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中使用霧化治療 這些細節一定要注意!

2020-12-18 健康界

為什麼肺部有利於吸入藥物?人工氣道和機械通氣對呼吸系統和霧化吸入治療會產生哪些影響?如何規範化霧化吸入治療技術?不同情況下的霧化治療操作方法你都了解嗎?在霧化治療時可不用關閉加熱溼化器的原因是什麼?

吸入治療發展有許多裡程碑事件:可追溯到4000年前

霧化吸入治療的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的印度。在公元前1554年古埃及已經開始使用吸入莨菪煙霧治療呼吸困難。1940年Charles Hudson發明了世界第一個小容量噴霧器The PEN-I-SOL® Inhaler,人工吹制的玻璃產品手持式玻璃球霧化器。

在1955年,壓力定量吸入劑(pDMI)問世,使用的藥物是β受體激動劑。之後發生了在歷史上非常重要的異丙腎吸入劑事件,發現對於哮喘患者來說,吸入異丙腎後哮喘病死率上升400%。上世紀70年代,吸入糖皮質激素(ICS)出現,成為哮喘的治療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發現,奠定了現代哮喘治療的方式和藥物選擇。

上世紀90年代後一系列藥物應用於臨床,吸入裝置類型不斷更新和改進,包括定量加壓吸入劑、碟式乾粉吸入劑、篩孔霧化器等。貫穿霧化吸入治療的整個發展過程,既有藥物的改進,也有技術的改進。

為什麼霧化吸入對肺部如此重要?

肺部有利於吸入藥物的因素與基礎的解剖學和生理學特徵有關,由於肺泡麵積大、氣血屏障薄,藥物吸收迅速;首過效應少、酶活性低代謝作用少;吸入藥物可直接作用於靶部位,起效快、藥量少於全身、全身副作用少。

對於重症或機械通氣患者來說,霧化吸入治療的目的為以下幾點(SHAPE工具指導應用)

S:Relief airway spasm,解除支氣管痙攣,緩解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

H:Humidify,溼化氣道;

A:Antiinflammation,anti-infection 抗炎,抗感染;

P:Prevent,預防呼吸系統併發症,如氣道炎症、梗阻、肺不張、感染、窒息等;

E:Expectorant 祛痰。

人工氣道/機械通氣對呼吸系統和霧化吸入治療會產生哪些影響?

對呼吸系統的影響——可使上氣道功能喪失

建立人工氣道和進行機械通氣這種臨床操作本身會對呼吸系統造成一些影響,比如上氣道功能喪失,包括發聲受限、需要額外加溫加溼、咳嗽反射減弱、氣道損傷;支持肺通氣的同時增加了氣道阻力、氣道痙攣或水腫、機械通氣相關肺損傷、下呼吸道黏膜、纖毛受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等。臨床上需要一些治療措施減輕或防止這些問題發生,其中霧化吸入治療措施極其重要。

霧化吸入治療的重要性:

99%的ICU醫生會在機械通氣中使用霧化治療

這是2013年發表的一項關於ICU醫生在機械通氣中是否選擇霧化吸入治療的全球調查(n=854例),涵蓋70個國家共計611個ICU科室。

調查發現:99%的ICU醫生會在機械通氣中使用到霧化治療,也就是說霧化吸入治療作為在機械通氣患者中一項常規且重要的臨床治療手段。

其中43%僅使用小容量霧化器(nebulizer),2%僅使用加壓定量霧化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s),54%兩種霧化器都使用。最常用的霧化藥物是支氣管擴張劑和糖皮質激素。

體位、儀器的選擇、溫度溼度、吸氣氣流、呼吸方式都可能對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

建立人工氣道和機械通氣會對霧化治療本身產生一系列影響,包括療效和藥物輸送。與自主呼吸的患者不同,機械通氣患者在霧化治療方面有其特殊性。比如,IMV患者只能仰臥位或半臥位;不能使用乾粉霧化器;溫度和溼度恆定,不受環境的影響;只能通過人工氣道進行氣體輸送。以上這些問題都可能對霧化吸入治療的效果產生影響,同樣,霧化吸入治療本身也會對機械通氣產生影響。

臨床上有哪些細節需要我們關注?

