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愛德華·洛倫茲
戰爭往往被我們理解成為是兩個或者更多個利益集團為了爭奪有限的利益而進行的武力鬥爭,而大多數情況下也正是由這些參與戰鬥的集團收穫利益、蒙受損失。但是在中國近代史上,卻發生了一件怪事:俄國和土耳其打了一仗,中國卻丟了領土,這樣荒謬的事情到底是如何發生的呢?
克裡米亞之戰
俄國和土耳其不對付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自從1453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消滅之後,兩國就一直對巴爾幹、高加索、克裡米亞這些地區爭奪不下,一直打了整整兩個半世紀,也就是二百五十年還多些。
而兩國的戰爭中特別有名的就是1853年的克裡米亞戰爭,但是在這場戰爭裡,受損最嚴重的不是直接參戰的俄國和土耳其,不是在其中煽風點火的英法等國,而是當時唯唯諾諾的中國。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聖城耶路撒冷的爭奪只是這場戰爭最直接的導火線,戰爭背後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帝國們擴張需求之間的必然衝突。當時的土耳其敢和俄國開戰,背後有著英法兩國的默許。但是很可惜,沙俄雖然是帝國主義最薄弱的一環,但是打一個土耳其還是不在話下。隨著戰爭的進展,沙俄也一直佔據上風。而俄國的擴張也讓他歐洲的鄰居們寢食不安,經過一系列討論和利益考慮之後,英國、法國、奧地利、瑞典和薩丁王國都紛紛加入了這場戰爭,支持當時的土耳其。
原本堪稱不共戴天的宗教仇恨終於在利益之下暫時偃旗息鼓,歐洲國家們沒有幫助自己的基督教兄弟俄國(俄國所信奉的東正教與基督教同源),而是去幫助了信奉伊斯蘭教的異端土耳其。
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遏制住俄國擴張的步伐。如果土耳其一旦失敗,歐洲各國的利益都會受到損失。所以,英法兩國的戰艦也與1854年1月開入了戰場。
這場戰爭讓各國都損失巨大,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人力物力損耗可觀。俄國當時派出了超過七十萬的兵員,而歐洲各國的聯軍更是超過了一百萬之眾。他們還把自己壓箱底的東西拿了出來,火炮槍械和各種水雷在戰場上發揮得淋漓盡致,幾乎要把整個戰場夷為平地。
但是戰爭的勝負卻並不是簡單是人數對比,俄國的軍人再多、武器再好,也一樣是由軍官們指揮著的。而他們落後的軍事思想和戰術戰法在經歷了工業革命的英法兩國面前更是如同原始人一般。因此,在英法參戰後,戰局就逐漸向著不利於俄國的方向傾斜。
戰爭還是結束了,1856年1月。俄國終於接受了奧地利提出的各項要求,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歐洲各國終於如願以償阻止了俄國向他們擴張的步伐。
倒黴的中國
然而帝國主義的本性是無法改變的,俄國也絲毫沒有放棄侵略的想法,在向南擴張受阻後,他們的目光轉向了當時一片頹勢的中國。
曾經,康熙時期的中國還能和俄國打得有來有回,最終籤下平等協商而來的《尼布楚條約》。但是鴉片戰爭後一派頹敗之勢的中國已經不能和當時的俄國同日而語,沙皇也當然不會再有平等相待互相磋商的想法,而是直接以武力等等多方面威脅中國,強迫籤訂了《璦琿條約》。中國也因此失
去了大片領土。從此,俄國從這種行徑上得到了甜頭,加入了瓜分中國的行列中來。
總的來說,當時的沙皇俄國是一個非常擅長趁虛而入的國家。他們沒有和中國直接開戰,但是這一點也不影響他們掠奪自己想要的利益。只要別的歐洲國家開始侵略中國,沙俄就要跟在後面,一邊說著幫助雙方"調停",一方面逼迫中國讓出大片領土。
庚子事變中俄國也用著相同的手法,當時正是他們率軍十四萬進攻,打出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樣子,嚇破了清廷的膽子。而當軟弱無能的清廷開始求饒請求議和的時候,俄國又是第一個答應的。他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佔領中國的東三省。而且,他們幾乎成功了。
三國幹涉還遼事件時,俄國同樣如此。他一面強迫日本"歸還"遼東半島,藉此索要大額的還遼費,另一面自己又對半島虎視眈眈。而他幹涉還遼的目的也很簡單,俄國不願意看到日本佔據遼東半島,因為對他們而言,那已經是自己看上的肉了。日俄兩國對中國東北都有著覬覦之心,當然不會讓對方順利拿到了。
而克裡米亞戰爭後,俄國和中國籤訂的《璦琿條約》正是這種手段達成的結果。
險之又險的東北局勢
俄國也曾經有過差一點就要達成野心的時候。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兩國為了爭奪別國的土地,在別國的領土上展開了一場不義之戰。而很明顯的,這場戰爭跟當時昏聵的清政府沒有什麼關係,不管雙方誰取得了勝利,東北都很可能變成外國的領土。
在此之前,日俄兩國早就都想對中國的東三省下手了。甲午戰爭後,三國幹涉還遼事件的發生更是讓日本對俄國心存怨恨,這個時候。於是,日本趁著這個機會狠狠教訓了俄國一頓,自己得到了想要的利益。但對於中國來說,如果這場戰爭結局不同,東北的命運或許也會改變。
日本勝利以後堂而皇之地佔領了東三省,直到二戰爆發後,東北也成了他們重工業原料的重要來源。但他們的統治殘暴不仁,又做出無數慘絕人寰的罪惡,根本不能服眾。當地人一直在反抗他們。
戰後日本作為戰敗國當然也沒有了再佔著東北不走的理由,險之又險之下,東三省才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手裡。如果這個過程中有任何一處和我們的歷史不同,結果難以預料。
日本、俄國、土耳其,雖然他們之間的戰爭和中國看起來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當我們的國家是弱國、小國的時候,別的國家就會找著藉口編了理由來欺負我們,侵略我們。而當我們變得強大起來之後,這些國家還有這種勇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