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種鄧州特色農村老物件,親身經歷用過的人都已老去……

2020-12-18 騰訊網

有那麼一段時光

我們再也無法回去

但是當看著那時的舊物件

卻仍能感受那著的過去,好懷念,同時也好傷感!

現在

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年代

那段記憶裡的時光……

(鄭重提示:如果你親身使用過下面的這些東西超過三件,就說明你已經老了,不信來看……)

1.篦子

篦子與梳子同類,都是梳頭所用的日常用品。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農村,人們的衛生條件和衛生習慣都差,頭髮中生蝨子、蟣子的現象非常普遍,不僅奇癢難耐,而且影響形象。

梳掉那些可惡的東西,最理想的用具就是篦子。農活閒暇之時,大人便坐在凳子上,讓孩子蹲在膝前,頭歪在膝蓋上,然後用篦子給孩子清理頭髮中的蝨子和蟣子,把它們梳落在凳子上,用大拇指甲一個個碾死,「啪啪啪」的響聲很有成就感。

2.頂針

現在的年輕人估計猜不著,可納過鞋底、套過棉被、做過針線活的一代人便會脫口而出:那不是我們用過的頂針子嗎?以前家裡姑娘出嫁前,就能看到長輩圍在一起,都可以看到長輩用頂針子縫被子的場景。

3.一分錢

一分硬幣,兒歌,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裡邊,現在別說都沒見過,最主要的是如果你撿到別說一分,就是一毛一塊,你去給警察都會被罵神精病吧!

4.煤油燈

煤油燈為電燈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為燃料。這種煤油燈,是我們最常見的款式。及使是80後都不一定用過,也只有70和60的才會真的用過吧,那90和00什麼的就別想了!

5.剃頭推子

剃頭挑子,是上世紀幾十年代以前農村專業理髮師傅的工具挑子,一頭是理髮工具箱,剃頭推子就是其中必備之物,小編還記得當年俺娘帶俺去剃的小平頭n(*≧≦*)n

6.石磨、石臼(咱們安新其實以前也不少的!)

石磨是將糧食碾磨成麵粉的傳統生活工具;石臼,有大有小,如搗蒜、研藥用的就是小石臼,而用來舂糧食的則是大石臼.以前基本上方城農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不過現在很少人在用了。

7.扁擔

扁擔是上世紀80年代以前挑水擔柴抬重物時不可或缺的工具。挑水擔柴使用的扁擔長1.8米左右,兩端固定著用鐵鏈或繩子做成的系子,系子下端是鐵鉤子,掛水桶或柴捆。

8.鞋樣子

鞋樣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農村婦女手工製作布鞋時使用的、規定鞋底尺寸大小和鞋面樣式的參照物。納鞋底時,母親就會把鞋樣子拿出來,放在麻袼褙上,按照鞋樣子的尺寸剪下來一個個鞋底模樣,把幾層鞋底模樣的麻袼褙疊放在一起,再用白色粗布包裹,用細麻繩一針一針納起來,就做成了一隻只的千層底。

9.老箱子

老箱子基本上是母親們的嫁妝。在以前的農村地區,母親出嫁時娘家陪送的嫁妝中,老箱子、大方桌、椅子都是必備的,現在都用行李箱替代了。(記得家裡現在還有一個呢,只是比較新)

10.老式注射器

現在的注射器都是一次性的,可有效避免病毒的交叉感染。而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的老式注射器除了外殼上有一部分玻璃觀察區域外,其餘全是不鏽鋼材質的,看上去怕怕的。

11.葦席

葦席,也只是咱們安新真真正正的老物件了,現在真的少了,不過當然也是唯一現在還能很多地方可以見到的東西了吧,不知道在過多少年也就見不到了呢,窩友們,現在如果見了就好好欣賞一下吧!

12.瓷碗

農村人說的「瓷碗子」,專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搪瓷碗。搪瓷俗稱「洋瓷」,常常與學生時代或部隊生活密切相關,主要因為它結實耐用、便於攜帶。現在都用不鏽鋼的,不容易生鏽且耐用。

13.筐子

筐子,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主要的家庭農用工具,因其主要用來撿拾豬糞、狗糞以及其他牲畜糞便,故名「糞筐子」。

14.籃子

老式籃子,以前經常掛在上面,一是為了防止老鼠,二是防孩子偷吃,說來可笑,但這是真的,因為當時很窮,也是沒辦法的事。

而現在,這種籃子在安新澱南風俗裡也只有在給誰家辦喜事或滿月什麼的放放饅頭了吧!

