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圖!在俄留學生告訴你,疫情之下的聖彼得堡什麼樣 |海外同胞口述

2020-12-10 上觀

口述:納斯佳    整理:吳越    所在地:俄羅斯聖彼得堡

【可以自費申請上門檢測】

我是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就讀的一名博士生。春節趁著假期回了趟家,因為怕疫情耽誤學業,2月初又趕著還有適合的航班時返回了俄羅斯。

當時,對於從中國返俄的學生,學校採取了14天內監測體溫的方式。按照要求,我們去學校宿舍裡的臨時醫務室報到並測量體溫後,可以憑健康證明返回學校上課。在國內習慣了戴口罩出行的我進入室內區域後,都會戴上口罩作為防護,但我注意到,給我們用額溫槍量體溫的醫護人員在那時並沒有佩戴口罩。

我在讀博二,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需要去學校上的課,平時主要是自己寫論文、參加學術會議,以及準備專業課考試。疫情暴發,使得我原本要參加的聖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兩個學術會議延期到了秋天。整體來說,我的學業受影響不算大。如果是在讀的碩士生,課程壓力本身就大,若未能在入境法令規定的2月20日前返俄,所受影響就比較大。

安靜的聖彼得堡街頭。

目前,我和老師們通過郵件聯繫學習事宜。從國內出發時,我特地在網上訂購了一盒口罩,以備不時之需。當我發郵件詢問導師是否需要口罩時,他婉拒了我。他說自己不出門,不太需要,倒是讓我要留好。我詢問的另一位老師本想和我約時間拿口罩,但因為突然身體不舒服,也不敢貿然出門與我見面。她向我坦言,自己最初懷有僥倖心理,沒有特別嚴肅地對待這次疫情,因此沒有備好口罩等防護用品。她現在在家慢慢恢復身體,心中也難免有些擔憂和忐忑。

這位老師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國內疫情剛剛暴發時,我也經歷了感冒之後「疑神疑鬼」的階段,後來了解新冠病毒情況和防護知識,才慢慢平靜下來。對於剛剛正視新冠肺炎疫情不久的俄羅斯人來說,其實也要經歷這樣一個調整自我認知的過程。現在,如果有人認為自己疑似感染了新冠病毒,可以登錄政府指定的網站進行諮詢,也可撥打急救熱線,由專業的醫護人員上門檢查。前幾天,聖彼得堡還實現了在家檢測新冠病毒的服務。在沒有特定時間要求的情況下,由身著專業防護服的醫生白天上門進行常規檢測,費用為6500盧布(約合人民幣610元)。

往來的行人越來越少。

【「隔離不只是說說而已」】

不少國人會戲稱俄羅斯為「戰鬥民族」,體格強健的俄羅斯人也確實對自己的身體素質十分自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一些俄羅斯人最開始並未意識到其嚴重性。3月底俄羅斯剛宣布居家隔離令時,媒體報導稱,索契、克裡米亞等南方度假勝地一下子熱度飆升,酒店預訂量都翻了3翻。聖彼得堡臨著芬蘭灣的海灘也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海邊燒烤。面對這種把隔離當放假的錯誤認識,俄羅斯官方馬上加大了宣傳力度,呼籲人們安心宅家。

其實,宅家看似是個普通的行為,但對整體疫情防控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一道防線。正如前些天我在聖彼得堡街頭看到的一則宣傳告示說的那樣:「自我隔離不只是說說而已,它可以拯救生命」。

路上的宣傳標語,寫著「自我隔離不只是說說而已,它可以拯救生命」。

這裡沒有封閉式小區的概念,人們居住的一般是公寓樓,出入自由,隔離全靠自覺。按照規定,目前除了去超市、藥店購買食物、必備品,或是遛狗之外,人們都應該在家自我隔離。遛狗也只能在距所住公寓100米的距離內進行。住宅區內的兒童遊樂場都已經被隔離帶封住,禁止人們進入。路上的行人少了很多,還在街頭工作的環衛工人和快遞配送員都戴上了口罩。

