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肖恩
當地時間7月26日,瓜地馬拉與美國籤署協議,承諾協助美方限制中美洲國家公民申請赴美尋求庇護。美國總統川普同一天確認,將收回針對瓜地馬拉的經濟制裁威脅。
根據協議,取道瓜地馬拉前往美國的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移民必須首先向瓜地馬拉申請庇護。
協議具體將如何實施尚不清楚。美國政府過去數月一直在與瓜地馬拉談判籤署「安全第三國」協議。但瓜地馬拉憲法法院本月14日曾發布禁令,阻止莫拉萊斯政府籤署「安全第三國」協議。瓜地馬拉政府26日發布的聲明也沒有提及「安全第三國」協議字眼,稱文件為「尋求保護評估合作協議」。
據瓜地馬拉政府聲明,瓜地馬拉勞工部未來數日將受理短期赴美農業工作籤證,允許瓜地馬拉人以合法途徑進入美國,而不是淪為犯罪團夥的受害者。持這種籤證的人將在美國工作一段時間,而後返回。瓜地馬拉人今後將有可能獲得涉及建築和服務行業的短期赴美籤證。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去年瓜地馬拉共收到259份庇護申請,且沒有一份獲批,因為該國甚至連審查庇護申請的機構都還沒成立。一名聯合國官員稱,瓜地馬拉的庇護系統還沒準備好在一年內提高到能容納5萬人的水平。
批評人士指出,「安全第三國」首先要是一個安全的國家,其次還要有能力為移民提供全面保護和安身之所,而瓜地馬拉都不符合。
人權組織
也對這一新進展表示不滿。「大赦國際」提出,任何試圖強迫逃離了家園的家庭和個人在瓜地馬拉尋求庇護的做法都是殘忍的,川普對想要在安全的地方開始新生活的人關上了大門。人權團體「難民與移民教育法律服務中心」認為,兩國協議違反了庇護原則,甚至可能直接導致人們被綁架、毆打和性侵犯。
美國國土安全部長麥卡利南(Kevin McAleenan)回應稱,不能僅憑一些危險的地方就給整個國家打上「不安全」的標籤,即便是美國也不是完全不存在風險。
相比戰火紛飛的中東,中美洲的「難民潮」一直未獲得足夠的曝光。薩爾瓦多、瓜地馬拉,以及宏都拉斯這三個貧窮且高失業率的國家尤為嚴重。在這三個國家,治安極差,黑幫猖獗,暴力橫行,頻頻被列為全球最危險國家。去年初,川普就曾形容薩爾瓦多為「shithole」(屎坑)國家。
瓜地馬拉向北與墨西哥相接,因此成為區域內其他國國移民的跳板。多年來,一波一波的中美洲移民乘坐大篷車北上墨西哥,再經由墨西哥北部邊境進入美國南部。
瓜地馬拉地理位置。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衛報》報導 ,從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墨西哥邊境被逮捕的難民有34%來自瓜地馬拉,為各國最多。今年迄今,瓜地馬拉1600萬人口中有百分之一移民到了美國。
在民不聊生的瓜地馬拉,每10個人中就有6個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全國有近半數人口都長期營養不良。《紐約時報》記者記錄下了今年早些時候前往瓜地馬拉時看到的一幕:大批示威者躺在橫七豎八的停在公路上的巴士頂部,他們已經在那裡待了整整兩天,只為了一個簡單的訴求——政府修復損壞的道路。示威者稱,糟糕的道路使得他們難以獲得國家的醫療、教育和經濟服務。一些臨近生產的婦女寧願在家裡接生,也不想死在去醫院的路上。
瓜地馬拉難民大量出逃從幾十年前就已經開始。據墨西哥難民援助委員會估計,在1980年代,超過4.5萬名難民逃到了墨西哥,這些人主要來自瓜地馬拉的韋韋特南戈和克薩爾特南戈地區的村莊和市鎮。
對不少瓜地馬拉人來說,移民是唯一能夠逃離眼前的生活,躍升中產階級的途徑。當地的廣播也會為偷渡移民服務打廣告。「厭倦了貧困?厭倦了屈辱?」是很常見的廣告詞。
瓜地馬拉人急於逃離,自然會成為「民粹主義總統」川普的首要目標。本月24日,美國政府威脅經濟制裁瓜地馬拉,包括對瓜地馬拉的出口產品加徵關稅、向旅居美國的瓜地馬拉人收取「匯款費」。2017年,瓜地馬拉收到的國外匯款達82億美元,佔該國GDP的11%,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美國同時也是瓜地馬拉最大的貿易夥伴,佔瓜地馬拉出口總額的40%。
即將卸任的瓜地馬拉總統莫拉萊斯此前一直否認與美國進行「安全第三國」協議的談判,並在上周取消了前往華盛頓的行程,但川普的經濟威脅卻讓他進退兩難。該國企業團體也對政府施壓,警告稱關稅將對國家經濟帶來嚴重損害。
瓜地馬拉人權檢察官羅達斯(Jordán Rodas)表示,美國的懲罰措施將加劇該國的貧困,使瓜地馬拉國內環境更不穩定。另外,更多失去工作和收入來源的瓜地馬拉人將不得不逃往美國。
莫拉萊斯被指在2015年大選中「非法籌集競選資金」,但因身為總統而擁有豁免權。有分析人士稱,已經擔任三屆總統的莫拉萊斯同意美國的要求,是為了爭取美國的支持,為日後政敵秋後算帳做好準備。
8月11日,該國將舉行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兩位領先的候選者都指責莫拉萊斯隱瞞如此重要的協議談判。
27日,大批示威者聚集在首都瓜地馬拉城的總統府門口抗議與美國達成的協議。他們手舉瓜地馬拉國旗,呼籲莫拉萊斯提前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