1、機械通氣霧化給藥存在許多不規範之處

調查顯示:

①77%未調整機械通氣參數和設置;

②僅65%在呼氣端添加了過濾器,這其中有28%未曾更換過過濾器;

③22%會在霧化給藥時關閉加熱加溼器;

④關於霧化顆粒大小、霧化輸出和肺部沉積的知識非常少。

霧化吸入治療技術開展的程度如何以及是否規範,對ICU患者的預後有重要影響。

2、影響氣管插管患者有效霧化的因素

霧化治療裝置、呼吸機模式及設置、人工氣道、呼吸機管路以及患者相關因素都會對治療效果產生影響。如在霧化治療之前,需要對氣道痰液進行清理,否則會對霧化治療的過程和肺部沉積造成影響,還有加溫加溼器、吸入氣體密度、霧化器在呼吸迴路中的連接位置與方式,甚至包括氣管插管型號等問題。

3、機械通氣患者使用霧化藥物的相關重要問題

人工氣道改變了氣溶膠輸送的環境和方式、霧化治療對機械通氣的影響如何、如何保證藥物在下呼吸道的沉積、各霧化裝置的連結、不同霧化方式的優缺點……這些是臨床醫生需要關注的問題。

我國頒布了很多霧化相關專家共識,以下只是一部分

2014年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呼吸治療學組發布了《機械通氣時霧化吸入的專家共識(草案)》。

對專家共識內容進行簡單解讀

有創機械通氣患者可以選擇哪些霧化裝置?

最主要的是小容量霧化器SVN(small volume nebulizer),包括噴射霧化器、超聲霧化器和震動篩孔霧化器,另外還有定量吸入器(MDI)。

為什麼小容量霧化器在機械通氣患者中應用最廣泛?

定量吸入器使用藥物有限,而小容量霧化器有多種藥物選擇,可使用的霧化吸入藥物包括,支氣管舒張劑、糖皮質激素、抗菌藥物、表面活性物質、黏液溶解劑等。使用範圍廣,包括噴射霧化器、超聲霧化器以及震動篩孔霧化器。

 噴射、超聲、震動篩孔霧化器的基本原理有什麼不同?

1.噴射霧化器

噴射霧化器原理簡單,壓縮氣體高速運動通過狹小開口,局部負壓在氣流出口旁因虹吸作用將吸入容器內的液體排出,遭遇高壓氣流時被衝撞裂解成小氣溶膠顆粒,遇到擋板時液體衝撞粉碎,形成藥霧顆粒。最主要的是有一個氣動來觸發整個霧化器的工作。

2.超聲霧化器

現在使用超聲霧化器也很多,它是通過霧化器底部晶體換能器將電能轉換為超聲波聲能(電力驅動),產生震動並透過霧化罐底部的透聲膜,將容器內的液體震動傳導至溶液表面,使藥液劇烈振動,破壞表面張力,形成無數細小氣溶膠顆粒釋出。

3.震動篩孔霧化器

震動篩孔霧化器效果比較好。採用超聲振動薄膜使之劇烈振動,同時通過擠壓技術使藥液通過固定直徑的微小篩孔,形成無數細小顆粒釋出。保證了顆粒的直徑就保證了輸送,這是最主要的一個特點。

做有創機械通氣時,如果要用到小容量霧化器,首先要關注使用的呼吸機是否具有霧化功能

對於噴射霧化器,在機械通氣基礎氣流上再外加一個氣流,這樣會增加基礎氣流,易引起患者觸發不良;同時可能增大VT,影響呼吸機供氣;增加氣溶膠浪費;對於慢阻肺患者來說,儘量採用壓縮空氣驅動,如果外接壓縮氧氣,會增加吸入氧濃度,可能會帶來氧濃度過高的問題,這種情況可能需要調整呼吸機參數:根據情況適當下調容量、壓力,氧濃度等。對於電力驅動來說,也會造成氣溶膠浪費。

《機械通氣時霧化吸入的專家共識(草案)》中有關小容量霧化器提到了以下四點:

推薦意見1:

使用未配備霧化功能的呼吸機時,如需進行霧化吸入,建議選擇定量吸入器、超聲霧化器或震動篩孔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以免影響呼吸機的送氣功能(推薦級別:E級)。

推薦意見2:

如需使用額外氣源驅動的噴射霧化器,需適當下調呼吸機預設的容量或壓力;密切觀察患者,如出現觸發不良造成通氣不足,需更改模式或支持力度,以保證有效通氣量。對慢阻肺患者,儘量採用壓縮空氣驅動;如採用氧氣驅動,需適當下調呼吸機預設吸氧濃度(推薦級別:E級)。

推薦意見3:

應用持續產生氣溶膠的霧化器時,建議關閉或下調基礎氣流量;當基礎氣流關閉時,建議將霧化器置於吸氣肢管路距Y型管15cm處(通過研究認為這個位置對於整個霧化液體的沉積和輸送是最好的);當基礎氣流存在時,建議將霧化器置於加熱溼化器進氣口處(推薦級別:E級)。

