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財經無忌,作者韋航,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1981年10月,華語樂壇的小甜甜鄧麗君很傷心。
原本鄧麗君與馬來西亞富豪之子郭孔臣就要喜結連理,但因為過不了郭家祖母那一關而告吹,以至於鄧麗君摸著自己的戒指痛哭流涕。
自古明星嫁入豪門就很艱難,但鄧麗君這樣的巨星都拒之門外,那麼郭氏家族是什麼來頭?
在中國,你可能不知道郭鶴年,但你一定知道金龍魚(300999.SZ),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細分賽道裡總會產生巨頭。
而郭氏家族就是金龍魚背後的掌控者,9月25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龍魚)開啟申購,按照發行價25.7元和總股本54.22億股粗略估算,金龍魚上市後估值約1393億元,位列創業板市值第6位。
隨著它的上市,超過創業板一哥寧德時代也很有可能。
那麼營收超過兩個茅臺的金龍魚,是如何練成的呢?
東南亞富豪的異類在東南亞教父級的商業大亨中,郭鶴年是一個異類。
郭鶴年出生在馬來西亞新山的一個華商家庭,其父郭欽鑑祖籍福建福州,1909 年就隻身來到南洋闖蕩,為生活四處奔波。
當時,郭欽鑑的四哥郭欽仁已經在新山創辦了一家「東升公司」,專營大米、大豆和糖的生意。
由於郭欽仁身體狀況欠佳,逐步把東升公司的經營和管理權交給郭欽鑑、郭欽端和郭鶴青三人。
一段時間後,郭鶴年發現大米價格波動小,難有高利潤,還是讓給潮汕人去做,比如李嘉誠就擅長記住客戶家米桶的深淺。
白糖的價格經常有劇烈的變化,因為白糖需要運輸五六周的時間,一旦市場缺糖,價格就會飛漲。
於是將白糖作為家族生意的重點,那是可想而知的。
1958年,日本三井公司用化肥從印度換來3萬噸白糖,於是郭鶴年統統全部拿下,但沒想到當時中國突然急缺外匯,從國內市場擠出3千噸白糖出口馬來西亞,由於郭鶴年有成本優勢,負責出口的中糧公司與之合作,將銷售業務轉交給他,那時的他並沒想到中糧日後會成為競爭對手。
隨著馬來西亞獨立,1959年郭鶴年與馬來聯邦土地發展局合資,在檳城創辦了馬來西亞第一家煉糖廠,即馬來西亞糖廠。在短短幾年內,他就控制了馬來西亞的蔗糖業,獲得了巨大的利潤,被人們譽為馬來西亞「糖王」。
在白糖業取得輝煌成就之後,郭鶴年一鼓作氣地向其它眾多領域進軍,走上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
從糧食及副食品加工業,到模板廠、房地產業、航運業,郭鶴年建立起一個龐大的企業王國。
1971 年,郭鶴年投下1億馬幣,在新加坡將自己的酒店品牌——香格裡拉推向實踐。
1974年,郭鶴年在香港成立嘉裡控股有限公司,這是其發展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中國香港業務超過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隨後郭鶴年投資建設九龍香格裡拉酒店。
1977年,中國尚未啟動改革開放,郭鶴年就飛往北京,進行酒店項目考察。
1982年,嘉裡集團將杭州飯店翻新成香格裡拉酒店。酒店地產逐漸成為郭鶴年現金溜奶牛,隨著郭鶴年在香港地產最低潮的時候,大肆收購,等到樓市牛市來臨,他早已賺的盆滿缽滿。
從白糖起家,再到進軍地產酒店,郭鶴年踩中了時代的階梯。
糧油巨頭的崛起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重慶,李秀珍早上匆匆出門,趕往附近的家樂福,但很快發現,他來晚了。
不少人手裡都拿著特價廣告單,一款5升裝的菜籽油只要39.9元,排隊的人群達到了數百人,搶購的風潮導致了踩踏,更有三個人命送當場。
這款菜籽油的廠商正來自於郭鶴年的公司,益海嘉裡。
做食用油生意,出自郭鶴年的侄子郭孔豐的建議。
1986年,郭孔豐註冊了金龍魚商標,開始在馬來西亞銷售金龍魚牌小包裝油。在嘗到甜頭後,他將業務擴展到了越南,中國等國家。
當時中國還是統購統銷制,國內是散裝的二級油,質量並不好,郭孔豐官抓住機遇生產小包裝油,成立精煉廠。
之前與郭氏家族有過合作的中糧集團,有著不少生意往來,於是兩家一起成立了南海油脂。
當時,中糧擁有47%的股權,嘉裡糧油擁有33%。
油脂加工是敏感行業,沒有中糧引路,嘉裡集團很難進入這個領域。1991 年,中國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食用油在深圳誕生,並走進了千家萬戶。
隨後嘉裡集團自覺羽翼已豐,希望甩開中糧自己單幹,金龍魚是郭氏的品牌,而中糧根本沒有收益。
1995年,中糧成立福臨門等品牌,想與金龍魚分庭抗禮。也就是在這一年,油脂加工列入乙級限制外商投資項目。
2001年,中糧與郭氏集團分道揚鑣,轉讓價為3.8億港元,不僅沒有賺頭,還落得500萬虧損。
離開中糧,金龍魚似乎甩開膀子大幹了一場。
2001-2002年,金龍魚在秦皇島、周口、防城港、連雲港和煙臺的五家油籽壓榨及食用油精煉廠投入運營。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金龍魚在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擁有65 個已投產生產基地。
2016-2019 年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由 1334.94 億元增長至 1707.43 億元,複合增速 8.55%;歸母淨利潤由5.11億元增長至54.08億元,複合增速119.6%。
金龍魚銷售收入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市場,2017年至2019年,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營業收入佔 總營業收入比重保持在 96.9%左右。
