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麵油大王「金龍魚」IPO衝刺,2018年營收1670.74億與中糧競賽

2020-12-18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消費日曝

超過1600億銷售額的糧油巨無霸金龍魚很快登陸A股了。

按照銷售規模,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快消企業,沒有之一,規模是貴州茅臺的2倍多。

而益海嘉裡金龍魚有可能比整體上市的中糧集團速度更快登陸資本市場,而在糧油規模上也超過中糧。

這一切源於6月11日,上海證監局發布的「中信建投關於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裡金龍魚)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中信建投完成了對益海嘉裡金龍魚的上市輔導工作,「金龍魚」衝刺A股進入關鍵階段。

這樣,過不多久,中國市場的食用「油王」就成為名副其實的上市公司了。

中國市場的小包裝食用「油王」金龍魚消費者不僅消費著金龍魚的米麵油,到時還能購買股票成為他們的「股東」。

《消費日曝》編輯了解,益海嘉裡金龍魚2018年銷售額1670.74億元,佔據著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的一半,希望作為金龍魚最大貢獻的消費者也能通過購買他們的股票能有不錯的回報。

輔導3個月符合上市條件

6月11日,中信建投在輔導工作總結報告指出,2019年2月26日,中信建投證券與益海嘉裡籤訂了輔導協議,並於2019年2月27日在上海證監局完成輔導備案登記。2019年6月4日,中信建投證券以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3月報告為基礎,提交輔導總結報告,並提出輔導驗收申請。

這次上市輔導總時間為3個月,顯示了益海嘉裡金龍魚加速上市步伐。

中信建投在報告中稱,益海嘉裡已經具備了輔導驗收及向中國證監會報送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申請條件,不存在影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的重大法律和政策障礙。

金龍魚糧油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要產品為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旗下經營的品牌包括「胡姬花」、「香滿園」等家喻戶曉的品牌,以及「歐麗薇蘭」、「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知名品牌。

米麵油大王,中國市場最大的快消品公司

《消費日曝》編輯查閱益海嘉裡金龍魚官網了解,母公司益海嘉裡在中國境內35個城市設有110多家企業,在大型貨運樞紐附近建立61個生產基地。益海嘉裡的生產、銷售和物流網絡,覆蓋中國多個省、市、自治區,產品涵蓋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調味品、牛奶、豆奶、餐飲用油、特種油脂、油脂化工等10大領域。

益海嘉裡旗下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 「海皇」、「豐苑」、「金味」、「銳龍」、「潔勁100」等知名品牌,產品涵蓋了小包裝食用油、大米、麵粉、掛麵、米粉、豆奶、餐飲專用糧油、食品原輔料、油脂科技等諸多領域。

益海嘉裡金龍魚財報顯示,2019年1季度,益海嘉裡金龍魚營收03.51億元,淨利潤8.31億元。

2018年,益海嘉裡金龍魚營業收入1670.74億元,同比增長10.81%;淨利潤55.17億元,同比增長4.42%。

《消費日曝》編輯也了解,金龍魚加速登陸A股市場的同時,中國市場另一家米麵油巨頭中糧集團也規劃2019年在香港整體上。

2家巨頭都在加速快跑,目前中糧集團整體上市方面的消息比較匱乏,按照目前的速度,益海嘉裡金龍魚可能要領先了。

亞洲糖王、世界棕櫚大王

益海嘉裡作為金龍魚的母公司,目前是中國市場最大的糧油集團,益海嘉裡母公司為新加坡豐益國際集團,是全球主要的大糧商,與國際上「ABCD」四大糧商分庭抗禮,實力僅次於美國嘉吉、美國ADM,超過路易達孚和邦吉。

豐益國際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益海嘉裡集團為新加坡華人郭鶴年家族持有,目前該公司由其侄子郭孔豐負責管理。

郭鶴年家族是亞洲糖王,也是世界棕櫚油大王。有人說,香港的李嘉誠是亞洲華人首富,也有人認為郭鶴年是亞洲華人首富,因為除了豐益國際集團,其旗下還有眾多地產、酒店、金融等資產。

豐益國際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2018年,豐益國際集團營收444.98億美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11.28億美元,同比下降5.7%。

