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老人將垃圾當珍寶 死亡時家中藏滿垃圾

2020-12-18 環球網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8月15日報導,新加坡一位獨居的76歲老人日前被發現死於堆滿垃圾的住所中。過去10年中,這名老人一直將垃圾當做「珍寶」收集。

8月13日,新加坡緊急救援組用了近2個小時才將老人牢牢鎖住的前門打開,找到了老人的屍體。此前,他的鄰居曾抱怨聞到惡臭。警方稱,老人並非自然死亡,他們正在調查確切死因。

老人的一位鄰居說,這位老人的妻子和女兒10年前搬走,他從那時開始表現出收集垃圾的癖好。他從垃圾桶裡翻找廢品,裝進塑膠袋收藏在家裡。這名鄰居說:「當我問他袋子裡是什麼時,他回答說是珍寶。」

這位老人的住所中沒有自來水,也沒有電,前門上了許多道鎖。

像其它出生率低的亞洲富國一樣,新加坡人口也在迅速老齡化,獨自生活的老年人快速增加。該國官員稱,到2030年,1/5的新加坡人年齡將在65歲以上。(沈姝華)

相關焦點

  • 一老人在美國富人區撿垃圾,月收入過萬,老人:丟的垃圾很奇妙
    10000+的人都在看 小雞性別鑑定師:每天看無數個雞屁股,時薪高達600元! 日本「暴力」地鐵推手,平時是怎麼工作的?看完哭笑不得!
  • 這個美國人在家中囤了120噸垃圾後,被垃圾壓死,還連累了親哥
    這個美國人在家中囤了120噸垃圾後,被垃圾壓死,還連累了親哥。怎麼回事呢?蘭利·科利爾與哥哥荷馬·科利爾出生在美國的一個富裕家庭,父親是醫生,母親是歌手,一家4口住在紐約曼哈頓北部哈林區(富人區)的一棟3層高的豪華大別墅裡。
  • 韓國未婚女生下3胎,家中垃圾成山,冰箱藏屍2年被發現
    而該名男嬰已經死亡2年多的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一名母親這麼狠心把自己的孩子遺體藏在冰箱裡2年多呢?韓國麗水市的警方在11月6日接到群眾舉報,他說自己家樓下的住戶家經常飄出惡臭氣體,裡面住著一位40多歲的女子和她7歲的兒子。
  • 中國最大垃圾填埋場,垃圾泛濫成災,老人直呼:水都變味了
    在我國存在著這樣一個被垃圾「包圍著」的地區,垃圾隨處可見垃圾填埋場都快放不進了,但是垃圾仍在以變的越來越快的速率產生。大家不得不振作起來提前準備一場與垃圾做鬥爭的攻堅戰,人們務必找尋新的方法應對自身親自生產製造的敵人。
  • 15天裡家中能產生多少垃圾?他們稱重計量了
    15天的時間,家裡可以產生多少垃圾?垃圾分類後,吃一份外賣能分出幾種類型的垃圾?五口之家,產生哪種垃圾最多?如何將垃圾「變廢為寶」?在為期15天的活動中,代表們領取了計量卡、彈簧秤和可降解垃圾袋等工具,認真對家中的垃圾進行計量統計,了解家庭垃圾的類型和數量。在分享會上,他們向現場觀眾和直播平臺觀眾講述了自己的認識和感悟。
  • 上海一男子家中囤9卡車垃圾出入靠爬 鄰居苦不堪言申請強制執行
    此前報導:上海一上班族拾荒成癖,屋內垃圾近兩米 進門靠爬「603室屋內的垃圾至少有2米高,住在裡面的58歲的侯某和他近80歲的母親都是爬著進入屋內。」飽受困擾的鄰居說。「要是她最開始就反對侯某撿垃圾進屋,就不會這樣,但是他們母子都認為垃圾是財產,願意住在這樣的房子裡面。」鄰居說。飽受困擾的鄰居:有人因不敢開窗中暑侯某的做法嚴重影響到了鄰居的正常生活。以602室為例,這戶有一扇緊鄰603的窗戶。該屋租戶因為空氣中的臭味和害怕蟑螂、老鼠等入戶,時常得將窗戶緊閉。
  • 女子未婚生3個孩子,兒子屍體藏冰箱內2年,家中搜出5噸垃圾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才是最無私的,他們將孩子一手拉扯長大,並不企圖什麼,只希望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生活老老實實做人。母親這個身份是令人感到非常神聖偉大的,既然選擇成為一名母親就要勝任這個身份,想要做到合格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 社區追上垃圾車 徒手翻運找到了!
    付大爺萬餘現金藏舊衣,整理雜物扔掉了 社區追上垃圾車 徒手翻運找到了! 垃圾堆裡刨了近一個小時,眾人終於翻到了藏有現金的舊皮襖 粗心大爺忘記錢藏在皮襖隨手清理掉了  8月15日上午8:00,和順社區工作人員張道雲接到了居民小組長楊素群的電話:「社區的付大爺昨天跟他女兒一起收拾雜物的時候,不小心把一萬多的現金給弄丟了。」張道雲接到電話後,馬上與楊素群一起趕往付大爺家中了解情況。  原來,付大爺跟不少老年人一樣,喜歡將攢下來的錢放在身邊,並塞進某一件不太穿的衣服口袋內。
  • 環保 海洋天堂裡的「垃圾島」
    然而,繁榮的旅遊業也將一些天堂小島帶向了末日——成堆的垃圾佔領了海水、灘涂、綠化甚至地下,讓人類疲於應付,更追悔莫及。1.馬爾地夫斯拉夫士「垃圾島」斯拉夫士,位於馬爾地夫首都馬累西部幾英裡處。它曾經是一座美麗的礁湖,現在卻因無數垃圾的堆積而化身「小島」。
  • 上海交大|新加坡政府垃圾末端處理的案例考察
    上海交通大學2019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隊就「新加坡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治理的經驗與啟示」議題赴新加坡展開了實地走訪和深入調研。 一、新加坡垃圾末端處理設施的基本情況 在新加坡,進行末端處理的焚燒廠和垃圾填埋場均由政府直接管理,運營費用由國家撥款。
  • 廣州與新加坡合建有害垃圾處理基地
