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祖傳「切糕」 泉州「滿煎糕」好吃又實惠

2020-12-23 閩南網

泉州小吃「滿煎糕」

俗語說,酒香不怕巷子深。用這句話來形容後坂小區黃阿姨做的滿煎糕,一點不為過。

啥叫滿煎糕?這可是具有閩南特色的傳統面點哦,它的原料是麵粉和紅糖,剛起爐時像個圓盤,經刀切成一塊塊狀似三角形,猶如閩南版「切糕」。清晨起來,胃口還沒完全打開,喝上一杯剛榨好的豆漿,配上剛出爐還冒著香氣的滿煎糕,日子頓時神清氣爽。

話題回到黃阿姨的滿煎糕,那可是遠近聞名。黃阿姨今年55歲了,家住東塗社區後坂小區12幢A座,她做滿煎糕已經30多年了。她告訴記者,從爺爺輩起,一家三代均以做滿煎糕為生,至今已有近百年歷史。

昨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黃阿姨家樓下的店鋪,她已經提著麵粉、紅糖忙活開了。店鋪裡擺放著數個白色大桶,裡面裝著前天晚上提前泡好的麵粉,紅桶裡是滿滿的紅糖,旁邊還有一架大型攪拌機,以及煎糕用的煎盤。

相關焦點

  • 閩南夜話|滿煎糕哪個部分最好吃?
    美味「滿煎糕」作者 / 李向群原載於《廈門日報》城市副刊友人告訴我,每周日都要去八市逛一下,為年過八旬的父母親買「滿煎糕」。「滿煎糕」是廈門老市民的喜愛。一大早洗漱完畢,熱茶一泡,在香茶徐徐入口之後,咬一口「滿煎糕」,那「開放式」的雙層脆皮和內裡鬆軟適中的發糕,再加上中間夾著的芝麻糖花,立刻讓你唇齒含香,之後,再啜上一口熱茶,這時,你就知道「滿煎糕」有多好吃了。
  • 滿煎糕,這道充滿古早味的早餐,你吃過嗎?
    滿煎糕鬆軟滑潤,富有彈性,經濟實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人們經常食用的漢族特色糕類早點之一,此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鬆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特色早點。滿煎糕口感鬆軟,黑芝麻、冬瓜、花生碎混合的飽滿夾層,被厚厚的皮包裹住,一口咬下去有股莫名滿足感,甜而不膩。
  • 泉州人的早餐「滿煎糕」 皮香鬆軟餡甜可口
    核心提示  說起泉州人的早餐,除了廣受歡迎的面線糊外,還有另一樣美食——滿煎糕。這道獨具閩南特色的傳統糕點,吃起來麵粉糕體鬆軟滑潤,中間夾層的紅糖餡香甜可口,再配上一杯剛榨好的豆漿,頓覺神清氣爽。日前,記者來到泉州市區東塗社區後坂小區一家店鋪,探訪滿煎糕的製作過程。
  • 閩南小吃之一---滿煎糕
    滿煎糕鬆軟滑潤,富有彈性,經濟實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市民經常食用的漢族特色糕類早點之一,此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鬆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佳點。6、鋪好麵糊後,待全面冒泡後把餡料均勻的撒在麵糊上,然後蓋上鍋蓋,小火燜,待鍋周圍冒氣後(約5分鐘)取滿煎糕對摺成半圓形切塊。
  • 逛吃泉州地道古早味的滿煎糕,3元買一大塊,比蛋糕還實惠好吃
