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宋獻民 好大夫
本文作者:宋獻民醫生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
簡單來講用就是健康細胞來替換骨髓中的異常或缺失的細胞。正常情況下,骨髓中的幹細胞能產生血細胞。人體內不同類型的血細胞,均由骨髓中被稱為「造血幹細胞」的細胞產生。
骨髓就像每個人都種植了自己的一片花田,紅花綠草(各種血細胞)。這片勃勃生機均是花農播撒的種子(幹細胞)形成的。可是人生如戲,當花農讚嘆花田美好,感覺即將登上人生巔峰的時候,卻會有噩耗傳來。
一些患者不幸的罹患各種惡性血液病,如白血病,高侵襲性淋巴瘤。就像雜草叢生的苗圃,不僅影響美觀,還抑制正常花苗(各種血細胞)的生長。或者,還有一些患者罹患再障等骨髓衰竭性疾病,就好像苗圃出現蝗蟲過境,導致本身種子衰竭。
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重新播種,植入健康的幹細胞(即「供者」細胞)。供者細胞會成長為正常的血細胞,重新生機花海。
哪些人可以成為供者?
供者細胞有多種來源:
1、患者本身:
一些血液系統疾病的患者可以採集自己的幹細胞進行移植,也就是常說的「自體移植」。是否適合行自體移植,特別是能否動員到未被腫瘤細胞汙染的幹細胞,需要專業的醫生進行評估。
2、與患者有親緣關係且血液與您匹配的人:
如果您有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完全相合的供者(MRD),一般是同胞兄弟姐妹。可是作為時代特色的獨生子女一代,常常沒有同胞供者。
敲黑板:不要再問為啥爸媽不是全合供者,因為父母都只提供我們一半的基因啊。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 單倍體移植逐漸成熟,「上有老下有小」不再是劣勢,雖然辛苦,但它至少保證患者擁有一個或者多個供者。
3、與患者無親緣關係但血液與您匹配的人
就是所謂的「HLA相合的無關供者(MUD)」。媒體宣傳的骨髓捐獻多半就是讚揚這類供者。一個和您沒有血緣關係的人,無償的為患者捐獻他的幹細胞,必須給他們點無數贊。
隨著人們對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認識,我們的骨髓庫不斷壯大,越來越多的人能在骨髓庫尋找到相合供者。但最後能成功完成MUD移植,還取決於疾病情況,及供者體檢等多種因素。
4、新生兒的臍帶血(與患者匹配)
常常受疾病情況,及臍血細胞數的限制。一個體重100kg的患者想靠平均體重3kg的寶寶的臍血來植活自己的「花田」,基本是難度太大。「滄海一粟」大約就是形容這種懸殊。
怎樣採集幹細胞?
1、骨髓:
既往和現在某些國家仍在應用的獲得造血幹細胞的一種方式。供者需進入無菌手術室,在全麻的情況下進行骨髓抽吸採集。採集數通過骨髓的單個核細胞數來決定。目標值在2-4✖108/L。採得骨髓後醫生還需進行相應處理後才可以回輸給患者。
2、外周血造血幹細胞
想要成為捐獻者的小夥伴們,是不是聽完骨髓採集就開始腿軟,冒汗,心虛想要退縮啦。
不用擔心,我國現在已經基本不再應用這種聽上去嚇人的方式獲得造血幹細胞。更多的應用外周血造血幹細胞採集術。供者只需要在採集前5天左右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使造血幹細胞動員至外周血,再通過穿刺外周靜脈經血細胞分離機,採集幹細胞即可。供者損失的血液一般在200-400ml之間,不會影響供者健康。
移植期間會發生什麼?
類似於花農在種植前要先耕地,滅蟲,除雜草。患者在移植前會接受大劑量化療,放療和免疫抑制,我們稱為預處理。目的是可殺滅腫瘤細胞,抑制自身免疫,清空骨髓,保證植入。
這些治療是為了讓患者的骨髓做好接受新的幹細胞的準備。經過預處理,患者會有一個免疫低谷,患者需要入住無菌層流病房。
之後,醫生會將供者細胞通過患者的中心靜脈導管或另一條靜脈回輸入體內。幹細胞將會自行找到自己的苗圃(歸巢效應),入住患者的骨髓。隨後幹細胞就會開始產生正常的血細胞,開啟一段新人生。
移植的併發症是什麼?
和種花養草一樣,不是撒上種子就萬事大吉,開花結果需要的反覆工序更多的在小苗發芽後的護理上。移植後患者可能出現各種副反應:
1、消化道副反應:口腔潰瘍和腹瀉,噁心和嘔吐
2、毛髮脫失(見於頭部、面部和軀體)
3、肺部、肝臟或骨骼問題
4、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GVHD):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排異」。發生GVHD時,供者細胞會攻擊患者體內的器官。這會導致皮疹、腹瀉和肝臟問題。
5、移植患者也可能出現長期副反應,包括:受孕困難,其他癌症(可發生於移植後數年),長期持續的GVHD
總而言之,移植後是一個更長期的複雜過程,並常常較移植本身更決定最後的存活及生活質量,所以所有患者都需要選擇專業的經驗豐富的團隊來觀察監測。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