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深不可測的水國墳墓裡,永遠有著浪花和鬼魂,巨大得無物可與倫比,強悍得永遠不受降伏……」19世紀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在他的《美國札記》中這樣寫道。那是來自於靈魂的震撼,在遊覽過尼亞加拉瀑布後,文人的情懷激蕩起壯志豪情的凱歌。
這就是尼亞加拉瀑布,它用雷鳴般的轟隆聲喚醒你沉睡的豪情,它用呼嘯的激流洗滌你胸間的塊壘,它用瀰漫的水霧澆灌你心中幽秘的花園。來到這裡,你會被它的雄奇所震撼、感動。那條連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僅56公裡的普通河流,卻在它短短的生命中衝破險阻,勇往直前,用永不停歇的奔跑譜寫了一曲激蕩的生命之歌。尼亞加拉在印第安語中是「雷神之水」的意思,印第安人說,那激蕩的瀑布轟鳴,就是雷神說話的聲音。
秋日裡的尼亞加拉大瀑布,雄奇與婉約並存。
尼亞加拉瀑布橫跨加美兩國。原本是一條普通的河流,卻在流經加美之間的河谷時被巖壁斷層割裂,跌落而下,超過56米的高度和洪流的巨大衝力,衝刷出7公裡長的峽谷。在美國形成美利堅瀑布;在加拿大形成如馬蹄狀的馬蹄瀑布,平均流量達5720立方米每秒,氣勢磅礴,被印第安人稱為「雷神之水」。1812年,美加為爭奪它而進行過激烈的戰爭,直到2年後戰爭才結束,尼亞加拉被劃為兩國共有,並各自在瀑布兩側建了一個叫尼亞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這裡不設一兵一卒,遊人可自由往來,是國與國之間和平開發自然資源的典範。
行走在尼亞加拉城裡,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水汽,耳朵裡隱約傳來的轟鳴聲像是誰的低語。偶爾,街道盡頭冒出青煙似的蘑菇雲,那是呼嘯奔騰的尼亞加拉瀑布。位於加拿大的馬蹄瀑布是其中最壯麗的,乘著遊船觀賞,連綿六七百米的浩渺天水從地平線浩浩蕩蕩呼嘯而來,在絕壁處,平和的碧綠色河水驟然變色,巨大的「翡翠」轟然碎裂,化為千軍萬馬崩崖而下,濺起百米水障;濃重的水霧將遊人的全身淋得通透,一浪接一浪的河水雷奔而來,大河似乎要通過在峭壁之巔的咆哮來一次最精彩的涅槃重生。那壓倒一切的驚人一跳,鑄就了它驚世奪目的輝煌。置身其中,水聲震耳欲聾,你只能眼睜睜地被它的雄渾所吞沒,那是用生命書寫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