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海嘉裡金龍魚的外資A股「帳」

2020-12-12 銠財

百億募資的華麗長袍上,不乏不確定性蝨子

作者:朝陽

來源:銠財——銠財研究院

「糧油一哥」益海嘉裡金龍魚,近日戲碼不斷。

業務層面,10月10日,百億級食品深加工基地在江蘇崑山開工。

同時,福建泉州項目也再添喜訊,大米加工項目、麵粉二期等工程先後竣工投產。

資本層面,9月18日,披露招股書;9月24日,全景網路演。

當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將發行新股逾5.42億股,發行價25.70元/股,募資需求138.7億元,IPO總市值1393億元。

這意味著,創業板IPO募資規模最大企業呼之欲出,不乏資本遐想。

不過,也是在9月。海關總署發布通報8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金龍魚採購原料因檢出未標示的轉基因成分被拒入境。

9月26日,益海嘉裡表示:已將該批油退給託運人,個別媒體稱存在「進口轉基因原料卻不標識」屬錯誤解讀。

紛紛擾擾中,聚光燈下的益海嘉裡再添神秘色彩。這一1700億的糧油巨無霸,究竟價值成色幾何呢?

01

一哥大存大貸

增速考量 轉基因標籤

可能,許多人並不熟悉益海嘉裡,但一定知道金龍魚。

金龍魚是益海嘉裡旗下的龍頭品牌之一。除食用油,益海嘉裡還布局大米、麵粉等,擁有「歐麗薇蘭」「胡姬花」「香滿園」等十餘個品牌,涉及廚房食品、飼料原料、油脂科技產品等多領域。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6至2019年,益海嘉裡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米現代渠道和包裝麵粉現代渠道市場份額排名第一,2019年市場份額分別為38.4%、18.4%和26.7%。飼料原料、油脂科技行業,市場佔有率排名靠前。在掛麵、調味品、日化用品等細分領域也有一定話語權。

2019年營收1707.43億元。

這是什麼概念?

2019年報顯示,貴州茅臺2019年營收888.54億元,伊利股份為902.23億元。換言之,益海嘉裡體量幾乎與伊利、茅臺之和相當。

Wind數據顯示,2019年收入達1000億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僅74家,食品飲料板塊為空白檔。

淨利方面,2019年益海嘉裡金龍魚歸母淨利潤約55億元,高於調味品龍頭海天味業的53億元,而後者市值曾突破6500億元。

同屬消費黃金賽道、同樣是龍頭級企業,鮮衣怒馬的益海嘉裡金龍魚資本熱度不言而喻。

但上帝的每一份禮物,都已暗中標好價格。

細品,濃眉大眼的益海嘉裡也不乏變數。

值得玩味的是,益海嘉裡竟選擇創業板上市。注重高成長、中小型企業的集資市場定位,讓背負千億營收、身處傳統賽道、穩紮穩打的益海嘉裡顯得有些突兀。

以增長眼光審視,無論盈利能力還是成長性,益海嘉裡這條「金龍魚」成色都有待考量。

由於食品工業的平民消費因素,益海嘉裡一直保持高收入、但低利潤現狀。盈利能力上,貴州茅臺毛利率高達90%,海天味業也有45%,益海嘉裡僅在11%左右徘徊。競品西王食品毛利率32.84%,克明面業毛利率約27%。

收入增速上,貴州茅臺最高可達60%,海天過去十年平均在15%左右。而報告期內,益海嘉裡2017年至2019年營收分別為1507.66億元、1670.74億元及1707.43億元;增長率分別為12.94%、10.82%和 2.20%。

淨利方面,2017-2019年的淨利潤分別為52.84 億元、55.17億元和55.64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41%、0.86%。

綜合看,雖有傲人的規模優勢,但營收、淨利增速均持續放緩。同時,相比1700億營收,55億的淨利規模,也露出不少尷尬之色。

不過,最新招股書顯示,今年上半年,益海嘉裡金龍魚營收869.73億元,同比增長10.53%;歸母淨利潤30.08億元,同比增長88.35%。逆勢飄紅,還是顯示出可貴的發展張力。

再看規模護城河,也有B面。

比如「大存大貸」。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計息負債增加216.54億元,達到778.26億元;同期,貨幣資金增加256.7億元,達到646.12億元。招股書顯示,公司同期的利息收入分別為9.93億元,27.05億元和30.15億元。經計算,益海嘉裡2019年貨幣資金利率約4.67%,而一年內金融機構基準短期貸款利率4.35%。

招股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負債總額1022.1億元,佔當年收入的59.86%,2017年僅794億元;2017年至2019年,其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8.17%,62.97%和59.88%。在同業中處較高水平。

益海嘉裡表示,較高的資產負債率主要由於短期借款較高。所言非虛,從分類看,佔比最大、上升最快的即是短期借款。從547億元上升到734億元,增長34%。

一手「持有」高額負債,另一手「持有」大筆銀行存款,這種表現是非合理?是否存在財務隱患?

