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血管病,同時在吃「阿司匹林」和「他汀」,需要複查哪些指標?

2020-12-15 騰訊網

在服用藥物期間,之所以要複查身體指標,主要是因為藥物有副作用。定期複查,有利於評估藥物療效以及避免藥物副作用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尤其是肝腎功能等。

那麼同時在吃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需要複查哪些指標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阿司匹林和他汀類都有哪些副作用,才能有針對性的選擇檢查項目。

1、阿司匹林

我們知道阿司匹林目前主要用於抗血栓,預防一過性腦缺血發作、心肌梗死、心房顫動、人工心臟瓣膜、動靜脈瘻或其他手術後的血栓形成。也可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如用於解熱鎮痛、治療風溼症,應選用大劑量規格的阿司匹林製劑。

對該藥過敏者及有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史尤其是出現過哮喘、神經血管性水腫或休克者禁用。潰瘍病活動期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血友病或血小板減少症禁用。

(1)定期查凝血指標

阿司匹林最常見的胃腸道反應是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停藥後多可消失。長期或大劑量服用可能有胃腸道出血或潰瘍。所以應該定期到醫院複查大便常規、凝血功能(主要指標有凝血四項)。如果大便潛血陽性、凝血酶原時間值升高、皮下有出血點等,可能提示有胃腸道出血。

與抗凝藥(如華法林、肝素等)、溶栓藥(鏈激酶、尿激酶)及任何可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血小板減少、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或胃腸道潰瘍出血的藥物同用時,可有加重凝血障礙及引起出血的危險。

(2)定期查肝腎功能

痛風、肝腎功能減退時可加重肝腎的毒性反應,加重出血傾向;心功能不全或高血壓患者大量用藥可引起心力衰竭或肺水腫。因此,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間應定期複查肝腎功能。

(3)查血常規,警惕阿司匹林過敏

過敏反應多為易感者,表現為哮喘、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或休克。對本品過敏者在使用其他水楊酸類藥或非水楊酸類的非甾體抗炎藥物時必須警惕交叉過敏的可能性。可通過查血常規,如嗜酸性粒細胞、嗜鹼性粒細胞等指標升高,可在一定程度上發現阿司匹林過敏。有哮喘及其他過敏性反應時及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者應慎用。

(4)如與降糖藥、降尿酸藥和激素類藥物同服,要注意劑量調整

阿司匹林可加強和加速胰島素或口服降糖藥物的降糖效果,因此同服時應適當減少降糖藥的劑量;而與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即激素類)同時應用可增加阿司匹林的排洩,因此同服時應適當增加阿司匹林的劑量。

阿司匹林與甲氨蝶呤和丙磺舒同用時,可減少甲氨蝶呤和丙磺舒從腎臟的排洩,使其血藥濃度升高而增加對腎臟的毒性反應。阿司匹林與丙橫舒(促尿酸排洩)或磺吡酮同時應用可降低後者的排尿酸作用。

2、他汀類藥物

用於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對本品過敏、活動性疾病或無法解釋的血清氨基轉移酶持續升高的患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1)定期複查肝腎功能、肌酸激酶

對於有彌散性的肌痛、肌軟弱及肌酸激酶(CK)升高至大於正常值十倍以上的情況,應考慮為肌病,須立即停止本品的治療。血清AS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及AL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升高至正常上限3倍時,或有肌炎、胰腺炎表現時須停止他汀類治療。輕中度腎功能不全者無須調整劑量;嚴重腎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

(2)定期監測常見症狀

他汀類不良反應常見噁心、腹瀉、皮疹、消化不良、瘙癢、脫髮、眩暈;罕見肌痛,胰腺炎、感覺異常、外周神經病變、血清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顯著和持續升高、橫紋肌溶解、肝炎、黃疸、血管神經性水腫、脈管炎、血小板較少症、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關節痛、光敏感性、發熱、潮紅、呼吸困難等。

