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菜是怎樣淪為黑暗料理的?

2020-12-21 懂球帝官方

「天不生大英,萬古如長夜」,與日不落帝國對現代文明的諸多貢獻相比,網絡上關於英國更多是調侃,其中永不過時的梗是——被戲稱為「三喵軍團」的英格蘭隊和被全世界嘲笑的英國菜。

提起英國菜,你會想到什麼?炸魚薯條還是「仰望星空派」?在西方,一直有一個經典笑話:「天堂就是,英國警察、德國技師和法國廚師;地獄則是,德國警察、法國技師和英國廚師。」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曾對德俄領導人說:「英國食物是世界上除了芬蘭飯以外最糟糕的食品,你怎麼能相信飯燒的這麼差的人。」

英國食物真的像人們談論的那麼糟糕嗎?英國食物又是怎麼墮落至此的?

那些名聲在外的英國菜

英國菜最常見的烹飪技法是水煮和煎炸。最常用的食材是牛羊魚肉、土豆、培根、雞蛋、青豆、番茄以及一些時令蔬菜。

圖片來源:pinterest

這是一頓正經的英國式早餐。有蘑菇、香腸、茄汁焗豆、培根、煎蛋、番茄、烤麵包片,有時也會有一種名叫「black pudding」的血腸,由豬血、乳脂以及穀粒製成。

圖片來源:wiki

星期日燒烤(Sunday roast),其實就是烤土豆、烤肉、烤蔬菜(一般為胡蘿蔔、西藍花、青豆)的大拼盤。不過不同的肉要配不同的醬汁,牛肉一般是配辣根沙司和約克郡布丁,豬肉要配蘋果醬,羊肉配薄荷醬,雞肉配麵包沙司,火雞則是蔓越橘醬以及填料。

源自維多利亞時代並興盛全球至今的下午茶。一套英式下午茶必須有的組成部分:茶、三明治、蛋糕與甜點。英式下午茶的專用紅茶為產自印度的大吉嶺紅茶、斯裡蘭卡的錫蘭高地紅茶、伯爵茶。除此之外英國也有在下午茶時喝奶茶的習慣。正式的下午茶點心一般被壘成「三層架」(Three-Tier Petit Four Stand)的形式:第一層(底層)放置各種口味的三明治,第二層(中間層)是英國的傳統點心司康餅(scone),第三層(最上層)則是小蛋糕和水果塔。這個三層架點心應從下往上、由鹹至甜、由淡到濃地吃。除了這種必不可少的三層點心,一些牛角麵包、葡萄乾、魚子醬等食品也會擺上來,來迎合賓客的口味。

上面提到了與烤牛肉一起食用的約克郡布丁。約克郡布丁不是我們想像的奶凍,它更像是一種麵包,微鹹,呈咖啡杯形狀,中間凹陷綿軟,外圍香脆,常與烤牛肉一起食用,二者組合甚至有英國「國菜」之稱。

貝德福郡餡餅,圖片來源:notquitenigella.com

貝德福郡餡餅(Bedfordshire Clanger),是一種一半是甜口,一半是鹹口的餡餅。據說是19世紀的時候,貝德福郡的農婦為她們的老公做出了這種名字怪異的餡餅,鹹餡通常是肉+土豆丁或蔬菜丁,甜的多半是果醬,要不就是加糖的蘋果或其他水果。

Stargazy pie,中文譯成「仰望星空派」,圖片來源:buzzfeed.com

小龍蝦版「仰望星空派」,圖片來源:www.saveur.com

「仰望星空派」的賣相實在太糟糕了,一群死不瞑目,身陷派裡動彈不得的魚瞪著你,誰還吃得下?但英國廚師認為魚頭高昂可以讓油汁滲回到由沙丁魚、雞蛋和土豆做成的派裡。目前還有小龍蝦版本。

香腸土豆泥(Bangers and Mash),是一道傳統英國佳餚。香腸通常是用豬肉香腸、牛肉香腸或者是坎伯蘭香腸。配菜一般有洋蔥燒汁、油煎洋蔥、茄汁焗豆或豌豆。

利物浦燉菜(liverpool Scouse)。來自利物浦的人通常被人叫做「Scousers(利物浦人)」,這個名字是「Lobscouse(雜燴菜)」的縮寫,是經常到利物浦來的斯堪地那維亞水手們常吃的一種燉菜。利物浦當地人也吸納了這道菜,並沿用了這個名字,Scousers由此而來。這道菜就是英國版的東北亂燉。

