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十大城市曾陷直轄傳聞,專家論辯增設直轄市利與弊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近年來,增設直轄市的傳聞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十來個熱點城市也一度身陷「緋聞」之中。

近期,由《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7期)發表的一篇名為《「十四五」時期,如何優化我國的行政區劃設置?》的文章建議,為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應將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文章還分析稱,行政區劃設置特別是行政級別升格可以影響區域發展的決策及發展重點,同時也影響不同政區統籌支配和獲取各種資源的能力。例如,直轄市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能夠獲取更多的國家資源。因此,在一些地區設立直轄市,可以加快這個區域的開發進程——重慶直轄市的設立就是很好的例子。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該篇論文的兩名作者為王開泳、陳田。中國科學院官網顯示,王開泳為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從事空間規劃與治理、城市與區域規劃、行政區劃方面研究。陳田為現任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與鄉村發展研究室主任,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城市與區域規劃、旅遊規劃方面的研究。

8月3日下午,上述論文作者之一,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城市與鄉村發展研究室主任陳田對第一財經表示,這篇論文中的觀點僅是一家之言,歡迎其他專家各抒己見,但是希望媒體不要炒作,儘快回歸正常的學術討論。

儘管這只是一篇學術論文的觀點,但增設直轄市的觀點還是引發廣泛爭論。自1997年重慶成為直轄市後,民間關於增設直轄市的呼聲一直不少,至少有深圳、南京、西安、青島、武漢、廈門、大連等十個左右城市曾傳出直轄的消息。

今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會議還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實施步伐。要以新型城鎮化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推動城市群、都市圈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創新。

當前,增設直轄市是否有必要性?利弊都有哪些? 就這些相關問題,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和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兩位專家。

竹立家:增設直轄市有利於推動區域發展。

竹立家對第一財經分析稱,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態勢,行政區劃微調是一個總體趨勢。從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區域發展狀況、中心區域對整個國家的帶動和推動作用來看,中國的行政區劃調整未來幾年會出現一些新的態勢。

竹立家說,行政區劃調整可以促進行政管理扁平化,更好地發揮區域城市經濟中心的作用,更好地銜接一帶一路,因此,一些城市變為直轄市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增設直轄市,有利於提升一些中心城市自主發展的能力,增強經濟、社會資源配置的能力。

那麼,什麼樣的城市直轄的可能性比較大呢?

竹立家說,直轄市的設立不僅僅考慮經濟總量,而且也要考量政治管理與社會發展,要考量區位、對區域的輻射和影響等因素,包含了政治、經濟、地理、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

以這幾十年唯一增設的直轄市重慶為例,在直轄前,四川人口超一億,是當時我國人口最多的省份,土地面積超過56萬平方公裡;當時重慶是我國中西部唯一的非省會副省級城市,直轄後,四川仍有大區中心城市成都領銜;在地理區位上,老重慶偏居四川東南部;國家啟動三峽建設,重慶承擔上百萬的移民重任;當時直轄市主要在華北和華東,中西部一個都沒有。

綜合各種因素來看,竹立家認為,目前可能性最大的還是深圳,深圳直轄對大灣區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鳳瑞:增設直轄市作用不大。

在牛鳳瑞看來,增設直轄市,所能起到的作用並不想像中那麼大。

「難道不改直轄市,這些城市就不能發揮引領作用嗎?當然,對這些城市來說,他們是求之不得的,因為行政級別提高了,就意味著集聚資源的權力和空間會更大。但是,對所在省來說是『拔大苗』,這『大苗』一拔,可能負面的影響也很大。」

牛鳳瑞說,當前因為行政區劃對資源要素自由流動所造成的壁壘仍然存在,很多地方都是希望通過行政區劃調整,通過邊界變化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相比行政區劃調整,更應該通過對要素流動受到行政區劃制約這個方面的改革入手。

在牛鳳瑞看來,深圳、青島、大連等城市如果直轄以後,對這些城市所在地區發展的整體促進作用與負面影響是抵消的,或者會弊大於利。

牛鳳瑞分析,行政區劃調整以後,打破了一些壁壘,但也會形成新的壁壘。「比如,現在深圳存在發展空間過於窄小的問題,有人希望把惠州劃給他,這樣他的配置資源的空間就更大了。但深圳與惠州的行政邊界壁壘這麼高這麼深,為什麼不能消除這個壁壘?這個邊界壁壘沒打破,還是管理體制上的問題,是既有行政力量對資源配置的過度幹預。」

比如,在都市圈一體化過程中,軌道交通尤其是具備通勤功能的地鐵、市域鐵路對都市圈的發展十分關鍵。2019年11月,深圳曾公布《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行動方案(2019-2035年)》(下稱《方案》)並徵求公眾意見,《方案》指出,深圳與莞惠之間跨市機動化出行中軌道分擔比例不足5%,跨市城市軌道交通如深圳10號線東延至東莞鳳崗等難以有效推進。