豐益國際集團在國際上稱雄;子公司益海嘉裡則在中國市場稱雄。

相關焦點

  • 年入1700億!金龍魚登陸A股,老闆是馬來西亞華人首富
    2019年實現營收1707.43億元,歸母淨利潤54.08億元。2017-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1707.43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50.01億元、51.28億元和54.08億元。
  • 金龍魚一「躍」成創業板最大IPO 營收相當於兩個茅臺
    來源:《財經》雜誌金龍魚一「躍」成創業板最大IPO 營收相當於兩個茅臺 | IPO觀察從中意A股,到籌備港股,再輾轉衝刺內地創業板,金龍魚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這一路的曲折與執著,已不止融資這麼簡單。
  • 佔據中國40%市場的金龍魚 到底是什麼來頭?
    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登上資本市場舞臺之後,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也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開始衝刺A股IPO。金龍魚的背景說到金龍魚可能是家喻戶曉,但它卻不是中國本土企業。金龍魚的母公司是益海嘉裡,而益海嘉裡是豐益國際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 馬來西亞的首富,金龍魚背後的超級大佬,他一年賺走1670億
    「金龍魚1:1:1」,這句曾席捲電視媒體的廣告語讓糧油品牌「金龍魚」廣為人知。 近日,隨著益海嘉裡(豐益國際集團旗下公司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IPO消息傳出,市場紛紛預測,這條「金龍魚」的上市,在業界更是引起了轟動。不少投資新人開始查找資料,想知道益海嘉裡的幕後大佬究竟是誰。
  • 「外資魚」攪動A股:首日市值3036億,1年營收頂兩個茅臺
    建立以金龍魚品牌為核心的產品,迅速在中國市場投放,收穫良好口碑。自從金龍魚品牌橫空出世,顯著提高了百姓的生活品質,也將中國人從食用散裝油帶入了食用小包裝精煉油的時代。國人眼中,一直將金龍魚看做是吉祥富貴的象徵。
  • 益海嘉裡金龍魚的外資A股「帳」
    2019年報顯示,貴州茅臺2019年營收888.54億元,伊利股份為902.23億元。換言之,益海嘉裡體量幾乎與伊利、茅臺之和相當。Wind數據顯示,2019年收入達1000億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僅74家,食品飲料板塊為空白檔。
  • 金龍魚要上市了,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茅臺靠邊站?
    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後,A股即將迎來糧油巨頭金龍魚,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金龍魚衝刺A股近日,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衝刺A股IPO。金龍魚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IPO輔導呢?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益海嘉裡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了1334.9億元、1507.7億元、1670.7億元,連續三年呈現階梯式增長。
  • 3000億金龍魚背後:馬來西亞首富鍊金術
    借力國資:廣建壓榨企業,與中糧合作公司十年營收翻倍  金龍魚以精煉食用油在終端獲得爆發性增長時,郭氏家族在食用油壓榨環節也同步擴張布局,籌謀中遊生產的「本土化」。  1993年4月,嘉裡糧油與南山開發集團、中糧鵬利合資成立深圳南天油粕工業有限公司(簡稱「南天油粕」),主營大豆壓榨業務,為南海油脂等精煉企業供應毛油。
  • 金龍魚稱霸:益海嘉裡全產業鏈整合術
    從2008年開始,大海糧油連續12年登上「廣西企業100強」榜單,從2012年開始連續7年登上「中國對外貿易500強」榜單。其2018年度營業收入為120.96億元,較2007年64.71億元營收近乎翻倍(圖2),是金龍魚全面分享中國食用油產業迅猛發展成果的縮影。
  • 金龍魚股價下跌 國盛證券看好油米麵結構升級
    金龍魚股價下跌 國盛證券看好油米麵結構升級 來源:中國經濟網 • 2021-01-12 11:22:27 1月11日,金龍魚(300999.SZ)下跌,截至收盤報128.61元,跌幅11.30%。
  • 金龍魚IPO過會背後:一年營收堪比伊利茅臺之和,老闆是馬來西亞華人...
    1988年,郭鶴年讓侄子郭孔豐與中糧集團合作成立了金龍魚的前身「南海油脂集團」,2006年又作價27億美元收購益海糧油,成為了今天益海嘉裡的雛形。郭鶴年在中國最廣為人知的產業當屬位於北京的國貿中心。出於對中國的熱情,1984年,郭鶴年斥資5億美元,在北京長安街興建國貿,這是當時外資在中國的最大一筆投資。
