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祭奠先人?一場特殊的「雲共祭」將在正清明日上線

2020-12-23 澎湃新聞

4月4日是正清明。當日,已舉辦十年的上海市社會各界清明感恩典禮,將首次以「雲共祭」的形式進行視頻首播。

根據疫情防控要求,2020年清明期間(3月28日-4月12日),上海倡導廣大市民不要前往公墓、骨灰堂進行現場祭掃。除了提供現場祭掃預約服務外,全市經營性公墓(骨灰堂)還推出集體祭掃、網絡祭掃、代客祭掃三項便民服務措施,大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3月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福壽園國際集團獲悉,清明期間,該集團創新開展現場無人員聚集、以網絡互動參與的集體紀念儀式。自3月28日起,集團旗下19個城市的各家公墓單位和殯儀服務單位聯動舉行2020「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

在上海,已舉辦十年的「上海市社會各界清明感恩典禮」將首次以無人員聚集、線下舉辦、線上參與的形式舉辦,並將於4月4日上午9時進行「雲共祭」視頻首播。此次儀式將繼續以「祭先烈、敬先賢、憶先人」為主題,同時向新冠肺炎疫情中犧牲和殉職的英雄致敬,向罹難的同胞致以緬懷,並為「雲共祭」首創祭文。

鳴鐘、誦文、鞠躬、獻花、敬茶、撫琴、折柳……共祭儀式從禮儀人員的儀態服飾、祭掃禮儀用品、儀程步驟等都制定了標準規範和紀念主題,使傳統的集體紀念儀式升級為具有人文內涵和統一範式的「禮祭」。

共祭視頻還將運用航拍、遠景、空鏡、特寫等多鏡頭展現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的春景和藝術人文的韻致,帶給民眾「隔屏親臨」的感受。雲共祭過程中,公眾可在屏幕前參與互動留言或點亮祈福愛心,向親人傾訴思念心情,也為在這一場戰「疫」中犧牲、罹難的同胞們送上祝福。

據福壽園國際集團總裁助理趙宇介紹,除了在線參與「雲共祭」之外,「福壽雲」系統還具備了雲祭掃、雲相冊、雲直播等功能,客戶足不出戶就能夠身臨其境,更可以通過手機屏幕遠程下達指令,讓祭掃活動實時、實地呈現,從而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統計數據顯示,「福壽雲」系統自3月12日推出至3月30日,各頁面匯總訪問量近30萬次,其中終端訪問數量逾11萬次,微信授權數近5萬次。

此前的3月28日-29日,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南昌梅嶺世紀園、呼和浩特安佑園、河南福壽園、廣西華祖園、婺源萬壽山陵園、安陽福壽園等已陸續上線播出「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