超市裡,收銀員工作時也戴上了口罩,收銀臺前還架起了一塊玻璃擋板作為防護。地上都貼了提醒人們保持距離的警示線。許多超市與外送平臺合作,推出了配送服務,一般頭一天下單,第三天送到。為了讓顧客安心,超市還專門在網頁上標註說明,配送的店鋪都是只有經過嚴格檢查的工作人員才能進出的封閉式店鋪,配送員送貨時都會配備口罩和手套。不過,隨著服務升級,送貨的門檻也相應升級———只有購買2000盧布(約合人民幣188元)的商品才能進行配送。

被圍起來的街心兒童公園。

超市地面貼了警示線,提醒人們保持距離。貨架上的食物以及溼巾都很充足。

疫情讓文化生活相當豐富的聖彼得堡安靜了下來。但這裡的博物館、美術館、劇院和書店都沒有停歇,紛紛推出了豐盛的線上「大餐」,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在購票平臺上買的電影套票也沒有就此作廢,平臺將之轉換為了線上會員資格,讓我能夠在線觀看各種電影資源。一些健身應用程式也緊隨疫情而變,對學生推出了優惠政策,讓大家在家也能好好運動。

【志願者為老人送貨上門】

很多在俄羅斯的留學生都關注了留學生會的微信。過去,他們發布的主要是各種課外休閒娛樂活動的內容。疫情來臨後,他們迅速轉型成信息平臺,還成立了信息匯總、發布小組。在這個微信號上,可以看到與大家的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信息,比如確診人數、航班信息、各高校的新措施以及返俄後的生活指南等。對一些留學不久、語言水平還不太好的學生來說,通過這個信息平臺獲取最新資訊,比自己看俄語新聞了解情況要更為便捷。

環衛工人和快遞小哥仍在街頭忙碌,但他們工作時都戴上了口罩。

領事館也非常關心留學生的情況。我們都收到了領事館的線上調查問卷,詢問我們有沒有口罩、是否有回國打算等問題。有同學身邊沒有備口罩,領事館得知後統一採購,陸續發放給大家,一人可以領取20隻口罩,緩解燃眉之急。這幾天,身在莫斯科的同學已經曬出了領事館發放的「健康包」,內有防疫物品和防疫指南,我們也已經收到了申領通知。即將領取到來自祖國的健康包,讓我們這些海外學子倍感溫暖。

本地也有暖心事。居家隔離令發布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得到了特別關照和重點保護。考慮到獨居老人自行去外出採購風險較大、又不太會使用網絡購物手段,人們組成了志願者服務隊,按照老人的購物清單採買後送貨上門。後來,也有專門針對老人的上門體檢服務。

