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列車研製和試驗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交通部: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列車研製和試驗

2020-08-06 15:08: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中新網8月6日電 據交通運輸部網站消息,交通運輸部日前下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門架應用,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

  《指導意見》要求,到2035年,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先進信息技術深度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精準感知、精確分析、精細管理和精心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成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有力支撐。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能耗水平有效控制。泛在感知設施、先進傳輸網絡、北鬥時空信息服務在交通運輸行業深度覆蓋,行業數據中心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建立,智能列車、自動駕駛汽車、智能船舶等逐步應用。科技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前瞻性技術應用水平居世界前列。

  《指導意見》提出,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公路方面,推動先進信息技術應用,逐步提升公路基礎設施規劃、設計、建造、養護、運行管理等全要素、全周期數位化水平。深化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門架應用,推進車路協同等設施建設,豐富車路協同應用場景。推動公路感知網絡與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在重點路段實現全天候、多要素的狀態感知。應用智能視頻分析等技術,建設監測、調度、管控、應急、服務一體的智慧路網雲控平臺。依託重要運輸通道,推進智慧公路示範區建設。鼓勵應用公路智能養護設施設備,提升在役交通基礎設施檢查、檢測、監測、評估、風險預警以及養護決策、作業的快速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提升重點基礎設施自然災害風險防控能力。建設智慧服務區,促進融智能停車、能源補給、救援維護於一體的現代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推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行一體的綜合性管理服務平臺建設。

  智能鐵路方面,運用信息化現代控制技術提升鐵路全路網列車調度指揮和運輸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設鐵路智能檢測監測設施,實現動車組、機車、車輛等載運裝備和軌道、橋隧、大型客運站等關鍵設施服役狀態在線監測、遠程診斷和智能維護。建設智能供電設施,實現智能故障診斷、自愈恢復等。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提升智能建造能力,提高鐵路工程建設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開展建築機器人、裝配式建造、智能化建造等研發應用。

  智慧民航方面,加快機場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各項設施全面物聯,打造數據共享、協同高效、智能運行的智慧機場。鼓勵應用智能化作業裝備,在智能運行監控、少人機坪、機坪自主駕駛、自助智能服務設備、智能化行李系統、智能倉儲、自動化物流、智慧能源管理、智能視頻分析等領域取得突破。推進內外聯通的機場智能綜合交通體系建設。發展新一代空管系統,推進空中交通服務、流量管理和空域管理智慧化。推動機場和航空公司、空管、運行保障及監管等單位間核心數據互聯共享,完善對接機制,搭建大數據信息平臺,實現航空器全球追蹤、大數據流量管理、智能進離港排隊、區域管制中心聯網等,提升空地一體化協同運行能力。

  《指導意見》明確,助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等協同應用方面,結合5G商用部署,統籌利用物聯網、車聯網、光纖網等,推動交通基礎設施與公共信息基礎設施協調建設。逐步在高速公路和鐵路重點路段、重要綜合客運樞紐、港口和物流園區等實現固移結合、寬窄結合、公專結合的網絡覆蓋。協同建設車聯網,推動重點地區、重點路段應用車用無線通信技術,支持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在重點橋梁、隧道、樞紐等應用適用可靠、經濟耐久的通信技術,支撐設施遠程監測、安全預警等應用。積極推動高速鐵路5G技術應用。面向行業需求,結合國家衛星通信等設施部署情況和要求,研究應用具備全球寬帶網絡服務能力的衛星通信設施。

  北鬥系統和遙感衛星行業應用方面,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北鬥系統高精度導航與位置服務能力,推動衛星定位增強基準站資源共建共享,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服務。推動在特長隧道及幹線航道的信號盲區布設北鬥系統信號增強站,率先在長江航運實現北鬥系統信號高質量全覆蓋。建設行業北鬥系統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圖,整合行業北鬥系統時空數據,為綜合交通規劃、決策、服務等提供基礎支撐。推進北鬥系統短報文特色功能在船舶監管、應急通信等領域應用。探索推動北鬥系統與車路協同、ETC等技術融合應用,研究北鬥自由流收費技術。鼓勵在道路運輸及運輸服務新業態、航運等領域拓展應用。推動北鬥系統在航標遙測遙控終端等領域應用。推進鐵路行業北鬥系統綜合應用示範,搭建鐵路基礎設施全資產、全數據信息化平臺,建設鐵路北鬥系統地基增強網,推動在工程測量、智慧工地等領域應用。推動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在基礎設施建設、運行維護等領域應用。