公眾可訪問福壽園國際集團官網(www.fsygroup.com),在首頁掃碼或點擊登錄「福壽雲·雲祭掃」平臺,也可直接登錄「福壽雲」(yunjisao.fsygroup.com),點擊「雲共祭」即可在線觀看參與各地的清明共祭活動,傳遞心中「關不住」的思念與感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19城聯動 「福壽雲」清明雲共祭
    3月28日-29日,福壽園國際集團旗下合肥大蜀山文化陵園、南昌梅嶺世紀園、呼和浩特安佑園、河南福壽園、廣西華祖園、婺源萬壽山陵園、安陽福壽園等已陸續上線播出「福壽雲」清明雲共祭儀式。4月4日,已經舉辦十年的上海市社會各界清明感恩典禮,也將首次以「雲共祭」的形式進行視頻首播。
  • 合肥舉行清明共祭
    3月28日上午,在合肥市大蜀山文化陵園內,由合肥市退役軍人事務局作為指導單位的2020合肥市「清明雲共祭」儀式溫情舉行。這是一場無人員聚集的集體紀念活動,也是合肥市首次通過線下舉辦,線上參與的清明共祭儀式。
  • 倡導網上祭奠 福建推出「清明雲上祭」
    &nbsp&nbsp&nbsp&nbsp人民網福州4月1日電(餘杉芳)清明節祭奠祖先、緬懷故人是一項傳統習俗。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為方便廣大群眾承憶追思、預約祭掃,3月30日,福建省民政廳依託閩政通APP開設了「清明雲上祭」專題,提供多種祭掃服務,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表達行清哀思之情。&nbsp&nbsp&nbsp&nbsp用戶實名登錄閩政通APP,進入「清明雲上祭」專題後,頁面包含創建祭奠、我要祭拜、公墓連結、文明倡議和防護指南等五個模塊。
  • 倡導網上祭奠 福建推出「清明雲上祭」
    人民網福州4月1日電(餘杉芳)清明節祭奠祖先、緬懷故人是一項傳統習俗。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期,為方便廣大群眾承憶追思、預約祭掃,3月30日,福建省民政廳依託閩政通APP開設了「清明雲上祭」專題,提供多種祭掃服務,讓用戶足不出戶即可表達行清哀思之情。
  • 南京湖山村:立碑紀死難 家祭告先人
    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湖山村的觀音山公墓,也是1937年12月6日,南京保衛戰「孟塘--湖山戰鬥」的發生地。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蘇國寶老人,曾親身經歷了日軍在湖山村的屠殺,並通過口述證言,還原了這段歷史。
  • 湖南衡陽推行文明祭掃網上祭奠 讓綠色清明節更"清明"
    圖片來源:紅網  緬懷先人,是清明節的傳統,祭奠英烈,是對新中國開拓者和建設者們的敬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為了避免人群密集,水口山工人運動陳列館把「網上祭奠英烈」活動作為銘記歷史傳承紅色文化的重要內容,及早部署,積極行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以H5「移動端PPT」Flash動畫展示的形式,將水口山工人運動著名英烈形象及事跡進行宣傳,為烈士親屬、廣大黨員幹部職工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紀念緬懷英烈提供便利,讓大家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網上祭掃平臺向英雄烈士敬獻鮮花、留言寄語等,以表崇敬之心
  • 兩岸將首次公開正式祭奠追思金門戰役烈士英魂
    金門戰役陣亡國共軍隊無名軍士遺骸埋葬地「萬軍營」解放軍金門戰役陣亡將士遺眷代表將組團於今年10月金門建縣100周年之際,到金門舉行祭奠,追思先人。上周,金門愛心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向記者透露,經兩岸多方協調聯繫,解放軍金門戰役陣亡將士遺眷代表將組團於今年10月金門建縣100周年之際,到金門舉行祭奠,憑弔亡魂,追思先人,共圓兩岸和平盛世的中國夢。據悉,這是兩岸第一次公開正式祭奠追思金門戰役烈士英魂。
  • 雲端寄哀思 福建「清明雲上祭」上線運行
    清明節掃墓祭奠祖先、緬懷親人是一項傳統習俗。今年清明節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為了減少清明期間祭掃活動引發的人員聚集性感染風險,3月31日福建省民政廳依託閩政通APP開設了「清明雲上祭」專題,為用戶提供線上祭掃服務,讓祭奠和緬懷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廣大群眾足不出戶就可以表達對祖先、親人的哀思之情。
  • 中元節 | 今天,用一杯薄酒表達對先人的祭奠與追思
    在民間,一般認為農曆七月十五最好別出門以免撞鬼。其實,這些禁忌未必能找到科學依據。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份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匯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 【網絡中國節】在清明祭中喚醒時代正能量
    對於我們而言,深扎內心的情感,總是讓人念念不忘,甚至將懷念的形式擺上日程。於是,八方兒女不遠千裡回到故鄉祭祀祖先,萬千青年緬懷解救華夏民眾於水火之中的英烈,在生者與逝者對話中喚起我們這個時代的正能量。   血脈相傳的生命交流中更有中華文明傳承。在傳統祭奠的日子裡,踏著青草蔓蔓去追思親人,很多人會記起這首《清明日》,「寂靜青山人陡湧,冥錢燭紙祭先陵。」