Haggis,圖片來源:blog.houseoffraser.co.uk

蘇格蘭國菜肉餡羊肚(Haggis)早已經是名聲在外,它實際上就是羊雜碎,製法是先將羊的胃掏空,裡面塞進剁碎的羊內臟如心、肝、腎、肺,以及燕麥、洋蔥、牛肉和香辣調味料等,製成袋,再水煮數小時,直到鼓脹而成。現在餐館通常會把羊的胃袋在上桌前去掉,只留下羊雜給客人享用。

威爾斯傳統菜品羊肉土豆湯。歷史上羊肉土豆湯的原料一直是變化的,但最常見的食譜是:鹹肉或牛肉和土豆、蕪菁甘藍、胡蘿蔔以及其他時令蔬菜一起燉。

英國菜一直都這麼差嗎?

三匠廚房喜歡看美食節目,耳熟能詳的幾位西方廚師大多都出自英國,地獄廚神戈登·拉姆齊,常和BBC合作的美食家雷蒙德·布朗克、被稱為怪咖主廚的費格斯·亨德森,以及《巴黎私廚》裡那個闖蕩美食之都巴黎的廚師瑞秋·邱都是英國人。那麼歷史悠久、人才濟濟的英國,為什麼在吃上會給人留下不講究的印象呢?

其實,英國人是講究過的。據中世紀的英國菜譜記載,當時英格蘭的貴族也算口福不淺,不管是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還是水裡遊的,都抓來做成盤中餐——剁麻雀、烤天鵝、燒羚羊、燉狗魚、烹海鰻、煮海豚……

尤其是徵服了英格蘭的諾曼人東徵西討,足跡遍布北海、地中海。就在這些徵戰中,他們帶回大量西歐少見的食材和香料——肉桂、肉豆蔻、藏紅花、南姜等新鮮玩意讓英國菜汲取了阿拉伯風情。據菜譜記載,有一道叫薩拉森燉肉(薩拉森為中世紀歐洲人對阿拉伯人的稱呼),做法充滿了東方氣質:將肉先煎一下,以鎖住汁水,再用紅酒、糖、丁香、肉豆蔻皮調成的汁熬煮。雖然今天難以品嘗到中世紀英國菜的味道,但是看菜譜,也不至於被稱為黑暗料理。

工業革命和二戰對英國菜的傷害太深

如果要說英國菜的沉淪,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工業革命和二戰。今天人們耳熟能詳的英國食物,大多都形成於工業革命時期。最為典型的就是炸魚薯條。鐵路運輸的發展不僅使沿海地區的魚類可以運送到內陸,而且魚類的價格也大大降低。而忙碌的工人也需要廉價、攜帶方便、熱量高的食物。於是,以炸魚薯條為代表的英式快餐應運而生,它們和工業革命一樣,改變了英國人的生活方式。

時至今日炸魚薯條仍是英國國民的最愛。作為英國音樂史上最著名的搖滾樂隊,披頭四四個成員都很愛吃炸魚薯條

城市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巨量的人口,這導致倫敦本地的食物不能自給,只能從外地運輸來食物以滿足需要。為了保證食物的新鮮,除了發明罐頭等各種保鮮法,英國人只能儘量選擇不易腐敗的食材,具體來說就是土豆。恩格斯曾這樣描述1844年英國北部某個製造業城鎮中普通人的生活:「他們的飲食越來越糟糕,最好也不過是在土豆裡加一點點切碎的培根,許多人甚至連這個也吃不起,只有麵包、奶酪、麥片粥和土豆,而身處社會最底層的愛爾蘭人只能吃土豆。」

在烹飪方式上,英國人也出現了變化——水煮。一方面,水煮可以彌補食物新鮮度的不足;另一方面,對於已經忙碌一天的英國工人來說,沒有多少精力在花到烹飪上。所以,水煮雖然味道不佳,但是即安全又省事。於是,英國普通人的日常飲食就變成了一塊煮肉和兩種煮蔬菜,其中還有一種是土豆。

