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融擔上市公司中國金融發展淨虧超4億 合作多家頭部助貸機構

2020-12-14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單美琪 北京報導

今年以來,進入消費金融助貸領域的首家港股上市的融資擔保公司——中國金融發展(03623)備受業內關注。其核心業務主體為集成擔保,主營線上融資擔保業務,合作了多家頭部助貸機構。

財報顯示,中國金融發展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6904萬元,同比上年的5608億元增長23%。但財務卻扭盈為虧,稅前淨利潤直接從上年的盈利2381萬元變為虧損4.6億元。

而對於巨額虧損,公司稱由於「減值損失準備計提了4.7億元」,而這部分包含代償違約貸款以及應收融資租賃餘等。至於具體情況,《華夏時報》記者在發送的提綱中有所提及,但截至發稿前對方都沒有回覆。

淨利潤虧損超4億

日前,中國金融發展發布財報顯示,2019年全年實現營收6904.3萬元,同比上年的5608億元增長23%;年內虧損4.3億元,上年同期盈利。

中國金融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於2013年11月13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記者注意到,當時登陸香港聯交所時,因為是國內擔保業中首家上市公司,集成金融曾震驚過整個擔保業。但隨後由於擔保業問題叢生,其擔保業務隨後幾年亦有所收縮。

目前,公司主要於中國從事提供融資租賃及非融資擔保服務、融資租賃及財務顧問服務業務。子公司包括中國集成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廣東集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廣東集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該公司通過其子公司還從事股權投資及提供房地產融資服務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其融資擔保業務經營主體為廣東集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下稱「集成擔保」),公司前身為「佛山市集成投資實業有限公司」,2011年獲得融擔牌照,當前註冊資本4.3億元。目前是廣東省規模較大的融資擔保機構。

但從財報來看,雖然公司包含了融資租賃、小貸、保理等業務,由於整體貢獻營收極低,,沒有獨立業務線。根據財報顯示,2019年中國金融發展的擔保收入達14.2億元,同比增長三倍多。同時擔保費淨額也從3億元增至8億元,增幅超過160%;擔保服務淨收益7950萬元,同比上年的2700萬元增幅達194.4%。

財報稱,這主要是由於集成擔保加大在科技金融領域上的探索和投入,運用科技力量,提升服務效率、開發新業務模式,在擴大市場份額的同時增創收入。同時集成擔保積極擴大市場份額和提升核心競爭力,為更大規模的業務合作及新型業務市場開拓做好準備。

同時,在業績展望上,集成擔保表示將繼續加大在科技金融領域上的探索和投入,根據市場變化趨勢,不斷開拓新型產品和多元化的客戶群體,運用科技力量,優化系統配置,完善風控體系,提高風控效率。同時,乘借國家政策的東風,以及佛山市融資擔保基金的成立,創新業務產品,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全面的融資服務。集成擔保繼續發展傳統擔保業務,以中小微企業為目標客戶群體,深入挖掘客戶需求。

但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公司財務卻扭盈為虧,但稅前淨利潤直接從上年的盈利2381萬元變為虧損4.6億元。對此,公告則稱因為「減值損失準備計提了4.7億元」以及「聯營企業投資虧損3000萬元」造成的。

與多家助貸機構合作

記者注意到,早前中國金融發展曾以房產資產為主,近年來,公司逐步開拓了新業務,還涉足消費金融業務板塊,同時成立了佛山市集成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該公司系佛山市集成金融集團旗下全新整合的房地產金融平臺。

官網資料顯示,佛山市集成金融服務外包有限公司通過整合集團旗下的擔保、小貸、P2P等金融資源,構建買房人、賣房人、中介公司、經紀人、銀行、小貸公司、P2P的網際網路房屋交易配套服務生態圈。主要業務產品包括按揭交易服務、產權登記服務、貸款擔保業務、墊資贖契業務、房產抵押貸款、網絡融資、資產證券化運作業務、P2P投資理財等。

