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臺灣茶葉企業已達130餘家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在閩臺灣茶葉企業已達130餘家

2007年10月23日 07:21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新華網福州10月22日電(記者霍志紅 逯寒青)記者從福建省茶葉學會獲悉,茶葉已成為閩臺農業交流合作的重要產業,目前在福建發展的臺灣茶葉企業已達130多家,茶園面積6萬多畝。

    福建省茶葉學會會長馮廷佺對記者說,閩臺茶葉同根同源,早在清朝嘉慶年間,福建的茶樹就開始種植於臺灣,其後陸續有福
建制茶工藝傳到臺灣。近十幾年來,閩臺兩岸茶葉界交往頻繁,以天福集團為代表的臺資茶葉企業紛紛進入福建發展,臺商先後在福建福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等茶區建立茶廠、茶場,僅安溪縣就有臺資茶廠35家,漳平市永福鎮一個鎮就有臺資茶廠24家。其中1993年來到福建投資的臺企天福集團已在大陸建有生產基地、茶博物院、全國首家茶葉職業學院,今年營業額已突破8億元。

    馮廷佺說,近年來兩岸茶葉界交流合作成果豐碩。臺胞入閩興辦茶場後,為福建引入了多種良種茶樹,並帶來了先進的茶葉生產管理技術。兩岸推廣應用大陸制茶大師張天福的烏龍茶做青設備的科研成果後,閩臺烏龍茶制茶機具發生了很大革新,烏龍茶也盛行臺灣。兩岸茶葉學術界還多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共同探討兩岸茶葉經濟的互補性。

