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管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喊破喉嚨管用

2020-12-24 依科育兒吧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教育孩子是不可能再重來一次的。如果家長的方法用錯了,那真是不可挽回。在撫養孩子的路上,不僅是孩子的成長,更是父母的修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許多棘手的問題和許多第一次遇到的問題。

當這些問題擺在家長面前時,他們也會感到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和自己滿意。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奇怪的現象,即越是控制,孩子越是叛逆,對他們的管教就越嚴厲,就會變得更加難以管教,誰的話也不聽。

最近,我朋友那位3歲的「小祖宗」經常在家裡發脾氣。吃飯的時候,怎麼勸都不吃,玩的時候,喜歡把玩具撒在地上,也不管是否會傷到腳,家長一旦說他,就會開始哭鬧不止。

帶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他又總是喜歡欺負別人,一刻也閒不下來,像個「破壞者」。但由於孩子才3歲,不懂事,朋友也不知道該怎麼對付這個難管教的小傢伙,為此頭疼不已。

這是孩子在叛逆時期的正常表現,只要家長進行科學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孩子一定會成功地度過這段早期的叛逆期,將來會成長得更好。

有時候你會發現,你越是不讓孩子做某事,孩子就會不得不去做,而且經常和自己發生矛盾。因此,在撫養孩子的問題上,你成了孩子討厭的「暴躁父母」

試試「魚缸規則」,相信它會比你的咆哮更有效。

1、不要對孩子過多的限制

魚缸裡的魚非常漂亮,大約有三英寸長,但過了很長時間它幾乎沒有變化。一天,魚缸破了,魚掉在地上,人們便把它放在院子裡的噴泉池裡。

沒想到,過了一段時間,魚已經飛到一尺長了!由此,總結出了「魚缸效率」。對孩子束縛越多,他們反倒越叛逆。家長不妨試試「魚缸效率」,這比責罵他們更加有效。

魚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家長要明白,不要對孩子太多限制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很多家長經常幫助孩子做出選擇和回答,而往往忽視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一方面會限制孩子思維的成長,使他們失去選擇和思考的能力。

另一方面,會使孩子沒有創新思維,失去舉一反三的能力。另外,為了孩子的安全,家長們總是喜歡限制孩子的行為,這會使孩子的反抗心理變得越來越反叛。

2、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孩子之所以會跟父母頂嘴,是因為父母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自己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所以才會跟父母頂嘴。所以當自己的意見和孩子的意見不一致時,一定要坐下來和孩子冷靜地交談。

認真傾聽們內心的想法。讓孩子知道,如果出了問題,大喊大叫、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只有找到辦法,才能處理好事情

3、給孩子自己的空間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自己賦予了他生命,他便是自己的「財產」,必須讓其聽遵從自己的意願做事。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因為你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要控制孩子的一切事情,在這樣強控下的孩子叛逆是很正常的

當孩子慢慢長大的時候,他需要私人空間,他自己的空間,一個可以清空自己,減輕自己的壓力的空間。所以當孩子告訴家長,不能碰什麼東西時,那麼作為家長,也必須尊重孩子,堅決不觸碰孩子的隱私。

平常生活中,可能有些父母會比較忙,或者對教育孩子這方面沒有多少經驗,所以父母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套培養孩子良好品質的繪本——《寶寶好品格培養經典童話》,這套繪本一共10冊,可以培養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

裡面的故事都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小故事,孩子們在故事中可以學會愛心、樂觀、友誼、自信、分享、勇氣、機智、親情、誠實、善良等十個重要品質,而且插圖也很溫馨,採用的是手繪的方式,很符合孩子們對童話的想像,讓孩子們願意相信美好,從而改變他們的習慣,成為優秀的人。

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勇敢面對任何挫折,不斷提高自己的逆商,堅強自己的心靈,在閱讀中獲得更好的成長和進步。關注孩子的早教,並注重對他們的陪伴,才是父母這輩子最划算的投資、當孩子面臨叛逆期時,父母對他們的投資將獲得良好的回報。早期教育和陪伴將使他們的孩子終生受益。