一塊烤肉加兩種煮蔬菜也是如今英國普通家庭的常見晚餐

但這遠不是最壞的情況。有人評論說:「如果說工業革命僅僅是給英國菜一通當頭棒喝,那麼兩次世界大戰對英國菜的傷害可謂挫骨揚灰。」兩次世界大戰帶走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其中當然不乏名廚。最重要的是,二戰期間德國對英國的海上封鎖與狂轟濫炸都使得英國境內的食物銳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食品短缺的年代,指望廚藝有著巨大的飛躍是不現實的。徐志摩甚至評價說:「英國最好吃的菜就是外國菜。」

在二戰前,英國有4800萬人口,三分之二的食物都要依靠進口。與德軍開戰後,英軍的運輸船大量遭襲,港口的進口量銳減為戰爭前的10%。在丟掉的90%中,不僅僅是來自歐洲的原材料,還包括在日本佔領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後所無法運輸的米、麥子和糖。很多英國本國不產的必需品一下子被連根拔起。

二戰期間英國實行了食物憑證配給制度

1940年1月8日,為了應對戰爭,英國實行全國食物配給制度。當時,在英國農業部派發給每個家庭的「戰時菜譜」中,均很大程度上依賴蔬菜而非肉類。再接下來,煤氣供應也不足,政府開始限制人們在早上烤麵包,鼓勵人們吃涼麵包。

從1940年到1953年,配給制整整持續了13年。在長期的惡劣條件下,一代人味蕾的養成期就這麼被耽誤了,再高的廚藝,再精深的飲食文化也經不起這樣的荒廢。

英國菜已開始復興,可是為什麼還得不到認可?

儘管英國人日常食物相當簡單,給很多人留下「這個國家不會吃」的印象,但英國絕不是「黑暗料理王國」。畢竟作為世界性大都會,倫敦其實匯聚了全球各地美食。

哪怕是英國菜本身,也在慢慢革新。20世紀70年代以後,出國的英國人越來越多,新一代英國人才重新開始追求美食。一些原本經營其他菜系的名廚開始重新認識英國菜,英國紀錄片《馬克的大英盛宴》講述的就是這個過程。

但這種復興並沒有得到世界的「認可」,與此同時,英國菜鍾情「原汁原味」的風格也讓很多人覺得沒什麼技術含量。

食物的烹調應該複雜還是簡單,是全世界飲食界爭論不休的話題。以簡單的手法追求食物的原汁原味,對廚藝的要求未必就少。中餐裡的白切雞、清蒸魚,對食材、火候、調料的要求都極其嚴格,英國菜亦是如此。

惠靈頓牛排也算是西餐界的名菜式了

在中國人裡,很多人吃過不好吃的英國菜,於是得出了英國菜不好吃的結論。對此,專欄作家謝天說:

「大多數留學生對英國菜的初體驗通常是學校食堂,然後留下了'黑暗料理'的印象,像我在學校食堂吃到的炸魚薯條就'不可多得'的糟糕之作。學校食堂重快捷、便利、營養、衛生,但口味上卻絕對無法代表一個國家的烹飪水平。」

「更多朋友,是在旅遊途中隨意地找些餐廳,然後得出『英國菜不好吃』的結論。同樣試想在國內的情形,當你去一個城市旅遊時,如果有意品嘗當地特色美食,是不是會通過各種渠道來收集資料?在國外也是如此,想找有特色又能保證品質的餐廳,同樣需要搜索相關信息。在街上隨意找家店就進去,即使在中國也不敢說就一定好吃吧。」

