奶崛起力壓杏仁奶,高蛋白質低卡路裡又低碳?
    【植物奶比拼】豌豆奶崛起力壓杏仁奶,高蛋白質低卡路裡又減碳?近年來在歐美國家,因為乳糖不耐症、純素、環境友善等不同原因,愈來愈多人改以植物奶代替牛奶;根據市調公司尼爾森調查,到去年六月為止,全美國植物奶整體銷售量上升9%,而同期牛奶卻下降了6%。
  • 燕麥奶、豆奶、杏仁奶……植物奶的營養價值怎麼樣?
    奶,是很多家庭少不了的東西,膳食指南也推薦每天吃 300 克奶製品,牛奶更加是早餐桌上的絕對霸主。 豆奶、椰奶、杏仁奶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植物奶。 什麼是植物奶?
  • 燕麥奶、豆奶、杏仁奶,植物奶的營養價值怎麼樣?
    奶,是很多家庭少不了的東西,膳食指南也推薦每天吃 300 克奶製品,牛奶更加是早餐桌上的絕對霸主。 豆奶、椰奶、杏仁奶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植物奶。 什麼是植物奶?
  • 最好喝又環保的酸奶盤點:燕麥酸奶最好喝,杏仁酸奶最浪費水
    似乎每次「掃貨」都能發現新產品,因為有的酸奶以植物為基礎,有的非乳制,有的還會是素食酸奶。這些素食酸奶到底是怎麼做的?它們與 "真正 "的酸奶相比味道如何?以及它們是否可以被作為替代品使用呢?是否比乳製品更環保?這些都是我們要在這裡嘗試回答的問題,所以準備好你的零食,我們即將深入探索植物酸奶的世界。
  • 椰奶杏仁奶腰果奶也能自己做!5種風靡歐美的營養簡易食譜公開
    對於環保主義者和乳糖不耐症患者來說,植物奶是絕佳首選,但對於任何人來說,好喝無負擔的植物奶都是一個值得嘗鮮的新選擇!植物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豆奶,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五花八門的種類!一起來認識五種最常見的植物奶,不用害怕市售植物奶不容易取得,因為你可以在家動手自己做!
  • 這10款無糖植物奶,營養師最推薦這3款
    最近植物奶在各大平臺很火爆,比如杏仁奶、燕麥奶、椰奶,大家看到名字的第一聯想往往是杏仁+牛奶、燕麥+牛奶、椰漿+牛奶。植物奶跟牛奶有關係嗎?既然叫植物奶,自然妥妥的都是植物成分,跟牛奶沒有一丁點兒關係。
  • 植物奶市場風潮正起,老牌國產植物奶品牌已經「失寵」了?
    一方面,以Oatly燕麥奶為代表的新興植物奶品牌一步步爬上食物鏈頂端,大有超越牛油果、藜麥和奇亞籽,成了一線城市年輕人的新寵。另一方面,那些我們從小喝到大的花生牛奶、杏仁露品牌一個個接連銷聲匿跡,讓人不得不感慨一句「爺青結」。同是植物奶,為何「命運」卻如此不同?
  • 怎樣做杏仁椰子麵包才好吃?
    再比如網紅髒髒包,和隨處可見的蛋撻,而今天要教大家做的是無麩質杏仁椰子麵包。如果你可以使用黃原膠,那你可以用兩茶匙(10克)代替洋車前子殼。如果你是素食主義者,那你可以用未精製的鹽代替蜂蜜,只需要讓它溶解在溫水裡就可以了。如果你在澳大利亞的話,請用廚房秤稱一下酵母和鹽或者用三茶匙代替一湯勺,因為澳大利亞的湯匙是20毫升,而不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是15毫升。
  • 美食天線節:我製作的平衡荷爾蒙的牛奶,而不是杏仁或大豆!
    你還記得那些黑暗的日子嗎,當你要杏仁牛奶的時候,咖啡店會給你一個大大的側目?多年來,豆奶一直是素食者和飲食受限者的標準無乳製品替代品。現在,僅僅幾年後,杏仁牛奶隨處可見,不僅是素食者和乳糖不耐症患者,每個人都喜歡它……甚至是你以前關注的咖啡師。
  • 時代數讀|植物奶市場大火 老牌企業卻陷增長困境
    「人造肉」、「植物奶」是近兩年興起的行業熱詞,但諸如豆奶、椰汁、杏仁露、核桃露等植物蛋白飲料,對大眾而言並不陌生。12月9日,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農產品市場分析預警團隊小麥首席分析師劉銳博士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植物奶原料資源豐富,種類和口感豐富多樣,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體驗。
  • 22款自製植物奶,幫你輕鬆告別牛奶
    一、杏仁奶 將杏仁浸泡在水中一夜後手動剝皮。 2. 杏仁、椰棗和水一起打碎攪拌後,使用乾酪布或過濾器過濾即可。 二、糙米奶
  • 杏仁奶、燕麥奶、豆奶哪款植物奶好處最多?留意營養標籤!
    近年來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愈來愈多,加上食素有助保護生態環境,所以各類型的植物奶如杏仁奶、燕麥奶、豆奶都愈趨受歡迎,不過到底是否每一款的植物奶都適合大家飲用?鈣質又是否如牛奶般足夠?今天就由Green Monday營養學家Tiffany為大家拆解大家對植物奶迷思。
  • 市場新人「燕麥奶」逆襲成銷量第二大植物奶,重新定義植物基市場
    圖源:Innova Report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消費者對植物基產品的偏好更加明顯。在眾多植物基產品中,植物奶是發展比較快速且耀眼的品類。Research And Markets市場數據顯示,全球植物奶市場預計2024年將達215.2億美元,2020到2024年市場複合年增長率達10.18%【2】。
  • 現在大火的植物奶到底「香」在哪?
    堅果奶(我最喜歡的一種):腰果奶、開心果奶、杏仁奶、核桃奶 其他:亞麻籽奶、椰奶、各種瓜子兒奶 動物奶可能會造成乳糖不耐和奶蛋白過敏,而植物奶就不用擔心乳糖不耐受了。
  • 進口「小眾奶」成消費新寵,杜拜駱駝奶、歐美植物奶登上百姓餐桌
    「小眾奶」正在成為飲品消費新寵,歐美的植物奶、紐西蘭的羊奶、杜拜的駱駝奶等「小眾奶」悄然登上老百姓的餐桌。今年以來,進口「小眾奶」品牌加速入駐天貓國際拓展中國市場,品牌入駐增速達140%。過去一年,進口植物奶成交額同比增長176%,進口羊奶粉同比增長超50%,今年最火的杜拜駱駝奶雙11成交額同比增長了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