相關焦點

  • 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概念股」飆升 作者回應來了
    例如,直轄市在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能夠獲取更多的國家資源。因此,在一些地區設立直轄市,可以加快這個區域的開發進程——重慶直轄市的設立就是很好的例子。另一方面,設區的市政府在推進撤縣(縣級市)設區過程中,被選擇的周邊縣市改區後將加快開發建設步伐,而沒有變動的縣市,儘管區位條件和發展基礎基本一致,發展速度可能就要慢一些,空間開發的進程也會慢。
  • 深圳離直轄市還有多遠?
    市場有傳聞深圳將成為第五個直轄市。要知道,上一次設立直轄市(重慶)是在1997年,距今已經超過21年;在此期間,多個城市曾相繼被傳出過「緋聞」。2004年,廣州申辦亞運會期間,廣東省盛傳進行區劃調整,其中最誘人的消息便是廣州市將實現直轄。當時,同樣的傳言也發生在深圳。
  • 東北三省經濟「老大哥」,曾是直轄市,或將有望再次直轄的城市
    迄今為止,在許多南方人心中,東北三省是中國最冷的地方,一到冬天肯定是靠暖氣支撐的,沒有人敢出門,其實這是有偏差的,東北三省的遼寧省有這樣的城市,足以打破人們對東北的偏見。這個城市在遼寧大連,大連是中國少數副省級城市之一,遼寧的地位堪比瀋陽,從多種經濟指標來看,大連都處於領先地位,比如去年的國民生產總值超過瀋陽,成為東北第一,其實很多人希望大連成為直轄市,希望好,但為了成為直轄市的基本條件之一人口沒有達到,至少有1000個大型城市不滿足條件。
  • 直轄夢圓,深圳40的「大禮包」?
    如果有哪一年,我們沒有聽到「深圳直轄」的傳聞,那只有一個可能:深圳真的直轄了。否則,只要深圳是一線城市的一天,「直轄」傳聞就會如同影子一樣,在每個高光時刻形影不離。深圳的「直轄夢」,究竟何時能圓?第一財經記者採訪了論文作者之一陳田,他表示,這篇論文中的觀點僅是一家之言,歡迎其他專家各抒己見,但是希望媒體不要炒作,儘快回歸正常的學術討論。「深圳直轄」,再一次夢碎。
  • 重慶直轄取代三峽建省,是基於怎樣的考慮?
    但由於設省牽涉面太大,存在不同意見,最終決定,即使建三峽工程,以不設三峽省為宜。重慶的提案使專家團眼前一亮,也讓本與重慶不相干的庫區問題變得緊密相關。抬高蓄水線不僅更能抵禦住百年一遇的特大洪害,還能增加發電效益,雖增加了移民數量,總的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 假設新設直轄市,最有可能的2個城市:山東青島市,河南洛陽市
    近日,中國社科院兩位作者刊文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假設新設直轄市,條件具備,最有可能的2個城市:山東青島市,河南洛陽市。我是做小生意的,去過178個城市,最喜歡搜各個城市的各方面資料。
  • 中國第一個直轄市,差點成首都,現在有實力直轄卻不可能直轄
    因為有直轄市,直轄市知道資源有很大的優勢,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家鄉能直轄, 南京到西安,瀋陽到南寧,甚至一些小城市也做著直轄的夢。直隸直接所屬,相當於直轄市, 比如明朝有南直隸北直隸, 北直隸是現在的北京天津一帶,南直隸在現在的南京一帶, 但是當時的南直隸是個大塊,與其說是直轄市,不如說是直轄省,到了近代,終於有了比較近的直轄市,也就是特別市, 民國時期,曾經有十二大特別市, 有上海北京之類的,也有青島瀋陽之類的,最早的直轄市在漢口,漢口在湖北,湖北中心其實在荊州, 從戰國時代到元朝,荊州是長江中段的中心城市
  • 中科院專家建議升格青島等四個城市為直轄市
    第一作者王開泳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民政部理論政策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民政部行政區劃調整評估特聘專家,中國行政區劃與區域發展促進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地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可以說,這篇文章還是有一定重量的。
  • 點擊今日:鄭州將成第五直轄市?-搜狐新聞中心
    目前北方有北京、天津,東邊有上海,西部有重慶,但中部是一個空白,沒有設直轄市,這一布局就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水平和發展需要來看是不甚合理的。有必要在中部地區選擇適當的城市作為直轄市,而鄭州是最為合適的…[評論] [話題一]:支持者   周邊的一些城市也希望鄭州能夠直轄,因為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爭奪省會位置的機會,而更重要的是
  • 國內被「遺忘」的城市,以前曾設為直轄,擁有亞洲「最長街道」