相關焦點

  • 孩子越管越叛逆怎麼辦?「魚缸法則」家長可以試試,比打罵更管用
    相信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你讓他吃飯的不要看電視,他就非要邊看邊吃;讓他寫完作業在看電視、玩遊戲,他就是不想寫等等,這樣的事情可以說是充斥著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哭二鬧三上吊」不同,小孩子更喜歡「一裝沒聽見、二噘嘴撇嘴甩擺臉色、三磨磨蹭蹭的試圖和你講條件」,大多數時候都會將家長的耐心消耗殆盡,打著罵著才會不情不願地去做,還經常自己慪氣...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萬句都有用
    相信許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都會遇到「越管越叛逆」的情況,比如要孩子不要看電視了,在父母說第一遍的時候,他們就像沒有聽見一樣,第二遍就會很不開心地把嘴巴嘟起來,而第三遍的時候他們還會在那裡磨磨蹭蹭,非要把家長的耐心耗盡,挨頓罵和懲罰之後,才會按照父母的意思去做,而且還表現得非常不情願。
  • 孩子越管越叛逆?多半是家長沒用對方法,不如試試「魚缸法則」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都說青春期的孩子最為彆扭,也是家長最難管的時候。這個時候,他總是什麼都要跟父母作對,而且不服管教。為什麼會出現孩子越管越叛逆的情況呢?實際上大多都是父母沒有用對方法。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個詞——魚缸法則。什麼叫魚缸法則?有一個魚缸裡養了十幾條魚。其中有一條大概3寸長,養了兩年都沒有太大的體型變化。但是某一天,這個魚缸不小心被打碎了。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孩子越管越叛逆,我們該怎麼辦?也許正面管教不起作用,我們可以試一試反面,反面管教也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具體該怎麼做呢?父母們不妨試一試"皮格馬利翁效應",比你吼破喉嚨有用,對於嬰兒這些不良的行為,能起到很好的糾正作用。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簡而言之,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稱為羅森塔爾效應或期望效應。一九六八年的一天,美國心理學家 Rosental和 L.
  • 事事都要管孩子?家長應懂「魚缸法則」,放手比強制更有力量
    孩子表現出抗拒的神情,我內心感到無奈,覺得與婆婆無法溝通。事事都要管孩子,為孩子包辦一切真的有用嗎?家長必須知道的"魚缸法則"什麼是"魚缸法則"?許多人常幫孩子作選擇,小時候選衣服玩具,長大選學校專業,畢業選公司職業,孩子從小到大極少擁有自己的選擇,即便有,也會很快在大人們的反對中扼殺想法。所以,中國的孩子總是規規矩矩,方方正正,將自己拘泥在小小的魚缸中,不會有太多嘗試,太多的想法,做每一件事情都會經過家長的同意。
  •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嚴重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這句至理名言充分的說明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重要性。而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勢必會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但一個叛逆不聽話,又時刻和家長作對的孩子,身後肯定會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經常吼叫打罵孩子的父母。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暴力管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是一種"成本"較為低下的育兒方式,因為家長可以通過暴力輕而易舉地解決孩子叛逆的問題,甚至讓孩子乖乖聽從自己的管教,只不過對孩子來說,暴力並沒有傳達父母的教育理念,反而是在孩子內心種下恐懼的根苗。
  • 上遊•文薈丨夜讀丨青春期的孩子「越管越反」,那是你方法沒用對...
    那些懂得放手、保持自我成長的父母,會更容易和青春期的孩子打成一片,而那些控制欲強、一直停留原地的父母,更容易與孩子發生嚴重的衝突。大量孩子離家出走、自殺的悲劇事件,就是發生在這個年齡段前後。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用以前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強制的嚴厲的,簡單粗暴的家長作風式的教育,當然是不管用了,只能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
  • 孩子越聰明越難帶?李玫瑾:如果你的孩子有這3種表現,偷著樂吧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小孩子越來越難管了,常常是你說一句什麼,他們能找到十句反駁你的話,對於聰明的小孩兒更是。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聰明伶俐,但往往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而且他們未來也不一定有所成就,如果這個聰明沒有好好加以管教的話,可能跌的更慘,所以家長們對於聰明的孩子更要好好教育。
  • 孩子的壞習慣,打罵後不久就故態復萌?家長試試「盤尼西林」法則