作為國內糧油行業龍頭,金龍魚三個主要產品銷售市場份額行業第一。
根據尼爾森數據,2016至2019年,金龍魚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米現代渠道和包裝麵粉現代渠道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019 年市場份額分別為 38.4%、18.4%和 26.7%。
從金龍魚的營收結構來看,2016-2019 年公司廚房食品和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銷售收入 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均超過 99%,其中廚房食品營業收入穩定增長,佔營業收入比重保持 在 61%左右,毛利貢獻均超過 70%。
從公司的毛利率水平來看,2017 年公司毛利率大幅下降,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廚房食品原材料油脂價格在 2017 年初處於高位;另一方面, 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原材料大豆,其價格在 2016 年下半年處於上升趨勢,公司提前 備貨,高價購入原材料,導致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2018 年、2019 年公司毛利率穩步回升。
糧油行業競爭激烈,金龍魚地位舉足輕重,以中國大豆壓榨為例,2019 年,中糧與益海嘉裡分列中國大豆壓榨產能排行 1、2 名。中糧與益海嘉裡作為行業龍頭,互為彼此的主要競爭對手,
2018年中糧的壓榨產能、精煉產能和小麥 加工產能分別為 1569 萬噸、574.6 萬噸和399.1 萬噸,而益海嘉裡的三項產能分別為 2193 萬噸、1058 萬噸和 591 萬噸,均遠超中糧,佔據相對優勢。
糧食加工行業存在「本大利薄」的特點,金龍魚必須達到一定產量實現規模經濟以應對激烈的行業競爭。
爭議金龍魚不談金龍魚的外資身份,金龍魚也一直伴隨著爭議。
1991年,第一瓶金龍魚調和油下線,當時填補了市場空白,很快成為市場第一品牌,至今仍然穩穩坐在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
現有的調和油產品,多數只在瓶身包裝上標註原料成分,不標註各成分所佔比例。是否要標註成分比例,目前沒有強制性國家標準要求,有心的企業將這一話題運作成為獲取市場份額的「利器」。
2002年,從央視到地方,到處都在播放金龍魚的廣告,1:1:1的宣傳語卻引發一場一桶油的戰爭。
在調和油出現之前,中國人的味覺中並沒有這種味道。金龍魚官方稱之為有思想的調和油,從調味升級為健康。
食用油是個產品同質化很高的行業,儘管金龍魚的宣傳效果不錯,但重在產品的1:1:1,卻忽略了產品本身的0.27:1:1的三種脂肪酸比例,不過,其字體非常小,不容易辨認。
8月到9月,北京、成都、南京的消費者向工商投訴,金龍魚第二代調和油宣傳的健康新概念,與脂肪酸比例不符,這又誤導的嫌疑。
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專業分會副會長李志偉對目前的食用油進行了點評,得出的結論是,長期食用單一的菜籽油、橄欖油、紅花籽油、大豆色拉油和花生油,會引起營養不均衡。
新聞媒體開始介入,金龍魚似乎被人揭短,金龍魚1:1:1廣告被要求暫停播出。
生產企業嘉裡糧油董事總經理李福官首次面對媒體報導「金龍魚廣告涉嫌虛假」表達看法:「1比1比1是我們在膳食脂肪酸方面倡導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它其實來源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糧農組織(FAO)的權威推薦值,0.27是金龍魚調和油提供的飽和脂肪酸。因為一個技術性的、學術性的文章演變為一場商戰其實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外界猜測「金龍魚涉嫌虛假廣告事件」是由金龍魚的競爭魯花幕後操作時,操著濃重山東口音的孫孟全先是發出勝利者的微笑,然後謹慎地表示,這個事情不能說太多。
但他坦承,這兩天在一些報紙上刊發的中國糧油學會「怒斥金龍魚」的聲明一部分是魯花出錢做的,一部分是學會自發做的。也許是怕引起更多的懷疑,孫孟全表示,他們這一行為得到了中國糧油學會的許可。
中國食用油的營養標準之爭長期存在,2006年,郭鶴年將糧油資產交給其侄子郭孔豐打理,與郭孔豐控制的益海合併,合稱益海嘉裡,劃入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豐益國際,金龍魚品牌由豐益國際擁有。
豐益國際此前分別在1993年和2003年兩度入股魯花。
調和油、大豆油當時是豐益國際主攻的領域,花生油在山東市場很受歡迎,但是其他地區的消費者對此興趣缺缺,是區域性很強的品種,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兩家相安無事。
當魯花希望向全國市場擴張時,矛盾必然產生並且尖銳。
這也側面反應出眾多的的糧油後期之秀,都在盯著老大金龍魚。
作為益海嘉裡最大的競爭對手,中糧集團本著你推出什麼品牌我就跟著出相似的產品,效仿益海也實施多品牌戰略,與金龍魚相對應的企業核心品牌是福臨門,而為了匹配香滿園等輔助品牌而打造的則是五湖和四海。
不難推測出福臨門的品牌戰略也是涵蓋全部油種,目的是和金龍魚面對面打陣地戰。
魯花依舊獨樹一幟,並不刻意跟風,一方面堅持只做「魯花」一個品牌,力求只在花生油領域做到頂端,是集中化競爭策略的典型;另一方面繼續實施多元化發展戰略,不僅專注於食用油,更是在調味品上發展新型產業鏈。
如今,爭議的金龍魚要上市了,中國糧油戰爭或將繼續。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