推薦意見4:

使用小容量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時,在呼氣端連接過濾器以吸附氣溶膠,避免損壞呼吸機內部精密部件;過濾器需定期檢測或更換(推薦級別:E級)。

4、未配備霧化功能的呼吸機通氣下的霧化吸入操作

準備物品與前面一樣,但需要使用外接驅動源,如使用壓縮氧氣或壓縮空氣作為驅動源。建議將霧化器置於吸氣肢管路距Y型管15cm處的效果是最好的。

霧化治療的驅動壓力:射流霧化需要壓縮氣體驅動。對慢阻肺患者,儘量採用壓縮空氣驅動。

5、外接霧化泵作為驅動霧化的操作

超聲霧化器需要準備物品與前面一樣,霧化連接管連接霧化器,同時連接壓縮式霧化泵。

還有震動網篩式霧化器,它的儲藥罐可位於呼吸管路的上方,降低了霧化裝置被管路汙染的可能性,並且可以在霧化過程中隨時增加藥物劑量。但對於霧化來說,冷凝水倒灌至霧化器會造成汙染、吸入。

使用小容量霧化器需要注意什麼?

1.霧化液量不宜過滿

霧化器屬於小劑量霧化器,容量約10ml,霧化器過滿將導致呼吸機驅動霧化器的氣源壓力不足以帶動霧化器工作,或者無法使霧化液形成氣霧,反而會降低霧化效能。

2.霧化時間不宜過長

霧化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15min左右。若霧化時間過長,容易導致患者觸發不良,通氣不足,造成呼吸困難加重。

3.呼吸機呼氣端連接過濾器

建議在呼吸機呼氣端連接過濾器,或關閉流量監測、取下流量傳感器,避免損壞呼吸機內部精密部件;過濾器需定期檢測或更換。

4.治療中密切觀察

密切觀察患者,如出現觸發不良造成通氣不足,需將呼吸機模式更換為輔助-控制通氣模式,並適當上調預設的呼吸頻率,以保證有效通氣量。霧化結束後恢復原參數模式。

5.噴射霧化器需下調呼吸機壓力

如使用噴射霧化器,需適當下調呼吸機預設的容量或壓力。

6.氧氣驅動需下調呼吸機吸氧濃度

如採用氧氣驅動,需適當下調呼吸機預設吸氧濃度。

共識中提到在呼吸機送氣初摁壓加壓定量吸入器,一定要同步!

機械通氣本身會對霧化治療產生一些特有的影響,比如加熱溼化,其實使用加熱溼化器後霧化吸入時氣溶膠在肺內的沉積量下降,但如果為避免上述情況而關閉加熱溼化器,加溫加溼的功能就沒有了,乾燥氣體吸入會造成呼吸道黏膜損傷等不良反應。權衡利弊後,在霧化治療時可不用關閉加熱溼化器,可適當增加藥量及次數去對抗可能因為加溫加溼過程中造成藥物的損耗。

另外輸送氣體的密度,應用低密度氣體輸送氣溶膠可增加肺內沉積量(流速快導致湍流,低密度利於形成層流)。如果是氣管切開的患者,脫機後霧化同時使用簡易呼吸器輔助通氣,可增加進入下呼吸道的藥量。

儘量減少呼吸機管路打折,避免使用直角彎頭,減少藥物在人工管路中的沉積。

呼吸機設置,對於呼吸機來說,要經過人工氣道及氣管插管,為了有效地輸送氣溶膠到下呼吸道,呼吸機輸送的潮氣量必須大於呼吸機管路和人工氣道的容量,成人潮氣量≥500ml即可;輸送的流速低效果好,越高越容易形成湍流,容易在人工氣道發生藥物沉積,不易到達肺部。所以霧化吸入時呼吸機設置低流量和方波送氣,以及較長的吸氣時間,有利於氣溶膠在肺內的沉積。

原標題:99%的ICU醫生會在機械通氣中使用霧化治療,哪些臨床細節需要關注?相關專家共識該如何解讀?

