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管越叛逆?多半是家長沒用對方法,不如試試「魚缸法則」

2020-12-24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都說青春期的孩子最為彆扭,也是家長最難管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總是什麼都要跟父母作對,而且不服管教。

父母說一遍,他當不聽到,說兩遍,他就煩了。再說一遍,兩個人可能就直接吵起來了。這讓很多父母苦惱不已。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但要是放縱不管,那也不可能。

為什麼會出現孩子越管越叛逆的情況呢?實際上大多都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詞——魚缸法則

什麼叫魚缸法則?有一個魚缸裡養了十幾條魚。其中有一條大概3寸長,養了兩年都沒有太大的體型變化。但是某一天,這個魚缸不小心被打碎了。魚缸裡的魚不得不先寄養在小區的噴泉池裡。但是一段時間過去了,噴泉池裡的魚居然都長大了不少。這就是所謂的「魚缸法則」。

也就是說,孩子在足夠大的空間內,才能得到更好地成長。

那麼,父母應當如何去做呢?

1、適當地給孩子一些權利

青春期孩子和父母最大的矛盾點,就是一個渴望擁有更多的權利和自由,一個卻不肯放手。實際上,適當地給予他一些權利能讓他更快地成長起來。剛好,家長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學會獨立、自理。在家務上,讓他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自己洗衣服、自己疊被子、打掃房間等等。這樣做,不僅能夠讓他快速成長,還能夠體會到父母的不容易。

在其他方面,父母可以給予他更多的選擇權。比如留什麼樣的髮型、穿什麼樣的衣服,這些有關於他自己本身的事情,可以嘗試著讓他自己去選擇。

當然,這是有範圍的,父母也可以用一點小手段。比如買一件衣服,不要剛上來就說我給你買這一件。應該拿兩件不同顏色但同款式的衣服來問他,「你喜歡黑色的這件,還是白色那件?」

他會下意識地回答「黑色」或者是「白色」。倘若孩子真的不喜歡這個款式,也沒必要強求就是了。

在這些方面的選擇上,父母可以給予理智的建議,但不要獨斷專行地幫他決定。

2、給予他一定的私人空間

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實際上大多都自我過剩,所以他們對私人這兩個字尤其敏感。

比如家長進了他的房間打掃,他就會很生氣地質問:「你怎麼可以不經過我的同意就進入我的房間?」

這種私人空間被冒犯的行為讓他很惱火,才會越發想要跟父母對著幹。

而父母如果對他的私人物品保持足夠的尊重,給予他足夠的私人空間,他就會感受到這份尊重,態度也會柔和下來。但給予他私人空間,並不意味著徹底放養,還是要有底線的。比方說,我不限制你周六周日跟哪個同學去玩,但是晚飯之前你必須回家。給予他私人空間的同時下一道禁令,讓他明白自由也需要邊界。

