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期的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究竟怎麼做才能避免兵敗命運?

2020-12-11 騰訊網

1853年至1856年,沙俄與英國、法國為爭奪對當時衰落的奧斯曼帝國的主導權,而爆發了一場戰爭,因其最重要關鍵的戰役在克裡米亞半島上爆發,因此被稱為「克裡米亞戰爭」。這場戰爭規模龐大,戰爭以英國、法國、奧斯曼帝國、撒丁王國為一方的聯軍,其中英國出兵20萬、奧斯曼帝國出兵30萬、法國出兵30萬、撒丁王國出兵18000;沙俄為另一方,也出動了70萬大軍(包括1000名希臘軍隊)。沙俄最終因寡不敵眾被聯軍擊敗,實力大受損傷,從此成為歐洲一個二流強國;法國卻因這場戰爭從「拿破崙戰爭」結束後的歐洲二流強國地位上升到一流強國地位,直至普法戰爭結束;英國藉助法國的幫助成功遏制住沙俄在歐洲的擴張勢頭,保住了自己在近東的利益。

克裡米亞半島在黑海位置

在19世紀中期的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究竟怎麼做才能避免兵敗命運?

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沙俄如果想避免失敗的命運,就得有自己的盟友,並且是強大的盟友。而我們在真實的歷史中看到,沙俄在整個克裡米亞戰爭期間就是孤家寡人,當時歐洲所有的強國都反對沙俄獨吞奧斯曼帝國,甚至包括俄、奧、普組成的「神聖同盟」中奧、普這兩個小弟,都反大哥沙俄發動吞併土耳其的戰爭,進而支持英、法、土、撒丁對沙俄的戰爭。

克裡米亞戰爭中的奧斯曼帝國軍隊

一,沙俄在克裡米亞戰爭中之所以受到歐洲所有大國的反對,就是因為如果沙俄吞併奧斯曼帝國後,那沙俄的實力將會隨著土地、人口的增加而變得更加強大,強大的沙俄不僅是對歐洲的一大威脅,更是對英、法、奧、普的一大威脅,這是當時歐洲主要大國英、法不願看到的。

沙俄要做的就是如何讓自己吞併奧斯曼帝國後,讓歐洲各大國不擔心自己是對他們的一大威脅,並且能照顧到他們在小亞細亞的利益,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沙俄在打敗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後,邀請歐洲各大國一起瓜分奧斯曼帝國,各大列強利益均沾。同時與歐洲各大國召開國一次國際會議,明確確定各自在歐洲及世界各地的勢力範圍與殖民地,籤署協定,互不侵犯。

二,作為「神聖同盟」的奧匈帝國、普魯士在「大哥」沙俄關鍵時刻,沒有力挺大哥,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沙俄沒有在吞併奧斯曼帝國的戰爭行動中,事先拉攏兩國參戰,並承諾吞併成功後給予兩國巨大的利益,這個利益包括分給普奧兩國一部分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以及經濟利益等。

因此沙俄如果不願與英、法兩大列強平分奧斯曼帝國,以此換取和平,就得拉攏奧匈帝國和普魯士來對抗英、法,那就得分出一部分利益蛋糕給奧、普。

克裡米亞戰爭中的俄軍

如果在克裡米亞戰爭中,奧匈帝國和普魯士一起帶領德意志諸小邦,一起對法蘭西帝國發難,法蘭西恐怕很難抵擋,大英帝國肯定要派軍隊登陸歐洲支援法國,那戰爭的中心將會轉移到西歐,那派往克裡米亞的英法軍隊肯定會縮減一大半,克裡米亞戰爭沙俄根本不可能輸。

這個失誤導致沙俄在克裡米亞戰爭中,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不僅敵人英法反對自己,連昔日的盟友奧匈帝國也從背後捅了自己一刀,因為奧匈帝國也不願沙俄吞併奧斯曼帝國後,從東面、北面、東南、南面被俄國疆域包圍,威脅其國家安全。