值得警惕!畢竟往期市場看,康得新、康美藥業等不乏暴雷之鑑。

如說增速放緩、存貸高企是長期積累的慢性問題,那麼突發的食安事件,影響更為具象。

食安是消費者最關心問題,也是企業「死穴」紅線。作為糧油一哥,益海嘉裡自然要慎之又慎、精益求精。看看海天味業生蛆事件後的千億巨震,或一目了然。

雖然上文的轉基因風波只是插曲,但一些實錘信息,不乏警鐘意味。

2017年至2019年,益海嘉裡因食品安全、產品質量問題受到3起行政處罰。2018年10月11日,由於產品中鎘含量不合格,沒收違法所得1200元,罰款8萬元;2019年12月26日,因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元寶牌優質特級小麥粉」,被沒收違法所得6729.6元,罰款五萬元……

拉長時間維度,轉基因也是金龍魚的一個標籤式話題。

早在2010年,金龍魚就因黑公關而被動陷入轉基因風波,引起不小聲浪。之後,監管部門也出臺規定要求轉基因食品要有明確標註。

眾所周知,金龍魚旗下多款產品主要原料都是轉基因大豆油或菜籽油。金龍魚食用植物調和油(轉基因)的配料表顯示,合計轉基因原料高達70%:49%為轉基因大豆油,21%為轉基因菜籽油。

伴隨消費升級、大健康風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轉基因」用料。這些對益海嘉裡金龍魚的持續成長力影響幾何,不可不察。

02

巨頭肉搏

外資益海嘉裡的A股「帳」

畢竟放眼市場,早已紅海競品,即使貴為行業龍頭也沒有太多試錯機會。

而提起競品,中糧也是繞不開的話題,兩者可謂相愛相殺。

回顧益海嘉裡發展路程,與中糧有千絲萬縷關係。甚至可說,益海嘉裡如今的種種成就,離不開後者「扶持」。

雖然金龍魚三字中國味十足,但益海嘉裡卻是一家貨真價實的外資企業。

上世紀80年代,我國食用油市場實行定量供應,小包裝食用油市場一片空白。

一向關注中國市場的亞洲糖王、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嗅到商機,派侄子郭孔豐來到中國。鑑於外資身份的嘉裡糧油決定「借道」中糧。同時,後者也想要藉助外資進軍國際油脂市場。二者一拍即合,中國第一家油脂生產企業南海油脂誕生,即益海嘉裡前身。

然中糧終究是錯付了。紛繁複雜的股權糾紛,導致友誼小船打翻。中糧不但被踢出益海嘉裡,還培養出一個強勁對手。

1995年,中糧推出「福臨門」小包裝食用油,與益海嘉裡的金龍魚正面競爭。

2018年,中糧的壓榨產能、精煉產能和小麥加工產能分別為1569萬噸、574.6萬噸和399.1萬噸,益海嘉裡分別為2193萬噸、1058萬噸和591萬噸。招股書顯示,2019年益海嘉裡下屬工廠各項產能中,小包裝2258萬噸,精煉達到1106萬噸,壓榨2255萬噸,水稻加工達到384萬噸,小麥加工達到668萬噸。

2020年中國品牌力指數(C-BPI)食用油品牌排行榜顯示,益海嘉裡金龍魚奪冠,中糧旗下魯花、福臨門分列2、3位。而胡姬花、香滿園、元寶牌也都是益海嘉裡系。

可以說,二者「相愛相殺」持續近25年,戰況焦灼。從產品質量標準,到品牌心智佔領,從飲食主張,到社會責任,你追我趕,互不相讓。但綜合看,中糧還是落後一些。

不過,中糧一直在蓄勢中等待時機。2020年3月9日,中糧控股從港股退市,13年的上市路暫時告一段落。有專家預測,退市後中糧控股可能會做出混改和股改動作,再增加些新的板塊和優質資產,仍有再次上市可能。