    案例分析其實孩子在他們茁壯成長的這個過程,總會受到外在的影響,你無論怎麼周全的保護也總會遇到一些不良的影響,他們的壞習慣可能就是在這些不良影響中養成的,還有就是有些可能是他們自己不知不覺就養成的。比如說咬手指。
  • 心理學家:你越說,孩子越不會聽,因為你少說了這兩句話
    所以,青春期少年們有一大顯著特徵——「叛逆」。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處於初高中階段的孩子會讓父母非常頭疼,甚至到了無法正常交流的地步。 其實,從心理層面看,你越說,孩子越不會聽,是因為你少說了這兩句話。 對於某些處於青春期的年輕人而言,管教他們甚至是與他們相處都是一件十分勞神費力的事情,對身邊的人而言是一個「挑戰」。
  • 家長討厭的青春期叛逆,恰好是孩子邁向成熟,獨立,自律的第一步
    然而當生理發生改變後,心理依然停留的孩子也會逐漸改變。這段時間就是人們所熟悉的青春期叛逆,家長與孩子的鬥爭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叛逆不是單方面叛逆不是單方面的,家長認為孩子叛逆。孩子卻是在發展自我人格,形成獨立意識。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3歲的寶寶最難帶,固執叛逆不聽話,家長一定要小心應對!
    其實每個孩子在3歲到4歲幾乎都會有這麼一個叛逆的階段,這是孩子們心理成長的需求過多導致的,這個階段是孩子們發展的不穩定期,所以家長們大意不得,一定要小心應對。如果父母長時間幫助孩子去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就會讓孩子把「你」、「我」的概念混淆,使孩子在後期的成長中出現強烈的依賴感,凡是都會要求父母幫助完成,甚至就連玩耍都要求父母一起,這時孩子已沒有「你」、「我」之分,腦袋裡只有依賴父母。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興趣班本來是孩子的「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些新技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演變成家長的「攀比」「角逐」。甚至在中產家庭中,還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其特點就是越冷門、越高貴、越難學、越費錢。
  • 父母不懂魚缸法則,很容易限制孩子的思維
    為了保證孩子成長過程的安全性,很多家長還會對孩子的活動範圍進行限制,可過多的限制卻阻礙孩子的想像力和思維力,鬧出了很多笑話。兒子看到真豬被嚇哭了,認為豬和鴨子應該一樣大前段時間,朋友帶孩子回到自己的農村老家,聽說小姨家養了豬,非要去看看。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以下性格缺陷越明顯,家長別盲目高興
    而一個懂事的孩子,會讓家長省心又驕傲。但真的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嗎?其實都是在後天生活環境和家長的期待中,被迫成長的懂事。家長眼中的懂事,卻是自己擺脫不掉的枷鎖曾經看一位網友的留言:我就是那個過早懂事的孩子,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不敢任性,不敢惹父母生氣,只要父母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我就會特別內疚,覺得對不起父母。我特別羨慕那些任性,叛逆的孩子,但是我不能,而且我一點也不喜歡別人誇我「好聽話好懂事」。
  • 豆漿別再用黃豆了,試試這幾樣搭配,香甜順滑,越喝越聰明
    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家放了一夏天的豆漿機又拿出來了,每天早早地給孩子準備早餐。以前不會做飯的時候每天的選擇是,豆漿,牛奶,小米粥,再也沒有別的花樣。孩子每天學習大量用腦,這樣一款營養全面的豆漿,可比什麼七七八八的維生素還管用。今天分享的這款豆漿的做法,淡淡的慄子香味,香甜又順滑。越喝越聰明。我家一周做好幾次。配料大家可以收藏起來。【鷹嘴豆黑米豆漿】材料:九陽豆漿機自帶的量杯,用的都是幹豆。
  • 別對孩子大聲責罵了,試試斯託夫人的「自然法則」,輕鬆管好孩子
    當孩子不聽話犯錯誤的時候,你是怎樣教育孩子的?相信大多數父母選擇的方法都是對孩子進行一頓批評或者責罵,雖然現在時代在進步,人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再提倡動輒打罵,但是大多數父母對這種」打罵吼叫「孩子的教育方式一時間還是改不過來的。
  • 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有這3個表現的孩子,家長偷著樂!
    淘氣的孩子多半有這幾個特點:號召力、組織力、好奇心、想像力、影響力大。所以有人說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真的是這樣嗎?一、為什麼孩子會淘氣?想知道為什麼越淘氣的孩子越聰明,首先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淘氣。② 家庭氛圍影響當所處的家庭氛圍非常活躍的時候,孩子也更活潑好動。也存在家長較忙忽視孩子,而孩子為了引起父母注意力,做出一些「淘氣」行為的情況。
  • 初中生青春期叛逆的幾件事,家長:別讓我逮到!
    在我們上初中的時候都是以學業為重,學習的壓力也是很大的,雖然在有求知心的情況下,很多時候學生的家長包括老師都不允許孩子做的一些事情,初中生一般都是在偷偷地做這些事情,比如上課的時候會高一些小動作什麼的,例如上課偷偷玩手機這件事情,很多初中生都會在上課的時候在課桌下面偷偷的玩手機。有時候初中生在家的時候,也會背著家裡背著自己的父母去搞一些小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