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嚴重

2020-12-20 燕子育兒冊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這句至理名言充分的說明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重要性。

而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勢必會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但一個叛逆不聽話,又時刻和家長作對的孩子,身後肯定會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經常吼叫打罵孩子的父母。

或許在這些父母看來,家長的威嚴能夠讓孩子懼怕,所以他們也就減少了犯錯的可能性,可這種教育方法即使一針見血療效好,也只是起到了短暫的成效。

但久而久之,壓抑在孩子心中的叛逆傾向會越來越嚴重,最後吼罵式的教育會帶來極大的反作用,若父母們覺得有點誇大其詞,接下來我們就引用著名的牛頓第三定律來進行分析,而之後父母們就能明白,為什麼吼罵孩子會產生極大的反作用?

01牛頓第三定律折射出的父母教育方式

物理學上有個著名的定律叫牛頓第三定律,它的定義是兩個物體之間存在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力又不能離開物體,獨立存在。

其實這個定律完全可以來解釋父母平常錯誤的教育方式,那就是吼罵。我們通過兩個科學小實驗來具體地說一說。

第1個:用手拿一個小彈簧豎著放在地上,然後輕輕按壓,這時你會發現彈簧在手往下壓的作用下被慢慢壓縮變短,但此時你也會感覺到彈簧在不斷的給手施加壓力,只不過力量很小無法壓過手按的力量。簡單的講就是手的力氣大,彈簧反彈的力量小,因此才被壓縮變短。

而這就好比年幼的孩子在被父母訓斥和責罵的時候,他們內心其實是想反抗的,只不過反抗的力量被父母所忽視,但這種叛逆的潛意識會藏在孩子的腦袋裡,直到長大後徹底爆發。

第2個:再用手拿一個比較大的彈簧豎著放在地上用手去按壓,此時你會發現彈簧的力氣很大,手的力量完全不能將其狠狠的壓下,也不能把彈簧變小。

甚至在壓的過程中只把彈簧壓縮到一半,手就沒有力量了。所以,把這個實驗用到教育孩子的身上,那就是他們慢慢長大後性格想法和自我的意識在不斷增強,如果家長再用吼罵式的教育方法,孩子就會進行反擊。

可是他們不會直接和父母去打架動手,他們只會用自己的方式,例如:叛逆,逃學,早戀等等,這時的父母會發現從小就對孩子使用吼罵的方法把他們徹底的激怒,而孩子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叛逆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可家長們根本無計可施,只能悔恨和自責。

其實暴力型的教育背後給孩子帶來的弊端也很多,像我們熟悉的性格懦弱,自卑又膽小,完全是父母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用吼叫和打罵的方法來對待所引起。

因為,父母的不正確教育會讓孩子內心的存在感極低,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自己特別差,因此才會消極的去對待任何事情。

吼罵式的教育方法還有可能會讓孩子內心越來越怨恨父母,他們認為根本不愛自己,最後變得越來越焦慮,凡事也都會有消極的態度和最壞的打算,甚至內心變得抑鬱起來。所以教育孩子父母應該使用正確的方法,千萬不要再吼罵。

02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他們會向陽而生

1、尊重又有耐心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首先要把尊重放在首位,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自己的附屬品。同時也要有耐心,因為成長過程中的他們不管是認知能力還是辨別是非的能力都達不到成人的高度,因此耐心的聽孩子的意見和需求才是正確的方法。

2、 細心又花心思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還要細心,不管是他們的性格,心理以及情感都要隨時去關注,而且生活中父母還要經常的花心思去引導,例如:怎樣教孩子有禮貌,怎樣讓孩子的品行和人格更好等等。

3、 關注又有邊界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給予最好的愛則是高質量的陪伴,這樣能夠更關注到孩子的方方面面,但家長們要切記一點那就是有邊界。我們所說的溫柔對待並不是一味的寵慣孩子,也不是在他們犯錯後無原則的縱容,而是明確的告知孩子哪裡對哪裡錯,哪裡該改正,哪裡該堅持。