    廣州與新加坡合建有害垃圾處理基地還將投資1.4億採購清掃設備 羊城晚報訊記者田恩祥、通訊員城管委攝影報導:29日上午,在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澤群檢查全市清潔情況的行動中,記者獲悉:廣州已與新加坡合作建設了有害垃圾處理基地;今年還將投資1.4億元採購機械化清掃設備,環衛工作未來將以機械化清掃為主,人工為輔。
  • 一個礦泉水瓶拆成三類垃圾 龍山環保小站將垃圾分類做得很細心
    快遞紙板,她則把所有的膠帶紙都撕掉,然後再踩扁歸類;酸奶盒就更有講究了,得在家中先洗淨晾乾,帶有錫箔的牛奶盒與一般紙類用品還要分開。  「垃圾在源頭上處理乾淨了,才能回收利用得到更優質的產品,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盧利群說。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積累,龍山環保小站的業主們越來越有「數」,每一件垃圾在他們眼裡都是一種「資源」。
  • 垃圾袋從天而降砸碎汽車玻璃,記者採訪過程又一垃圾袋扔了下來
    「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近日,哈爾濱王先生的車子就被不明垃圾砸中,好在砸中的是車,如果砸到人的話,後果不堪設想。王先生每天上班都會把車停在道外區長春街193號的門口。不料,1月1日上午11點,意外就在自己的眼前發生了。
  • 綜述:新加坡大力發展電子垃圾回收產業
    新華網新加坡7月3日電(記者陳濟朋)新技術的實用化不斷推動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蓬勃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一個不可忽視的環境問題——電子垃圾,如何處理這類難以自然降解的垃圾對許多國家來說都是一個難題。而在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電子垃圾不但被很好地回收處理,規範的政策支持還催生一個蓬勃發展的回收產業。
  • 「殺妻藏屍案」血淋淋的教訓:你可以吃垃圾食品,但不要愛上垃圾人
    在昨日8月23日「殺妻藏屍案」將在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再次開庭,被害人的家屬不接受和解道歉經濟賠償,只希望法院判兇手死刑。2016年,男子朱曉東殺死妻子楊麗萍,隨後將屍體藏於家中冰櫃內,與妻子屍體相伴將近半年時間。在此期間,朱曉東用妻子的微信號與親朋好友聯繫,製造楊某還活著的假象,直到2017年2月份,在妻子楊麗萍父親六十大壽之際,實在無法繼續隱瞞,兇犯朱曉東才被迫投案自首。
  • 海口龍華區:八旬老人化身「垃圾分類宣傳員」
    12月11日下午,在海口市龍華區濱海新村的一棟居民樓裡,垃圾分類討論聲此起彼伏,今年85歲的王瑛和姐妹們就垃圾分類知識進行激烈討論,「這樣可以加深垃圾分類細節,更多地為社區居民提供志願服務。」目前,王瑛所在的濱海社區健身操舞蹈隊成了志願隊,走街串巷宣傳垃圾分類。友善社工志願者(中)為老年志願者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 4種垃圾分類就暈了?45種垃圾分類的「零垃圾」小鎮了解一下!
    然而,「垃圾分類」作為垃圾回收處理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也許很多人還不能理解,但當你知道一個易拉罐降解時間需要200年,一個塑料瓶降解時需要1000年,一個玻璃瓶降解時間需要200萬年的時候;當你知道杭州西湖3到4年就可被杭州市目前垃圾年產量填滿的時候,難道你還沒有執行垃圾分類的欲望嗎?
  • 科學家從死亡海鳥體內取出大量塑料垃圾(圖)
    死亡信天翁體內的塑料垃圾數量驚人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乍一看這張由牙刷、瓶蓋等塑料製品組成的拼圖像多彩的馬賽克,但其實這些都是從一隻死亡的幼年信天翁腹內取出的。成年信天翁飛行數千公裡為幼鳥找尋食物,但是卻經常誤從「太平洋垃圾大板塊」帶回塑料垃圾。「太平洋垃圾大板塊」位於夏威夷海岸與北美洲海岸之間。這個「垃圾洲」由數百萬噸被海水衝積於此的塑料垃圾組成。1997年,加利福尼亞水手查爾斯-穆爾在航海時偶然發現了這個「垃圾洲」,其中竟有膠袋、舊牙刷和用過的保險套等等。
  • 垃圾分類將入法 生活垃圾分類四大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環境已被各種各樣的垃圾嚴重汙染,環境保護迫在眉睫,為此,我們需要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垃圾分類能夠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保護生態環境,下面為大家介紹垃圾分類將入法和生活垃圾分類四大類,一起來看看吧。
  • 孤殘老人在垃圾池裡生活8年 各方救助帶來春天
    下午4點,襄樊城區鼓樓商場背後的垃圾池裡,一位衣衫襤褸、頭髮花白的流浪老人戴著眼鏡,正聚精會神地閱讀一份報紙,破舊的眼鏡上纏滿了膠布和布條。    鏡頭聚焦的一瞬間,老人鎮定的眼神流出憂鬱。記者放下相機和他打招呼:「你好」,老人客氣地回敬道:「你好、你好」。    記者蹲下身與老人攀談時,附近居民也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