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冷水式」的教育有多可怕?孩子自卑,可能因為父母常說這些話

2020-12-11 楓糖媽媽

不知道大家做父母的是不是也會這樣?

當他人在誇獎你的孩子優秀,聰明,可愛,漂亮等等各種優良的品質時,你總會「謙虛」的擺擺手說:「哎呀,哪有啊?」「還是你的孩子更棒。」「我家孩子就就是這偶爾一次考得還不錯。」

其實這樣教育看起來是假謙虛,實則更是一種「潑冷水式的教育」。如果還在這樣當孩子面回答他人的話,那麼你趕快住嘴吧!你可能還不知道這會對孩子的心靈有多麼大的影響嗎?看看我與你分享的以下這個事例,你就知道我為什麼會這樣說了。

(一)漂亮可愛,多才多藝的小姑娘居然自卑?

我親姐家的孩子就是一個獨生女,我姐姐也是望女成鳳,一味地要求她的成績。所以從孩子上了小學之後,生活就被安排得滿滿當當。一下子報了五門的才藝課。舞蹈,散打,鋼琴,書法,素描。

我也有一個女兒,我當然也希望我的孩子多才多藝,但是我沒有這麼做,我只為她報名了兩門她喜歡的才藝課。那麼為什麼我們兩個教育孩子會相差這麼大呢?原因當然是因為太累了。這是我姐姐為了孩子著想,更是望女成鳳。所以這孩子從小就漂亮,有氣質。至少在我們看見她的第一眼會這樣評論。

但是去年過年時我與我的家人回娘家。因為我的女兒和我姐姐家的孩子只相差了兩歲,所以兩人比較玩得來,也有話說。她們兩個晚上在一起睡覺。

過完年回家之後,在一次吃午飯中,我和我的丈夫談起了我姐姐家的女兒,說相對於我女兒來說她多才多藝,漂亮大方,學習成績也很好,長大以後肯定有出息。

但是這時候我女兒卻說:「媽媽,你真的沒有覺得姐姐她有一點自卑嗎?」因為我們不住在一座城市,平時不怎麼見,所以短暫的相處了一兩天,並沒有發現她有什麼小缺點。我問女兒:「她那麼優秀,為什麼會自卑?」

我女兒降低了聲音告訴我說:「媽媽,我只能偷偷的和你說,你不可以和大姨說。昨天晚上姐姐告訴我,她其實根本就不太喜歡大姨給她報的那些興趣班,只不過是她不想辜負她的媽媽,所以選擇努力去變成她媽媽理想中的孩子。她說本來她也覺得她挺優秀的了,但是她的媽媽好像不這麼覺得。每逢遇到別人誇她的時候,她的媽媽總會說,哪有哪有,我的孩子還差得很。然後姐姐就覺得她自己好像是挺差的,她的媽媽對她都不滿意。姐姐還問我,她哪裡還差?我說我覺得她挺好的,至少比我優秀多了。但是姐姐告訴我,我比她開心多了,至少我的媽媽總是樂呵呵地誇我。」

(二)孩子的內心想法到底是什麼?

我聽了之後有些震驚,我姐姐從小培養的多才多藝的女兒居然心底裡有些自卑,因為這些年我們距離的比較遠,所以不經常聯繫,也不知道姐姐是怎樣教育她的女兒的。現在看來姐姐是忽視了她女兒的心理教育,也忽視了她女兒的心之所想。

我問我的女兒:「你想像你姐姐一樣多才多藝嗎?你喜不喜歡有那麼多的興趣班?」我女兒告訴我:「如果是我喜歡做的事,我當然想有興趣班,再累都喜歡。」其實這就是孩子的內心所想,她的想法真的很簡單,只要喜歡就願意,就快樂,快樂很多的孩子又怎麼會不自信呢?相比較來說我的女兒就比較自信而且活潑。

(三)如何改變自己,改變孩子?

