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兵樣④丨義烏抗戰老兵邵福榮:102歲抗戰老兵仍騎車帶著老伴去...

2020-12-25 瀟湘晨報

人物簡介:邵福榮,原名邵景榮,義烏市大陳鎮馬畈村人,曾入伍於義烏市抗日武裝金蕭支隊堅勇大隊,參與抗日戰爭。退伍後務農種地,從事「雞毛換糖」副業。

中國義烏網10月12日訊(見習記者 萬怡珍 記者 沈穎潔 編輯 童薈穎)在義烏市大陳鎮馬畈村的一農戶家中,一位老人正坐在灶臺前,一手拿著燒火棍,一手拿著扇子。當記者來到他家中,他連忙起身喊孫子拿凳子和飲料,還從灶臺上拿出了剛煮好的玉米,熱情招呼,誰能想到這是一位102歲的抗戰老兵。

他是一個百歲老人,耳朵聽力不太好,精神依然矍鑠,提起自己當年的往事,記憶猶新。邵福榮是土生土長的義烏人,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裡。抗戰時期,國難當頭,匹夫有責,年輕的他毅然地加入了義烏抗日武裝金蕭支隊堅勇大隊,走上了抗日的道路。他發揮自身的優勢,從事後勤工作,為前線浴血奮戰的戰士們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他總不忘自己保衛的是金華到蕭山路段,不停地重複著一句話:「當年是在金蕭支隊的堅勇大隊的,我是班長,跟著大隊長陳福明,我們在這個路段流動地打鬼子,打炮臺,日本人一出來就打。」

問到與其一起作戰的戰友現狀時,「戰友啊。」邵老的兩隻手指不自覺地往前方伸了伸,眼睛也漸漸泛起了水霧,「我們村就有三個人一起去,現在就只剩我一個了。」

退伍後,他選擇了回家務農,一邊種地,一邊搖著撥浪鼓。農忙過去了,就挑著擔子去走街串巷吆喝賣貨,以「雞毛換糖」作為副業。「對小時候的我來說,爺爺的小推車就是個移動的『寶藏庫』,裡面總是堆滿了各種各樣的零食和新奇玩意,等到一個村放電影了,爺爺就會帶著我一起去到那裡,然後打開『寶藏』。」老人的孫子邵國強告訴記者,「現在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是還是閒不下來,家裡有塊地,會去種點玉米、辣椒什麼的,這邊翻翻土,那邊挖一挖。偶爾還會騎著三輪車載著奶奶去楂林趕集,買點生活用品,生活很是愜意。」

聊到此處,邵福榮的老伴正帶著剛從村裡食堂打的午飯返回家中,聽到我們聊到趕集,她笑著說:「去趕集的時候,那邊的人都會跟他打招呼。孫子覺得他年紀大了,讓他不要去了,他還說要去的,要去的。我知道是他在家裡呆不住,我不放心他,就跟著他一起去。」

隨後,94歲的她走到餐桌前,將飯盒一一打開,還湊到邵福榮耳邊詢問:「餓不餓?我們開始吃飯了好不好?」只見邵福榮點點頭,顫顫巍巍地起身,回屋裡搬了一條椅子給老伴。兩人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著,陽光傾瀉在他們身上,美好時光好似定格。

吃完飯後,邵福榮指了指裡屋懸掛著的幾張照片對記者說:「家裡也沒有什麼老物件了,只有我和老伴的照片了,以前事情也記不清楚了。」

「每次有閱兵式的直播,爺爺都會讓我去他家和他一起看,穿好軍裝的他就端正地坐在電視機前,神情肅穆地盯著電視畫面,生怕錯過每一個精彩瞬間。」邵國強說,「爺爺很少和我們說年輕時候的故事,可能是不願回憶,也可能是老得記不清了。我們只知道他年輕時為國盡忠,勇敢正直,在他的言傳身教下,我兒子也入伍參軍了,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軍人。」

如今,邵福榮一家四世同堂,生活美滿,其樂融融。看著生活一天天變好,祖國一步步強大,作為抗戰老兵,他由衷地感到驕傲。老人沒有大氣磅礴的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感人場面,他在一點一滴、平凡的小事裡,在平淡無奇的生活裡體現著一個老戰士的高尚情操。