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使用人群最為廣泛、使用時間最長,而其中的不良反應也應該高度重視,並定期檢查相應的指標,評估藥物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一點對於長期服藥的慢性病患者來說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吃著阿司匹林和他汀您擔心副作用嗎,覺得吃藥有必要嗎?請看此文
    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中是如何起作用的?一、阿司匹林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復發有哪些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有哪些?張醫生在工作中發現,越是需要長期服用的藥物,朋友們對其副作用的擔心程度越嚴重,對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的偏見尤為明顯。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都有哪些副作用會讓朋友們如此擔心呢?
  • 吃阿司匹林腦出血,吃他汀肝損傷,都因為一個錯誤舉動!兩句忠告
    比如吃阿司匹林的患者會擔心腦出血,因為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風險,吃他汀的患者會擔心肝損傷,因為他汀會升高轉氨酶。不可否認,這些都是藥物常見的副作用,但都很少會達到這麼嚴重的程度,除非是患者自身用藥的方式出了問題。
  • 阿司匹林什麼時候吃最好,飯前還是飯後?今天終於知道答案了
    阿司匹林是一種用途非常廣的藥物,它既是一種有效的鎮痛藥,也是一種有效的消炎藥,另外它還有降溫、解熱、降血壓的作用,被稱為"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強健藥品。阿司匹林飯前吃好,還是飯後吃?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滿足下列7個危險因素中的3個以上:(1)超過50歲的男性/已經絕經的女性;(2)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3)肥胖者;(4)高血壓患者;(5)吸菸者;(6)糖尿病患者;(7)血脂異常患者。
  • 心血管疾病,長期服用他汀的10大疑問?醫生一次答疑解惑!收藏
    我們說過冠心病的藥物治療,如果有兩條腿,阿司匹林是其中的一條的話,那麼他汀就是另一條!3、服用他汀前後要檢查項目?4、他汀最常副作用都有哪些?5、如何減少他汀常見副作用?6、瑞舒伐和阿託伐他汀區別?大家都知道壞血脂是冠心病的罪魁禍首,好血脂可以預防冠心病,所以冠心病的朋友需要服用他汀。更重要的是他汀不僅僅調脂,更是抗炎、穩定斑塊,啥意思呢?阿司匹林是預防血栓的,斑塊破裂才會形成血栓,怎麼才能減少斑塊破裂呢?
  • 阿司匹林什麼時間服用最好?能否與他汀類藥物一起吃?
    最近有患者留言諮詢關於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能不能同時服用的問題,可能這也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所以筆者特意寫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解答大家的疑惑。首先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這兩款藥物。阿司匹林是抗凝藥物,對血小板有抑制作用,能夠阻止血栓的形成,從而降低發生心梗和腦梗的風險;他汀類藥物是效果最好的降脂藥,也是指南推薦的降脂首選藥物。當然它更重要的作用是保護血管,起到抗炎、穩定粥樣斑塊的作用,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
  • 頸動脈發現了斑塊,可以用阿司匹林治療嗎?不是所有人都需要
    有位40多歲的朋友問華子,他在頸動脈中發現了斑塊,是不是要吃阿司匹林進行治療?華子告訴他,阿司匹林並不能治療斑塊,而是預防斑塊導致的風險。但是斑塊的風險有大有小,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發現頸動脈斑塊是否要吃阿司匹林?」是華子經常遇到的問題。
  • 他汀類藥副作用到底大不大?吃了真能預防洗腦血管病嗎?請看此文
    很多朋友都在服用他汀類藥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因為用藥的朋友人數眾多,加之用藥時間長,副作用出現的相對比較多,朋友們就認為他汀類藥物是副作用非常大的藥物,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他汀類藥物為啥那麼重要,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都有哪些作用?
  • 阿司匹林,到底還能不能繼續吃了?
    研究發現:未能證明阿司匹林可提供安全有效的保護,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同時卻可能導致嚴重的醫療問題,如腸道和顱內出血、潰瘍、腎功能衰竭、失明等。對於非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風險>益處。即出血風險可能會抵消阿司匹林對於心臟病的益處。
  • 哪些人需要吃阿司匹林?哪些人不能吃?醫生告訴您如何計算?
    我們在吃任何一種藥之前,都必須弄清楚為什麼吃,而且要諮詢專業醫生,要不要吃,而不能道聽途說,或七大姑八大姨說。特別阿司匹林,又不是山楂丸,大家都可以吃。阿司匹林是治病的藥,而且有明確的副作用。 第一、如果是需要吃阿司匹林的人,肯定不能隨便停阿司匹林。
  • 75歲老人肌酸激酶持續偏高,難道是他汀在作怪?
    然而,65歲以上老年人往往同時合併多種慢性病,使得他們需要同時服用多種藥物。多重用藥的主要臨床後果是增加了老年人不良反應(ADR)的風險,由此導致其生活質量降低。數據顯示,西方國家住院老年患者ADR發生率為15.3%, 國內研究為23%-27%。30%的門診老年患者和75%的養老院老年人都發生過ADR。