雖說女兒告訴我,讓我不要告訴她大姨。我應該遵守承諾。但是我也不可能知道了不說,看著我姐姐毀掉一個孩子。晚上我給我姐姐打電話說了這件事,並且詢問了她實際情況。她也忙承認了錯誤,她說的確有時候會在親戚面前假裝謙虛,給孩子「潑冷水」。她說她也是望女成鳳,卻沒想到會這樣子。她特別急切,一直在問我該怎麼辦?

因為我的年齡比姐姐小了十幾歲,所以和孩子們的代溝可能要相對來說比較小一些。晚上我給她發了微信。告訴她:「孩子在這個時候其實最需要的是鼓勵,她都已經這麼優秀了,這麼多才多藝了,卻唯獨自卑,說明你平常可能沒有給她足夠的鼓勵,或者說你平時表現出來的樣子是對她有些不滿意。你其實可以試著這樣做:

給她足夠多的鼓勵,多說一些「寶貝,你真棒。」「你太聰明了。」這樣的話,讓她擁有自信心;不要假裝謙虛,她們誇你的孩子優秀,那她就是真的優秀,不要「潑冷水」,可以告訴他們「孩子平時比較努力,所以比較優秀。」;讓孩子選擇一兩樣自己喜歡的興趣愛好。不要過多,身體會吃不消;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學期帶她去旅旅遊。既能散心玩耍,又可以增長見識。」

(四)自信的孩子太氣質了。

再一年我回娘家的時候,和姐姐徹夜長談。她告訴我,她的女兒現在自信多了,以前的她雖然多才多藝,但是不會去展示,學校有什麼活動她都不會主動去參加。但是現在但凡學校有她喜歡的活動,她都會想辦法拿到報名表格。現在的她不僅是多才多藝,氣質大方更添加了活潑開朗,自信可愛。

姐姐說的時候滿眼都是她的女兒,這真是發自內心地去誇獎。第二天起來,姐姐的女兒和我的女兒在院子裡一起逗小狗,餵小雞,兩個人一起幫著姥姥擦玻璃,一起歡聲大笑。現在想來,果然是比以前那個壓抑不愛笑的她,活潑可愛多了。

(五)談心得,讓孩子變得更好。

現在大家知道「潑冷水式教育」對孩子的危害有多大了嗎?所以,請父母們不要再「謙虛」了,不要吝嗇你們的誇獎。適當的誇獎,更會讓你的孩子變得自信大方。如果現在你的孩子有一點自卑,有一點壓抑,那麼你也不要太擔心,可以試一試我以上說明的一些方法,說不定對你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其實在你的孩子變得自信之前,你永遠都不知道他得到你鼓勵的樣子,有多麼活潑可愛。所以請盡情地誇獎你的孩子吧!不要再隱藏你對孩子的愛了,請盡情地表達出來吧!

當然了,如果你也有這方面的教育經驗,可以讓孩子變得更自信大方,讓孩子的笑變得更璀璨迷人。那麼歡迎你積極的留言評論,與我們分享你的教育方法。讓這個世界上的孩子都可以變得更自信開朗!