    逛吃泉州地道古早味的滿煎糕,3元買一大塊,比蛋糕還實惠好吃。逛吃泉州的話,傳統面線糊、特色土筍凍等等,都非常的極具泉州特色了。糕點這種食物,在泉州也是有不少的,特別是曾經上過「舌尖」傳媒平臺的滿煎糕,說它是傳統名小吃,也絲毫不為過了。看著小小一個,但是吃起來的特點還是蘊含十分豐富的口味的,用黑芝麻、冬瓜、花生碎來做夾心餡料,雖為糕點,但更像是一種煎餅。
  • 充滿閩南古早味的早餐—滿煎糕(圖)
    在閩南地區,除面線糊以外,滿煎糕也是人氣極高的經典早餐之一。這種以麵粉和紅糖製成的甜麵餅,中間被巧婦煎出無數蜂窩狀的孔洞,一口咬下去鬆軟彈牙。若配上一杯不加糖的原味豆漿,滿滿的胃口和元氣瞬間全被喚醒。    滿煎糕在閩南地區名氣不小,它的來歷也頗不平凡,據說與名臣左宗棠還有幾分干係。晚清時,左宗棠於福州創建造船廠,駐守此地的將士有不少來自於北方。
  • 石獅蚶江新大街老紀和他的滿煎糕(圖)
    來過石獅的人都知道,這裡的滿煎糕是閩南名小吃,它的名氣可不小,更是讓很多海外遊子「垂涎欲滴」。近日,記者來到蚶江新大街,了解閩南小吃滿煎糕傳承人的故事。  據悉,這個滿煎糕的傳承人姓紀,很多人稱呼他「老紀」。老紀告訴記者,他從小就學做滿煎糕,這個手藝是他父親傳授給他的,現在的他已經做了30多年。  現場,老紀給記者展示了滿煎糕的做法。只見,他熟練地將麵漿倒入煎鍋裡。他說,麵漿要慢慢倒進去,要一個一個步驟地加入糖、花生、冬瓜等餡料,放鍋內煎3-4分鐘後起鍋,滿煎糕就做好了。
  • 閩南小吃---滿煎糕
  • 泉州老阿姨教你做滿煎糕,半小時就可以搞定,不用去西街排隊等候
    正在體育館晨練的老公打來電話:我去西街買滿煎糕來當早點如何?我賴在床上思忖著:滿煎糕?西街?不是要排隊等候嗎?一激靈從床上爬起來,回到:想吃滿煎糕哪裡用得著到西街去排隊,本老阿姨半個鐘頭就可以搞定。滿煎糕還能難得住無所不能的泉州老阿姨?起床,用橡皮筋將頭髮挽起,並未梳洗,趿著拖鞋直接走進廚房,從櫥櫃裡取出普通麵粉,想想兩人不用做太多,於是用電子秤稱了75g......。
  • 【家在鯉城】鐵鍋製作滿煎糕,父子傳承古早味
    站在火爐前,「掌鍋人」張景雄嫻熟地製作滿煎糕,下面、攤平、加料、蓋鍋蓋、起鍋幾個動作一氣呵成,一片滿煎糕製成不超過5分鐘,時間不長,但這幾個動作他已經重複做了三十幾年,並將一直重複下去……正在製作滿煎糕的張景雄 結緣滿煎糕,
  • 【海絲泉州】真正的閩南古早味,在泉州!
    要說起小吃聞名的城市,泉州絕對名列其中,因為,這裡有最地道正宗的閩南美味。地址:泉州市鯉城區胭脂巷3號|| 黃氏祖傳老字號碗糕店 - 古早味的碗糕薄薄的麵皮在老闆手中熟練地玩轉,它即將被攤開,卷上胡蘿蔔絲、蚵煎、等混鍋菜餚,小小的潤餅,泉州人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它。地點:泉州西街349號|| 康莊滿煎糕 - 我為理想奔康莊
  • 咱厝古早味傳承人—王平,在華廈泉州眼科重見光明!
    " 老闆,來一份留住鄉愁的滿煎糕!"在閩南地區,除面線糊以外,滿煎糕也是人氣極高的經典早餐之一。小科普滿煎糕:滿是達到極點的意思(閩南話裡讀muan,第三音),是閩南人常吃的一道面點,糕外表平平,中間層的「細胞」比較大,切面層看起來呈牙齒狀,剛出爐時吃,表皮有點脆,中間糕體很Q。如果放到隔天,表皮由於接觸空氣太久會軟掉。「哪裡的『滿煎糕』最最古早味?」
  • 真正的閩南古早味,在泉州!
    地址:泉州市鯉城區胭脂巷3號|| 黃氏祖傳老字號碗糕店 - 古早味的碗糕薄薄的麵皮在老闆手中熟練地玩轉,它即將被攤開,卷上胡蘿蔔絲、蚵煎、等混鍋菜餚,小小的潤餅,泉州人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它。地點:泉州西街349號 || 康莊滿煎糕 - 我為理想奔康莊
