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發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2020-12-1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隨著社會信息化快速發展,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持續增多。今年以來,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加大了對此類犯罪的打擊力度,共偵破此類案件1800餘起。17日,公安部發布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一、北京顧某等人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

2016年6月,北京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顧某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經查,自2016年1月起,顧某夥同他人製作用於非法獲取某公司帳號的軟體程序,並在網際網路上大肆收購網站身份認證信息,使用軟體大量實施「撞庫」行為,非法獲取該公司帳號約10萬組,並通過網際網路大量出售帳號及掃號程序,非法獲利10萬餘元。

案例二、江蘇淮安 「K8社工庫」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3月,江蘇淮安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搗毀國內最大的網絡社工庫「K8社工庫」(www.k8sec.com),查獲公民個人信息20億條。

案例三、四川廣元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6月,經過1年多的偵查,四川廣元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抓獲犯罪嫌疑人35名,查獲四川全省學生信息及家長的公民個人信息1200萬條,打掉非法買賣學生信息牟利的犯罪利益鏈條6個。

案例四、福建泉州「浮雲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8月,福建泉州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浮雲網」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成功打掉買賣公民個人信息的網站「浮雲網」,查獲公民個人信息2200萬餘條,打掉了一條非法獲取、買賣公民個人信息進而實施詐騙犯罪的產業鏈。

案例五、山東淄博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6月,山東淄博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打掉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犯罪源頭2個,查扣公民個人信息近億條。

案例六、江蘇徐州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

2016年6月,江蘇徐州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一起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案,抓獲犯罪嫌疑人8名,摧毀一條以黑客和快遞公司內部員工為洩露源頭的倒賣快遞信息的黑色產業鏈,查扣各類快遞信息500餘萬條,犯罪嫌疑人非法獲利30餘萬元。

案例七、湖北宜昌餘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5月,湖北宜昌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餘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0名。經查,該團夥自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非法獲取並出售股民信息、銀行理財信息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1100餘萬條,非法獲利280餘萬元。

案例八、山東威海董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6月,山東威海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董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經查,2名銀行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之便,非法查詢公民個人銀行帳戶餘額、流水等信息進行出售,非法牟利40餘萬元。

案例九、內蒙古赤峰李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6月,內蒙古赤峰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李某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經查,該團夥利用「快遞單號生成器」等軟體篩選快遞單號,通過快遞公司內部人員查詢對應的公民個人信息7萬餘條,非法獲利3萬餘元。

案例十、湖南懷化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2016年5月,湖南懷化公安機關網絡安全保衛部門破獲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5名。經查,該團夥通過在網上購買、搜索、下載等方式大量搜集公民個人信息,再通過「撞庫」「掃存」等非法軟體比對公民網絡帳戶密碼,進行出售和「刷單」贏利,非法獲利10餘萬元。

