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徐曉梅 冉學東 北京報導
11月12日,匯聯金融服務(證券代碼:08030,下稱「匯聯金融」)發布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2020年前三季度,匯聯金融錄得營業收入1500.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4.4%;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2.45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2357.4萬元;每股基本虧損14.16分,不派息。該上市公司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匯聯金融營業額減少以及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房地產的項目發展進度及銷售周期的影響。
2020年前三季度,匯聯金融的金融服務平臺收入約為人民幣690萬元,同比下降約56.4%;貸款服務、融資租賃及保理服務收入約為人民幣250萬元,同比下降約39.9%。值得一提的是,匯聯金融的P2P平臺匯理財也已經清退,借貸餘額超7億元。
虧損數億元
其營業收入大幅下降以及虧損的具體原因可以在幾日前發布的盈利預警更新公告看出端倪。
公告顯示,匯聯金融虧損的具體原因是報告期投資於物業發展項目的投資收入及財務顧問服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均減少超過90%;按公平值計入損益之金融資產的公平值變動發生重大虧損,不少於6800萬元;報告期內平臺服務收入較2019年同期大幅減少超過50%。
另外,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匯聯金融大部分物業發展項目的建設及銷售活動暫停或延期,使得報告期內該項目的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同時也阻礙金融服務平臺的發展,對金融服務平臺的財務業績有所影響。
官方信息顯示,匯聯金融於2001年成立,並於2012年5月7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HK8030),總部位於深圳,運營網絡輻射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南等區域。
一直以來,匯聯金融聚焦於資產管理與金融科技兩大領域,圍繞房地產全產業鏈為場景,在新房、二手房、租房及小區生活等不同環節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力求打造一個房產金融服務商。
資產管理領域,匯聯金融專注於房地產開發投資與服務。其開闢了「輕資產」開發合作模式,賦能基金管理公司、金融機構、開發商等。目前,匯聯金融參與的地產項目數累計逾20個,分布於全國10餘個城市,項目總貨值達285億,直接促成基金累計管理規模達137億元。
然而,自從2018年政策開始收緊地產行業時,抑制資產泡沫和防範金融風險成為監管層的主基調。而且房地產行業時高度重資產與金融工具深度應用的行業,受政策影響比較嚴重,2019年增速放緩跡象明顯。
在金融科技領域,匯聯金融有著近百人金融科技研發團隊,通過B2B2C模式,打造了為房地產上下遊產業提供金融科技賦能的科技平臺-匯聯科技。匯聯科技依託大數據分析、風控引擎、智能獲客等技術及能力,向商業機構和金融機構輸出個人信貸、企業信貸、財富管理和金融大數據四大垂直領域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
目前,匯聯金融主要從事投資物業發展項目、運營金融服務平臺、提供委託貸款、典當貸款及其他貸款服務、財務顧問服務以及融資租賃及保理服務。
物業發展項目投資是匯聯金融過往數年業務收益的主要貢獻來源,該部分是集團金融解決方案供應商業務的延伸,業務及收益主要包括投資收入和財務顧問服務收入。
財報披露,2020年前三季度,匯聯金融聚焦於存量的物業發展項目,並通過金融科技平臺為合作夥伴輸出行業經驗和技術服務,力求通過業務轉型的方式降低合規風險和經營成本。目前,其大部分存量物業發展項目均位於深圳市及東莞市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
但受中美貿易戰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其多個業務的收入都大幅降低。報告期內,匯聯金融的財務顧問服務收入錄得約人民幣560萬元,同比下降約79.3%;金融服務平臺收入約為人民幣690萬元,同比下降約56.4%;貸款服務、融資租賃及保理服務收入約為人民幣250萬元,同比下降約39.9%。且報告期內,回顧期內,匯聯金融並無在物業開發項目產生任何投資收入。
不僅是前三季度虧損,2019年匯聯金融擁有人應佔虧損了6.09億元,而2018年同期盈利1.03億元;且其收入為9793.6萬元,同比下降了55.55%。
7億體量的P2P
值得一提的是,匯聯金融還全資控股了一個P2P網貸平臺――匯理財,由深圳市匯聯網際網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管理運營,於2014年7月正式上線,實繳註冊資本5000萬元,總部位於深圳。
截至2020年11月13日,匯理財累計撮合金額94.82億元,累計註冊用戶132.92萬人,累計代償金額4.06億元,借貸餘額7.74億元;逾期筆數共332筆,逾期金額4799.37萬元。最新發標時間是2019年10月9日,目前匯理財已經停止發標。
目前,P2P網貸平臺清退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銀保監會首席律師劉福壽在吹風會上表示,全國實際運營P2P網貸機構已經由高峰時期約5000家壓降到目前的3家。
匯聯金融在財報中表示,旗下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正在轉型,與網際網路小貸公司合作發展網際網路小貸業務。並表示「充分利用網際網路金融平臺轉型,進一步與網際網路小貸平臺合作發展網際網路小貸業務的契機,以合規作為發展的基石,確保平臺穩健經營的同時,為目標客戶提供信貸業務的整體線上金融解決方案。」
但轉型小貸公司也面臨諸多問題。實際上,也有不少P2P網貸平臺宣布轉型小貸公司,但實際上很多都沒有新的進展,目前成功轉型的小貸公司不足5家。而且,銀保監會和央行聯合下發的網絡小貸新規又進一步提高了門檻,如註冊資本、跨區經營、股東等。
一位業內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稱,網絡小貸新規的下發大大抬高了準入門檻,能夠有資金轉型的公司並不多,即使能轉型也面臨經營範圍等限制。目前小貸公司也開始向消費金融公司轉型,P2P網貸平臺轉型小貸公司明顯後勁不足。
近幾年,匯聯金融逐漸打造了金融技術服務平臺――匯聯科技,為產業賦能。根據介紹,該技術服務平臺通過與騰訊雲及持牌機構合作,已經形成了從獲客、風險識別、封信評估、放款通道、支付通道、大數據分析等業務流程和技術系統。
另外,匯聯金融還向借款人及金融機構提供短期和長期財務顧問服務、委託貸款、典當貸款及其他貸款和長期融資租賃服務,根據客戶個人情況和資金需求提供相應的金融產品。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