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製造「再提速」 泰興市6家車間獲省示範智能車間稱號

2020-12-25 智慧泰興

(記者 蔣凱)12月20日,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在省工信廳公示的2020年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擬授牌名單中,我市有6家企業車間入選。

據了解,為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智能製造水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財政廳組織開展了2020年省級示範智能車間認定工作。經企業自願申報、市縣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核查、信用查詢等程序,擬對全省252個車間進行授牌。

智能車間,是指將機器人、智能設備、信息技術三者在製造過程中全流程融合,實現自動決策、精確執行命令、精益管理。省級智能車間的申報認定,要求企業符合智能裝備廣泛應用、車間設備互聯互通、生產過程實時調度、物料實現自動配送等12個條件。我市入選的分別是江蘇泰隆減速機股份有限公司的減速電機金工車間、格林美(江蘇)鈷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鋰電池級高活性球形四氧化三鈷製造車間、江蘇兆勝空調有限公司的船用防爆控制櫃生產車間、泰興聯創絕緣材料有限公司的PET保護膜生產車間、泰興湯臣壓克力有限公司的阻燃隔音屏蔽障高性能壓克力聲屏板生產車間、中兵航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連接器用針孔生產車間。

近年來,我市持續大力推進「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工作,引導和鼓勵企業開展自動化、集成化裝備的引進和改造,擴大關鍵崗位機器人應用,進一步減少企業生產用工總量,優化工藝技術流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優質率,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水平。

