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溼地遭遇嚴重火災 志願者援救瀕危物種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9月13日,巴西潘塔納爾溼地,志願者們將一隻巴西豪豬救出火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溼地,潘塔納爾溼地近幾個月來火災持續加劇,過火面積達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巴西南馬託格羅索州14日宣布全州進入環境緊急狀態。連日來,志願者們努力搜尋瀕危物種,將它們從大火中拯救出來。人民視覺供圖

9月13日,巴西潘塔納爾溼地火災現場。人民視覺供圖

9月13日,巴西潘塔納爾溼地,一名搜救人員。人民視覺供圖

9月13日,航拍巴西潘塔納爾溼地火災現場。人民視覺供圖

9月13日,巴西潘塔納爾溼地,南美鳳頭卡拉鷹在泥潭裡喝水。人民視覺供圖

9月13日,巴西潘塔納爾溼地,50歲導遊羅伯託·卡瓦略(Roberto Carvalho)搜尋瀕危物種時路過一具水牛屍體。人民視覺供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巴西世界最大溼地遭遇創紀錄大火 瀕危物種生存堪憂
    本文轉自【中新網】; 世界最大的溼地,位於南美洲的潘塔納爾溼地今年發生創紀錄的火災,過火面積達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大火威脅著這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連日來,志願者們努力搜尋瀕危物種,將它們從大火中拯救出來。
  • 世界最大溼地遭遇創紀錄大火,瀕危物種受威脅現場滿目瘡痍
    位於南美洲的世界最大溼地潘塔納爾溼地(Pantanal)近幾個月來火災持續加劇,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截至目前,該地區2020年已經發生了12,567 起大火,過火區域已經達到總面積的10%,是有記錄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當地時間9月11日,大火吞噬了潘塔納爾溼地的一塊區域。
  • 世界最大溼地遭遇創紀錄大火!10%面積被燒…
    作為全球最大的溼地,位於南美洲的潘塔納爾溼地今年發生創紀錄的火災,過火面積達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
  • 世界一級瀕危物種東方白鸛落腳魚塘被養殖戶放鞭炮轟趕,志願者呼籲...
    來源標題:東方白鸛落腳魚塘被養殖戶放鞭炮轟趕,志願者呼籲建補償機制 在天津落腳的東方白鸛  視頻來源:受訪者提供(01:54) 近日,一級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南遷途中陸續落腳在天津。
  • 惠州首次發現全球瀕危物種黑臉琵鷺!
    全球目前記錄只有4000多只是全球瀕危物種類別之一它們叫黑臉琵鷺此次現身大亞灣紅樹林溼地公園也是惠州首次發現1月17日,在2021年的黑臉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日當天,大亞灣紅樹林城市溼地公園景區聯合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以及大亞灣觀鳥愛好者,組成黑臉琵鷺調查小組一路「追鳥」。
  • 世界瀕危物種中賊鷗現身劍湖溼地
    中賊鷗:世界瀕危物種專家介紹,中賊鷗為鷗形目大賊鷗屬下的一種遊禽,無亞種分化,屬於大型海鳥,常在飛行中搶劫鷗和其他海鳥捕獲的食物,善飛行,喜遊泳,在陸上行走靈活,主要分布於世界各大洋。中賊鷗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靠近海岸的苔原河流與湖泊地帶,非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的海洋和近海岸洋面上,遷徙期間有時亦出現於大的內陸河流與湖泊,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過度捕撈、棲息地破壞嚴重傷害了這個瀕危物種
    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過度捕撈、棲息地破壞嚴重傷害了這個瀕危物種時間:2016-09-06 22:58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山東煙臺現罕見鮁魚王 長2.1米重150斤-----來源: 齊魯晚報 湄公河巨型鯰魚(如漁民船上的這條魚)是世界最大的魚類之一,長可達3米,體重可達
  • 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現身雲南保山
    這是在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拍攝的青頭潛鴨(2月22日攝)。 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日前在青華海東湖巡護時,監測到一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新華社發 張世紅 攝 林碧鋒 文 圖片來源:新華網一隻青頭潛鴨(右)在雲南省保山市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裡(2月23日攝)。 據介紹,20世紀90年代以來,受棲息地喪失、過度捕獵、人為幹擾等因素影響,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因此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CR)」物種。
  • 《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 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
    7月18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公布了更新版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對全球瀕危物種保護狀況進行了全面評估,超過7000個物種被列入名錄,使得該名錄收錄的瀕危物種首次超過10萬個,達到105732個。其中,共有28338個瀕危物種面臨滅絕威脅。名錄顯示,海洋瀕危物種保護形勢嚴峻,有500種深海硬骨魚、16種鰩魚被列入名錄,鱗腳蝸牛成為首個瀕危深海軟體動物。
  • 大火肆虐,世界最大溼地近6%面積被毀!瀕危動物紫藍金剛鸚鵡面臨...