因為疫情,書店都關門了,餐廳也都關閉了堂食,改做外賣。

相關焦點

  • 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王文麗:領區內中國公民零感染!
    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事王文麗:領區內中國公民零感染!留學生「健康包」下周發放!目前,俄羅斯全境新冠肺炎疫情正處於上升期。隨著疫情在俄蔓延,當地中國公民的健康安全無時無刻不牽動著祖國的心。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館領區涵蓋聖彼得堡市在內的7個聯邦主體。
  • 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再度恢復全面遠程授課模式!俄總領事:在新冠疫情...
    受疫情影響,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再度恢復全面遠程授課模式。 據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在線報紙iUni報導,為預防新冠病毒進一步傳播,聖彼得堡國立大學全部院系將於10月12日(下周一)再度開啟全面遠程授課模式。 據悉,這項決議是由聖大各院系、研究院負責人與副校長埃琳娜·切爾諾娃和瑪麗娜·拉夫裡科娃開會決定的。
  • 疫情告急,我在巴黎「送外賣」 |海外同胞口述
    口述:範曄君整理 今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和很多人一樣,我的工作、生活受到許多影響。但作為一名創業者,回首過去這幾個月,更多的時候我和團隊都在奮力向前奔跑,不斷地適應變化,並在變化中尋找機遇。 如果你問我,今年的主題詞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你:忙!
  • 疫情初期,那些為馳援祖國奔走在聖彼得堡大街小巷的留俄學子們
    國內疫情暴發初期,多地醫院物資緊缺,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援助紛紛湧入武漢及周邊地區。支援戰「疫」一線的一個個平凡個體中,少不了海外留學人員的身影。雖然遠在異國,但大家的心與祖國同頻共振。在俄羅斯聖彼得堡,就有很多這樣的故事。  獲得信息有先後,因此最開始少數人先行動了起來。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疫情之下在俄中餐館艱難求生
    日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走訪了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幾家中餐廳,無論是大飯店,還是咖啡館、快餐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疫情影響,但它們也都用自己的方式來抵抗疫情帶來的影響。莫斯科的「迷邸」餐廳是一個集咖啡館、餐廳和酒吧於一體的綜合餐飲企業,一共有三家分店,一家開在莫斯科大學旁邊,另外兩家開在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附近。
  • 海外同胞口述 英國建築師為中國建設速度驚嘆
    海外同胞口述英國建築師為中國建設速度驚嘆口述:小妤 整理:吳越所在地:英國格拉斯哥凡是寄往湖北的救援物資一律免運費但隨著報導越來越多,英國方面也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1月23日起,身邊的華人華僑和留學生都開始動了起來,為抗擊疫情出一分力。有人組織募捐,有人組織通過適合途徑採購口罩、防護服和消毒用品。各地的物流公司也都加入了這些行動,有的公司還宣布,凡是寄往湖北的救援物資一律免運費。
  • 祖國一切安好,海外同胞便有晴天(領事服務)
    由於當地機場因疫情防控已被關閉,領事保護中心、駐日使領館、國內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通力協作,安排國內醫療專家搭乘日方特批航線的包機,將女孩順利接回國內開展後續治療。留學生都是祖國的孩子疫情之下,廣大留學生們特別是其中的未成年人,無疑是海外同胞中的弱勢群體,需要祖國政府重點關懷,大力幫扶。
  • 回國的「空中走廊」:疫情以來我國已從海外接回7萬多名同胞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領館向在澳留學生發放「健康包」 新華社發 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表示,疫情發生以來,一些國家對我採取封閉機場、減少國際航班等做法,中國駐相關國家使領館與當地政府和航空公司展開協調,為海外中國公民回國搭起一條條「空中走廊」。
  • 海外疫情:微博上,有對同胞的罵,但我更看到暖
    開心的是,上周的武漢終於解禁,疫情真的進入了下半場 —— 海外。疫情開始之後,和很多海外同胞一樣,我一直看微博熱搜,了解國內疫情進展。而最近,這些熱點話題,也轉向了海外。從之前的日韓、到後來的義大利歐洲、再到美國。#全球疫情#話題的閱讀量也超過了133億次。
  • 疫情之下:中國這樣對俄羅斯留學生,而俄羅斯這樣對中國留學生
    文章來源於:俄語之家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對2020年的規劃,武漢「封城」,俄羅斯臨時禁止中國公民入境、停發籤證,首當其衝的就是在華俄羅斯留學生和在俄中國留學生。
  • 2019年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新春聯歡會成功舉辦