事實上,從2016年起,中糧集團就開始「賣賣賣」的瘦身運動。專家表示,中糧是在圍繞「世界大糧商」的定位做整合,聚焦核心業務,淘汰退出非主業低效資產。

這意味著,糧油賽道將更顯逼仄,兩者貼身肉搏不可避免。

而作為民聲、民本業務,益海嘉裡的外資身份顯然不佔優勢。

這或也是,益海嘉裡急於擺脫「外資身份」的原因所在。

很明顯,益海嘉裡並不缺錢。此次A股上市,顯然還有另一筆帳。

金龍魚總裁穆彥魁曾表示:「融資並不是在國內上市的主要目的,但上市後,益海嘉裡自然可以成為一家國內公司,擺脫「外國投資」的頭銜和限制,也是進一步擴大益海嘉裡在中國業務的舉措。」

為保護國內糧油行業有序發展,2008年9月3日,國家發改委出臺《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業,對外資則進行了限制。而對油脂加工外資準入的限制,直至2017年才被取消。

國家有關部門曾確定一批油菜籽託市收購企業名單,包括中央企業所屬油脂加工企業及地方油脂加工企業合計135家。並未包含金龍魚糧油。

而伴隨IPO消息,已出現一些有利跡象。

據每日糧油消息,黑龍江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公布黑龍江擬納入2019年度大豆加工補貼範圍企業名單,包括益海嘉裡等30家大豆加工企業有望獲得2019年度大豆加工補貼。

03

本土化擴張VS資本討喜

9月24日,益海嘉裡官方微信平臺發布《益海嘉裡金龍魚上市在即,與國人分享長期紅利丨深度》推文,詳細展示益海嘉裡硬實力。直言願景是:讓更多國人分享企業良好的經營成果,促進與中國經濟和市場共同發展。

行業分析師於盛梅表示,「本土化」標籤打造,能減少規制上的掣肘。鑑於行業紅海競爭,確實有利益海嘉裡在中國市場進一步打開局面。

郭鶴年公開表示:「我的心分成兩瓣,一瓣是愛我生長的國家馬來西亞,一瓣是愛我父母生長的家鄉中國。」

時至今日,郭鶴年已年居97,早已退居幕後。益海嘉裡由郭鶴年之侄郭孔豐掌舵。但不難看出,郭孔豐的一舉一動也有伯父「家鄉中國心」的影子。

梳理品牌人設,益海嘉裡一直自我定位為「愛國僑企」,在社會責任方面積極表現。

然2004年大豆危機,益海集團的確趁人之危橫掃了我國本土大豆加工業。這種鯨吞之舉,讓一些國人至今仍有些不平。

然在商言商,抓住一切機會擴張增值,對生意人來說也是本分。益海合理利用商業遊戲規則,無可指摘。

但資本市場,同樣是在商言商。益海嘉裡能否討喜,也有不確定性。

關於上市後計劃,益海嘉裡曾表示,除了繼續擴大油料壓榨、麵粉和大米加工等現有業務外,公司還將擴大醬油、醋和中央廚房等新業務。從募資用途看,投向包括糧油加工、米麵油加工、玉米加工等共計19個項目。

換言之,益海嘉裡仍在大力布局、快速擴張。

只是,信心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一回事。

數據顯示,益海嘉裡食用油生產量佔行業比重大約21%,小麥產量佔比4.4%,大米產量佔比1.8%,在其看來,未來還有較大提升空間。2019年,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其他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9%、35.8%、0.3%。

然放眼其傳統業務:食用油、大米、麵粉及飼料行業,市場基本飽和已是不爭事實,處於低速甚至接近「零」增狀態。

招股書援引自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14-2018年,中國食用油消費量分別為2860萬噸、2950萬噸、3030萬噸、3377萬噸、3440萬噸,同期分別同比增長3.81%、3.15%、2.71%、11.45%、1.87%。

