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清朝,我們可能會想到那些清宮題材的影視劇,但是對於更多的人來說,那時候的積弱才是最為深刻的記憶。晚清時期,清廷的昏庸腐朽讓那時的社會一片民不聊生,皇室怯懦終究導致了弱國的地位。而這種情形也就導致了,兩國為爭奪一個海島爆發戰爭,打到一半才突然想起來:島是中國的,實在是可笑至極。
在我國黑龍江出海口之東的地方,有著一座名為庫頁島的島嶼,這是一片由我們最早發現的土地。在西漢《山海經》中就有著「有毛人在大海洲上」的記載,而它描述的正是庫頁島上當時的原住民費雅喀人。
我國是最早管轄庫頁島的國家,725年,唐朝在黑龍江下遊設立黑水府來進行這一片區域的管轄,其中就包括了庫頁島,這在《東亞史》中就有著詳細的記載。在《後漢書》中,庫頁島被稱為「女國」,《新唐書》與《通典》之中更是記載它為「流鬼島」。
10世紀時期,遼朝設五國部節度使來管轄庫頁島,12世紀時更是被金朝統治。1246年,元世祖忽必烈出兵徵討島上的骨嵬部,並在1308年收入麾下。元滅後,明朝在1409年設奴兒幹都指揮使司,庫頁島自此歸入明朝。1689年,清朝與沙俄更是籤訂了《尼布楚條約》承認了我們對庫頁島的所有,這座島屬於我國已經1000多年了。
但是,對於庫頁島,日本和沙俄心中一直都有著非常強烈的佔有欲,只因為在島上有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包括石油、煤炭和黃金等等。1295年起,日本就對庫頁島進行了傳教,而1645年沙俄才第一次見到了這座島嶼。這樣一座有著極佳戰略位置的寶島立刻就引起了兩國的矛盾,彼此都想要獨佔這座島,為此一度燃起了戰火。但是每當他們達到了一半時,又突然想到了這是中國清朝的管理地,頓時只好作罷,因為當時的清朝還算強盛。
就這樣,在清朝前中期強盛國力的壓迫下,庫頁島勉強保持了一種平定的情況。但在清朝走向衰弱後,沙俄和日本立刻囂張起來了。1860年,沙俄出兵從無能的清朝手中奪走了庫頁島,而日本為此也紅了眼,在島上的駐軍立刻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最終形成了南北分治的情況。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兩國就朝鮮半島、遼東半島以及庫頁島的控制權打得不可開交。而在這之前,1875年日本已經和沙俄籤訂了條約放棄庫頁島,在這次戰爭後,戰敗的俄國再也無法掌控庫頁島了,清政府也已經是強弩之末,日本因此得逞。在1945年二戰結束後,日本變成了戰敗國。這時候的蘇聯也對庫頁島表現出了強硬的態度,並與1951年正式控制。
在今天,庫頁島已經被更名為薩哈林島,這座屬於我國一千多年的土地終究因為晚清的無能與不作為離開了我們。正所謂「弱國無外交」,晚清時期發生的那些故事就是歷史給我們最好的證據。沒有人會等著你變強大,只有自己不斷地向上進步,才能擁有能夠捍衛主權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