相關焦點

  • 有了高鐵,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將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安全和舒適性如何?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列車: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
    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不少人認為高鐵動車已經很快了,為什麼還要研製更高速的磁懸浮列車?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左右
    中國加速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8月6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其中有關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列車研製和試驗的內容引發關注。
  • 時速600公裡的磁懸浮列車真的要來了嗎?
    昨日,交通部印發了關於交通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要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將投入研製和試驗。其實早在2016年,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就已經投入研製。中國中車組織和中國四方擔任技術負責,匯集了國內各大資源,並且聯合了三十多家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投入這場意義非凡的科技研發中。今年六月,試驗樣車成功試跑。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什麼概念?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左右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8月6日,中國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指導意見》),其中有關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列車研製和試驗的內容引發關注。到底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列車是什麼概念,中國有了高鐵動車之後,為什麼還要研製速度更快的高速磁懸浮列車呢?在打造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指導意見》提出,發展智能高速動車組,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時速400公裡級高速輪軌客運列車研製和試驗等內容。為什麼要研製高速磁懸浮列車呢?
  • 有了時速350公裡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不可否認,我國的高鐵技術在世界上處於一種絕對領先的優勢,從時速200公裡到今天的350公裡,到正在研發中的時速400公裡高速列車項目,我國在高鐵領域已經形成了先進的技術裝備和運用經驗。有了這麼厲害的高鐵存在,為什麼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懸浮列車?
  • 有了高鐵,為何還要研製時速600公裡磁浮列車?
    8月6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打造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提出,將開展時速600公裡級高速磁懸浮等交通裝備研製和試驗。未來投入運用,人們的出行方式更加多元,出行時間和成本也將更加縮減。以京滬間運輸為例,單程僅需3.5小時左右。
  • 中國研製600公裡時速磁懸浮:北京到上海僅需3.5小時左右
    8月6日,中國交通部發布了《關於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其中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懸浮列車的開發和試驗備受關注。時速600公裡磁懸浮列車的概念是什麼?為什麼中國有了高速列車之後,我們還要發展高速磁懸浮列車?
  • 時速600公裡!我國剛剛下線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什麼水平?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先進軌道交通」重點專項對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交通系統進行了部署,其目的是攻克高速磁浮核心技術,全面自主掌握高速磁浮設計、製造、調試和試驗評估方法,研製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工程化系統,形成我國高速磁浮產業化能力。
  • 時速600公裡多地爭先布局 高速磁懸浮的時代要來了?
    原標題:時速600公裡多地爭先布局 高速磁懸浮的時代要來了?一節藍灰相間的高速磁浮樣車,在1.5公裡長的磁浮試驗線上駛過。6月21日,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由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自主研製的高速磁浮樣車完成了首次試跑。
  • 600公裡級磁懸浮列車或落地湖北!武漢至廣州只需2小時
    目前世界多國積極研發高速磁懸浮技術,我國高速磁懸浮技術處於領先位置,國內多個600公裡級磁懸浮項目正在研究、進行,明年在鹹寧或將開工建造一條200公裡實驗線,連接鹹寧與長沙,進行該級別磁懸浮實用化實驗,未來可能納入京廣「超級高鐵」線路。
  • 中國最快磁浮試驗列車下線,有望打敗日本磁懸浮!
    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這標誌著我國在高速磁浮技術領域實現重大突破,也預示著中國最快磁懸浮列車有望打敗日本磁懸浮!磁懸浮列車是由無接觸的磁力支承、磁力導向和線性驅動系統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主要有超導電動型磁懸浮列車、常導電磁吸力型高速磁懸浮列車以及常導電磁吸力型中低速磁懸浮。
  • 時速600公裡!青島造出高速磁浮試驗樣車…
    這名新成員,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高速磁浮列車。5月23日10時50分,我國時速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青島下線。在高鐵面前,磁懸浮列車是穩穩的大哥。比它還快的交通工具,大概只有飛機了。本次下線的試驗樣車屬於高速磁浮列車,時速可達600公裡。高鐵最高運營速度為350公裡/小時,飛機巡航速度為800~900公裡/小時,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可以填補高鐵和航空運輸之間的速度空白。
  • 時速600公裡爭先布局 磁懸浮的時代要來了?
    一節藍灰相間的高速磁浮樣車,在1.5公裡長的磁浮試驗線上駛過。6月21日,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由中車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自主研製的高速磁浮樣車完成了首次試跑。儘管樣車行駛緩慢,但卻代表著中國地面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列車,走出了萬裡長徵第一步。
  • 時速600公裡成功試跑!磁懸浮列車距離我們還會遠嗎?
    600公裡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同濟大學嘉定校區磁浮試驗線上成功試跑,這標誌著我國高速磁浮研發取得重要突破。磁懸浮列車跑道(圖片源自網絡)據媒體報導,在試驗車成功試跑的同時,5輛編組的工程樣車研製也在穩步推進中!
  • 日本新型磁懸浮列車亮相,時速500公裡,比我國慢了100公裡
    在習慣了時速350公裡的高鐵之後,人們似乎還不滿足,將目光投向時速更快的磁懸浮列車。10月19日,日本展示新型磁懸浮列車。該列車的時速為每小時500公裡,將在東京和大阪之間運行。不過它與去年中國下線的磁懸浮列車比,時速整整差了100公裡。
  • 【貼地飛行】高速磁浮列車來了!600公裡時速!上海到北京只要2個多...
    【貼地飛行】高速磁浮列車來了!600公裡時速!上海到北京只要2個多小時! 很多朋友都知道 上海磁懸浮列車是世界上 第一段投入商業運行的高速磁懸浮列車
  • 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列車來了,我們離「貼地飛行」還有多遠?|...
    最近,一條鐵路領域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我國磁懸浮列車研發再迎新突破,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在上海成功試跑。看到這一消息,可能很多人心裡都有不少問號: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安全嗎?我國已經是高鐵大國,為什麼還要研發高速磁浮?樣車試跑成功,離商業應用還有多遠?
  • 時速4000公裡列車還在論證 600公裡已開啟項目研究
    時速4000公裡列車還在論證,600公裡的已經在研了  「這個重點專項包括從時速120公裡到600公裡的各種車型的研製,有客運也有貨運。」8月31日,中車工業研究院副院長孫幫成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動員會上作匯報,他說,「項目分為十大任務,總經費會突破9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