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訓: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

2020-12-11 水木然

常言道的「一不做,二不休」,是形容做事就要徹徹底底,不要拖泥帶水。

而如今,「一不做,二不休」有了新的寓意,與「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連在一起,共同詮釋了老祖宗們為人處事的最高智慧。

1

一不做

不要做惡,不要害人,不給別人添堵。

人一輩子,最不能做的事情就是害人。害人終害己,多行不義必自斃。壞事做多了,就是給自己挖坑,最後將自己深深陷入其中。

有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一個婦人給全家人煎薄餅吃。她總是多煎一個,放到窗臺外邊,留給飢餓的路人。

一個駝背老乞丐每天來取走薄餅,在離開時都會自言自語地咕噥一句話:「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這樣日復一日,婦人對老乞丐越來越厭惡,因為薄餅全是讓他拿走的,而他從沒說過一句感恩的話。

終於有一天,婦人在薄餅裡下了毒!就在準備把薄餅放到窗臺上時,她猶豫了。最後她將有毒的薄餅投到火裡燒掉,重新做了一張,放到窗臺上。老乞丐還是和以前一樣取走了餅,嘟噥著他那句「口頭禪」。

那天晚上,婦人在外地的兒子回家了。兒子告訴婦人:「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我餓得昏倒在地。幸好有一個駝背老人路過,他好心地給了我一整張薄餅!」

聽了兒子的話,婦人臉色蒼白,她明白了那句話的含義——「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2

二不休

1、休要異想天開

天上不會掉餡餅,不要異想天開。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這世上從來沒有不勞而獲。飛在天上的是鳥,落在盤子裡的才是菜。

多做事,少幻想,做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栽好梧桐樹,鳳凰自然來!

2、休要狂妄自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狂妄自大的人缺少自知之明,經常自以為是,其實是「半瓶子醋」;而有真本事的人反倒是謙虛、低調,不顯山不露水。

一隻駱駝辛辛苦苦地穿越沙漠,有一隻蒼蠅趴在駱駝的背上,不花一點力氣,也過來了。

蒼蠅對自己的聰明做法很得意,假惺惺地對駱駝說:「謝謝你辛苦地把我馱過來,再見!」

駱駝看了一眼蒼蠅說:「你在我身上的時候,我根本就不知道;你走了,也沒必要跟我打招呼。你根本就沒什麼重量,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3

三不猴

在一些擺件、飾物中,常見一種「三不猴」的造型:三隻猴子呈半蹲姿勢,模樣憨態可掬,第一隻用手捂著耳朵,第二隻用手捂住嘴巴,第三隻用手蒙著眼睛。

「三不猴」造型表現的是佛教超然處世的智慧,三隻猴子分別代表:

不說,不說他人之事;

不看,不看世間繁雜;

不聽,不聽嚼舌之音。

這造型也體現了儒家的教導,「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對於讓人厭惡的行為,我們選擇不看;對於閒言閒語,我們選擇不聽;對於傷人傷己的話,我們選擇不說。

這造型也表達了道家的修身境界。老子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在家中擺置一尊「三不猴」的雕像,可以提醒和告誡我們,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與人打交道時都要小心翼翼,謹守這三隻猴子所代表的「三不」之道。

不該聽的不聽,不該說的不說,不該看的不看。如此才能夠免招是非,免惹爭端,才能夠四平八穩,平步青雲。

4

四不為

做事先做人,做人要有一定的原則,就是「四不為」。

1、不可貪求

《呂氏春秋》:「事隨心,心隨欲。欲無度者,其心無度。心無度者,則其所為不可知矣。」

慾壑難填,人心難測。貪慾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一念貪慾,便削剛為柔,利令智昏,變恩為殘,玷汙清白身,敗毀了一世人品。所以,古人以不貪為寶,可以度越一世。

2、不可不孝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一個人若不孝順,對至親父母冷漠無情,也就喪失了立身之根、做人之本,沒有人敢於信任他,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和他來往。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人間最苦是爹娘,人生唯孝不能等。

3、不可勢利

這個世界難免勢利,做人目的性特別強、做事功利心特別強的人往往無人緣,也並不怎麼成功。

做人也不要輕視任何弱者。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水輪流轉。現在你高攀不起的人,可能就是當年你愛搭不理的人。