15.竹殼暖水瓶

暖水瓶,作為日常生活用品大家都不陌生,而竹殼暖水瓶現在卻很少見了。

雖然說,逝去的老物件並沒有多麼貴重,但它們身上凝聚著一些舊事,一些記憶,一些溫暖,一些智慧,一些美麗……所有這些,足以讓人們想起老日子裡的風霜雪雨,想起那個年月中的喜怒哀樂。

相關焦點

  • 農村老物件:煤油燈
    農村老物件:煤油燈文|風採三農漫談0119年年初,農村的老父親來電話說,家裡的房子要拆了,問我要不要回去看看。我坐在電腦前,沉默很久以後,輕輕嗯了一聲。02在我小的時候,農村的房子都是土培房,人們的生活也不富裕,大家都是省吃儉用的過日子。當時雖然已經通了電 ,但是很多農戶家裡為了省錢,卻都幾乎沒有用過,用的依舊是農村的老物件:煤油燈。
  • 農村80年代常用的5種老物件,你還認識嗎?叫得出名字嗎?
    在80年代的農村,家裡用的家具小物件都是自己做的,或者是請工匠師傅做的。不像現在隨著科技發展,不管是什麼家具物件都可以從市場買到,現在都被塑料取代了。以前則不能,特別是在農村就更加的不能了,80年代的農村,那時我們還小,讀小學時候,在我們那裡看不到什麼塑料的物件家具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以前的那些老物件逐漸被塑料製品取代了。有的農村家庭裡可能還存有以前的老家具老物件,有的家庭可能燒了或者是賣了吧。
  • 農村經常有人來收購舊石槽、舊石磨,石質老物件有啥用,能做什麼
    在農村經常會來一些遊走商販,而且他們要收購的東西也是各式各樣,千奇百怪。來收購一些野草野花,甚至蟲子之類的商販已經不足為奇了,前段時間還有人來收購舊石槽、舊石磨,包括農村人家的一些老物件,這些東西說是老物件吧,年代也不久,根本不值錢。
  • 農村這個老物件,人稱「風櫃」,90後兒時的回憶,如今還有人在用
    摘要:農村這個老物件,人稱」風櫃「,90後兒時的回憶,如今還有人在用現在雖然已經入冬了,但是南方的天氣還是那麼溫暖,每天燦爛,與其說是冬天,還不如說是秋天,因為天空看起那麼高,氣溫那麼宜人,中午的溫度甚至還能達到28℃,這和我們常說的「秋高氣爽
  • 即將消失的6個老物件,別再把這些值錢的老物件當垃圾丟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很多農村的老物件也在慢慢的消失,這些值錢的老物件你認識幾個?以前洗衣用的棒槌,現在很少見到了,以前農村洗衣服時,用棒槌敲幾下,再過水,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服都是用洗衣機。
  • 用農耕老物件留住鄉愁
    本報訊 說到收藏,大多數人一定會聯想到古玩珍寶,而廬江人張輝卻看上了農具。在八年時間內,他收藏了一萬多件農耕用具和傳統農家用品。今年豐收節期間,這些藏品迎來了第一批遊客。張輝說,他想用這些老物件留住人們鄉愁,牢記糧食的來之不易。
  • 以前農村家裡常用的老物件,你能認識幾種?都知道名字嗎?說說看
    以前農村家裡常用的老物件,你能認識幾種?都知道名字嗎?說說看9件農村老古董看看值多少錢,懂的專家朋友來說說筆者老家的房子住了好幾代人了。今天我推開這扇木門,帶大家走進去看看裡面的老物件。好多東西都能勾起我滿滿的回憶這個四方的木柜子,聽媽媽說這是她以前的嫁妝。是用來存放一些棉被衣服之類的,在那個年代,這種柜子做嫁妝那是標配柜子旁邊還有一個風車,這個是農村人用來車稻穀用的,家家都有,只是現在很少家庭有了,放在這裡都好久了。
  • 高價回收:即將消失的「4種老物件」,圖一有收藏價值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物件都在不斷更新,一些物件不僅外貌發生了變化,就連功能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了很大的進步,技術的進步和成熟,為人們帶來很多便利。在很多80後眼裡,一些小時候用的東西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雖然現在很少能看見這些老物件的影子,但是在看到之後依然感到非常親切,而且還特別的有收藏價值。
  • 農村6件快要絕跡的老物件,最後一個要是認識就暴露年齡了
    特別是農村有了很多改變,有的甚至可以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生活檔次上來了,不僅是設施換了,就連一般用的生活物件都換了。這就導致曾經在農村很常見的一些老物件都快要絕跡了,今天我們就說說六件快要絕跡的老物件。第一件是壓井。這個設施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一般見到的都是放桶下去打撈的露天古井。
  • 老郵筒縫紉機 印度人的老物件