今天英國的食物與一些美食大國比,可能確實有些差距,但也有些自己的獨到之處。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500年前的英國料理:昔年美食大國,為何淪為黑料理之國?
    原創 霽泠 LicorneUniqueHello,我是霽泠英國料理一直黑暗嗎?「英國廚師如此蠢鈍不堪,該被變成他們永遠不懂使用的鹽」——奧斯卡·王爾德王爾德的情人應當聽了不少他這樣怨念之語王爾德對英國黑暗料理怨念不已,但或許令人意外,英國一度以精緻料理和得宜禮儀笑傲歐洲。
  • 全世界都能笑英國菜黑暗料理,唯獨冰島人不行,遊客:半斤八兩
    現在很多人因為外賣的發達,已經懶得自己做飯了,於是長期不做飯的人突然間下廚,做出來的菜不一定有多令人滿意,還有一些人則是因為天賦問題學不會烹飪,於是他們都會吐槽自己說做出來的是黑暗料理。不過說起黑暗料理,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對象往往都是英國菜,因為鼎鼎大名的仰望星空派,很多人都覺得英國的黑暗料理應該就是那種看起來讓人毫無食慾的樣子,但事實上英國菜也是有一些可取之處的,比如他們的炸魚薯條做的味道確實還可以。但是英國人自己卻對這種評價非常不服氣,非要給自己找一個墊背的。
  • 「仰望星空派」獲封黑暗料理之王!英國菜真的很難吃嗎?
    說到英國美食,大家腦海裡可能會蹦出麵包、炸魚和薯條,除了這些還有啥?可能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英國黑暗料理」了,google上接近10萬個「英國黑暗料理」的搜尋結果,足以看出英國餐點的可怕。哈吉斯這道菜,是用羊胃、羊心、羊肺、羊肝混合調味品蒸煮製成,被稱為蘇格蘭的「國菜」……那麼問題來了,英國的餐點真的這麼可怕嗎
  • 英國料理的代表,菜名聽著很美,見到實物後,妥妥的「黑暗料理」
    星空羊羹英國還有一道很有名的菜,菜名叫做「仰望星空」,這是從它的英文名直譯過來的。光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很美好。你也許會幻想,這是什麼高顏值的甜點。不能滿足美好的幻想就算了,這還低於一般料理水平,簡直就是黑暗料理啊。
  • 都說英國菜是黑暗料理,但吃完這6道英國美食相信你會大改觀!
    傳說中的仰望星空派 自從仰望星空派火起來之後,大家都覺得英國菜是黑暗料理一般的存在。的確,相比較於中餐和法餐,甚至是義大利菜,英國菜都要顯得遜色不少,但並不代表英國沒有美食哦! 今天大叔就要帶你看看英國6種傳統美食,它們可一點都不黑暗! 1.惠靈頓牛排(beef wellington)
  • 英國國菜「炸魚薯條」,不但不是黑暗料理,還曾經為此引發戰爭?
    現在一旦說到英國的食物,恐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黑暗料理」,甚至還會如數家珍一般地舉出一些例子來說明。比如將鰻魚切段,加醋煮出湯汁,等含有鰻魚膠質的湯汁冷卻之後變成凝膠狀,一道名為鰻魚凍(Jellied eels)的名菜就出來了。
  • 去英國留學後,我才發現原來這裡不只有黑暗料理
    但偏偏,在世界強國之列,竟有一個昔日的世界霸主,淪為了全世界的笑柄,這就是英國這曾經的「日不落帝國」。關於英國菜的笑話層出不窮,例如「全世界最薄的書是英國菜譜」、「地獄裡聘用的是英國廚師」之類。仿佛,吐槽英國菜,是為數不多的不會引起反感的地圖炮之一。連法餐裡面最無聊的水煮蔬菜都要冠上「英式(à l'anglaise)」的名頭。
  • 炸魚薯條是英國國菜(黑暗料理扛把子)沒跑了,然鵝它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料理……
    話說,英國黑暗料理我們講太多了。但是仰望星空派、鰻魚凍之類的,畢竟小眾,想吃都不好找(有人想吃嗎?)。
  • 英國黑暗料理之鰻魚凍
    在經過炸魚薯條、仰望星空後,我們來到英國黑暗料理的最後一彈-鰻魚凍。
  • 讓留學生吃到哭的英國「黑暗料理」,這四種高居榜首,歡迎新增