近幾年,巨大的市場空間,造就了助貸業務蓬勃發展。這其中,主要參與者為助貸機構和銀行等金融機構,但其二者合作貸款業務時的「兜底行為」已在141號文中被嚴令禁止,監管也再次強調,助貸機構「未經批准不得提供或變相提供融資擔保服務」。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為了符合監管要求,助貸機構在貸款模式中引入了保險公司、融資擔保公司等增信機構,相比保險公司的苛刻要求,合作難度大、意願低,且屬於外部合作,助貸機構掌控力弱。所以「助貸+融資擔保」模式更為普遍。而除了保證業務合規,助貸平臺還看重融資擔保機構的壞帳可對外處置。

記者注意到,集成擔保在消費金融助貸領域合作了不少助貸機構,包括玖富、人人貸、快易花等,其中玖富貸款擔保餘額較大。玖富於2017年12月接入廣東集成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接替了之前的南楓擔保。

另外,記者注意到,自2018年下半年開始,公司主營業務增加了「線上融資擔保」業務,截至2019年12月31日,該收入營收達14.10億元,佔比98.55%;其次是融資擔保收入,營收844.70萬元,佔比0.59%。

根據此前媒體報導,集成擔保在上市時的招股書將商業模式描述為「協助中小企業取得銀行或其他財務機構的貸款。在訂立典型融資擔保交易後,就貸款機構向客戶所提供的貸款提供還款擔保並就所提供的擔保服務收取擔保費。作為擔保的抵押,公司將要求客戶及/或任何第三方向本集團提供多類反擔保。」

正如上述提到的「減值損失準備計提了4.7億元」,即代償違約貸款、保理或融資租賃應收款等,指的是為客戶或其他各方可能陷入財務困境且有關款項被視為無法收回時的計提。數據顯示,在2019年的4.7億減值準備中,代償違約貸款減值損失準備計提了1.67億元;應收融資租賃餘額計提了約1.4億元的減值損失準備金。

另一方面,在第三方投訴網站上,有用戶近日投訴稱,廣東集成擔保有限公司與助貸平臺違規捆綁合同。此外,還有用戶投訴借款時平臺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簽訂保險,並稱貸款平臺要求必須買保險才能貸款等。

