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了很多。特別是農村有了很多改變,有的甚至可以說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生活檔次上來了,不僅是設施換了,就連一般用的生活物件都換了。這就導致曾經在農村很常見的一些老物件都快要絕跡了,今天我們就說說六件快要絕跡的老物件。
第一件是壓井。這個設施相信很多人都沒見過,一般見到的都是放桶下去打撈的露天古井。這個壓井卻是直接站著壓幾下手柄就有水出現,比起露天古井還是比較方便的。小編以前家門前就有一個壓井,當時還把它當作了玩具,有事沒事就壓幾下,現在家裡已經把這個拆掉,換成自來水了,大多數農村也是如此,只有極少數貧困的農村還有,也是快要絕跡了。
第二件是石磨。這個物件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通過石磨可以弄出豆漿,以前在農村非常常見。可是現今幾乎已經看不到這些石磨了,因為現在有了更加方便的豆漿機,不用非常辛苦地去磨豆子。不過小編作為磨過豆子的人,還是要說一句不用石磨弄出來的豆漿是沒有靈魂的!
第三件是瓢。這個老物件也是令人懷念啊,那個時候為了舀水方便,人們便去栽種一些葫蘆來,然後劈成兩半,再好好搗鼓一下,兩個瓢就誕生了。它的用途較廣,只要是需要舀東西的事,都可以用它。而現在葫蘆瓢已經被塑料瓢取代了,這就很難見到它了。
第四件是蓑衣。在以前的農村裡,蓑衣可以說是必備物之一。到了雨天的時候,農民們一樣還是要幹農活的,一旦停下來會有不小的損失。所以為了方便幹農活,便有了這套老版雨衣。不過蓑衣的製作還是比較麻煩的,手工活很累。而現在有了新的雨衣,比起蓑衣還輕便了很多,所以蓑衣就慢慢在農村消失了。
第五件是桿秤。這個也是老古董了,以前沒有電子秤,只能自己動手去秤東西,往往還要在那裡搗鼓半天。而且那些賣菜的人還要帶上一些很重的秤砣,來來回回還是聽不方便的。現在只需要帶上一個不大的電子秤,放上去就按幾下就有結果,簡直太方便了。
第六件是嘎斯燈。雖然現在我們對燈光的存在很淡然,可在很多年前,別說日光燈,就連白熾燈的存在都非常少見,只有在一些城市才能看到。那時候的農村基本都是用一些油燈、蠟燭以及嘎斯燈,為了省著用都會早早睡覺,根本就沒有現在晚上熱鬧以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的場面。
前兩者大多數人還是有見過,但是這種用電石加水釋放乙炔氣體燃燒而發光的照明工具,想來極少人見過吧,如今已經差不多絕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