    世界上最大的溼地巴西潘塔納爾溼地持續多日的大火仍在燃燒。巴西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潘塔納爾溼地近6%的面積,大約8500平方公裡的土地,在今年1月至7月發生的火災中被燒毀,許多生活在這裡的瀕危野生動物受到嚴重威脅。
  • 世界最大溼地火災創記錄,巴西潘塔納爾恐成「一片火藥桶般的草原」
    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統計的數據顯示,潘塔納爾溼地 7 月內發生了 1573 起火災,這一數字是 2019 年同期的三倍,達到了潘塔納爾溼地 22 年來的最高紀錄,頻繁的火災已經對超過 6000 平方公裡面積的溼地造成損害。
  •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珠海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來源:中國新聞網時間:2020-12-24 09:00:34 據廣東省林業局23日消息,珠海市觀鳥協會專業團隊近日在珠海市鬥門乾務鎮一片溼地面積達5000畝的雷蛛墾區新二圍,記錄到全球瀕危物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106隻。
  • 野生甲魚成全球瀕危物種 浙江原生品種年年放生
    日前,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最新版全球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物種名單中出現了中華鱉(甲魚),系瀕危物種3個級別中的最輕一檔「易危」,即「滅絕機率大增種類」。據說,這一結果是考慮到甲魚在日本、中國等地的生存狀況,理由是野生甲魚被捕獲用於食用與養殖,個體數量不斷減少。
  • 江蘇鹽城發現黑臉琵鷺,系國際瀕危物種全球僅剩3900多隻
    黑臉琵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全球瀕危物種,目前僅剩3900多隻,是全球僅次於朱䴉的第二種最瀕危珍稀水禽。它們目前只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春夏之際在韓國、朝鮮和中國的遼寧繁殖,冬天則飛往廣東、香港、臺灣等地越冬,鹽城是它們遷徙途中的最重要「驛站」。專家稱:「黑臉琵鷺是溼地的主要指示物種,這個物種在這裡出現,就表示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
  • IUCN更新《瀕危物種紅色名錄》:31種動植物物種已經滅絕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更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隨著小灰豚最新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進入瀕危類別,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淡水海豚物種都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該保護組織的數據,截至12月,在周四發布的最新名單中包括的128918個物種中,有35765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而31種動植物已經滅絕,包括主要在菲律賓拉瑙湖及其出海口發現的全部17種淡水魚。本周的報告中至少有一些積極的消息。歐洲最大的原生食草動物--歐洲野牛,已經從易危物種轉為近危物種。
  • 守護溼地 | 和陳立農一起守護溼地,讓生活在溼地中的瀕危動物有一...
    隨著溼地面積的減小,溼地生態功能明顯下降,生物多樣性降低,出現生態環境惡化現象。此外,因大量工業廢水、生活汙水的排放,以及農藥、化肥引起的面源汙染等使得溼地受到嚴重汙染,不僅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危害,也使水質發生惡化,對人類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再加上過多捕撈等行為,使得天然魚類資源受到很大的破壞,溼地生物群落結構發生變化,導致生態失衡。
  • 雲南保山青華海連續兩年監測到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新華社昆明1月11日電(記者張雯)記者從雲南省保山青華海國家溼地公園管理中心獲悉,該中心工作人員於1月9日監測到1隻全球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由於棲息地喪失、人為幹擾等因素,青頭潛鴨種群數量急劇下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極危」物種。2020年2月22日,該中心工作人員在青華海東湖監測到1隻青頭潛鴨,3月1日監測到3隻,2020年共監測到4隻青頭潛鴨。今年的監測結果顯示,青頭潛鴨抵達青華海的時間較去年提前。
  • 世界級災難不止新冠疫情,全地球最大溼地,正像地獄一般烈焰沖天
    11月13日,據CNN報導,另一場幾乎無人關注的世界性災難正在持續中,全球最大的熱帶溼地已經燃燒了幾個月,直到現在還沒能完全控制。提起今年發生的大型火災,全世界都看到了加州和亞馬遜河的大火。但位於巴西地區的潘塔納爾溼地火災卻沒能受到關注。潘塔納爾溼地被認為是全球動植物最密集的生態系統,它擁有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的獨特野生環境,是全世界最大的熱帶溼地。
  • 野生救援攜手周杰倫,保護瀕危物種集結再出發
    昨天(5月27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野生救援(WildAid)一起在北京三裡屯CHAO酒店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周杰倫最新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就在幾天前的5月6日,聯合國在巴黎發布了《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全球評估報告》。報告顯示,全世界800萬個物種中,有100萬個正因人類活動而遭受嚴重威脅,可能在幾十年內滅絕。
  • 著火點超7萬,世界最大溼地火災是去年30多倍
    溼地是世界上生物物種富集度最高的地方,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都生活在這裡,所以這裡的生態環境對生命物種乃至人類來說都十分重要,因此幾乎世界上所有的溼地都屬於生態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