    讓留學生吃到哭的英國「黑暗料理」,這四種高居榜首,歡迎新增!拋開以前的歷史不說,英國人在中國人的心目當中都是紳士和淑女的象徵,英國在我的心目中也是歐洲文化底蘊最深的國家,英國的古堡讓人覺得很嚮往。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幾種讓中國留學生吃到哭的英國「黑暗料理」,第一種首當其衝應該就是哈吉斯,英國人都覺得這種食物非常好吃,但是這種食物簡直如蘊育了惡魔的巨蛋,打開之后里邊的東西也讓人很倒胃口,裡邊是用羊雜混合其他調味料做成的,不過留學生們看到都怕了,這道菜絕對是黑暗料理之最。
  • 黑暗料理成就茶葉需求量,英國表示:俄羅斯我拜服!
    據統計,作為繼承中國禪茶思想,並發展出獨特日式茶道精神的日本,茶葉進口量僅排世界第七;全民不可一日無茶,飲茶方式獨特的伊朗,也只排到第五;冰紅茶和袋泡茶的發明者美國,其茶葉進口量排在第四;全民皆茶,為拋棄中間商不惜滿世界培植茶葉的英國,茶葉進口量也只排到第三!
  • 這些英國的黑暗料理,真想知道英國人哪來吃下去的勇氣
    然鵝,最驚豔我們中國人的, 還是英國窮兇極惡的黑暗料理,怎麼形容呢,大概是既傷胃又傷心吧。。。。。。特別火的,嗯~~仰望星空派說實話, 這個仰望星空派我也是回國以後才在網上看到的,之前在英國也沒有機會見識一下。
  • 前往世界盡頭的黑暗料理
    今天,就讓碗君們捨生取義,喋血挖掘出記憶裡那最黑暗的一面,將世界各地的黑暗料理展現在大家面前!凡人們,準備好迎接世界黑暗料理界的滿滿惡意了嗎?(((゚Д゚;)))首章 澳洲篇---By 茶包提到土澳的黑暗料理,Vegemite必須雄踞第一的寶座:這種中文譯名「維吉麥」的抹醬,據說是由酵母菌君發酵而成的。一般吃法就是,把Vegemite抹在麵包上,然後咽下……過程中的那種鹹爽,估計只有當事人自己能夠體會了。
  • 從可愛甜心到黑暗料理,英國人到底對布丁做了什麼?
    因此當菲李第一次聽說英國扔黑布丁大賽的時候,內心是無比激動的,想著一定跟西紅柿節一樣,所有人暢遊在甜美布丁的海洋中。但是結果卻發現,英國人的黑布丁,居然是這樣的:這這這,這不是黑血腸嗎?這股子黑暗料理的氣息是腫麼回事?甜美可愛軟萌的布丁呢?
  • 黑暗料理不一定難吃 英國旅行必吃的10個特色美食
    黑暗料理的發源地——我們總是從雜誌或者網站獲得這樣的信息,其實EVOMEN小編發現英國人也不傻,難道你覺得那些奇葩的食物
  • 英國料理為什麼被黑?
    很多人對英國的印象就是:氣候多變,陰雨連綿,倫敦好氣派,基佬很多呀,古堡、公園、學府、博物館等等,但我對英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黑暗料理」四個字,黑暗料理王國可能是英國最著名槽點了,也有小夥伴表示這個槽點還蠻標誌性的,更有人覺得就是這個槽點讓人想去嘗嘗到底有多黑暗!
  • 舌尖上的英國!英國傳統料理
    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英國的食物一直被吐槽為黑暗料理,甚至英國歷史上的很多食物放到現在,英國人自己都吃不下。英國料理製作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放入鍋裡煮,或者放進烤箱烤。而且英國人在做菜的時候並不會方什麼調味品,只會在吃的時候按照個人喜好方一些鹽,胡椒之類,相比我大天朝的料理,這實在是沒辦法稱之為美食。雖然英國大部分都能算是黑暗料理,但是英國的一些傳統食物也是十分不錯的。
  • 英國著名的黑暗料理「仰望星空派」的背後居然還有這樣的故事
    在世界上,各個國家的美食都有他們各自的特色,比較出名的美食就是中國菜和法國菜了。
  • 在英國,除了黑暗料理,還有這些好吃不貴的選擇!
    無論結果如何,英鎊大跳水已成定局,計劃去英國留學或旅遊的人們可以趁機走起了!但是,到英國究竟該吃些什麼,似乎總是個大問題。說起英國的食物,總免不了被冠以「黑暗料理」之名,這似乎也是一個全球性的無傷大雅的梗,比如上圖這個貝克漢姆大愛的鰻魚凍。但英國真的完全沒有美食嗎?來英國的遊客真的只能靠四處尋覓中餐度日嗎?
  • 學校食堂又出黑暗料理了 哦不!是網紅料理!
    食堂菜」在網絡上的爆紅啊,被戲稱為「中國第九大菜系」的高校食堂菜,總是能做出一些讓人腦洞大開的「黑暗料理」。那麼這些「黑暗料理」到底是如何發明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一些腦洞大開的創意菜品,比如什麼炒月餅啊,炒水果之類的,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