針對上述問題記者撥通了該公司官網電話進一步了解情況,但對方沒有正面回復記者的提問,發送的提綱也未回應。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9家金融機構被接管整頓 涉及多家關聯上市公司
    7月17日周五收盤後,證監會和銀保監會分別披露信息,宣布接管9家金融機構,分別是新時代證券、國盛證券、國盛期貨、天安財險、華夏人壽、天安人壽、易安財險、新時代信託、新華信託。《電鰻快報》關注到,上述金融機構所涉及的上市公司如國盛金控(002670)、中天金融(000540)、民生銀行(600016)等上市公司同時發布了相關公告,介紹關聯情況及影響。
  • 助貸市場蛋糕越做越大,線下金融機構、互金公司如何分一杯羹?
    助貸機構作為中介服務機構,提供客戶推薦、資質初審、逾期催收等服務,配合協助信託公司完成貸前、貸中與貸後全流程管理工作。助貸機構認購次級信託份額,也就是劣後,多為信託計劃總規模的25%。結構化信託產品模式2、引流模式:助貸機構為金融機構推薦借款用戶,由資金方自行負責借款用戶的篩選、風控、催收等,助貸機構僅負責獲客,不承擔項目逾期風險。
  • IDC:中國發展最快的41家金融科技公司
    公司是內資企業,核心技術完全自主可控,且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並與多家銀行在內的200餘家金融機構達成合作。邦盛科技自主研發了一整套金融領域實時反欺詐與授信產品,服務領域囊括銀行、三方支付、網際網路金融,證券保險、電商航旅、政務票務等。針對100多個金融風險場景,建立了2400多個規則與模型,形成了國內金融實時風控領域豐富的規則模型庫。擁有全行業全面的欺詐信息資料庫。
  • 中金公司戰投全球頂級明星機構雲集,投研看好上市前景可期
    公告顯示,中金公司此次A股IPO戰略配售對象共包括17家戰略投資者,最終戰略配售數量為1.38億股,以每股28.78元的發行價格計算,認購資金約為39.6億元。 具體來看,中金公司戰略投資者囊括了「國家隊」、保險機構、央企、地方國企及地方政府金融投資機構、網際網路巨頭、外資主權基金等知名機構。
  • 零壹新金融日報:中科創金融控股集團實控人涉黑被捕;紅嶺創投1.5億...
    來源:零壹財經作者:AZn【監管動態】互金協會與公認反洗錢師協會合作搭建國際反洗錢交流合作平臺4月11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以下簡稱互金協會)與公認反洗錢師協會互金協會秘書長陸書春表示,目前中國正在推動相關制度建設,已上線網際網路金融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網絡監測平臺(簡稱網絡監測平臺),並接入490家從業機構。
  • 愛分析發布《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報告》(附下載)
    但隨著各類消費金融產品迅速發展,細分客群被梯次服務,未來3-4年中行業增量將消失。行業格局分散化依舊,銀行業機構利好多銀行、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創新型公司,是行業的主要參與者。由於消費金融服務細分領域多,行業格局相當分散,並將長期維持這一局面。
  • 海澱區各類金融機構超3200家 金融業成第三大支柱型產業
    「近年來,國新財務、航發財務、科創母基金、盧森堡國際銀行北京代理處等重點機構相繼落戶海澱,由傳統金融、新興金融以及各類金融要素組成的金融體系已經初步建成。」海澱區金融服務辦公室主任劉建民說。截至目前,海澱區各類金融機構及分支機構總數超過3200家,其中涵蓋40餘家金融總部機構、27家財務公司、800餘家私募股權投,各類金融要素不斷聚集。
  • 上海:金融開放「引力」十足 外資金融機構接連落戶
    外資機構也看好中國市場的發展,人民幣資產吸引力進一步顯現。外資金融機構加快布局中國步伐今年一季度,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五家外資機構在上海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雲開業」儀式,拉開了2020年外資金融機構布局中國的序幕。
  • ...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之際!融資超15萬億、逾4000家上市公司...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千億元市值軍團穩步擴大,2001年8月8日,中國石化上市成為A股市場首家千億市值公司。截至11月30日,A股總市值超千億公司已擴容至118家,較2019年末公司數增近三成。在全球市場中,A股上市公司市值規模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中國資本市場30年的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上市公司日益成為中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深圳特區四十周年:400家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創造6倍GDP
    除去順豐控股,募資淨額超50億元的企業有13家,其中8家企業募資淨額超100億元。 行業募資情況來看,工業行業募資淨額最高為914億元,金融行業位居第二,募資534.21億元,信息技術行業以募資426.70億元的數額位居第三。
  • 胖胖豬成為國內首家A股上市公司背景供應鏈金融平臺