4、不可矯俗

超凡脫俗,潔身自好,是好事,但是如果存有矯正世俗的心態,時時標新立異,處處與世俗對著幹,那麼將會到處碰壁,無處容身。

人畢竟生活於塵世之中,不食人間煙火是不行的,不可矯俗,應該「合俗」,容納別人,也被別人容納。

5

五不親

有五種人,虛耗你的光陰,剝削你的幸福,妨礙你的快樂,不可親近。

1、圓滑過頭——「老油條」

有的人,處事為人,深藏不露,就是對朋友也永遠會留一張底牌,他只希望別人真誠對待自己,而自己是否真誠不重要。

別人始終弄不明白他的真實意圖,和他來往一段時間,總有被耍的感覺。這樣的人遠離為好,他不會為別人考慮,而是更喜歡駕馭別人。

2、一毛不拔——「鐵公雞」

有的人只願意索取,不願意付出,特別愛貪小便宜,喜歡順手牽羊,有好處就上,有利益就沾,錙銖必較,吃不得眼前虧。

這種人絕不會忠誠做事、全心全意付出,而是吃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

這種人也從不懂得對等付出,在他看來,給他多少都是應該的,而他一點也不回報別人更是應該的。

3、信口開河——「胡咧咧」

好吹噓的人,滿嘴胡咧咧,開始接觸時,容易讓人產生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的錯覺。

但幾次交往下來,尤其是遇到實際問題時,會發現他的行為或者做事的效果與他之前誇下的海口嚴重偏離。親近這種人就是浪費時間。

4、至賤無敵——「二桿子」

「二桿子」往往是一種無賴心態,沒有底線,蠻橫愚蠢,有所求則拼命巴結,利用完別人就過河拆橋,落井下石。

人至賤則無敵,這樣的人往往會不擇手段來獲得想要的一切。殊不知,過猶不及,最終他們不僅傷及無辜,失了人心,而且也賠上了自己的前程。

5、容易受傷——「玻璃心」

有的人特別容易受傷,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會讓他覺得受了冒犯;對自己的尊嚴極度敏感,別人說點無關痛癢的不同看法,也能讓他憤怒。對這種人,還是「相忘於江湖」吧!