  • 益海嘉裡金龍魚登陸A股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3000億
    公開資料顯示,益海嘉裡金龍魚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旗下擁有「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等品牌,主營業務為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此次上市,益海嘉裡金龍魚IPO發行逾5.42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10%,發行後的總股本約為54.2億股,募資總額為139.33億元,此次上市也是創下創業板有史以來融資金額的最大記錄。
  • 金龍魚創始人郭鶴年,資產達到1000億,產業遍布酒店、地產、糧油
    不但被行業內冠以「酒店大王」和「亞洲糖王」的美譽,而且他還是北京國貿的大老闆,金龍魚的創始人。光北京國貿,每年能為郭鶴年帶來50億的租金。1948年,郭鶴年和一眾兄弟成立了郭氏兄弟公司,後來又在馬來西亞成立了第一家糖廠。郭鶴年此後逐漸佔據了馬來西亞20%的糖業市場份額,也正是從那時起,他成為了「亞洲糖王」。
  • 糧油龍頭金龍魚,未來路在何方?
    將散裝油進行深度精煉、包裝,推出主打「食用安全」概念的金龍魚品牌小包裝食用油,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又改變了散裝油抵檔雜亂的形象,推動了中國從散裝油到小包裝油的消費升級。南海油脂至今仍是金龍魚重要的利潤來源,2019年度,南海油脂實現淨利潤2億元,在金龍魚旗下161家公司中淨利潤排行榜上排第7位。
  • [路演]糧油王者金龍魚即將登陸資本市場 IPO網上路演成功舉辦
    全景網9月24日訊 金龍魚(30099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周四在全景網成功舉辦。金龍魚董事、總裁穆彥魁等公司管理層主要成員和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中信建投相關人員參加了本次路演活動,並就投資者關心的問題進行在線互動交流。
  • 金龍魚3800億市值下的榮光與隱憂
    但鮮有人認為金龍魚是「油中茅臺」,因為主營食用油、面、米等產品的金龍魚,雖然營收超1700億,但其盈利能力卻有些慘不忍睹:毛利率11%,淨利率3.3%,ROE不足9%……儘管金龍魚表示,量大利薄的生意是一個較高的競爭壁壘,減少其他潛在競爭者進入行業的機會。只要其繼續保持行業第一,未來業績穩中有升也是大概率事件。
  • 上市在即,金龍魚的目標不應是「油中茅臺」
    金龍魚擬募資138.7億,上市後會是創業板融資規模最大的公司,市值將達到約1400億元;2019年營業總收入超過1707億元,也將成為創業板營收規模最大的公司。「油茅」稱號惹爭議金龍魚宣布要在創業板上市之初,由於其市場佔有率大、營收規模高,就被冠以「油茅」——油中茅臺的稱號,對其的宣傳也大多聚焦在「營收是茅臺兩倍的巨無霸」、「將成為下一個茅臺」。還有媒體稱,錯過了「醬茅」(海天味業)、「榨茅」(涪陵榨菜),千萬不要再錯過「油茅」。
  • 爭議金龍魚:市值超千億營收超兩個茅臺,卻被外資控股
    1986年,郭孔豐註冊了金龍魚商標,開始在馬來西亞銷售金龍魚牌小包裝油。在嘗到甜頭後,他將業務擴展到了越南,中國等國家。當時中國還是統購統銷制,國內是散裝的二級油,質量並不好,郭孔豐官抓住機遇生產小包裝油,成立精煉廠。之前與郭氏家族有過合作的中糧集團,有著不少生意往來,於是兩家一起成立了南海油脂。
  • 它年賺1600億,被誤認成中國貨,老闆卻是新加坡首富,今捐款3000萬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多數家庭天天吃到的金龍魚,卻不是國產品牌,它佔據了中國大部分市場,每年從中國賺走1600多億,卻是一家外國企業。「國貨」金龍魚,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1988年,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郭鶴年在看到中國龐大市場後,發現了中國糧油市場發展前景大為可觀。於是不久後,郭鶴年就找到了中糧合作,創辦了南海油脂公司,主要業務就是生產食用油。並於1991年推出「金龍魚」牌小包裝油。
  • 「巨無霸」金龍魚IPO來了,營收等於兩個茅臺,背後千億產業帝國曝光...
    去年營收等於兩個茅臺招股書顯示,益海嘉裡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旗下包括金龍魚、歐麗薇蘭、胡姬花等多個市場知名品牌。據尼爾森數據,報告期內,公司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麵粉現代渠道、包裝米現代渠道市場份額排名第一,且在飼料原料、油脂科技行業市場佔有率排名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