孩子並非長不大,很多時候是由於父母沒有給予他足夠的空間成長。你給一個小花盆的空間,他就會長成一個小盆栽。但你若將他載在院子裡、森林中,他就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相關焦點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孩子越來越不聽話,越管越叛逆,但偏偏家長不管還不行,但畢竟孩子還小,打罵過去家長心裡也會十分後悔、心疼,但當時除了這樣我們當家長的還能怎麼做呢?其實孩子越管越叛逆,很一小部分原因就因為孩子的性格使然,剩下的原因一般都是孩子的叛逆期。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管用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孩子是不可能再重來一次的。如果家長的方法用錯了,那真是不可挽回。在撫養孩子的路上,不僅是孩子的成長,更是父母的修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和許多第一次遇到的問題。
  • 事事都要管孩子?家長應懂「魚缸法則」,放手比強制更有力量
    孩子表現出抗拒的神情,我內心感到無奈,覺得與婆婆無法溝通。事事都要管孩子,為孩子包辦一切真的有用嗎?家長必須知道的"魚缸法則"什麼是"魚缸法則"?對於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耐心地加以引導,細心詢問孩子自身的想法,鼓勵自己動手,而不是一味地將孩子推開。放手比強制更有力量"魚缸法則"的道理就是在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需要自由的空間,想讓孩子更加卓越地成長,家長必須要學會"適當放手"。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但是這個時候寶寶也還比較安靜,因為他們不叛逆。但是等寶寶兩歲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也許我們的世界從此「崩潰」了,因為寶寶已經完全開始了自己的第一個叛逆期。每日掛在嘴邊的兩個字是"我不",這對很多父母來說真的太難了。
  •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嚴重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這句至理名言充分的說明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重要性。而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勢必會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但一個叛逆不聽話,又時刻和家長作對的孩子,身後肯定會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經常吼叫打罵孩子的父母。
  • 孩子的壞習慣,打罵後不久就故態復萌?家長試試「盤尼西林」法則
    他孩子拿起桌子上的水杯就往地上砸,這可把他給嚇壞了,後來他跟他孩子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剛開始好像改過來了。但是前些日子因為一些事又惹孩子生氣了,發現孩子的這個不良行為又回來了,後來又試了很多方法,可惜都不能根治,就這個問題真的是讓他操碎了心。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沒用對...
    孩子小的時候,即使再叛逆,父母們似乎都有辦法「收拾」他們。不管方法是軟是硬,反正孩子們總會很容易就能消停下來——至於是否很快又反覆,另當別論。但是,當孩子們逐漸邁向青春期的門檻,一切似乎都變得不一樣了。
  • 孩子叛逆不聽話,源於父母做了這一點,心理師:家長要調整方法
    本文作者:若欣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每天研究青少年心理學,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關注我,了解更多詳情內容!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導師。父母採取怎樣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意思就是說,父母的教育方式與孩子未來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每天為孩子掏心掏肺,可是孩子為什麼還是不聽話?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為啥孩子越長大,越不如以前優秀?「江郎才盡」的始作俑者是父母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小時候懂事又乖巧,為什麼越長大越不如小時候可愛了?其實很簡單,孩子小時候做什麼都能獲得更多的理解與包容,然而長大了,便不再有那麼多的包容了。
  • 心理學家:你越說,孩子越不會聽,因為你少說了這兩句話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處於初高中階段的孩子會讓父母非常頭疼,甚至到了無法正常交流的地步。 其實,從心理層面看,你越說,孩子越不會聽,是因為你少說了這兩句話。 對於某些處於青春期的年輕人而言,管教他們甚至是與他們相處都是一件十分勞神費力的事情,對身邊的人而言是一個「挑戰」。
  • 父母不懂魚缸法則,很容易限制孩子的思維
    為了保證孩子成長過程的安全性,很多家長還會對孩子的活動範圍進行限制,可過多的限制卻阻礙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維力,鬧出了很多笑話。兒子看到真豬被嚇哭了,認為豬和鴨子應該一樣大前段時間,朋友帶孩子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聽說小姨家養了豬,非要去看看。
  • 3歲的寶寶最難帶,固執叛逆不聽話,家長一定要小心應對!
    很多媽媽都表示自己家的孩子越大越不聽話,尤其是到了4、5歲的年齡,有時候會故意惹自己上火生氣,整日和孩子之間都在不斷爭吵,之前屢試不爽的方法現在也全都失效了,很多媽媽對自己的駕馭孩子的能力產生了疑惑,孩子的執拗給自己一種強烈的挫敗感!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暴力管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種"成本"較為低下的育兒方式,因為家長可以通過暴力輕而易舉地解決孩子叛逆的問題,甚至讓孩子乖乖聽從自己的管教,只不過對孩子來說,暴力並沒有傳達父母的教育理念,反而是在孩子內心種下恐懼的根苗。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以下性格缺陷越明顯,家長別盲目高興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又驕傲。但真的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嗎?其實都是在後天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期待中,被迫成長的懂事。家長眼中的懂事,卻是自己擺脫不掉的枷鎖曾經看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就是那個過早懂事的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不敢任性,不敢惹父母生氣,只要父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我就會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我特別羨慕那些任性,叛逆的孩子,但是我不能,而且我一點也不喜歡別人誇我「好聽話好懂事」。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興趣班本來是孩子的「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些新技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演變成家長的「攀比」「角逐」。甚至在中產家庭中,還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其特點就是越冷門、越高貴、越難學、越費錢。
  • 家長討厭的青春期叛逆,恰好是孩子邁向成熟,獨立,自律的第一步
    然而當生理發生改變後,心理依然停留的孩子也會逐漸改變。這段時間就是人們所熟悉的青春期叛逆,家長與孩子的鬥爭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叛逆不是單方面叛逆不是單方面的,家長認為孩子叛逆。孩子卻是在發展自我人格,形成獨立意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悟」理家長課堂丨孩子寫作業越催越慢?3個妙招讓娃不再磨蹭
    是家長用錯了方法07:58來自作業幫直播課幫幫:很多家長留言反映,孩子一寫作業就磨蹭,越吼孩子,他就寫得越慢,錯誤就越多。怎麼才能讓孩子心甘情願地認真寫作業呢?借用《正面管教》當中簡·尼爾森所說的一句話:「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感覺到苦惱,那是因為我們用錯了方法」。只要我們找對了正確的方法,孩子的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 這湯是「天然健腦丸」,多給孩子喝,能增強記憶力,越喝越聰明
    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孩子身體棒,學習好。先天因素我們無法改變,只能通過後天的努力。我們家長能做的就是每天讓孩子吃好睡好,多給孩子吃一些含鈣多的、能健腦的食物會對孩子的成長和學習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分享到大家一款湯——魚頭豆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