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開展智能製造規模企業已達40餘家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新疆開展智能製造規模企業已達40餘家

  沒有熱火朝天的幹活場面,也聽不到嘈雜作業聲。如今,在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電極箔公司生產車間內,看不到工人,只有一卷卷薄如蟬翼的化成箔從生產設備中緩緩「吐」出來。緊接著,智能化機器人小車即刻到位,銜著箔捲來回奔跑,配合十分默契,這一切的操作皆由控制室中的操作員完成。

  據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在沒有實施智能化之前,生產過程中的一系列環節控制基本靠個人經驗完成。現在,工廠智能化生產不僅改變了傳統的人工密集型生產模式,還能有效控制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質量。

  智能製造正在引領新疆工業高質量發展。

  12月2日,記者從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今年,《自治區促進人工智慧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實施方案》印發實施,將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探索和推動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的集成應用和產業化發展。截至目前,新疆已明確開展智能製造並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已達4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指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當前新疆在輸變電、輕工、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建材、紡織等行業領域,共培育出了9個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企業,11個獲得國家財政支持的智能製造新模式應用項目企業、2個智能製造標準化項目企業,示範作用明顯,轉型升級效應突出。

  通過智能製造,越來越多的傳統產業走向了智能化。

  今年以來,疫情對經濟帶來影響,但有不少老牌傳統產業力智能製造轉型。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職工王新美說:「煉鐵廠3座2500立方米高爐的中控室現在合成了1個,在中控室裡,3座高爐的運行狀況盡收眼底。」

  新疆金風科技搭建起了風電智慧運營體系,開發應用系列信息化平臺,採集、傳送和分析風電場運營數據信息,生成具有智能分析、故障預警、專家支持、知識共享等功能的智慧運維服務支撐平臺;新疆特變電工圍繞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領域,持續開展「智慧電廠」、「智慧礦山」等數位化、信息化智能示範項目建設……

  溢達集團在烏魯木齊、昌吉和吐魯番有三家紡紗廠,溢達全流程智能化生產車間實現了自動化,整條流水線除遠程中控操作外,還可實現手機App管理。智能化機械生產實現萬錠紗線只需用工15人,而舊生產線生產萬錠紗線則需要60人。

  老牌企業藉助智能製造東風提升生產效益,煥發了企業活力

  依託智能製造,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高純晶體矽智能工廠示範項目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28%,運營成本降低25%,產品研製周期縮短30%以上,產品不良品率降低50%,能源利用率提高15%,促進了新疆矽基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新疆老牌企業的代表,新疆天山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提高技術裝備的數位化、智能化水平,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紡織服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羊絨分梳設備和生產工藝系統的提升改造讓天毛生產的羊絨質量大幅提升,不僅讓生產車間環境大為改觀,生產效率也有顯著提高,優質羊絨含粗毛雜質率大幅降低,羊絨纖維平均長度增加2-3毫米,一次性提取率達到84%,根據不同的羊絨品種得絨率也提高到94%-96%。」天山紡織總經理劉忠斌說。

  近年來,新疆大力發展智能製造,以智能車間建設為重點,圍繞智能製造單元--智能生產線--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由小到大逐步打造「設備互聯、數據互換、過程互動、產業互融」的智能製造業新模式,助力製造業快速發展。

  自治區工信廳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按照規劃,今年新疆已初步建成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到2025年力爭培育形成兩到三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重點推動100家工業企業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實施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

(文章來源:天山網)

(責任編輯:DF318)