【來源:中國義烏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永嘉籍抗戰老兵參加中秋戰友茶話會 九旬老兵團聚
    記者 鄭之越/攝  溫州網訊 94歲的抗戰老兵潘志山來了,96歲抗戰老兵陳成德來了,抗戰老兵陳鳴風的遺孀張秀珍來了……  昨天,在永嘉縣藍色海灣國際酒店,永嘉籍10名抗戰老兵和1名抗戰老兵遺孀,被永嘉關愛抗戰老兵志願者組織在一起,參加了「抗戰老兵中秋戰友茶話會」。老兵們表示,他們再也不怕被遺忘了。
  • 川軍抗戰將領後代結成「3456組合」 尋找抗戰老兵
    83歲的李克林、82歲的饒毓琇、74歲的劉文鏡、70歲的郭開惠這4個川軍抗戰將領後代,以父輩戰時的部隊番號集結。他們姓氏不同,卻共同有著難捨的抗戰情節,身上流淌著炙熱的愛國血脈。2011年清明節,劉文鏡帶著兒子、孫女去磨盤山公墓給父親掃墓。她得知抗戰將領郭勳祺也埋葬在這裡,便決定順道去祭奠一下。  沒想到,這一順道,竟在郭將軍的墓前碰到了郭開惠。在留下了彼此的聯繫方式後,劉文鏡正式進入「3456兄妹組合」。  「父親們在天上相會,於是也安排我們在地上聯繫。」
  • 洪江區志願者為抗戰老兵慶生_洪江區_縣市新聞_新聞中心_懷化新聞網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太武 唐盛)5月21日,是抗戰老兵趙宜甫92歲的生日,當天中午,洪江區抗戰老兵志願者龍俐君、譚小燕、張太武、唐華、張家樂等,帶著萬利隆贊助的愛心蛋糕 、500元致禮金和長壽麵,前往老人家中,為趙老過生日,祝趙老生日快樂!
  • 尋訪香港抗戰老兵
    清明節前夕,記者隨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遊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等老戰士及後人來到這裡,祭奠抗戰期間犧牲的英烈們。從西貢賽馬會大會堂後院到沙頭角羅家大屋,在尋訪香港抗戰老兵們的過程中,記者仿佛重新置身於當年的歷史情境中:在日軍侵佔的三年零八個月裡,港九獨立大隊的戰士們參與營救南下文人和美國飛行員克爾等,為抗戰出生入死。
  • 為抗戰老兵們拍一張有尊嚴的照片
    見到九十歲的封玉堂老人時,他正躬身給玉米地鋤草,站起身來,握住鋤頭,站得筆直,真的有當過兵的樣兒。有位老兵退伍返鄉後在村裡幹了幾十年村支書,該幹農活就去幹農活,很有力量,幹什麼事都敢做敢想很利落。▲2013年,在平山縣柏嶺村,李君放見到89歲的老兵封玉堂時,他正在地裡鋤草。
  • 105歲抗戰老兵去世 102歲弟弟寫輓聯泣別
    昨日,102歲的馬識途提筆,為哥哥寫下輓聯  昨日早晨七點,102歲著名作家馬識途的哥哥、105歲抗戰老兵馬士弘,在成都因病去世。  馬識途得知消息後,和94歲的弟弟馬子超相擁而泣。悲痛中的馬識途為哥哥寫下輓聯:「鏖淞滬衛武漢鬥湘鄂戰石牌守國門確是抗戰八年老英雄,隱寒門歷滄桑經沉浮輕死生覺大夢果然瀟灑百歲真高人。」
  • 全國抗戰老兵南京再聚首:硝煙已散盡 英雄未遠離
    據中新網7月6日報導,6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餘位抗戰老兵齊聚南京,在全民族抗戰爆發八十周年之際,共憶戰爭歲月,重遊金陵遺蹟。十年來,每年的7月7日,他們都會在南京集結。 6日上午十時,30餘位抗戰老兵在南京中央飯店集結。 楊顏慈 攝 當天上午十時,抗戰老兵在南京中央飯店集結。
  • 臺灣老兵郝柏村去世,一生宣傳抗戰反臺獨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臺灣前行政機構負責人郝柏村於2020年3月30日去世,享年102歲。去年4月2日,郝柏村因身體不適被緊急送醫。作為一名親歷抗戰的老兵,郝柏村是一名堅持抗戰和反臺獨的人士。剛滿6歲,父親就將他送入當地私塾讀書。1935年,郝柏村考取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2期,該校的前身是黃埔軍校。隨著抗戰爆發,前線軍官損失巨大,這批學員不得不提前畢業。上前線前,他們獲準回鄉探親,人人都知道,這很可能是與家人的最後一面。19歲的郝柏村帶著父母和妹妹來到縣城照相館,拍了生平第一張全家福照片,結果也成了最後一張。這張照片一直陪伴著他,從大陸到臺灣。
  • 穿越歲月 歷史沒有忘記國民黨抗戰老兵
    以國家的名義關懷老兵  據介紹,為了順利遴選參加閱兵的國民黨抗戰老兵,各地民政部門均進行了周密細緻的安排,事前對每位老兵都進行了詳細體檢,並隨隊派出精幹的醫療人員,以確保老兵的身體健康。  時間永是流逝。
  • 洪江區:中秋節前洪江區志願者慰問抗戰老兵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太武鄒書恆)9月21日下午,洪江區抗戰老兵志願者龍俐君、鄒書恆、廖思陽、原雪等,為抗戰老兵吳炳宣、趙宜甫等送去了中秋月餅、油、麥片和衣服。抗戰老兵吳炳宣爺爺8月份因病住院,出院後的身體恢復的好,志願者祝福老兵爺爺健康長壽,節日快樂!
  • 安陽開展「抗戰老兵口述抗戰」活動 凝聚愛國力量
    安陽開展「抗戰老兵口述抗戰」主題宣傳活動,活動期間將通過抗戰老兵口述抗戰的形式,深入挖掘抗戰期間安陽市湧現出的英雄人物的震撼人心的英勇事跡,激發廣大網民的愛國情懷,引導人民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