相關焦點

  • 孩子因為矮而自卑?懂「瓦拉赫效應」的父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
    孩子低下頭說:"我長得太矮了,他們長得那麼高大,我都不好意思和他們站在一起,我怕他們會嘲笑我。"我急忙安慰了孩子幾句,見到孩子的臉色緩和了些,我也就放心了,也沒有再對孩子有任何開導。直到孩子上了學,我才發現,孩子一開始因為自己長得矮而難過,已經慢慢演變成他的自卑。
  • 父母怎樣才能幫助孩子克服自卑的心理,讓孩子重新建立起自信心?
    著名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在他的著作《自卑與超越》中指出:每個人都有自卑感,或多或少。自卑可能讓人一蹶不振、放棄自己;自卑也能成為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原動力。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自卑心理和行為表現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自卑這一事實。然後,把阿德勒的這段話的意思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卑不奇怪,也不可怕,每個人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包括我們大人也一樣有自卑的心理,關鍵是我們要學習和思考如何用行動去克服它。
  • 請家長別再說孩子不行了,父母的嘲諷式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
    請家長別再說孩子不行了,父母的嘲諷式教育會讓孩子越來越自卑現在在這個注重孩子教育的社會,很多家長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的第一位,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需要好好培養離不開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從小給孩子打好學習的基礎是第一位的。
  • 泉州母親因為自卑,差點誤了孩子閩南語的方言學習
    因為小學的時候隨著父母的工作變遷轉了四次學,而閩南話真的是「十裡不同音」,每到一個地方,我的家鄉口音都會被同學們有意無意的嘲笑,敏感的我從小就在心裡種下了自卑的種子。我很努力地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且很快就能模仿當地的口音,長大以後更是可以隨意切換腔調。但是討好型的人格和小時候的自卑讓我感覺很不舒服。
  • 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沒自信
    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沒自信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父母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孩子也會變得非常的自信開朗。父母需要在這三件事情上面尊重孩子,不然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自卑。
  • 孩子常說這些話暗示不孝,父母要偷偷攢養老錢,不然晚年會很悽慘
    雖然時代在改變,但父母對孩子的愛,一直在那,只增不減。可能愛的方式會變,但初衷都是為了孩子著想。但父母的愛就一定能夠換來孩子的感恩嗎?未必!很多時候,父母傾盡心思、耗光自己,只為把最好的留給孩子,可結果呢?其實,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傾盡所有,而是愛得有所保留。愛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愛自己。尤其是那些早有露出苗頭的「不懂感恩的行為」,這部分家長一定要早早做準備!
  • 沒有朋友心情鬱悶,千萬孩子用經歷闡釋:自卑才是抑鬱的根源
    這樣的人,最終也很可能會因為缺少朋友而走向抑鬱。美國一些長期研究抑鬱症的專家就發現,大多數身患抑鬱症的人,都有嚴重的自卑傾向,社交圈子也非常小,有的甚至連一個說得上話的朋友都沒有。人是社會性動物,如果一直無法進行有效的社交,心情勢必要沉悶下去,如果再缺乏能夠幫助消解這些負面情緒的朋友,久而久之,積鬱成疾也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了。
  • 孩子在9歲之前,若有以下表現暗示自卑了,請家長及時拉一把
    但總有些孩子,擁有自己年齡不該有的成熟和懂事,他們太會看眼色行事。所以這類的孩子顯得過於敏感,因為別人的一點批評就可能非常痛苦,從而做事畏手畏腳!這種被迫的懂事,並不是真的懂事,可能是自卑了,父母要及時拉一把。
  • 「虎爸狼媽」的教育真的合適嗎?孩子自卑的產生,這可能就是源頭
    嚴厲教育——讓孩子少走彎路!嚴厲的教育,其實有一個最好的好處,就是讓父母的經驗,能很好地指導孩子的成長。我們必須承認,家長的一些意見,是基於他們的認知、見識。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長的人的經驗,我們必須承認。
  • 比挨打更可怕的,就是爸媽那張嘴:毀掉一個孩子,有多簡單?
    就像很多家長會把挖苦、諷刺、謾罵施加到孩子身上一樣,「毀」人不倦。 有些父母自認為是為了激勵,有些父母則單純是為了洩氣。 而從小被父母語言傷害過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變得自卑、內向。
  • 當孩子哭的時候,有智慧的家長從不說「別哭了」,而會說這兩句話
