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若欣老師,資深心理諮詢師,每天研究青少年心理學,幫助更多的家長和孩子。關注我,了解更多詳情內容!
孩子從呱呱墜地起,就和父母朝夕相處,所以,家庭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場所,父母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導師。
父母採取怎樣的教育方式培養孩子,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意思就是說,父母的教育方式與孩子未來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每天為孩子掏心掏肺,可是孩子為什麼還是不聽話?
有家長對我說:我們家孩子真是頑固不化,不管我好說歹說,就是一根筋,死活不聽,他有他的想法,事事都與我對著幹,好像我越生氣他越高興。真是上輩子欠他的。
還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已經沒希望了,天天玩手機,看見書本就頭疼,怎麼訓都不學習,這考不上學可怎麼辦?
父母們雖然嘴上說孩子的各種氣人的情況,但實則還是希望孩子能夠改變,能變好,整天為孩子的未來而憂心忡忡。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案例來分析孩子叛逆的心理特點,明白原因後,方法也就找到了。
小江是一名初中的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也比較難管教。
據他媽媽介紹,小江成績不好,在班級中下遊,上課不認真聽講,課下也不認真完成作業,和同學們的關係處理得也不融洽。
小江媽媽很困惑,她的兒子怎麼和其他孩子不一樣,總是給她惹禍,被叫家長已經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小江上課自己不認真聽講就算了,還會故意影響其他同學。老師課堂上一句話還沒說完,他就在下面小聲的接上了,引得周圍同學哄堂大笑,被老師發現了,他就故意眼望天花板,一副心不在焉地樣子,著實讓老師生氣。
老師懲罰他站在教室後面聽課,他竟喜出望外,張牙舞爪地走到後面,一點也不覺得尷尬,站著聽課正合了小江的心意。
小江一個人就把課堂攪得雞飛狗跳,老師管教他,他還會跟老師頂嘴,理直氣壯地跟老師對峙。他的行為在老師眼裡就是個問題少年,無藥可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