  • 天天都在吃阿司匹林為什麼還會心梗、腦梗?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凌晨,急性心肌梗死,立刻起來手術,整個過程很是順利;回到監護室,和家屬交代病情的時候;家屬有一個疑問:「我們一直吃的阿司匹林,為什麼還能心梗?」
  • 瑞舒伐他汀有什麼危害?長期服用要注意什麼?心血管醫生告訴你
    瑞舒伐他汀是臨床常用的調脂藥,與阿託伐他汀同屬於第3代他汀類藥物,具有調節血脂、穩定斑塊、抗炎等作用,應用於血脂異常、明確診斷的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但是每一種藥物都有它的副作用,瑞舒伐他汀也不例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肝功能損害、肌肉損害、血糖異常,臨床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以及應對的措施,今天跟大家來講一講。瑞舒伐他汀是怎麼發揮作用的?
  • 血脂康和他汀類藥物,降血脂哪個效果好?來聽聽本文怎麼說
    有高血脂問題的朋友,除了大家最熟悉的他汀類藥物能夠有效的調節血脂以外,血脂康也是常見常用的一類血脂調節藥物。有的朋友說,血脂康就是他汀,有的朋友說血脂康是中藥,到底血脂康和他汀是不是一樣呢?可以說,也一樣,但又不一樣,具體有何異同,我來慢慢給您細說。
  • 放支架後吃他汀血脂降到0.8,要減藥嗎?不同情況選擇各不同
    作為心血管疾病患者,之所以以進行支架介入術,為心臟重建血運,一般都是發生了急性心梗,或者是有不穩定型心絞痛同時冠狀動脈出現嚴重狹窄的患者,不論哪種情況,都是明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了,對於這種情況下,積極地控制好血脂水平,特別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達標,是預防心血管疾病二次發作的重要靶點,控制好了血脂水平,就能夠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發展,穩定斑塊,減少再次出現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
  • 心血管藥物副作用大集合!這5種藥物,趕緊告訴家中老人
    1、他汀類藥物出現了心血管疾病需要用藥來治療,應該先了解是否有副作用,而不同類型的藥物副作用存在差異,比較常見的就是他汀類藥物。出現冠心病之後患者會有心絞痛這種情況。通過他汀類藥物使用可以穩定血管的斑塊,防止斑塊脫落,破裂形成血栓,降低心梗、冠心病的患病風險。不過,長時間使用他汀類藥物會有肌肉損傷、血糖波動或者肝臟功能異常的現象,用藥需要謹慎,不要亂用藥。
  • 【健康茶座】有效控制血脂異常,降低心血管風險
    3.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 300 ~ 500g 蔬菜,深色蔬菜應佔 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 200 ~ 350g 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吃各種各樣的奶製品,相當於每天液態奶 300g。
  • 心血管醫生告訴您:阿託伐他汀能給心血管帶來什麼好處好風險?
    心血管疾病的已成為人類的頭號殺手,據最新中國心血管報告提示,目前我國心血管患者已高達3.1億。對於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的基石用藥,不得不提到他汀,提到他汀,不得不說阿託伐他汀。第一、阿託伐他汀作為第三代他汀的代表藥物之一,在調血脂、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1、阿託伐他汀不是降血脂,而是調血脂的,因為阿託伐他汀不僅可以降低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等壞血脂,而且還可以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這個好血脂。
  • 吃他汀類藥物時,哪些水果不能吃呢?
    近些年他汀類藥物的應用受到了很多重視。他汀類主要用於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還同時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還可以減少缺血性心腦血管病的風險,所以,很多血脂高和缺血性心腦血管病風險高的老年人都在服用他汀。
  • 血脂高還有頸動脈斑塊,選用他汀類和貝特類降脂藥哪個好?
    【專業醫生百家號 不出家門享健康】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發生的根本原因,而血脂的異常又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所以調整血脂水平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血脂異常時,除了科學飲食、合理運動之外,有些人比如糖尿病者、高血壓者、曾經發生過心腦血管病者等需要加用降脂藥積極治療。
  • 吃他汀後膽固醇低於正常值了,應該停藥或者減量嗎?
    吃他汀後膽固醇低於正常值了,應該停藥或者減量嗎?對於冠心病患者,他汀與阿司匹林是最基本的兩種治療藥物,只要沒有禁忌證,所有患者均應長期服用。我們知道,發生冠心病(包括心肌梗死)和腦梗死的根本原因是動脈粥樣斑塊形成,而膽固醇是形成動脈粥樣斑塊的主要原料,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也就不會有心肌梗死和腦梗死。他汀可以顯著降低「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預防新發斑塊,並避免已有的動脈斑塊進一步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