再聚焦其調料新業務,也早已紅海競爭、巨頭格局成熟。除了市值神話海天味業,幹禾味業、日辰股份、天味食品也實力不俗。虎口奪食,益海勝算幾何呢。

顯然,背負千億營收的益海嘉裡金龍魚,增長之路並不好走。百億募資的華麗長袍上,不乏不確定性蝨子。

能否長袖善舞,銠財將持續關注。

本文為財原創

如需轉載請留言

相關焦點

  • 益海嘉裡金龍魚登陸A股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3000億
    10月15日,糧油巨頭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海嘉裡金龍魚」)正式踏入資本市場,開盤大漲90.51%,盤中最高觸及62.65元,尾盤最終收漲118%,報56.00元,成交額112億元,換手率達71%。公司最新市值已突破3000億元,躋身創業板前三。
  • 金龍魚登陸A股,老闆是馬來西亞華人首富
    8月6日晚間,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過會。益海嘉裡是創業板已申報企業中擬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計劃融資138.7億元。相信大家對「金龍魚1:1:1調和油」的廣告語並不陌生。但是他背後的公司可能大家並不是很熟悉——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從「益海嘉裡」這個陌生的前綴可以追溯金龍魚其實是個外資企業。雖然券商輔導總結報告顯示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但是最終老闆是大名鼎鼎的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
  • 益海嘉裡金龍魚:擴大中國投資 助力食品健康升級
    豐益國際紮根中國,旗下負責中國業務的益海嘉裡金龍魚(300999)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創新,推出健康產品,大力在華投資布局大健康食品研發、生產。今年10月,益海嘉裡金龍魚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總市值位列創業板第三名,為可持續發展進一步打開增長空間。
  • 益海嘉裡金龍魚:疫情中穩風帆,加大在中國投資
    益海嘉裡金龍魚就帶著這樣的使命開展艱難的復工生產。直面疫情之難,益海嘉裡掌權人郭孔豐更是嚴令「公司產品不要漲價」,以利益犧牲換取國內糧油市場的穩價保供,支援這場全民「戰疫」。  某種意義上,益海嘉裡金龍魚仍如30年前愛國而歸那時一般,飽含溫暖親情,在升級版中國品牌大家庭中,堅守著帶頭進取的初心。
  • 「外資魚」攪動A股:首日市值3036億,1年營收頂兩個茅臺
    投資家網獲悉,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益海嘉裡)10月15日正式登陸創業板,股票代碼「300999」。上市首日,金龍魚較發行價25.70元/股,上漲117.9%,總市值達到3036億元,排在創業板第三位,離「一哥」兩步之遙。
  • 爭議金龍魚:市值超千億營收超兩個茅臺,卻被外資控股
    在中國,你可能不知道郭鶴年,但你一定知道金龍魚(300999.SZ),柴米油鹽醬醋茶,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細分賽道裡總會產生巨頭。而郭氏家族就是金龍魚背後的掌控者,9月25日,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龍魚)開啟申購,按照發行價25.7元和總股本54.22億股粗略估算,金龍魚上市後估值約1393億元,位列創業板市值第6位。
  • 佔據中國40%市場的金龍魚 到底是什麼來頭?
    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登上資本市場舞臺之後,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也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開始衝刺A股IPO。金龍魚的背景說到金龍魚可能是家喻戶曉,但它卻不是中國本土企業。金龍魚的母公司是益海嘉裡,而益海嘉裡是豐益國際在中國投資的全資子公司。
  • 是鯨魚還是鯰魚:金龍魚三十年長徵全解析
    但如今,這條行事低調的「魚」也遊進了創業板,遊到了國內資本市場的鎂光燈下:2019年7月12日,證監會披露了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龍魚」)創業板IPO的招股說明書中,招股書中的金龍魚還是那條「紅色」的金龍魚,每提及中國必言「我國」;2020年8月6日,首發申請獲通過,摩拳擦掌的金龍魚,距離成功上市、超越中國廣核造就深交所有史以來最大IPO
  • 金龍魚稱霸:益海嘉裡全產業鏈整合術
    2020年10月15日,中國糧油市場第一玩家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龍魚」)在創業板上市,發行價25.7元/股,發行市盈率31.12倍。上市當天,股價上漲117.9%至56元/股,市值達到3036億元,在創業板排第3位。
  • 金龍魚要上市了,老闆是馬來西亞首富,茅臺靠邊站?
    繼「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在資本市場大放異彩後,A股即將迎來糧油巨頭金龍魚,驚不驚喜?意不意外?金龍魚衝刺A股近日,著名糧油品牌「金龍魚」母公司益海嘉裡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正式衝刺A股IPO。1987年,中糧集團想要藉助外資力量進軍國際油脂市場,郭鶴年嗅到商機,派侄子郭孔豐來到中國,作為豐益集團代表,與中糧集團合資建立中國第一家油脂生產企業南海油脂,即益海嘉裡前身。