  • 昆明航空助力 騰衝93歲抗戰老兵實現藍天夢想
    2019年4月16日,由雲南省僑聯青委會、騰衝機場、昆明航空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圓抗戰老兵藍天夢」公益活動圓滿落幕。此次活動實現了騰衝滇西抗戰老兵車懷春老人搭乘飛機的願望,表達了對抗戰老兵的關懷和敬意。
  • 聽老兵講述抗戰故事 讓偉大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這一天,從抗戰烽火中一路走來的陸軍第78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參觀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重溫抗戰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抗戰老兵史保東、抗戰烈士遺屬高碧英,給家人講述抗戰英雄的故事,緬懷抗戰先烈……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傳承著偉大抗戰精神。  記者走近這些參與抗戰的部隊和老兵,以及抗戰烈士遺屬,聽他們講述槍林彈雨背後的故事。
  • 慶祝抗戰勝利75周年,向保定唐縣41名抗戰老兵致敬
    從保定市唐縣文化和旅遊局獲悉,2020年8月12日,唐縣文化館組織舉辦唐縣抗戰老兵圖片展。活動旨在更好地發掘和發揮紅色文化獨特的價值功能,增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時代責任感,傳承民族精神,弘楊抗戰文化,歌頌革命英雄事跡,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重慶彭水:天氣漸冷 點點滴滴溫暖抗戰老兵
    重慶市彭水縣黃家鎮漆紅村的楊佳福老人,今年已經90歲。他是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的一名抗戰老兵。當地黨委政府幹部來到他家,將棉衣輕輕給他穿上,還帶著醫生對他進行了體檢。楊老十分高興。不僅是楊佳福老人,在紅色小鎮黃家鎮,還有3位健在的抗戰老兵,他們都已90多歲高齡。除了給他們送禦寒的棉衣外,還將健康扶貧車開到家門口,為他們免費做心電圖、彩超、測血壓等體檢項目,保證能及時發現他們的病情及時就醫。
  • 辛店鄉:心系退伍軍人 關愛抗戰老兵
    駐馬店網訊(記者 田瑞德 通訊員 潘丹丹)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近期,平輿縣辛店鄉黨委書記劉鵬、鄉武裝部部長丁嵐、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賈永平及工作人員潘丹丹一行,攜帶抗戰紀念封和生活用品
  • 抗戰老兵96歲壽辰 老戰友和志願者們都趕來了
    13日,井研縣研經鎮紅光村的一個農家小院裡無比熱鬧,這一天,抗戰老兵殷紹文的家人為他舉辦96歲壽宴,得知消息,井研縣的抗戰老兵和各地的志願者們都趕來,為老人送上了生日的祝福。井研的抗戰老兵們趕來為殷紹文(左二)祝壽【熱鬧】抗戰老兵96歲壽辰老戰友們趕來為他祝福
  • 川籍九旬抗戰老兵周棟梁因病逝世 曾前往滇緬參與抗戰
    年後的幾次老兵聚會上,少了周棟梁的身影,這讓不少老兵都有些不習慣。按照他的性格,只要有戰友聚會,無論風雨都會坐著輪椅而來……3月1日,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從關愛老兵川軍團志願者處獲悉,90歲高齡的抗戰遠徵軍老兵周棟梁,已於當天凌晨6點過,在成都因病辭世。
  • 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離世 家人:他生前最愛講抗戰經歷,愛敬軍禮
    此前報導: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在四川西昌辭世,曾與日軍肉搏腹部中刀近段時間,電影《八佰》在全國熱映,電影講述了抗日戰爭中的一段悲壯英雄史,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數百壯士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孤軍奮戰四天四夜,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
  • 央視聚焦抗戰老兵鄭天付《夕陽紅》欄目組南充取景
    今年6月底、7月初,本報與安徽阜陽市媒體聯合,對長期居住在阜陽市的102歲南充籍抗戰老兵鄭天付時隔84年再次回鄉一事進行了系列報導,引起讀者廣泛關注,南充、阜陽兩地誌願者的互動也引起了央視的注意。8月11日和8月12日,在順慶區公安分局輝景派出所的配合下,欄目組來到鄭天付的老家大堰溝村,對鄭天付的妹妹鄭玉芳及鄭天付的老鄉進行採訪,同時還對當地另一名抗戰老兵王國鼎進行了採訪。  對於央視欄目組的到來,鄭玉芳興奮不已。據輝景派出所民警陳勁松介紹,聽說有央視記者來採訪,鄭玉芳還特意打扮了一下。她給央視記者講訴了哥哥出川抗戰前與兄弟姐妹間的小故事,以及哥哥離家後家人對他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