相關焦點

  • 克裡米亞戰爭:從這段戰爭歷史中,我們得到了什麼啟示
    例如克裡米亞戰爭,這一場俄羅斯眼中的「東方戰爭」為什麼開始,又怎麼會以俄方慘敗而結束,更重要的是,這一場沙俄和歐洲的戰爭,最後倒黴的為什麼是我們? 這一和約的籤訂,使得沙俄喪失了歐洲霸主的地位,其國際地位大大下降,而英法兩國則乘此機會控制了土耳其,取得了在近東的優勢地位。而且,由於在克裡米亞戰爭中慘敗,沙俄不得不改變了自己的擴張策略,將目光轉移到了中國,簡單點說,沙俄開始侵佔我國的土地了。
  • 當年沙俄要是打贏克裡米亞戰爭結局會如何?會遷都君士坦丁堡嗎?
    1853年的克裡米亞戰爭究竟是緣何而起?為什麼英法會扯入其中並幫助奧斯曼土耳其打沙俄呢?其實,說到底就是歐洲列強為爭奪奄奄一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塊肥肉而引起的利益糾紛。沙俄自彼得一世以來的歷代沙皇都盯著這裡,並想獨佔奧斯曼土耳其,奪得出海口,甚至是遷都君士坦丁堡。而此時接過打敗拿破崙被歐洲視為救世主皇兄亞歷山大一世榮耀的尼古拉一世更是信心滿滿,為了使俄國艦隊能夠出入黑海,繼而進入地中海和大西洋,俄國只有控制了土耳其海峽才能實現。然而,如此就觸碰了諸多列強的利益,尤其是英、法、土三國反應更為激烈。
  • 遠在黑海之濱的克裡米亞戰爭,如何影響義大利的統一進程
    但這種看似無解的困局卻因千裡之外的一場國際戰爭而打開了局面,這場戰爭就是英、法、土與沙俄之間的克裡米亞戰爭,它為義大利的統一提供了極為難得的外部環境機遇。開戰初期,由於雙方在軍事實力上存在著差距,處於弱勢的土耳其一方在交戰中連戰連敗,特別是在錫諾普之戰中,土耳其海軍遭到了沙俄黑海艦隊的毀滅性打擊。眼見土耳其旦夕難保,英、法兩國出於遏制沙俄勢力擴張的共同目的,決定聯手加入戰團。1854年初,沙俄與英、法正式彼此宣戰,至此,沙俄與土耳其之間的區域性戰爭正式演變為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戰爭。
  • 沙俄為何18,19世紀不派精銳入侵清朝而選擇強大的奧斯曼和波蘭?
    沙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沙皇俄國,它實際上是指俄羅斯帝國,簡稱沙皇。它也是俄羅斯歷史上最後一個君主制國家,並且更是當時歐洲大陸傳統五大強國之一、世界列強之一。直到19世紀俄羅斯帝國在克裡米亞戰爭失敗後,才逐漸顯示出其國家制度的弊端,這個時候的俄羅斯已經落後其他西方列強國家。
  • 假使沙俄贏了日俄戰爭,將會對我國近代影響如何
    那假使沙俄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又將對我國近現代有何影響呢?與日本:日本的經略滿蒙(東北)的計劃將因此受挫而擱淺。二戰時期,日本入侵我國的方向是自東北而華北而華東-華中-華南,即田中奏摺中所言「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中國,欲徵服中國必先徵服滿蒙」。
  • 克裡米亞戰爭本是列強之間的利益爭奪,為什麼倒黴的卻是中國?
    此時的沙俄被稱為歐洲憲兵,維持著歐洲大陸的秩序。 2、禍起克裡米亞,絕對利益之爭 崛起中的沙俄因為被自己的盟友捧得太高,自己也逐漸忘了自己有幾斤幾兩了。在成為歐洲憲兵以後的幾十年裡,東奔西走地到處撲火、救援本就拖累了沙俄的發展。一場錯誤估計的克裡米亞戰爭,更是讓俄國不得不轉嫁危機、盯上了中國。
  • 克裡米亞戰爭:明明主角是俄國和土耳其,為何中國受傷最嚴重?
    克裡米亞戰爭的歷史意義非同小可,它是繼拿破崙戰爭之後最大的一場國際戰役,大半個歐洲都被卷進了這場發生於克裡米亞半島的混戰當中。而且因為戰況膠著,戰事慘烈,水雷火炮等武器被迫發展迅速,針對傷亡人員的救護也在女護士南丁格爾的燈火中逐漸興起。
  • 中國沒有參與克裡米亞戰爭,為何成了最大受害者,看看俄國幹了啥
    在16世紀80年代,俄國吞併了西伯利亞地區的民族,在看到了繁華的中國之後,更是產生了侵佔中國的野心。我國就曾與其發生過交戰衝突,在清朝康熙年間,清軍就曾在我國的黑龍江省的邊境地區與俄國展開過一次慘烈的戰爭,也就是史書所記載的"雅克薩之戰"。
  • 克裡米亞半島
    而克裡米亞半島歷史紛爭也較多,自西元前6世紀以來為希臘人所居住,而內陸地區則由西徐亞人(Scythians)佔據。公元前438年,這裡曾建立了與雅典關係良好的博斯普魯斯王國,向雅典提供穀物等商品。公元前15年,克裡米亞稱臣於羅馬帝國。在此後長達10多個世紀中,克裡米亞半島相繼被哥特人、匈奴人、可薩人、拜佔庭、金帳汗國佔領。克
  • 在20世紀初,為什麼日本和俄國之間會發生日俄戰爭?
    日俄戰爭是20世紀初一場非常重要的戰爭,這場戰爭可謂是極大地決定了當時世界的政治格局形勢。那麼在21世紀初的時候,為什麼這兩個強國之間會爆發這麼一場戰爭呢?再加上沙皇俄國到處擴張,也引起了西方其他國家的不滿,所以英美等國就暗地裡支持日本挑起戰爭,最終重創沙俄。說起這場戰爭之前,不得不說一場19世紀的重要戰爭,克裡米亞戰爭,在那場戰爭中,俄國被英法聯軍再加上土耳其打敗,自拿破崙時代以來向歐洲方面的擴張第一次受阻。