  • 馬來西亞的首富,金龍魚背後的超級大佬,他一年賺走1670億
    「金龍魚1:1:1」,這句曾席捲電視媒體的廣告語讓糧油品牌「金龍魚」廣為人知。 近日,隨著益海嘉裡(豐益國際集團旗下公司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IPO消息傳出,市場紛紛預測,這條「金龍魚」的上市,在業界更是引起了轟動。不少投資新人開始查找資料,想知道益海嘉裡的幕後大佬究竟是誰。
  • 金龍魚一「躍」成創業板最大IPO 營收相當於兩個茅臺
    從中意A股,到籌備港股,再輾轉衝刺內地創業板,金龍魚的IPO之路可謂一波三折,這一路的曲折與執著,已不止融資這麼簡單。2019年營收相當於兩個茅臺「在華投資」四個字,其實道出了金龍魚的外資屬性。這些年,益海嘉裡在中國的本土化進程頗為順暢,如今活躍於中國市場的金龍魚,甚至被眾多消費者視為「國貨」。而從股權結構來看,其乃名副其實的外企。益海嘉裡品牌人士向記者介紹,益海嘉裡金龍魚目前已在中國發展30餘年,1988年開始建設在中國投資的第一家油脂工廠,1991年推出第一瓶金龍魚小包裝油。
  • 糧油巨頭金龍魚十年一「躍」:從叔侄鬥法到聯手上市|稜鏡
    2020年8月6日,深交所創業板第13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首發申請獲通過。這家糧油巨頭在A股沒有全然相同的對標對象,擬上市的中國業務2018年和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是1671億元和1707億元。
  • 金龍魚健康新勢力新品發布
    第28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及家庭用品展在深開幕金龍魚健康新勢力新品發布2020年6月20日,第28屆中國深圳國際禮品、工藝品及家庭用品展覽會迎來了28周年盛會。值此之際,益海嘉裡在深圳會展中心(寶安新館)13號館13E57-E62舉行了2020金龍魚健康新勢力新品發布會,預示益海嘉裡攜專業的產品及服務在福利禮品市場將更進一步!
  • 好一條「巨無霸」金龍魚!周五打新,估值達2000億或成今年最易中籤...
    本次金龍魚發行新股對應公司全稱為「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資料顯示,該公司成立日期為2005年6月17日,註冊地址為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博成路1379號15層。 根據金龍魚的招股意向書,該公司是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主營業務是廚房食品、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 金龍魚油70%的原材料是轉基因的,你家吃的是轉基因油嗎?
    ,屬於臺港澳與境內合資股份有限公司,據消息稱金龍魚將會成為國內的一家知名品牌的企業。 其實金龍魚除了油以外。,可能因為時代的原因讓郭鶴年先生與金龍魚結緣,馬來西亞位於東南亞,國土被南中國海分隔成東、西兩部分,交通非常的便利,過去由於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郭鶴年先生和他的侄子郭孔豐通過多年的磨礪打拼,最終站到了人生的巔峰,成為了馬來的首富,同時在2020年,益海嘉裡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位列《財富》雜誌2020年世界500強企業第285位。
  • 金龍魚提價5%或引發跟漲 成本仍為調價主因
    金龍魚宣布漲價5%  隨著發改委食用油限價令結束,國內食用油再次醞釀漲價。此前從未得到官方證實的食用油漲價消息,如今已經得到確認。  8月2日的消息,國內食用油巨頭益海嘉裡宣布,其金龍魚品牌食用油於8月1日起上調價格,幅度約為5%至6%。
  • 「金龍魚」將落戶 通州灣新出海口呂四起步港區
    本報訊 (記者黃海)9日,世界500強益海嘉裡呂四港金龍魚食品工業園項目投資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上海市浦東新區金龍魚大廈舉行。
  • 金龍魚,萬億食用油行業的絕對龍頭,值得我們持有一生!
    基本面金龍魚背靠大樹好乘涼,是巨無霸商業帝國——益海嘉裡的一員。這就決定了,金龍魚的原材料供應、營銷、技術支持,成熟而穩定。這次金龍魚的上市主體是益海嘉裡,它旗下還有胡姬花、歐麗薇蘭、香滿園等耳熟能詳的品牌。
  • 米麵油大王「金龍魚」IPO衝刺,2018年營收1670.74億與中糧競賽
    投稿來源:消費日曝超過1600億銷售額的糧油巨無霸金龍魚很快登陸A股了。按照銷售規模,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將成為A股市場規模最大的快消企業,沒有之一,規模是貴州茅臺的2倍多。而益海嘉裡金龍魚有可能比整體上市的中糧集團速度更快登陸資本市場,而在糧油規模上也超過中糧。這一切源於6月11日,上海證監局發布的「中信建投關於益海嘉裡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益海嘉裡金龍魚)輔導工作總結報告」,中信建投完成了對益海嘉裡金龍魚的上市輔導工作,「金龍魚」衝刺A股進入關鍵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