  • 永春網「網上祭奠平臺」已開啟,讓愛觸手可及
    清明時節雨紛紛中華兒女祭英魂又是一年清明將至寒冬已過,春暖花開祭奠英雄,追思英烈清明將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為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避免輸入性、聚集性感染,永春縣採取「暫停祭掃活動、嚴格祭祀管控為滿足廣大市民祭奠逝者、感恩先人的願望,永春網推出「網上祭掃」平臺,利用線上寄語、獻花、上香、祭酒、點燭等形式,提供網上祭祀服務。
  • 線下祭掃線上直播 重慶首場清明「雲」共祭今日舉行
    西郊福壽園舉行清明「雲」共祭活動。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記者 李文科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日16時30分訊(記者 姜念月)清明,是氣清景明、萬象新生的時節。4月2日上午,在重慶西郊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內,「清明『雲』共祭」儀式溫情舉行。這是一場無人員聚集的集體紀念活動,也是重慶市首場通過線下舉辦,線上直播的清明共祭儀式。
  • 新塘華僑公墓4.4萬枝鮮花免費敬獻先人
    據了解,該公墓今年共採購了4.4萬枝鮮花,從4月3日起開始代祭,到4月6日將完成公墓所有墓地的祭拜。同時,疫情防控期間,因為市民群眾不能到現場祭拜,墓地管理費、骨灰寄存費等費用可延期至2021年清明節期間繳納,不收取滯納金等額外費用。
  • 寒衣節文明祭奠成主流,路口依然有人燒紙。微話題:我們該如何祭奠...
    今天是農曆十月初一,不少人會祭奠已故的親友,因此,這一天也被成為「祭祖節」、「寒衣節」。今天,前往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祭奠的人多不多?大多數人有沒有做到文明祭祀呢?上午十點鐘,記者來到了青島市殯葬事業服務中心,前來祭掃的市民不在少數,停車場入口處車輛排起了長隊。
  • 祭品價升 尊重先人不能慳
    有掃墓人士稱,祭品加幅少於一成,尚可接受,強調祭品絕不能因為經濟不景而「縮水」,以示對先人尊重。\  大公報記者 吳卓峰 張琪  「清明時節不一定雨紛紛」,今年清明節天氣風雲色變,日間陽光普照、市區高溫約28度;但傍晚颳起陣風,瀉下傾盆暴雨。一眾孝子賢孫趁?日間放晴,提?鮮花、燒臘及紙紮等祭品上山祭祖。
  • 仙風山墓園︱讓愛傳遞,清明將舉行統一共祭
    薪火相傳、慎終追遠在自治區、梧州市兩級民政部門的積極指導下,仙風山墓園定於清明節當天,隆重舉行清明統一共祭活動,因疫情防控需要,現場謝絕圍觀。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節日,感恩思念、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因此,掃墓與踏青這兩大禮俗主題,薪火傳承,至今不輟。
  • 戰「疫」中的清明祭,我們這樣過!
    戰「疫」中的清明祭,我們這樣過!根據《山東省民政廳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和菏澤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為確保疫情期間廣大群眾的生命安全,市民政局開通了網上祭掃平臺,全市群眾可在「網絡祭掃」平臺上,採取網上寄語、獻花、點燈等綠色低碳方式追思故人,祭奠先輩。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先人。祭掃重在表達感情,不管在什麼地方,只要情感真摯,都可以追思親人。
  • 六盤水市第四中學 2020 年「我們的節日·清明」 網上祭英烈活動
    為了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孝道親情,我校圍繞「祭英烈故人, 樹時代新風」教育主題,組織開展了 2020 年「我們的節日·清明節」 網上祭英烈活動。在這個特殊時期,我校團委圍繞「祭英烈故人,樹時代新風」, 組織高一高二年級利用網絡等形式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樹時代新風、 傳承紅色基因、共築美好夢想的愛國主義教育,組織學生登錄中華英 烈網、退役軍人事務部官網等,學習黨史、國史和革命英模事跡,積 極向英模獻花、拽寫留言、寄語或學習體會,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愛 國精神、傳承紅色文化,不斷凝聚感恩奮進的精神力量。
  • 清明節為何要祭奠先人
    我睡的正香,突然被手機鈴聲驚醒。我設置的是薩頂頂的大悲咒,因為清明時節都說孤魂野鬼會出來劫財,我害怕自己著了道。我拿過手機一看手機夜裡兩點了,號碼還是陌生號碼。我關了手機聲音扔到一邊,嘴裡嘟囔著,誰他媽的這麼無聊半夜還打騷擾電話。
  • 中國古代國畫裡的清明,禁火祭奠先人,蹴鞠亦或者踏青
    中國古代國畫裡的清明,禁火祭奠先人,蹴鞠亦或者踏青文/秋香古代清明節有著各種不同的習俗,這和當代有著明顯的區別,比如當時的清明節也有傳統的習俗,這就是蕩鞦韆,在古時候清明節也直接就被稱為鞦韆節寒食節到來禁食煙火,祭奠先人,需放上供品,剷除墳頭雜草,在墳前上香祈禱,燃燒紙錢。又或者是簡單地送上一束鮮花,這其實就是對於先人的一種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