相關焦點

  • 公安部公布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深化打擊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公安部4月22日對外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起典型案例。近年來,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偵查打擊工作。
  • 公安部公布「5·15」防範經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青在線北京5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何春中)在「5·15」第六個「全國公安機關打擊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來臨之際,公安部經濟犯罪偵察局向社會公布了防範經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這十大典型案例是:   一、黑客葉某網上盜刷銀行卡案  2013年7月,多家商業銀行連續發生銀行卡被網上盜刷案件,涉案客戶近千名,涉及全國多個省市,引起廣泛社會影響。公安部經偵局對此高度重視,部署廣東等地公安機關全力偵辦。
  • 安徽4個月偵破侵犯個人信息案件132起
    通過縝密偵查,合肥公安機關及時抓獲犯罪嫌疑人3名,現場繳獲作案用電腦3部、手機9部,有力震懾了網絡黑客使用此類手段非法控制和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囂張氣焰。  記者從安徽省公安廳了解到,針對當前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多發高發的嚴峻形勢,今年3月起,安徽省公安廳多措並舉,全力推進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破壞和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兩個專項行動。
  • 北京一招聘平臺員工售賣簡歷信息,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新京報訊(記者 吳淋姝)12月4日,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當天,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在「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審理情況」新聞通報會上表示,被侵犯的公民個人信息過去主要以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住址等傳統靜態信息為主,如今,包括徵信、定位、行蹤軌跡、住宿、房屋產權在內的動態信息被收集
  • 公安部公布打擊跨境賭博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同時,針對涉跨境賭博和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銀行帳戶黑灰產業,各地公安機關持續開展集中打擊整治行動,搗毀窩點1200餘個,繳獲涉案帳戶2.7萬餘套,會同相關主管部門查處問責銀行和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200餘人。今日,公安部公布了近期打擊跨境賭博犯罪十起典型案例。
  • 上饒公安偵破案件入選公安部打擊制假售假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深化打擊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違法犯罪,保持對此類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切實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公安部4月22日對外公布公安機關打擊危害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制假售假犯罪十起典型案例。近年來,公安部黨委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偽劣商品犯罪偵查打擊工作。
  • 江蘇崑山偵破公安部督辦全國首例侵犯公民健康信息案
    新華社南京7月6日電(記者劉巍巍)由江蘇崑山警方偵破的全國首例侵犯公民個人健康生理信息案件5日對外發布。犯罪嫌疑人大量竊取或買賣有關男科、婦科、整形美容等方面的公民個人健康生理信息,國內100餘家醫院涉案。  目前,已依法刑事拘留25人,其中近半數為涉案醫院嫌疑人。5名主犯被依法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
  • 【向警旗敬禮】四川公安發布「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近日,四川公安公布「淨網2020」專項行動十大典型案例。  「川網1號」集群戰役  2020年8月,為嚴厲打擊跨境網絡賭博及為其提供推廣引流、支付結算、技術支持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四川省公安廳組織全省19個市州開展了「川網1號」集群戰役。
  • 智聯檢察研究中心發布2017-2020年網絡犯罪典型案例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近日召開了智聯檢察研究中心成立大會暨首屆智聯檢察論壇,會上通報了智聯檢察研究中心2017-2020年網絡犯罪典型案例。03耿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要旨網際網路的普及便捷了對公民個人信息獲取、傳輸的途徑,也給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帶來了挑戰。利用網際網路出售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致使公民個人信息、隱私被侵害,應當認定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將履行職責過程中獲取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的行為,應從重處罰。
  • 200萬條個人信息遭洩露,涉案25人,金湖警方偵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
    日前,金湖警方通過縝密偵查成功偵破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涉及公民個人信息200萬條。
  • 中國發布丨公安部公布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網9月29日訊(記者 張豔玲)29日,公安部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近期深化推進公安機關「長江禁漁」行動,依法嚴厲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有關情況。會上還公布打擊長江流域非法捕撈犯罪十大典型案例。目前,熊某等10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四川省宜賓市公安局偵辦的王某文團夥非法捕撈水產品案2020年8月,四川宜賓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一個非法捕撈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4名,查扣涉案船隻12艘、網具35張。
  • 中國公布近年來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的十大案件
    新華社上海3月31日電(記者徐京躍、劉丹)公安部、中國保護智慧財產權工作組辦公室在2006中國智慧財產權刑事保護論壇上向中外記者公布了近年來中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十大案件。圖表:中國公布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十大案件 新華社發    案例一:四川唐光烈製售假酒案
  • 業主重傷入戶非法強拆人員不批捕 最高檢發布典型案例:公民住宅權...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記者孫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6起正當防衛不捕不訴典型案例,再次表明檢察機關堅決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的法治精神。其中,河北省辛集市耿某華正當防衛不批捕案格外引人關注,因為是對非法入侵住宅暴力強拆的防衛。
  • 封住「吃人井蓋」 最高檢發布5件涉窨井蓋犯罪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12月28日電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5件涉窨井蓋犯罪典型案例,指導全國檢察機關依法懲治涉窨井蓋刑事犯罪,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腳底下的安全」。最高檢第二檢察廳廳長元明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 安徽明光一被告人被判侵犯公民個人信息
    近日,安徽省明光市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判處被告人裴某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5000元。2019年春天,裴某與王某通過微信聊天結識,之後兩人交往發展成情人關係。一段時間後,王某提出與裴某終止情人關係。
  • 【延平檢察】誰動了我的公民個人信息
    案例被告人邵某、康某、王某、陸某分別以「大叔調查公司」的名義向他人出售公民個人信息,被告人倪某不久後參與。五被告人通過在微信朋友圈發布出售個人戶籍、車輛檔案、手機定位、個人徵信、旅館住宿等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的方式尋找客戶,接單後通過微信向上家購買信息或讓其他被告人幫忙向上家購買信息後加價出售,每單收取10元至1000餘元不等的費用。
  • 法院通報典型案例:酒店、快遞公司、外賣平臺成信息洩露重災區
    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第四十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這兩條規定為保護公民個人信息提供了憲法上的依據。借著憲法日,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召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該院審理涉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案件的情況及典型案例。
  • ...技術偵查支隊三大隊大隊長陳凱:侵犯個人信息犯罪 必須全鏈條打擊
    省人大代表、蘇州市公安局技術偵查支隊三大隊大隊長陳凱建議,通過全鏈條打擊涉案的違法犯罪人員,遏制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活動。   原標題:侵犯個人信息犯罪 必須全鏈條打擊  中國江蘇網1月29日訊(記者 黃建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多發高發,誘發大量電信網絡詐騙、敲詐勒索等下遊犯罪,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
  • 公安部公布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組織在153個城市...
    今年以來,按照打擊整治槍枝爆炸物品違法犯罪部際聯席會議部署,公安部會同相關部門開展了新一輪為期三年的深化打擊整治槍爆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取得明顯成效。1至10月,全國持槍、爆炸犯罪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13.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