    馮廷佺還說,今後閩臺兩地還將通過合作研究促進茶葉品質、標準化和品牌的發展,共同把中國茶葉進一步推向世界。
 

相關焦點

  • 「清新福建·多彩閩茶」2019年閩茶海絲行香港站系列活動啟動
    多彩閩茶再啟航。8月15日~17日,由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十一屆香港國際茶展在中國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福建作為中國產茶大省之一,也積極參與到展會,共組織50餘家福建茶葉企業參展,進一步助力打響「清新福建•多彩閩茶」品牌。
  • 臺灣牛排「鬥牛士」全國門店已達130家 2016年開至200家
    (贏商網記者報導)在臺灣,不僅街邊小吃美食吸引全國各地人民,一些優秀的連鎖餐飲門店同樣能夠引起內地吃貨的關注和喜愛。     近些年來,一家源自臺灣的知名牛排餐廳「鬥牛士」,通過不斷與各大購物中心合作,快速拓展,逐漸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共開出130餘家店鋪。
  • 常州僑商會換屆 全市僑資企業已達1000餘家
    原標題:常州僑商會換屆 全市僑資企業已達1000餘家    昨天,市僑商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第五屆理事會領導班子。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成斌出席並講話。    福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錢福卿當選為市僑商會會長,江蘇國聯薄板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楚漢被聘任為名譽會長。
  • 助力福建茶葉走「絲路」,閩茶海絲行推介會在香港舉辦
    本次推介會涵蓋福建省茶葉代表企業推介、「閩茶文化展示中心」授牌儀式、項目籤約儀式等環節,旨在促進福建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傳播推廣。福建省茶葉企業代表、境內外媒體代表等300多人出席本次推介會。精彩紛呈,閩茶代表企業在港論劍推介會當日,為讓來賓們進一步了解多彩閩茶的歷史,主辦方特別邀請到了安溪鐵觀音、福州茉莉花茶、福鼎白茶、武夷紅茶等福建省茶葉代表企業上臺推介福建特色茶葉。
  • 新疆開展智能製造規模企業已達40餘家
    原標題:新疆開展智能製造規模企業已達40餘家   沒有熱火朝天的幹活場面,也聽不到嘈雜作業聲。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臺灣青年融入鄉村發展
    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21日電 (記者 葉茂)「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圖為考察霞浦縣民宿業。
  • 湖南安裝行業擁有企業1200餘家,年產值達1950億元
    擁有企業1200餘家,年產值達1950億元 湖南安裝行業抱團發展迎「風口」 華聲在線8月10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張玉婷 陳紅)8月8日召開的全省安裝行業協會2020年裝配式機電技術經驗交流會透露,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人融入鄉村發展
    「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
  • 臺灣茶葉出口大陸零關稅 茶企拓內地市場熱情高
    據臺灣媒體報導,實施兩年半的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減稅效益使得臺灣向大陸的茶葉出口量持續高速增長。大陸已成為臺灣茶出口的第一大市場,很受臺茶企重視。筆者獲悉,將於明年4月舉辦的北京茶博會已經有20家臺灣茶葉和茶具企業報名,以臺灣展區的形式集中展示。
  • 臺灣茶葉企業參加2019首屆中國(日照)國際茶葉博覽會
    臺灣茶葉企業參加2019首屆中國(日照)國際茶葉博覽會 2019年08月06日 14:2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日照市委統戰部  中國臺灣網8月6日訊 2019首屆中國(日照)國際茶葉博覽會於
  • 豐都:企業帶動發展 茶葉成致富金葉
    村民在基地裡種植茶苗。通訊員 郎宵 攝  12月10日,筆者來到豐都縣雙龍鎮燈塔村採訪,沿途看到不少成片的茶葉種植基地,十多名村民正在基地裡務工。他們有的除草,有的施肥。  「縣裡有政策支持發展,我們本身也有發展基礎,因此把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全鎮茶產業發展,目前效果不錯。」」雙龍鎮副鎮長李小波說,截至目前,該鎮茶葉種植規模已達4000畝。
  • ...130餘家知名企業參展、530名嘉賓線上觀看「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該負責人介紹,今年的論壇秉承小而精,新而活思路,設置了2個主論壇,5個分論壇,國家部委、國際組織、行業協會、知名企業、科研院校深度參與籌辦主論壇和分論壇,與會嘉賓齊聚一堂,發言發言內容精彩紛呈,論壇碰撞思想,凝聚共識的平臺作用,進一步凸顯。
  • 在閩創業臺灣青年期待更多人融入鄉村發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葉茂 攝中新網寧德12月20日電 (記者 葉茂)「寧德很多村落的發展路徑與思路值得學習」,有感於福建省寧德市探索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在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成功開發「石頭會唱歌」藝術聚落的臺灣青年林智遠20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期待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能融入大陸鄉村發展當中。
  • 龍頭企業帶動發展 豐都茶葉成致富金葉
    近年來,豐都縣雙龍鎮結合脫貧攻堅工作,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茶產業,讓茶葉成為村民脫貧增收的金葉子。通訊員 郎宵 攝  12月10日,筆者來到豐都縣雙龍鎮燈塔村採訪,沿途看到不少成片的茶葉種植基地,十多名村民正在基地裡務工。他們有的除草,有的施肥。  「縣裡有政策支持發展,我們本身也有發展基礎,因此把茶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來抓,多措並舉,紮實推進,全鎮茶產業發展,目前效果不錯。」」雙龍鎮副鎮長李小波說,截至目前,該鎮茶葉種植規模已達4000畝。
  • 榕臺實現三大產業對接 臺資企業已達1941家
    福州市通過抓重點項目的建設和跟蹤、不斷拓展和延伸產業鏈,推進產業園的建設等舉措,總產值從2001年底的212.6億元發展到2006年底的520億元,產值上億元以上規模企業達20家,其中冠捷、捷聯、華映3家企業達30億元以上。此外,福州還建成了國家信息產業部認定的福清融僑國家顯示器產業園和福州經濟開發區國家顯示器園兩個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 ...參展企業已達7000餘家其中1173家境外企業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
    記者殷雷報導 12月7日,記者從雲南省商務廳獲悉,截至12月6日,「雲上南博會」已吸引7000餘家企業完成註冊報名。其中,1173家境外企業來自82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全覆蓋。目前,參展國家和地區數量已超過前5屆南博會。
  • 南平市40餘家企業亮相2020年深圳茶博會
    記者昨日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12月10日至14日,以「全球茶業風向標,世界茶人嘉年華」為主題的2020中國(深圳)國際秋季茶產業博覽會在深圳舉行,南平市受邀組織了40餘家企業參展。  茶博會現場,來自建陽、武夷山、松溪、政和的40餘家企業各有特色,全國各地的茶商、顧客爭相品嘗南平市的巖茶、紅茶、白茶等各種好茶,建陽建盞、松溪茶刀等特色茶產品也頗受消費者青睞。此外,南平市的「武夷山大紅袍」「建陽白茶」「政和白茶」「松溪生態茶」在本屆茶博會茶葉品牌評選活動中脫穎而出,獲得「大灣區最受消費者喜愛區域公共品牌獎」。
  • 百餘種臺灣商品在閩實現快速通關
    原標題:百餘種臺灣商品在閩實現快速通關  為使對臺貿易更加便利,福建與臺灣有關單位在食品、農產品檢驗檢疫方面開展合作,在臺灣地區商品輸入福建自貿試驗區時,簡化口岸檢驗檢疫程序,實施「源頭管理、口岸驗放」快速通關模式。該模式自今年4月實施至今已逾半年,目前有120種臺灣商品採用了該模式。
  • 第四屆重慶茶博會6月3日開幕 600餘家企業參展
    原標題: 第四屆重慶茶博會6月3日開幕600餘家企業參展 本報訊(記者張競)茶博會又來要了,今年的採購清單準備好了嗎?第四屆重慶茶博會於6月3日-6日在南坪會展中心舉行,知名茶企陳昇號、下關沱茶、湘益茯茶、梧州茶廠、鳳寧號及重慶本地茶企苗品記、重慶茶業集團等600餘家企業參展。 茶博會組委會介紹,本屆茶博會展覽面積達20000平方米,設標準展位1000個,六大茶類的知名茶葉、茶道器物及與茶相關的香道、花道等各類產品,都將一一呈現。
  • 臺灣家具企業一瞥:最大的特點是外銷
    面對惡化的經營環境,迫使我國臺灣家具不得不採取果斷措施。因此,從20世紀90年代起,除一小部分留在島內外,相當多的我國臺灣家具開始向東南亞國家及我國大陸轉移生產基地。   我國大陸的臺資企業   從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臺灣家具業加速向大陸內地轉移生產基地,主要在廣東、福建、上海、江蘇等地,總數約500餘家。經過10多年的運營,這些臺資企業已「定居」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