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種新的詐騙方式——「機票改籤詐騙」讓不少消費者受了騙。消費者在網上訂購了機票,在航班起飛之前卻收到「航空公司」發來的簡訊,被告知「航班取消」,需要撥打簡訊提供的客服電話進行改籤,而後對方還要求到ATM機上繳納改籤手續費。整個騙局環環相扣,而且過程十分「流暢」。更為可怕的是騙子能準確地說出乘客的姓名、航班號、航班時間等一系列信息。這種「定向」詐騙不禁讓人困惑,到底是誰洩露了乘客的信息?
乘客「改籤」機票 被騙走幾萬元
北京的許先生最近碰到一件鬧心事兒——改籤機票,被騙走了4萬多元。騙子以「改籤機票需收手續費」為由,讓他稀裡糊塗地通過ATM機完成了轉帳。許先生被騙的原因在於相信了網上虛假的「機票改籤電話」。
南京張女士被騙的經歷就更加蹊蹺。張女士收到一條簡訊,說她一周前在網上訂的機票因天氣原因不能起飛,要求她撥打簡訊中400開頭的電話改籤。由於簡訊提到的乘客信息、航班號準確無誤,張女士就相信了。對方要求張女士通過ATM機轉帳20元的航班改籤費用,在詢問卡內餘額之後,要求張女士在ATM機上輸入「36900」的驗證碼。張女士照辦之後,她銀行卡中的三萬多元隨即不翼而飛。張女士這才意識到自己受騙了。
網訂機票 旅客訂票信息被洩露
隨著航空公司以及機票代理商網絡訂票服務日益發達,越來越多人喜歡上網訂機票。這種「改籤詐騙」也隨之增多。類似詐騙案僅在江蘇一省就被發現150多起,被騙金額超過100萬。南京市浦口公安分局繆中秋分析了騙子得手的原因。騙子獲得的機票信息裡包含乘客的真實姓名、航班號、往返時間地點以及手機號碼,嫌犯點對點地將信息發送到乘客手機上。因為信息跟購票信息完全吻合,乘客很大程度上不會懷疑其真實性。
目前,與張女士被騙案件相關的海南儋州「機票改籤」詐騙團夥已被抓獲。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是從網上特殊渠道搞到了旅客訂票信息,然後以每條15元的價格買下,定向實施詐騙。
騙局泛濫 「黑代理」是最危險一環
一個電話,隨便按幾個鍵,幾萬元就不翼而飛,準確性這麼強的個人信息是通過什麼途徑洩露出去的呢?南京市浦口公安分局繆中秋分析了乘客信息洩露的途徑:一是航空公司內部人員導致機票信息洩露。第二個途徑是黑客軟體或木馬軟體,植入防護較弱的伺服器,提取數據,然後將這些信息出售給嫌疑人。
北京航空法學會常務副會長張起淮看來,網絡上形形色色的「機票代理」是旅客信息洩露的最危險一環。他說,在我國銷售機票必須取得中國航空運輸協會頒發的資格證書,但部分沒有資質的「黑代理」,利用外掛平臺接入中航信系統,導致旅客信息遭遇風險。
對此,航空法專家、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副教授刁偉民認為:通過購票網站或者機票代理商留下的個人信息,是受法律保護的。這些機票銷售單位,是不可以擅自披露旅客個人信息。如果違反法定義務,構成對旅客法定權利的侵害,旅客有權通過司法途徑索賠。
乘客應擦亮眼 掌握防範措施
對於消費者來說,今後怎樣防範此類詐騙才是最重要的。相同的騙局,羅先生近日就成功識破了一起。他前幾天定了去安徽的機票,當天上午接到簡訊,說航班因為機械故障取消了。他馬上詢問航空公司,航空公司說沒取消。然後,他又諮詢訂票的地方,對方也說沒取消,後來確定是一個詐騙簡訊。
最後,刁偉民為消費者總結了幾條防詐騙提示:首先旅客在購票渠道選擇上,應該選擇正規的航空公司網站或機票代理商,查看這些單位是不是有航空運輸協會的資質認證,儘量避免通過搜尋引擎的方式打開陌生的網站。如果收到航班變動提示,應首先撥打售票網站或航空公司的官方服務電話確定。航班取消,航空公司一般不會向旅客收取改籤費用,如果收到相反信息,基本可以認定是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