    是的,一年一度的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新春聯歡會將在這裡召開,出席本次活動的有中國駐聖彼得堡總領館領導,聖彼得堡各校中國留學生及華人華僑等,在這裡歡聚一堂。大家將目光齊聚舞臺,期待著盛會的開幕。      17時20分,絢麗的燈光突然黯淡下來,歡鬧聲也逐漸平息。
  • 從出錢出力到「抗疫網紅」,「打全場」的海外同胞太有愛!
    「國內打上半場,國外打下半場,海外華人打全場。」一些海外同胞這樣形容自己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戰中的處境。
  • 駐聖彼得堡總領館舉辦俄移民政策介紹會
    2013年10月31日,駐聖彼得堡總領館邀請聖彼得堡市及列寧格勒州移民局局長杜娜耶娃女士參加俄移民政策介紹會。會議由駐聖彼得堡總領事季雁池主持,當地華僑華人、中資機構和留學生代表約70人與會。季總領事表示,隨著中俄兩國交往不斷升溫,每年有越來越多的中國公民來聖市觀光考察和學習。目前,在當地長期居住、學習和生活的華人華僑、留學生和中資機構人員有近一萬名。正是在聖市移民等部門的大力幫助下,給他們在當地生活、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中國總領館對此表示衷心感謝。季總領事強調,介紹會將有助於廣大中國公民進一步熟悉和理解俄移民政策,對使他們更好地融入俄羅斯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 聖彼得堡大學師生期盼習主席到訪
    作為活躍在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學一線的大學教授,索嘉威還對推進中俄合作尤其是中國與聖彼得堡地方合作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中俄兩國在科學技術合作領域已有一系列共同研發的項目,但形成學術刊物的不多,未來中俄雙方可以除互譯文學作品外,加強在語言教學包括編譯符合當代國情的課本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此外,中俄還可以共同為人文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 中國駐俄大使稱俄羅斯疫情不僅洶湧還有些兇險 在俄留學生可以回國嗎
    「俄羅斯疫情不僅洶湧,還有些兇險!」張漢暉大使表示,歐洲疫情迅速暴發是俄羅斯始料未及的,這給俄羅斯的疫情防控帶來了很大的內憂外患。對於在俄同胞,大使館有哪些幫助?張漢暉大使表示,大使館將不遺餘力救助每一個中國公民,不會忽視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請求。保持信息暢通,了解全面情況,包括公民的狀態、面對的問題、面臨的困難等,以便大使館的工作有的放矢。
  • 向海外同胞伸出溫暖有力的援手——2020年疫情下中國外交領事工作
    隨著國外疫情日益嚴峻,海外同胞的生命健康安全時刻牽動著國人的心。12月17日,在2020年度領事工作吹風會上,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介紹了疫情下的領事工作,闡釋中國外交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積極投入抗疫鬥爭,踐行「外交為民」理念。
  • 俄聖彼得堡中國留學生:面臨壓力比外國同學更大
    文章摘錄如下:  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政治社會的逐步穩定和經濟的持續發展,來聖彼得堡留學的、遊學的外國學生越來越多,並且來自世界各地,基本上涵蓋了全球的所有主流國家。應該說,中國留學生在這個群體中所佔的比重是最大的,據有關數據統計,現在聖彼得堡的中國留學生大概有四千多人。
  • 義大利疫情再攀高點,曾經的「頂流」景點現在什麼樣 | 海外同胞口述
    口述:袁季威  整理:吳越  所在地:義大利佛羅倫斯我供職於一家展覽策劃公司,過去經常要到各地出差,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很多計劃都不能成行。展覽行業所受到的重創,可以說是「全球同步」。和其他藝術之都一樣,佛羅倫斯今年的展覽計劃也全都被擱置。烏菲齊美術館向來是本地的「頂流」展館,門口排隊的人總是烏泱烏泱一大片,每日達到幾十萬人次。然而,疫情改變了這裡。現在每周能有一兩千觀眾就不錯了。
  • 口述|從義大利回國的中國留學生:超市老闆曾阻止我戴口罩
    3月1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了一位從義大利倫巴第大區回國的中國留學生,她講述了回國前後的所見所聞,包括疫情蔓延初期當地對疫情的態度、受疫情的影響以及回國的過程等。以下是她的口述:我的坐標是義大利米蘭周邊的倫巴第大區,如果你看新聞的話,應該知道,它現在是義大利疫情最嚴重的地方。從聖誕假結束一直到二月底,疫情蔓延的這兩個月,是義大利大學生漫長的考試季。一月初放完聖誕假,我們開始考試。考試沒考到兩周,就開始聽說國內疫情暴發了,我就一邊關注著一邊繼續考試。
  • 聖彼得堡大學與哈工大俄中聯合校園開工奠基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6月8日報導: 聖彼得堡大學發布消息稱,該高校與哈爾濱工業大學俄中聯合校園在哈爾濱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消息指出,「今天在哈爾濱舉行了隆重的聯合大學開工奠基儀式。新校區將佔地約6萬平方米,位於哈爾濱老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