  • 克裡米亞戰爭:明明主角是俄國與土耳其,為啥中國卻是最慘受害者
    克裡米亞之戰 俄國和土耳其不對付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自從1453東羅馬帝國被土耳其人消滅之後,兩國就一直對巴爾幹、高加索、克裡米亞這些地區爭奪不下,一直打了整整兩個半世紀,也就是二百五十年還多些。
  • 蝴蝶效應,一場克裡米亞戰爭,是如何影響萬裡之外的中國的
    這種因果關係在現實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例子,160多年前曾經爆發了一場足以改變世界形勢的戰爭,那就是克裡米亞戰爭。這場戰爭主要在歐洲進行,中國並沒有參與,那它又是怎麼影響到萬裡之遙的中國呢?
  • 為什麼說19世紀是俄國的夢魘?看看都出了哪些悲催的事就清楚了
    然而,進入19世紀沙皇俄國開始走了背運,整個世紀可以說是沙皇俄國的夢魘,不僅沙皇死的離奇,而且打敗了東方戰爭(就是克裡米亞戰爭),賤賣了阿拉斯加,可以說悲催至極。1、19世紀沙皇俄國開局的皇帝亞歷山大一世,從1801年3月23日至1825年12月1日在位。此間,他做了一件震驚整個歐洲的事,就是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崙一世皇帝。
  • 日不落帝國「最沒意義的戰爭」——東方問題的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
    可令人奇怪的是,從19世紀初開始,兩國在歐洲範圍內卻並沒有發生什麼爭執。 正所謂「東邊日出西邊雨」,在歐洲沒有正面衝突不代表就沒有矛盾的存在。英、俄兩國只是把矛盾點轉移到了另一個地方——中亞地區。
  • 沙俄史上最大敗仗,死傷50萬,割讓大片「國土」,沙皇憤而自殺
    克裡米亞戰爭,俄國會吃敗仗,也會割讓領土,沙皇不堪受辱自殺沙俄是世界上侵略性最強的國家,沒有之一;因為它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公國,變成一個橫跨歐亞的世界領土面積第一國家,實在不是吹的,全都是真刀真槍拼的。因此,有人叫它戰鬥民族,有人叫它北極熊。
  • 吞併克裡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得失如何?
    聯合國關於「克裡米亞是被俄羅斯侵佔」的最新決議中,66個成員國投票贊成,19個國家反對,72個國家棄權。 聯合國大會實質上確定了俄羅斯是佔領國,是侵略者,但是也就沒下文了。 真正使俄羅斯傷筋動骨的,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進行的經濟制裁。
  • 18世紀初,西遷的蒙古人如何幫助沙俄打瑞典?
    許多蒙古民族後裔或歸屬當地國家,或自建政權,歐洲各國之間的戰爭中也時常能夠看到他們縱馬騎射的身姿。在沙皇俄國崛起的關鍵一戰——大北方戰爭中,就有一部分蒙古人加入沙俄陣營,為沙皇彼得一世四處徵戰。那麼他們在大北方戰爭中,扮演的究竟是什麼角色?
  • 克裡米亞半島:穿梭在文明碰撞的十字路口
    10世紀末,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在克森尼索受洗,整個基輔羅斯從此皈依東正教。現在,克森尼索唯一完好、金頂閃耀的建築,便是19世紀修建的、以大公名字命名的聖弗拉基米爾大教堂。但人們更喜歡的拍照點是海岸的那口大鐘。從16世紀到18世紀,經歷了6次俄土戰爭後,葉卡捷琳娜女皇將克裡米亞半島納入俄國領土。
  • 沙俄的改革與擴張
    17至18世紀,當資本主義在西歐繼續發展時,俄國還是一個農奴制盛行的落後的封建國家,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工業在俄國有了緩慢的發展,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開始代替手工工場。農奴制度對俄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明顯的阻礙作用,資本主義工業所需要的自由勞動力得不到滿足,國內市場受到限制。
  • 克裡米亞,你到底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領土
    英國女護士南丁格爾在1853年至1856年間爆發的克裡米亞戰爭中,她所創立的一套搶救和護理傷員的辦法,使傷病員的死亡率明顯下降,南丁格爾護理制度也由此誕生。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克裡米亞半島位於歐洲東部,俄羅斯西南部,毗鄰黑海。雖然克裡米亞的面積不大,只有約兩萬六千平方公裡,戰略位置卻是顯而易見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