    面對孩子哭泣時,有多少家長說過這句話?但大家可知,就這樣簡簡單單的一句子,有可能會毀掉一個孩子。 「哭什麼哭,別哭了,閉嘴!」簡簡單單一句話,究竟害了多少孩子? 浩浩在學校和人打架受了委屈,白天忍了一天,晚上放學看到母親之後,委屈之情瞬間爆發,眼淚止不住地一直流。
  •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有兩種話不能對孩子說
    曾經有人做了個實驗,有兩盆生長差不多的植物,一個人對著一盆植物甜言蜜語,對著另外一盆植物惡語相向,甚至給予恐嚇。一個月後,兩盆植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直被甜言蜜語的植物,生長狀態良好。而被惡語相向的那盆植物已接近「死亡。」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就像植物,如果父母說得多是鼓勵,正面、積極的話,孩子在其暗示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會越來越好。
  • 心理學家:長大自卑的孩子,童年往往有過3種經歷,你娃有嗎
    一個人童年時期的經歷對他將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因為兒時他人以及這個世界給孩子怎樣的體驗和評價,就是孩子的第一體驗。都說幸福的孩子一生都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童年時期孩子心理上的創傷,可能很長時間,甚至長大成人都無法釋懷。
  • 顏色代表性格,女孩子如果還喜歡黑色,很有可能是因為自卑
    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顏色,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色彩與孩子的心理和情緒有著關聯性,孩子對於色彩的偏好不僅透露出他的心情,還和性格有很大關係,喜歡不同顏色的孩子心理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你的孩子喜歡這種顏色,可能是自卑了。
  • 負能量的媽媽,可能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教育出來有出息的孩子
    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中,父母對於孩子來說,不論是哪個年齡段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因為爸爸和媽媽的性格不同、角色扮演不同、心思不同等等,給孩子的影響也是不一樣的。雖說一個家庭中爸爸和媽媽對於孩子的影響都是很大的,但是母親在一個家庭中承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 「打罵式教育」會影響孩子的智商,讓孩子更加叛逆,父母要警醒了
    其中,有25.7%的孩子「自卑」,22.1%的孩子「冷酷」,56.5%的孩子「暴躁」。父母打罵孩子,是對孩子的否定,而一個沒有得到父母肯定、認同的孩子,內心是自卑的。父母對孩子的打罵造成的這些不良影響,會伴隨他們一生。二、父母經常打罵孩子,影響親子關係。
  • 孩子常說這2句話,可能是病了,家長別不當回事兒
    有人說童言無忌,孩子說話往往會說的是真心話。也有人說,孩子的話不能當真,不可全信。但是如果一段時間孩子經常說某些話,你就要注意了,這可能是孩子的身體在示警,別大意耽誤了,讓孩子受罪。
  • 「媽媽,牛排點8分熟,很丟人」自卑的孩子,父母的回答很關鍵
    直到後來李女士在跟孩子的聊天中才發現,原來自己丟人了!只見服務員離開的那一刻,孩子小聲對李女士說:「媽媽,牛排沒有八分熟的,你牛排點八分熟,這很丟人的!」李女士其實是知道這件事情的,但最近因為胃口不好,不太喜歡吃太生的東西。不過她換了一種方法對孩子說道:「謝謝你啊寶貝,還知道小聲地告訴媽媽。
  • 睿智燈塔-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
    經常有家長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孩子特別自卑,不管做什麼事總是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總覺得自己這不行那不行,很多事情還沒開始就說自己做不了,這讓很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孩子過於自卑怎麼辦,如何消除孩子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或自我意識,是一種行為失衡的狀態。
  • 父母裝窮教育該不該?娃變摳搜是次要,就怕他有種不如錢的自卑感
    很多家長都是秉承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方式,別人家孩子有的自己家孩子也要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予孩子一切。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是這樣,你還記得《少年說》裡面的那個少年嗎?令我至今記憶猶新。」媽媽站在臺下,笑著說,我這是秉承了你姥姥的教育方式,你姥姥經常教育我說「錢要花在刀刃上,不能花在刀背上」。很多家長像這位少年的母親一樣,想通過裝窮教育、藏富教育,讓孩子懂得生活的不易,希望孩子可以進取。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真的有必要通過裝窮來教育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