  • 滿煎糕——八市裡的老廈門小吃
    滿煎糕是廈門的特產,以前的古早味。現在老人家都喜歡回味以前童年的東西,現在就是做一些古早的味道沒有添加任何的東西。 雖然沒有顯眼的店鋪,可是這家滿煎糕的生意,卻是好的出奇,而滿煎糕好吃的原因,在於原材料以及製作的工藝。
  • 泉州西街網紅小吃「滿煎糕」,吃著香甜鬆軟,一塊5元你說貴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在西街就有一種必吃的美食,那就是滿煎糕了,這是泉州的特色小吃,一條街上就屬這家店做的口味最正宗了,所以這生意也是很火爆的,想吃上一塊還得排隊半小時呢。其實這滿煎糕就是一種用麵粉做成的糕點,上面會撒芝麻花生紅糖,吃起來香甜可口,不管是當早餐還是小吃都是很不錯的。
  • 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終於有答案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關於閩南小吃,是廈門的好吃?還是泉州的好吃?看了就知道!之前還記得蘿媽去廈門,然後探店報導關於一些廈門的閩南美食,但是我發現,寫到閩南小吃:面線糊、土筍凍的時候,總有一些「轉究郎」(泉州人)出來diss蘿媽,因為覺得提到閩南小吃,肯定是泉州的更好吃。
  • 6旬大伯做滿煎糕39年,5分鐘搞定一片20元,小店門口每天排長龍
    福建泉州裴巷一間不起眼的滿煎糕攤位前,排起長長的隊伍,陽光包裹下食客溫馨靜謐。每天早晨8點左右,小店門口便排起長龍,有老人也有小孩,有白領也有藍領,付錢拿糕,一切在靜默中完成,仿佛自有默契。溫暖的火爐前,「掌鍋人」張景雄嫻熟地製作滿煎糕,下面、攤平、加料、蓋鍋蓋、起鍋幾個動作一氣呵成,一片滿煎糕製成不超過5分鐘,時間不長,但這幾個動作他已經重複做了三十幾年,並將一直重複下去。張景雄今年65歲,左鄰右舍都親熱地管他叫「老張」,他的滿煎糕陪著街坊們度過春夏秋冬的每個早晨。
  • 來泉州必吃的6家老店,真的太好吃了
    泉州的美食,一直都非常好吃。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下泉州網評最好的6家店鋪,有你喜歡的店嗎?2、康莊滿煎糕店滿煎糕是閩南古早味的早餐之一,康莊滿煎糕更是最老最正宗的老店。剛出鍋的滿煎糕外皮香噴鬆軟,內餡甜蜜可口,非常好吃。
  • 曾二度登上《舌尖》,泉州這個低調又好吃的城市,帶你品嘗真正的閩南古早味!
    地址:泉州市鯉城區胭脂巷3號|| 黃氏祖傳老字號碗糕店 - 古早味的碗糕薄薄的麵皮在老闆手中熟練地玩轉,它即將被攤開,卷上胡蘿蔔絲、蚵煎、等混鍋菜餚,小小的潤餅,泉州人逢年過節都少不了它。地點:泉州西街349號 || 康莊滿煎糕 - 我為理想奔康莊
  • 廈門滿煎糕
    已經好多年沒去廈門了,一想起那酥軟的滿煎糕滿口的哈啦子便洶湧而出。廈門的小吃頂多,最平民化的得算滿煎糕。據「老廈門」介紹,早在30年代廈門的「草仔鞍」,「火燒街頭」一帶就有滿煎糕攤子。由於製作工藝簡單,原料易得又經濟實惠,做此營生的人忽啦啦遍布廈門的大街小巷,成了風靡島上的小吃以後,小販們背上製作家什「流竄」予福建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