萬不能做惡,休要幻想與狂妄,不看不說不聽與我無關之事,不可不孝、貪求、勢利、矯俗,更不能親近消耗著你光陰的五類人。

其實快樂人生很簡單,抬頭時看雲,低頭時看路,淡泊寧靜,自然從容,就夠了。

相關焦點

  •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聰明人才能領悟背後的深意,很精闢!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聰明人才能領悟背後的深意,很精闢!有句老話: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其中,「一不做二不休」經常被大家拿來使用,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背後真正的含義。二不休 第一,不要異想天開。農村人經常這樣教育孩子「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真的掉餡餅,也被早起的人撿去了」。
  •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是什麼意思?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意思是告訴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一不做,二不休」這句話成為了人們的口頭語,這幾句話的正解是這樣的。「二不休」指人生中不能停止做兩件事。第一不能停止學習,有句話叫做「活到老,學到老,學到八十不叫巧」。人生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加強修養的過程,每個人在人生的路上都在不斷地修正自己,學海無涯,只有不停止的學習才能提高自己。
  • 清代三不猴石雕
    我喜歡猴子的活潑可愛,平日也喜好收藏,所以書桌上特地擺放了一件清代時期的三不猴老石雕。三不猴是3隻可愛的小猴子,形態各異,雕工精細,栩栩如生。3隻小猴子分別用手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所表達的意思是:不看、不說、不聽。三不猴源自佛家典故,表現佛教超然處世的思想境界。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源自論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
  • 三不猴在玉雕上的展現 你造三不猴嗎?
    什麼是三不猴呢,其實三不猴是一種簡稱,佛法有雲;非禮勿視,非禮無言,非禮勿看。這三句話的簡稱三不,最近很流行的三不猴,就是把這三句話利用猴子活潑機靈為主載體,在玉雕上展現出來。雖雕工不屬於出神入化,但也簡單明了。非常有趣。
  • 米利堅這次真成了三不猴!
    米利堅總統到訪三哥家,三哥高層贈送了三不猴作為國禮。原本以為三不猴來自三哥古代的典故,但是查來查去,三不的說法,根源上還是孔子他老人家的原創。三不猴的造型就是由三隻小猴組成。三隻猴子呈半蹲姿勢:第一隻用手捂著耳朵,第二隻用手捂住嘴巴,第三隻用手蒙著眼睛。
  • 不看、不聽、不說的三不猴,多國都有其來源,是歷史上的巧合嗎?
    而關於三不猴的起源和他真正所代表的意義,到現在還是存在著多種多樣的說法,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三不猴的歷史,以及它的多種出處。 三不猴的神秘起源 關於三不猴的起源,國內最普遍的說法是源自孔子的一句諺語,「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非禮勿動」。
  • 墾利雙橋公園承遺風古訓 傳呂劇文化
    大眾網·海報新聞 見習記者 馬新怡 東營報導七月正是盛夏時節,樹木蔥鬱,百花齊放,百鳥爭鳴,蟬鳴不休。公園南面的廣場具有濃濃的文化特色,將儒家文化,古人古訓用大面積進行全篇幅展現。
  • 青藍說假期好物播不停,《三不猴》來嘍!
    比如我們今天介紹的這件玉雕作品——《三不猴》。這件《三不猴》,創作者為玉雕師任永輝,靈感正是來自於傳統的「三不猴」典故。而「三不猴」則來源於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不聽、不看、不說」這一極具東方色彩的處世智慧。
  • 中國彝族古訓文化微動漫作品·濟世篇
    原標題:中國彝族古訓文化微動漫作品·濟世篇廉 通 基 層為深入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楚雄實踐,充分展示「中國彝鄉·滇中翡翠·紅火楚雄」新形象,楚雄彝族自治州紀委州監委、州委組織部、州委宣傳部秉承「挖掘彝族古訓,傳承民族文化
  • 這樣的古訓不能忘啊!
    這樣的古訓不能忘啊!人們都說「人在做,天在看」,目的就是奉勸人們積德行善;人們都說「善惡終有報,只是遲與早」,目的就是奉勸人們別做惡事。然而,說歸說,總有人就是不信這個「邪」。是啊,作奸犯科的並不見少,違法亂紀的並不見少,警方的大門每天都敞開著,法院審判庭裡每天也是人滿為患。
  • 漲姿勢: 通常人說的「一不做二不休」,從何歷史典故而來的?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下決心做事,說到「一不做二不休」這個詞,其意思是:指做事果斷,不做則已,既然做了就要做到底。這個歷史典故出自何處呢?這個詞出自唐·趙元一《奉天錄》:「光晟臨死而言曰:『傳語後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 秘密就藏在這些潮汕古訓裡
    我們也許可以從「潮汕古訓」中找到答案!潮汕古訓,閃耀著潮汕人的處世哲學,更是潮汕人的傳家寶!祖宗智慧,字字珠璣。我們精選了潮汕古訓中的精髓,並加以說明,一起來看看:千金買厝 萬金買鄰潮汕人早就懂得了好鄰居的重要,「金厝邊銀親戚」,所謂「遠水救不了近火」,一個好鄰居比親戚更重要,甚至還比房子更值錢。「萬金買鄰」,多麼精闢的古訓。一個好鄰居,是事業成功的一個基礎。
  • 《不休的烏拉拉》怎麼打火山暴君龍 火山暴君龍打法攻略
    導 讀 《不休的烏拉拉》是一款休閒放置類遊戲,佛系組隊放置,群居戰鬥一起加入並肩作戰!
  • 《不休的烏拉拉》圖瓦納雪原攻略 圖瓦納雪原通關陣容分享
    18183首頁 不休的烏拉拉 《不休的烏拉拉》圖瓦納雪原攻略 圖瓦納雪原通關陣容分享 《不休的烏拉拉》圖瓦納雪原攻略 圖瓦納雪原通關陣容分享
  • 二十個漢字,二十句古訓
    二十個漢字,二十句古訓 相關學習
  • 【原創】美麗的無錫風光(二)中犢晨霧拍日出
    就一不做,二不休,圍繞太工療養院(中犢山)的環山公路轉了一圈,先後來到煙波致爽樓、湖邊的小亭、宏遠樓、遠山樓、映月樓、犢山樓、聽濤亭、二泉橋觀賞拍攝,六點二十分回到賓館。六點四十分左右我和五位同伴一同來到鹿頂山景區遊覽。來鹿頂山景區遊覽的情景,可以說是,霧消雲開,又迎陽光,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準備在第三篇日誌反映。
  • 不休的烏拉拉快樂的土撥鼠玩具詳解
    18183首頁 不休的烏拉拉 不休的烏拉拉快樂的土撥鼠玩具詳解 不休的烏拉拉快樂的土撥鼠玩具詳解 來源:網絡 作者:
  • 《不休的烏拉拉》元宵節兌換碼是多少 元宵節禮包兌換碼分享
    導 讀 不休的烏拉拉元宵節禮包需要通過兌換碼來活動,很多小夥伴還不知道這個兌換碼是什麼,接下來九遊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元宵節禮包兌換碼詳解
  • 《不休的烏拉拉》霸王龍屬性介紹 霸王龍寵物捕捉攻略
    導 讀 不休的烏拉拉霸王龍怎麼獲得 霸王龍寵物捕捉攻略,霸王龍的屬性怎麼樣,這個寵物適合什麼職業,不妨詳細了解下九遊小編帶來的新內容吧
  • 《不休的烏拉拉》圖瓦納雪原怎麼打 圖瓦納雪原通關攻略
    導 讀 不休的烏拉拉圖瓦納雪原怎麼打 圖瓦納雪原通關打法攻略,圖瓦納雪原要怎麼搭配陣容,具體應該要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