    大家都知道我國一共只有四座直轄市,分別是北京、上海,重慶和天津。其實最早的直轄市還有另外一座城市,因為某些原因才被撤銷了,這座城市擁有亞洲最長街道,可惜如今被好像是被人遺忘了。這個城市是被稱為北國春城的長春,長春是吉林省省會、副省級市、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城市之一,是國務院定位的中國東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春曾經是偽滿洲國的首都,是近代東北亞政治軍事衝突完整歷程的集中見證地,具有眾多歷史古蹟、工業遺產和文化遺存。
  • 作為中國的中心城市,武漢未來有可能被中央直轄嗎
    備受國家關注且快速崛起的中部,土地面積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人口總量近乎全國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為國家貢獻五分之一的GDP,如此大的體量卻沒有一座直轄市匹配?如果中央真的考慮在中部六省中設置直轄市,那麼誰最有可能?
  • 我國首個被撤銷的直轄市,人均GDP高達16萬,恐將再次被直轄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只有4個直轄市。建國之初,我國只有12個直轄市,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被廢除,只剩下4個直轄市了。而且在取消的許多直轄市中,你知道第一個被取消的是哪一個嗎?這就是南京,這個有著幾千年歷史的古城,一直發展到現在還算不錯,而且還是江蘇省省會。近幾年來,南京經濟持續增長,在我國的地位日益提高。
  • 重慶1939年即成為直轄市,共直轄三次,為何說1997年才開始直轄?
    重慶第一次直轄(國民政府):1939年5月5日,重慶市將原有的6個區改設為12個區,遷都至重慶的國民政府頒令,將重慶升格為甲等中央院轄市(即直轄市)。重慶成為繼南京、上海、天津、青島、北平後的第六個直轄市。
  • 一直轄解千愁?國民政府時期為何要設立12個直轄市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刊》(2020年第7期)刊發的《「十四五」時期行政區劃設置思路與空間治理的探討》一文引發熱議,文中稱,「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直轄」在古代稱為「直隸」。
  • 你知道新中國成立後曾有多少個直轄市嗎
    重慶在1997年成為第四個直轄市,重慶在三峽問題中重之又重的地位,民國時為了抗擊日本侵略,重慶成為陪都,是中國艱苦抗日的雙燈塔之一(另一為延安)。僅說在新中國成立後,重慶就是十二個直屬中央的直轄市之一。從此角度講,1997市重慶直轄,與其說是新設,不如說是恢復重慶直轄。 北京。
  • 西安會成為下一個直轄市嗎?如果成真,陝西省會設在哪個城市?
    西安是目前西北五省(區)地位最高的城市,位於中國城市等級第一等(特等為直轄市),是副省級城市, 該市是陝西省的省會,是全省城市建設、經濟、文旅、科學教育等領域最強的城市,因此我認為西安不適合直轄。吐血建設了幾十年世界著名的大城市,投資的是幾代陝西人的心血,一旦流失後果就不可思議了,西安是陝西省唯一進入全國十大城市的優秀代表,也是全省人民乃至全國人民共同支持建設的特大城市,提升為直轄的目的是什麼呢?周邊也能起到陝北「省」那樣的牽引作用嗎? 還是能起到寧夏、四川、重慶、湖北、河南的牽引作用?
  • 中國「最尷尬」的城市,因為一條鐵路,僅僅9個月就被撤直轄市
    說到中國的直轄市,很多人都說現在的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很多人都不知道建國初期中國有12個直轄市。但是,由於歷史發展和經濟等原因,直轄市也在悄然變化,很多正在逐步被取消,直轄不到一年的有兩個,一個是哈爾濱市,直轄市在短短11個月後被撤銷,另一個是長春市,直轄市只存在9個月,是中國直轄時間最短的。
  • 重慶為什麼會成為直轄市
    秦惠文王時期秦軍滅了巴、蜀兩國,在今天的成都設蜀郡,在重慶設巴郡。當時秦國實行的是郡縣兩級行政區劃制度:秦的縣由郡管轄,而郡則由中央直轄,可以說這是重慶歷史上第一次直轄,此時的四川和重慶是互不統屬的平級關係。漢武帝時期在郡之上又設了一級行政單位——州。蜀郡和巴郡都被納入益州的管轄之下,而益州的州府設在蜀郡,也就是今天的成都,這就是後世重慶歸屬四川的由來。
  • 專家把脈「小國」移民的利與弊
    又存在著哪些風險——本報邀請了業內專家為您把脈「小國」移民的利與弊。   市場行情   小國移民填補市場項目空白期   高潮將至但時限不長   「辦理周期快」、「移民監要求松」、「移民門檻低」等因素成為了小國移民得天獨厚的優勢。   據了解,目前各小國推出的移民方式多為買房移民。
  • 重慶因三峽而直轄,若修建渤海灣隧道,大連有無直轄的可能
    重慶在三峽直轄,如果建設渤海灣隧道,大連有可能直轄嗎?以前的直轄市是不得已形成的,應該看到今天的一些城市為了直轄而直轄會失去直轄的意義, 大連直轄只能照顧遼寧全省,長春、哈爾濱都不能放射,更不用說哈爾濱以北的地區了, 大連離哈爾濱有700-800公裡的距離,離黑龍江最北端幾乎1000公裡以上, 在這個距離內,對大連直轄內陸地區的輻射幾乎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