相關焦點

  • 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不能忽視,不然等於白治療了
    不過,對於霧化吸入治療,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會讓治療效果明顯,而如果方法不恰當,嚴重會讓寶寶發生不良反應。1、霧化時的姿勢這種治療主要是藉助儀器裝置把藥液分解為細小霧化氣體,之後經過口鼻把霧化氣體吸入到呼吸道或者肺部,以稀釋痰液,減輕支氣管痙攣的情況。
  • 如果醫生用這些藥給寶寶霧化,一定要說不!
    但在一些小診所或基層醫院,仍然存在不合理使用霧化藥物的問題。比如醫生會開出如地塞米松、慶大黴素、α-糜蛋白酶以及中成藥等藥物用來霧化,但這些藥物目前在國內尚無霧化劑型,這種用法屬於超說明書用藥,並不推薦。
  • 兒童在進行霧化治療時,應注意這5方面
    冬季之時,咳喘患兒增加,兒科霧化治療室也是人滿為患,為什麼這麼多患兒選擇霧化治療?關於該項治療,各位家長又需要注意哪些呢?該療法是將藥物通過霧化裝置輸出體積更小的藥物微顆粒,在短時間內主要通過呼吸道沉積於局部,從而發揮藥效,具有使用方便、應用藥物劑量小、作用於局部對全身副作用少、快速緩解症狀、兒童使用無痛苦等優點。不少家長多按照患兒需求,自行購買霧化裝置來進行家庭霧化治療,但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以減少操作的不規範帶來的影響。1. 裝置的選擇。
  • 闢謠:霧化治療,危害比輸液更厲害!醫生:這些知識你必須要知道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霧化對全身的影響很小,但它局部的作用卻很大,能起到「四兩撥千金」的作用。霧化治療的副作用副作用相對比較小,既然霧化藥物不經過全身,用藥量又少,對寶寶的副作用就更小了。如果硬要給TA強扣個帽子嘛,那也是可以的。比如霧化後要漱口,否則有可能造成咽喉部繼發性黴菌感染。不過只要緊遵醫囑,這些是可以避免的。
  • 給寶寶做霧化吸入治療,這些注意事項你必須get√到
    在霧化治療期間,要密切關注患兒的呼吸、面色,若患兒出現氣短,胸悶,面色蒼白,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將霧化量調小或暫停。對於抗拒、不配合、哭鬧嚴重的患兒,可採取睡眠時霧化的方法。霧化前,家長務必要為孩子面部塗上油性面霜,且不要讓藥液侵入眼睛。
  • 關於霧化治療必須了解的5個注意事項
    因此霧化吸入療法是用霧化的裝置將藥物分散成微小的霧滴或微粒,使其懸浮於氣體中,並進入呼吸道及肺內,達到潔淨氣道,溼化氣道,局部治療及全身治療的目的。 霧化治療可以應用於各種上下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中,如感冒、發熱、咳嗽、哮喘、咽喉腫痛、咽炎、鼻炎、支氣管炎、塵肺等氣管、支氣管、肺泡、胸腔內所發生的疾病,具有不良反應小、安全性高等特點。
  • 應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霧化治療很有效!
    這種局部用藥的方式,不僅能使藥物更高效地發揮作用,還能有效降低藥物在吸收、循環過程中給身體帶來的副作用。特別是對於嬰幼兒的呼吸道疾病,霧化吸入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 霧化治療安全嗎? 有家長會擔心,霧化的生理鹽水和藥物被孩子吸入到呼吸道內,藥物顆粒會不會長期存留在呼吸道中,給孩子造成損傷呢?
  • 霧化比輸液可怕?孩子一咳嗽就做霧化?關於霧化的幾個誤區,媽媽們別...
    入冬開始,咳嗽的寶寶就多了起來,在治療過程中,有些寶寶因為病情需要,得做霧化,這不免讓爸媽們擔心起來: 聽說霧化比輸液還可怕? 霧化藥物是激素,不能給娃用? 是不是咳嗽都能做霧化呢?
  • 一天二三百名患兒用霧化治療 網購霧化器不安全
    剛巧,最近一則關於「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比輸液更可怕」的消息在朋友圈流傳,讓不少家長開始心存疑慮:「霧化有沒有激素?對孩子到底有無傷害?……」針對這些問題,記者昨天進行了調查。  熱點剖析  霧化比輸液更可怕?  「霧化吸入使用吸入性激素時,霧化會否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吸入激素會影響身高嗎?」家長們紛紛提出質疑。
  • 針對新型肺炎患者,霧化吸入治療建議來了!