    胖胖豬成為國內首家A股上市公司背景供應鏈金融平臺 2015-09-14 20:36:13作為此次大會的支持單位及全經聯孵化器首批創業孵化項目,胖胖豬團隊在大會召開首日圓滿完成了A輪融資入股籤約儀式,攜手A股上市公司中化巖土(SZ:002542)及北京麥金萊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籤署增資協議。伴隨著此次三方協議的籤署,胖胖豬已經正式成為國內首家具有A股上市公司背景的供應鏈金融平臺。
  • 飛機租賃業務上半年盈利4億 國內三上市公司盤點
    據了解,今年以來,在國家賦予東疆飛機租賃試點區的政策支持下,東疆飛機租賃業務發展速度快速提升,進一步壯大了東疆飛機租賃業的客戶群體,並成為我國飛機租賃的中心。  目前,A股和港股市場共有三家涉及飛機租賃業務的上市公司,分別是渤海租賃、中航資本和中國飛機租賃。這些公司的盈利模式、盈利能力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如何?
  • 日均虧1.26億!近500億市值幾乎虧淨!兩桶油總營收超27省GDP
    萬億營收俱樂部成員增至四家,中國平安(74.460, 0.46, 0.62%)首次躋身其中。中國石化(4.460, 0.02, 0.45%)和中國石油(4.440, 0.06, 1.37%)蟬聯營收百強榜冠亞軍,2019年合計實現營收5.48萬億元,相當於河南省2019年GDP總量,超越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全國省級GDP排名中位列第五。
  • 摩根士坦利:給予360金融互金行業首推股票唯一買入評級
    360金融預計2020年公司撮合貸款總量在2000億至2200億人民幣之間。按一季度500億撮合貸款金額推算,公司接下來的季度撮合貸款將控制在低增長態勢。摩根士坦利認為在中國經濟逐漸復甦的大環境下,360金融的增長策略是較為審慎的。
  • 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 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中國潮牌界「鼻祖」業績持續下滑,去年淨虧7億閉店28家曾經在潮牌行業出盡風頭的I.T集團(00999.HK),近日公布2019/2020財年業績報告顯示,集團年度營收77.19億港元,同比下降12.6%;淨利潤則首次出現虧損7.46億港元。
  • 新商業周刊 | 羅永浩或借殼上市、多點融資5億美金、義烏快遞量...
    2017年8月,易果生鮮更是獲得天貓3億美元D輪融資,一時間風光無兩。但隨著盒馬鮮生的推出,易果生鮮逐漸成為了阿里棄子。此前,就有消息曝出易果生鮮資金鍊斷裂、公司大規模裁員。盈利始終是困擾生鮮行業的一大難題。中國農業生鮮電商發展論壇的一組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仍舊只有1%實現了盈利、4%持平、88%虧損,且剩下的7%是巨額虧損。
  • 中國湖南(香港)金融合作洽談會新聞背景資料
    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對金融工作高度重視,金融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到去年底,全省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10971.7億元,貸款餘額達7115.4億元,分別增長19.8%和20.9%,金融機構實現贏利151.1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今年1至4月,貸款新增1350.2億元,增長33%。目前,全省已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57家,位居全國第11位。
  • 上市公司匯聯金融三季虧損超2億元 旗下P2P平臺欲轉型網際網路小貸
    2020年前三季度,匯聯金融錄得營業收入1500.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84.4%;擁有人應佔虧損約為2.45億元,上年同期實現淨利潤2357.4萬元;每股基本虧損14.16分,不派息。該上市公司由盈轉虧。  財報顯示,匯聯金融營業額減少以及虧損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房地產的項目發展進度及銷售周期的影響。
  • 尚乘國際二次上市:市值超27億美元 小米與李嘉誠是股東
    雷帝網 雷建平 4月8日報導亞洲民營投行尚乘國際今日在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美國和新加坡兩地上市的公司,同時也是新加坡上市的第一家「同股不同權」公司。在全球新冠疫情形勢下,本次尚乘國際的新加坡上市顯得很特別。上市當日,尚乘國際每股收於16新加坡元,整體市值達27.5億美元(約213億港幣)。尚乘國際擁有眾多豐富多元、實力雄厚的戰略股東,全面涵蓋香港富豪家族、灣區大型產業機構和中國領先的創新科技公司,也包括主權基金和大型國際投資機構。
  • ...2800 人;A 股虧損王更替,青海鹽湖工業淨虧超 432 億;美國網紅...
    A 股虧損王更替,青海鹽湖工業淨虧超 432 億青海鹽湖工業 1 月 11 日用一紙公告延續了 A 股多年來的一個傳統:國企成為年度虧損王(2017 年、2018 年不是國企)。根據公告,鹽湖工業預計 2019 年淨虧 432 億至 472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