相關焦點

  • 江蘇示範智能車間擬授牌名單公示 多集中於蘇南城市
    記者16日從省工信廳獲悉,為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智能製造水平,省工信廳聯合省財政廳組織開展2020年省級示範智能車間認定,經企業自願申報、市縣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核查、信用查詢等程序,擬對上汽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的智能柔性生產總裝車間等全省252個車間進行授牌
  • 哈電集團佳電股份首個數位化(智能)示範車間順利通過省級驗收
    數字車間佳電股份機座加工車間被評為黑龍江省數位化智能示範車間近日,哈電集團佳電股份電機機座加工車間被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認定為 2020 年黑龍江省數位化(智能)示範車間,標誌哈電集團佳電股份首個數位化(智能)示範車間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 2020年度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現場推進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
    為進一步推進智能車間建設,全面提升製造業智能化水平,2020年12月14日,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2020年度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現場推進會,探討智能製造發展前景、技術應用與服務領域,研判當前智能製造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新變化。部署推進更高水平智能車間建設工作。
  • 2020年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擬授牌名單公示
    為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提升智能製造水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財政廳組織開展了2020年省級示範智能車間認定工作。經企業自願申報、市縣推薦、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核查、信用查詢等程序,擬對全省252個車間進行授牌,現予以公示。公示時間為2020年12月14日至12月20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請在公示期內與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繫。
  • 加加食品榮獲「2019年度湖南省智能製造示範企業」稱號
    紅網時刻11月28日訊(記者 劉馳鋒)11月28-30日,「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正式召開。11月28日下午,作為大會議程之一的「2020年湖南智能製造對接合作推進會」同步召開。推進會上,包括加加食品在內的七家企業被授予「2019年度湖南省智能製造示範企業」稱號,加加食品集團總經理周建文出席會議並領獎。加加食品集團公司總經理周建文(左二)上臺領獎。加加食品集團通過智能製造系統,利用雲計算和網際網路平臺,實現釀造醬油發酵全過程控制及優化等,打造中國調味行業首個智能製造示範基地。
  • 鈑金衝壓企業智能車間建設經驗分享
    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模型主要由等級、核心要素和成熟度要求構成,等級表明了企業智能製造能力達到的水平。圖1成熟度模型通過人員、資源、技術和製造4個能力要素及其細分的20個能力域對企業的智能製造能力進行描述,不同的級別對應相應的能力域。
  • 新疆智能製造規模企業超40家
    在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電極箔公司生產車間內,看不到工人,一卷卷薄如蟬翼的化成箔從生產設備中緩緩「吐」出,機器人小車銜著箔捲來回奔跑。新疆眾和是我區智能製造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智能製造正引領新疆工業不斷轉型升級。
  • 發力智能製造 聚力優質項目 靖江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靖江市委市政府下發《靖江市「智能製造城」建設行動綱要》,實施「智能+」、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航空製造產業發展、龍頭項目引進集聚、技能人才引進培育等五大「三年行動計劃」。根據靖江「智能+」專項行動計劃,全市每年要新增市級智能車間10個以上,智能生產線20條以上。
  • 湖南形成一批可複製推廣智能製造典型樣板
    「全省省級智能製造示範企業達到60家、省級示範車間達到100個,遍布各行業各市州,打造出一批可參考、可複製、可推廣的智能製造典型樣板。」
  • 市經信局公布第一批六安市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名單
    近日,市經信局印發《關於公布六安市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第一批)名單的通知》(六經信函〔2020〕183號),公布第一批六安市智能工廠和數位化車間名單,安徽應流航源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高溫合金精密鑄造離散型智能工廠等7個工廠獲批「六安市智能工廠」、安徽樂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3000萬套節能
  • 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目標提前完成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2016年,我省啟動了推進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明確了到2020年,在重點領域累計推廣應用10000臺(套)智能裝備、建設1000個「數位化車間」、重點培育發展100家智能製造裝備企業、打造10個智能製造基地的目標和工作舉措。
  • 江西省已提前完成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的預定目標
    近年來,江西省突出政策引領、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試點示範、精準服務等方面的有機結合,全面推進「萬千百十」工程的實施,以開展試點示範為抓手,提煉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以培訓、推介、現場觀摩等形式,分享骨幹企業實施智能製造的路徑與成效,帶動同行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三年來建設了119個試點示範項目,共帶動了487個智能製造項目實施,總投資632億元。
  • 新疆開展智能製造規模企業已達40餘家
    截至目前,新疆已明確開展智能製造並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已達40多家(規模以上  當前新疆在輸變電、輕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建材、紡織等行業領域,共培育出了9個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企業,11個獲得國家財政支持的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企業、2個智能製造標準化項目企業,示範作用明顯,轉型升級效應突出。
  • 車間裡的智造變局
    從訂單到生產、從分揀到出貨,各道工序由機器自主完成,通過「數字標籤」實現全流程的追蹤溯源……這是好萊客全屋家具大規模定製C2M一體化平臺項目,也是惠州智能製造的一個縮影。今年8月,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88個2020年廣東省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名單。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智能+數字 蘇州製造站上新風口
    智能製造到底有多「神奇」蘇州企業駛入智能化改造、數位化轉型的快車道,最新的例證來自12月14日在蘇州工業園區召開的2020年度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現場推進會。會上發布並解讀了《江蘇省智能車間建設指南(2020版)》,專家和嘉賓交流了智能製造實施路徑、智能車間建設探索與實踐、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案例。
  • 「2020長沙網絡安全·智能製造大會」籌備工作啟動
    這次大會將成為湖南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湖南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大契機,為世界全方位了解湖南(長沙)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供平臺。屆時國內外知名院士、教授、專家、企業家將出席大會,並發表主旨演講。除了4個展覽館、13個論壇外,大會還將舉辦智能製造產業對接會。
  • 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完善智能產業鏈條 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蓬勃發展
    天津2017年6月29日電 /美通社/ -- 在6月29日舉辦的首屆世界智能大會的智能製造論壇上,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泰達」)管委會宣布,將設立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智能產業區,規劃面積20.17平方公裡,園區將依託天津開發區汽車、電子、石化、裝備智造、醫藥健康等先進位造業的堅實基礎,重點發展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智能金融
  • 長榮股份:入圍國家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推薦目錄
    來源:紅刊財經日前,長榮股份(300195)收到通知,確認公司成功中標「2020年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數位化車間繼承-印刷包裝「標段。支持方向為數位化車間集成、智能工廠集成、協同製造集成、總體方案規劃等,涉及電子信息、新材料、印刷包裝等22個分包領域。
  • 透視勁牌技術創新:從傳統釀造到智能製造
    人民網大冶9月14日電 日前,勁牌公司保健酒智能製造試點項目入選2016年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專項項目名錄。全國63個項目入圍,湖北僅四席,勁牌是全國唯一入圍的酒企。 勁牌的技術創新再一次躍入世人關注的視界。勁牌緣何入選國家智能製造試點?作為社會經濟細胞的企業在創新領域將如何實踐?
  • 山東開展「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行動,智能製造指數居全國首位
    會上,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書記、廳長於海田介紹,山東加快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數字賦能逐漸形成先發優勢。山東企業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加強,累計培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53家,國家工業設計中心24家,培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5家,認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58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