那麼生活中你有沒有用吼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呢?你覺得這樣做還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呢?歡迎分享出來,我們一起探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吼罵孩子會產生極大的反作用?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告訴你答案
    學過物理的人應該都知道牛頓第三定律這個概念:兩個物體之間存在著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他們大小相同,方向相反。這在物理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定律,如今被越來越多的家長用在孩子的教育上。01引用著名的牛頓第三定律剖析:為什麼吼罵孩子會產生極大的反作用?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其實孩子越管越叛逆,很一小部分原因就因為孩子的性格使然,剩下的原因一般都是孩子的叛逆期。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我們該怎麼辦?也許正面管教不起作用,我們可以試一試反面,反面管教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具體該怎麼做呢?最終,所有的學生都進入了較好的大學,其中一些孩子也非常成功。從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出,期待的力量真的很大。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一試"皮格馬利翁效應"!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管用
    當這些問題擺在家長面前時,他們也會感到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和自己滿意。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叛逆,對他們的管教就越嚴厲,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教,誰的話也不聽。這是孩子在叛逆時期的正常表現,只要家長進行科學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孩子一定會成功地度過這段早期的叛逆期,將來會成長得更好。有時候你會發現,你越是不讓孩子做某事,孩子就會不得不去做,而且經常和自己發生矛盾。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自行車裡的牛頓三大定律
    直到17世紀牛頓提出了運動的基本規律後我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牛頓認為物體有保持原運動狀態的特性,所以當自行車停下來以後,它能保持停止,而當它開始前進後,也能保持前行。當物體在運動,它趨向於保持運動,當物體靜止時它趨向保持靜止。這被稱為牛頓第一定律。物理學家們稱它為慣性定律,這是一種很好的叫法。那些移動的物體不會自動地加速、減速或者轉向,正是這種慣性,使你能夠克服阻力,讓你的自行車動起來。
  • 高考:什麼是牛頓定律?牛頓定律該怎麼簡單理解?這裡有答案!
    今天給大家總結一下牛頓第一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還附帶一個力學的單位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因為專心,所以專業。一. 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①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
  • 2019教師招聘物理學科《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牛頓第三定律》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三定律》。課程標準指出,新時期物理學科的總目標是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我將本著這一核心理念,談一談我對本節課的教學設計。
  • 孩子越管越叛逆?多半是家長沒用對方法,不如試試「魚缸法則」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青春期的孩子最為彆扭,也是家長最難管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總是什麼都要跟父母作對,而且不服管教。為什麼會出現孩子越管越叛逆的情況呢?實際上大多都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詞——魚缸法則。什麼叫魚缸法則?有一個魚缸裡養了十幾條魚。其中有一條大概3寸長,養了兩年都沒有太大的體型變化。但是某一天,這個魚缸不小心被打碎了。
  • 高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知識點總結
    牛頓第二定律是力學中的核心規律,後續的動能定理、向心力公式等都要用到牛頓第二定律。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也是解決力學問題的一個途徑。務必要理解牛頓第二定律,掌握牛頓第二定律基本應用。一、知識與技能要求1.掌握牛頓第二定律的文字內容和數學公式;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及相互關係;3.知道在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牛頓"是怎樣定義的;4.會用 牛頓第二定律的公式進行有關的計算
  • 孩子越管越「叛逆」,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喊破嗓子有用!
    真的很難,孩子叛逆,我們越管越嚴。這可咋辦?陸遊曾說:"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寶寶越管越叛逆,我們怎麼做?或許正面管教不管用,我們可以試試反面,逆流而上或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我們具體要怎麼做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比較有用的法則。
  • 「複習整理」牛頓第三定律
    1.對牛頓第三定律理解應注意:(1)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上(2)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總是成對出現.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兩個不同的物體上,各產生其效果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但是這個時候寶寶也還比較安靜,因為他們不叛逆。但是等寶寶兩歲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也許我們的世界從此「崩潰」了,因為寶寶已經完全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叛逆期。每日掛在嘴邊的兩個字是"我不",這對很多父母來說真的太難了。孩子越管越叛逆,我們該怎麼辦?也許正面管教不起作用,我們可以試一試反面,反面管教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具體該怎麼做呢?
  • 牛頓運動定律知識點歸納
    牛頓第二定律:內容:物體的加速度a跟物體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 3. 牛頓第三定律:(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時性。它們是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後有反作用力。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相同。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高中物理(第二十九講)牛頓第三定律
    跟順哥學物理,今天我們接著學習牛頓第三定律。看下圖,大力士能推動牆嗎?誰動了牛頓是英國人,他最開始寫的牛頓第三定律是用拉丁文寫的,因為人們那個時候用拉丁文寫東西,拉丁文被認為是一種很嚴謹的語言大量事實證明,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這就是牛頓第三定律。一定質量的物體,它的加速度由它所受的合力決定,因此,要了解物體的運動,就必須對它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在高中物理學部分,我們遇到的力主要是重力、彈力和摩擦力。
  • 違背牛頓第三定律,外媒:中國已掌握該技術
    自人類誕生以來,各國就出現了很多著名的科學工作者,其中有很多各個領域的權威人士,提出的科學定律一直沿用至今,牛頓作為人類史上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其提出的牛頓三大定律被作為現代物理學的基礎。人類目前所有的科技都離不開這些定律,但曾經有一個英國人發明了一個引擎,這個引擎在當時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因為它嚴重違背了牛頓第三定律,可它依然能夠正常工作,而且對人類探索宇宙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目前已經掌握了該技術。
  • 青春期孩子多有三種需求,父母越不滿足,孩子心理越受傷,越叛逆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開始變得叛逆,則是陷入了親子間的權力之爭。 文|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原創不易,請勿抄襲) 插畫 | Juice 青春期的孩子脾氣暴躁、情緒不穩定,執拗倔強、性格叛逆,讓不少父母都覺得心力交瘁,其實,孩子不好管、脾氣態度差等表現,往往是因為自身的三種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 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
    一、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牛頓第二定律聯繫了運動力學與動力學二、對牛頓第二定律的理解1.瞬時性:牛頓第二定律說明力的瞬時效應能產生加速度,物體的加速度和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總是同生、同滅、同時變化,所以它適合解決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時的力和加速度的關係問題。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由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決定。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以下性格缺陷越明顯,家長別盲目高興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又驕傲。但真的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嗎?其實都是在後天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期待中,被迫成長的懂事。家長眼中的懂事,卻是自己擺脫不掉的枷鎖曾經看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就是那個過早懂事的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不敢任性,不敢惹父母生氣,只要父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我就會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我特別羨慕那些任性,叛逆的孩子,但是我不能,而且我一點也不喜歡別人誇我「好聽話好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