相關焦點

  • 新疆智能製造規模企業超40家
    在新疆眾和股份有限公司電極箔公司生產車間內,看不到工人,一卷卷薄如蟬翼的化成箔從生產設備中緩緩「吐」出,機器人小車銜著箔捲來回奔跑。新疆眾和是我區智能製造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目前智能製造正引領新疆工業不斷轉型升級。
  • 江西省已提前完成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的預定目標
    近年來,江西省突出政策引領、創新驅動、平臺建設、試點示範、精準服務等方面的有機結合,全面推進「萬千百十」工程的實施,以開展試點示範為抓手,提煉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以培訓、推介、現場觀摩等形式,分享骨幹企業實施智能製造的路徑與成效,帶動同行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三年來建設了119個試點示範項目,共帶動了487個智能製造項目實施,總投資632億元。
  • 去年重慶經開區大數據智能產業規模達600億元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月6日14時訊(記者 李華僑)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是重慶經開區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主攻方向。今(5)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了解到,去年,重慶經開區以中國智谷(重慶)為主要載體,著力打造重慶智能產業集聚區。目前,開發區已集聚行業重點企業260餘家,去年大數據智能產業規模達到600億元。
  • 在閩臺灣茶葉企業已達130餘家
    在閩臺灣茶葉企業已達130餘家 2007年10月23日 07:2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40餘家企業落戶「設計谷」
    自2019年2月開始建設至今,廣東家居設計谷已聚集國內外家居設計企業40餘家,匯聚設計師近500人,成為廣東省首個家居設計創新人才集聚基地。  企業為何青睞廣東家居設計谷?對於園區未來發展,企業又有什麼期望?帶著問題,記者走訪了佛山市立森裝飾設計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立森設計」)和佛山市才高家具設計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才高設計」),兩家從別處搬遷至該園區的企業。
  • 大廠空降NEPCON ASIA 2020,30餘家寶藏電子製造企業曝光!
    來源標題:大廠空降NEPCON ASIA 2020,30餘家寶藏電子製造企業曝光! 上半年電子信息製造業不懼疫情衝擊,加快復甦步伐,整體表現十分亮眼。
  • 智能製造 風口之上的企業先機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國家從戰略層面描繪建設製造強國的宏偉藍圖,誰將佔領先機,抓住智能製造的風口快速升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章逸豐博士為我們做《智能物流在柔性製造中的重要協同作用》主題演講。
  • 2020年中國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 未來市場規模...
    2、未來市場規模規模將突破2000億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在智能製造的推進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智能製造工程實施四年以來,頂層規劃、試點示範、標準體系建設有效推進,全社會發展智能製造的氛圍逐步形成。2017年,智能製造系統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1280億元,同比增長20.8%;2018年約達1560億元,同比增長21.9%;預計至2020年末,規模將超過2000億元,達到2380億元。
  • ...雲端」突圍|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智能製造|生產線|智慧機器人
    、監控設備、智能穿戴等智能裝備和消費電子產品的研發及生產製造類企業。2018年開始建設,截至目前,一期、二期23棟、29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全部建成並交付企業入駐;公寓樓、職工餐廳已完工並投入使用,研發中心、專家樓、商業樓主體工程已完工,正在進行室內外裝飾裝修;三期1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已交付企業,即將投產。在這座大廳裡,產自張掖智能製造產業園的眾多高科技產品被集中「濃縮」於此,令人耳目一新。
  • 湖南安裝行業擁有企業1200餘家,年產值達1950億元
    擁有企業1200餘家,年產值達1950億元 湖南安裝行業抱團發展迎「風口」 華聲在線8月1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張玉婷 陳紅)8月8日召開的全省安裝行業協會2020年裝配式機電技術經驗交流會透露,
  • 智能製造「萬千百十」工程目標提前完成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鷹潭市搶抓國家03專項重大戰略機遇,利用物聯網產業集聚優勢,促進物聯網與智能製造深度融合。二、智能製造基地建設已見成效我省共創建了12個省級智能製造基地,各基地加快構建智能製造服務體系,堅持創新智造引領,培育發展新動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 10月15日,全景智能製造大片哪裡看?來廣州國採中心首屆智能製造與...
    >首屆智能製造與裝備展將於10月15日-18日在廣州國際採購中心隆重上演,本屆展會展覽面積達20000平方米,約國際標準展位800個的規模。作為智能製造主題的專業展會,首屆智能製造與裝備展是中國極具規模和影響力的製造領域展會,關注國內外、港澳臺智能裝備和製造先進水平和廣東省智能製造政策導向,是智能製造領域的風向標。與此同時,智能展也在不斷地突破自我,挑戰未知,依託展會原有廣闊的客商資源以及廣交會客源,預計今年將有超10萬觀眾及專業買家到會參觀採購。
  • 山東開展「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行動,智能製造指數居全國首位
    山東企業創新載體建設不斷加強,累計培育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53家,國家工業設計中心24家,培育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15家,認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581家。山東打造「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技術創新體系,每年推動實施省級技術創新項目4000項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佔比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2019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0.1%,預計今年將達到45%左右。
  • 2020年智能製造產業熱點事件匯總
    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排行榜出爐 9月28日,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發布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排行榜。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營業收入總額為37.42萬億元,較上年增長為7.16%;資產規模總額為39.19萬億元,較上年增長7.46%;入圍門檻持續上漲,首次突破百億元,為100.7億元。
  • 常州僑商會換屆 全市僑資企業已達1000餘家
    原標題:常州僑商會換屆 全市僑資企業已達1000餘家    昨天,市僑商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五屆理事會領導班子。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成斌出席並講話。    福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錢福卿當選為市僑商會會長,江蘇國聯薄板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楚漢被聘任為名譽會長。
  • 2020年石油和化工行業智能製造十大新聞
    新冠疫情暴發後,已完成智造轉型的企業優勢凸顯,不僅能更好地保障生產進度,而且可以有效避免員工聚集作業帶來的風險。然而,目前智能製造人才缺口巨大。據預測,2020年智能製造領域人才需求750萬人,人才缺口300萬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900萬人,人才缺口450萬人。有調查顯示,未來5年物聯網行業人才需求缺口總量將超過1600萬人。
  • 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公布「標杆企業」榜單 無錫小天鵝省內唯一登榜
    近日,在寧召開的2020世界智能製造大會公布了「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榜單,全國五家入榜企業中,無錫企業小天鵝電器有限公司成為江蘇省本批次唯一登榜企業。工業4.0時代趨近,走在智能製造前端的企業,將率先摘取智能化帶來的果實。作為行業標杆的小天鵝,是全國首家通過智能製造能力成熟度四級評估的企業。
  • 提升智能製造水平 完善智能產業鏈條 天津開發區智能產業蓬勃發展
    天津開發區是全國領先的開發區,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05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8000億元,是名副其實的大體量經濟區。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依託我國首臺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為智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而依託「天河一號」班底,新一代國產百億億次超算「天河三號」的研製已經啟航。作為國家的「超級大腦」,超算天津中心也成為天津開發區乃至全市多個產業數據計算的基礎平臺;天津中科智能識別產業技術研究院自建立以來,已孵化3家智能企業,引進2家智能企業,爭取社會資本股權投資8400餘萬元。
  • 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對於魯班機器人技術研究院這樣的企業,重慶市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機器人聯盟」)將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給予更多技術支撐。幫助聯盟成員單位乃至整個產業爭取和整合國家級資源,是機器人聯盟的重點工作之一。
  • 山東菏澤:「創業夢工廠」已孵化200餘家企業
    菏澤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耿強介紹,進駐菏澤5年來,啟迪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在優質項目招募、項目孵化、返鄉創業、創新創業氛圍營造等方面持續發力,打造了集「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於一體的全鏈條孵化體系,累計孵化科技企業200餘家,服務企業超700家,成為助力菏澤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