    老郵筒仍舊在工作 男裁縫腳踏縫紉機 印度人稀罕「老物件」【本報特約記者 宇 同】在印度經常有機會邂逅一些引人懷舊的老物件,有些場景令人一錯愕間仿佛穿越回過去的時光。《環球時報》記者在印度住的房子就是用的老式銅鎖和銅鑰匙,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暗黃光澤,至今想來仍覺溫馨。傳統的印度人似乎從骨子裡固守著一種懷舊的情愫。
  • 這些當初農村家裡不起眼的老物件,如今都身價不菲
    許多人記憶中的家裡老物件特別多,什麼雕花的八仙桌、太師椅、老茶壺等等,但是很多都因為家庭的遷居,或是時代審美的改變,被扔的扔,燒的燒。其實這些老物件有很多已經身價倍增,那麼就簡單挑幾個來說一下吧。
  • 以前家家有的老物件,已開始大漲價!一定要留好...
    你家裡還有老物件嗎這些東西以前家家戶戶都有雖然不起眼千萬別不識貨給扔了現在這些老物件的價值動輒就是幾千,甚至上萬快來看看你家有沒有這樣的寶貝!這種石磨以前許多人家都有,用這種老石磨磨出來的豆腐正宗且美味。要是遇到歷史再久遠點的磨,就更值錢了。
  • 50塊在農村收的凳子竟是紫檀,這些木質老物件可能都是寶,別錯過
    小編以前聽過一個長期在農村收古玩的朋友講了一個小故事,有一次他去農村收東西的時候,無意中看到一位老鄉做的凳子像是一個老物件,當時雖沒有仔細看,就打算把它買下來,老鄉看到這麼一個舊的破凳子都有人買,就50塊錢賣給了這位朋友,回家之後,朋友請了專業老師鑑定了一下,沒想到這個破舊的凳子竟然是小葉紫檀做的
  • 新區人記憶中的老物件,你家還有多少?
    隨著經濟的發展,即使身在農村,吃穿用的也基本與城市沒有大的區別了。許多從前用的老物件逐漸被更加先進的電子產品所替代,有的直接被廢棄掉了,而有的則變成了「古董」愛好者的收藏品。但是那些曾經鄉村的老物件卻見證了鄉村一日千裡的發展,也承載著人們太多美好的回憶。
  • 「鄉村博物館」裡的老物件,你見過幾個?
    新華社長春9月5日電(記者趙丹丹)悠車子、煤油燈、靰鞡鞋……在吉林省四平市蔡家鎮,由村民自發捐建的關東農耕博物館十分熱鬧,那裡記錄了農村的變化,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蔡家鎮副鎮長趙淑穎介紹,這座博物館由生產、生活、民俗和精品四個主題展廳組成,展出近萬個老物件。
  • 鄂東農村78歲老人家有一老物件,有人出200元求購,老人捨不得賣
    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老物件」的話題。在農村很多家庭都收藏有老物件,有的至今還在使用。就說本圖集中這位老奶奶吧,她家有一個老物件,老奶奶用了多年還捨不得丟棄。老奶奶姓童,村裡人都叫她童奶奶。童奶奶今年78歲,家住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農村,童奶奶家的老物件就是她手裡掇著的這個飯盆。為童奶奶。
  • 「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學濤)12月4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記憶交換」市集,用老物件留住大時代的小故事》的報導。小人書、雪糕壺、老式三五座鐘、縫紉機、黑白電視……走進山西省太原市南肖牆關帝廟的正殿,仿佛穿越回20世紀某個親友的客廳,溫馨而熟悉。觀眾絡繹不絕,看到熟悉的老物件還會熱鬧地討論一番。
  • 這「老物件」像大鐘像煙囪,以前湛江農村家家用,知真實用途嗎?
    於是,赤坎的「廣州灣歷史民俗館」成了我的選擇,這些展館,通常都有屬於自己「最獨特」的東西,非常值得旅行者走一趟,常常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外表像一口「大鐘」又像一個短筒煙囪,走近細看,真的讓珊珊三丫頭有種驚喜的感覺,這是從前湛江農村廣泛使用「老物件」,以前是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老物件」已經接近絕跡,卻不想在這個小展館內看到了。
  • 這些老物件,有可見過?
    >他叫陳傳暉,居住在上慄石洋村,其實一直想去看看他收藏的老物件他家的房子又是什麼樣子,還有他收藏的老物件。我充滿著好奇。遠離喧囂,避世而居,種點菜,過自己的小日子。這突然讓我一下子羨慕起輝哥來,因為他可以守著這山谷,每天與清風為伴,花兒為伍。
  • 擀麵杖用了100多年……家裡的老物件都是些什麼木頭?
    擀麵杖主要用來擀餃子皮,但是過去生活條件不好,吃餃子的次數不多,用的時間也很少,所以雖然用了百年,但磨損的程度並不是很厲害。從外觀上來看,這根擀麵杖看著像棗木的。還有玩友翻出了家裡鐵力木的老秤桿。很多人家裡都有一些老物件,不知道是什麼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