    霧化藥物儲存裝置、呼吸管路、霧化面罩等設備應該專門專用,使用一次性耗材; 醫務人員在對冠狀病毒感染患者進行霧化時,應注意嚴密的個人防護措施。 有創機械通氣患者呼出氣體推薦在呼吸機環路呼氣支加用帶吸附功能的過濾器過濾,避免患者呼出的氣體造成醫務人員的暴露以及對傳感器的損害,可以達到一定的保護作用;霧化治療結束後及時拆除過濾器,呼氣阻力增加時需及時更換。
  • 武漢一家醫院發出家庭霧化「禁令」,兒科專家:鼓勵家庭霧化規範化
    漢口某醫院的一名兒科醫生坦言,霧化吸入治療是治療呼吸道疾病最有效的給藥方式,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家長歡迎,但醫院霧化設備有限,為了方便家長免除排隊等待之苦,當家長提出開藥帶回家自行霧化的要求,醫生在仔細交待霧化的注意事項後,往往予以通融。
  • 兒童霧化要不要做?怎麼做?
    眼下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很多孩子因為感冒、流感、肺炎等問題而就醫,然後被建議做霧化。 對於霧化,很多家長都有困惑,比如是不是咳嗽就需要做霧化,到底哪些情況需要霧化?如果要做,該怎麼做? 怡禾診所的孫杰醫生寫過一篇文章回答過這些問題,再分享給大家。
  • 網傳「霧化危害堪比輸液」專家稱霧化治療更安全
    原標題:專家稱霧化治療更安全   昨日,家住漢口的唐女士很糾結,前幾天孩子踏青回來有點咳嗽,醫生說是過敏引發的哮喘,建議霧化治療。但她看網上文章說,霧化可能比輸液更傷害孩子,這讓她產生了猶豫:霧化治療真的有這麼大的危害嗎?
  • 兒童哮喘家庭霧化
    讓家長了解霧化吸入裝置的性能和原理 指導家長具體操作 制定簡明易懂的霧化吸入治療方案 病情加重時的藥物選擇及正確使用 告知霧化治療的注意事項和霧化機器的日常維護 制定定期隨訪的計劃
  • 霧化吸入知多少?
    又到了流感爆發季節,如果孩子有咳嗽、喘息,痰多或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醫生會根據情況給寶寶加用不同種類的霧化吸入。霧化吸入就是將藥物經吸入裝置分散成懸浮於氣體中的霧粒或微粒,通過吸入的方式沉積於呼吸道和肺部,從而達到呼吸局部治療的作用。
  • 霧化吸入藥物使用,90% 的醫生都用錯了
    霧化吸入是一種以呼吸道和肺為靶器官的直接給藥方法,具有起效快、局部藥物濃度高、用藥量少、應用方便及全身不良反應少等優點,已成為呼吸系統相關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 但霧化吸入療法的不規範使用不僅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更可能帶來安全隱患,威脅患者生命健康。
  • 治療哮喘,你一定要知道的常用藥物及用藥原則
    吸入動力全靠使用者的吸氣動作,不需和手控同步協調配合,3歲幼兒經耐心指導也會使用。二是療效好。國外用核素掃描證實,使用乾粉劑沉積於下呼吸道的行有效物顆粒多於氣霧劑,表明其療效優於霧劑。用於治療哮喘的膠囊式乾粉有三種:沙丁胺醇、倍氯米松、色甘酸鈉。
  • 「霧化」比輸液強,就真的無害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霧化已經是一種很常見的治療手段了,相比於打針輸液,在很多家長看來是「相對安全」的治療方法,其實啊,是藥三分毒,這種看似簡單便利的方式,對身體也是有一定的損害,有時候甚至不比輸液造成的損害小。為此我還特意諮詢了幾位權威的專家,專家說霧化是讓懸浮狀的藥物微粒,通過孩子的呼吸,吸入肺部和呼吸道中,進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 霧化藥物含有激素比輸液還可怕?來看看真相
    目前來說,霧化是起效快又比較方便的治療手段,不用擔心霧化藥的問題,全省用的吸入類的霧化藥物都是安全的。   問題   霧化藥含有抗生素嗎   還有家長關心,霧化藥物裡含有抗生素嗎?  宋麗說,因為幹擾素說明書上說是用於血液病的治療,家長一看很害怕,想著怎麼用這種藥給孩子霧化。實際上幹擾素也是一種生物素,不是單純的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病毒的複製和傳播,對提高孩子呼吸道抵抗力還是很有用的。   問題   在家霧化   需要注要哪些問題   在家做霧化,需要注意哪些?
  • 自己在家做霧化 當心孩子舊病沒除添新疾
    □記者 王婭青  不是所有咳嗽都適合做霧化  王秀芳主任說,購買家用霧化器在家給孩子做霧化的家長不少,不過,做出問題的也不少。有些孩子的咳嗽不是做霧化就能治好的,做霧化反而導致病情貽誤。有些家長選擇的藥物根本不適合霧化治療使用,不僅沒起到治療作用,還讓孩子本就敏感的氣道進一步受損。有些家長往霧化器裡加藥時不注意無菌操作,導致孩子出現繼發感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