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單卡雙芯,就是在一塊PCB板上搭載兩個GPU晶片,通過AMD CrossFire或NVIDIA SLI而獲得單卡無可比擬的性能提升。單卡雙芯是一個簡單粗暴的性能提升方式:直接將兩塊GPU晶片安置在PCB上,形成性能翻倍的效果。雖然實際性能可能達不到1+1=2,但其依然是傲視單卡單芯的至高無上的存在。
然而性能翻倍不是隨便說說就能做出來的,廠商既要兼顧供電和散熱,又要考慮PCB的面積對機箱的影響,所以具備獨立研發單卡雙芯的品牌少之又少,大部分雙芯卡都是由AMD和NVIDIA自行生產的。AIB廠商中,華碩是一個能夠獨立研發單卡雙芯的一線品牌,想必有點資歷的DIY玩家一定聽說過華碩ROG的「戰神」系列顯卡。曾經號稱宇宙最強顯卡的ARES和MARS,有著高昂的售價和極少的出貨量,具有獨特的設計和完美的藝術感。每一張戰神顯卡都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一個傳說。
華碩ROG ARES/2DIS/4GD5
儘管華碩ROG的戰神卡性能位於顯卡金字塔頂部,可動不動就搞個「全球限量XXX塊」,這樣的出貨量小菜我只能把它定義為收藏品。我們今天先來說說上幾代單卡雙芯中的親兒子,也就是NVIDIA和AMD自己生產的雙芯卡皇。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各代卡皇的王者風範。
NV家的GeForce系列高性能級顯卡有一個強悍的綽號——「核彈」,這個稱呼就是從GTX 590開始傳播開來的。不知各位看官有沒有聽說過GTX 590「燒毀門」?在GTX 590發布後不久,網上傳出有玩家給這塊卡加壓超頻,不過這位玩家所使用的驅動版本過舊,沒有加壓保護功能,因而導致GTX 590自燃並爆炸。從那時起,玩家們給NV家的各種產品冠以「核彈」的稱號,連NV家的移動CPU——Tegra也躺槍,被戲稱為「小型核彈」(小菜我用過Tegra2和Tegra3的手機,其實溫度還可以忍受)。
核彈爆炸
GTX590是NV第一塊支持DX11的雙芯卡皇,作為上代NV家雙芯旗艦——GTX295的繼任者,有著雙芯單卡還算出色的溫度、功耗和噪音控制,不過代價就是頻率照比GTX580有著較大幅度的降低,但與之息息相關的散熱設計成本卻得以有效地降低。很明顯,這次NV的做法是適當犧牲性能來換取讓人可以接受的溫度與功耗,所以前文說的玩家超頻導致顯卡爆炸也算情理之中了。
NVIDIA GTX 590
GTX590採用2枚Fermi架構的40nm GF110-351核心,核心頻率為607MHz,照比GTX580的772MHz的核心頻率,足足降低了22%。它有著1024個CUDA核心,顯存頻率為3414MHz,顯存容量為3GB,顯存位寬為384-bit,採用8+8pin供電接口設計,TDP為365W。
NVIDIA GTX 590
回想一下初代Fermi架構的頂級單芯卡皇GTX480,其誇張的功耗給玩家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前兩天小菜還在卡吧看到有人直播用GTX480烤機煮雞蛋,烤了2小時,雞蛋是煮熟了,卡也燒了……咳咳,總之GF100架構是實在做不出「GTX490」這樣的雙芯了。到了GF110這一代,NV改進了GF100,即使採用完整的512個CUDA處理器,功耗也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GF110架構的GTX590就這樣誕生了。
GTX 480煎雞蛋
GTX590是NV針對HD 6990的一款後發制人的產品,NV覺得繼續走極端性能與功耗的雙芯產品是不可取的,NV不想讓自己的雙芯旗艦有著像HD 6990那樣令人髮指的功耗與溫度,因而保留GTX580所有的規格,但大幅度降低頻率來達到性能高出HD 6990,但功耗溫度也能控制的很出色的效果。這樣的GTX590顯然更能為非超頻發燒玩家所接受。
GTX590沿用了GTX580的單風扇和真空腔均熱板散熱塊組成的散熱器,這與熱管散熱器想比,體積大幅度縮小、噪音大大降低、散熱效能也得到很大提升。說實話,小菜我覺得GTX590的這種樸實的散熱器設計和旗艦顯卡配備的全封閉渦輪散熱器設計相比實在是過於俗氣了,一點不像個卡皇的樣子,不過醜歸醜,其良好的散熱性能讓我等外觀黨無話可說。
GTX 590 PCB設計
至於GTX590的性能,由於GTX590為了穩定和功耗而大幅降頻,因此其綜合性能基本和HD 6990持平,不過這種能耗平衡還是值得稱讚的。如果NVIDIA還在GTX590上盲目地與HD 6990進行性能上的一較高下,不難想像,即使奪回了卡王寶座,用戶和廠商也不願為這種「煎蛋器」買單。
2009年11月,AMD搶先發布了DX11的單卡雙芯產品——HD5970,這款產品採用了兩顆在當時單核心性能最高的HD5870核心(RV870),流處理數量達到了3200個。也正是憑藉其恐怖的規格,使其毫無懸念的打敗了之前NVIDIA的單卡雙芯產品GTX295,並登上了新一代「卡皇」寶座。
2011年3月,AMD第二代DX11旗艦雙芯顯卡,採用Northern Islands架構的HD 6990發布。 HD6990顯卡研發代號為Antilles,整體採用了兩顆Cayman核心,單顆核心的硬體規格和HD6970完全相同——1536個流處理器、96個紋理單元以及32個光柵單元。核心採用40nm製程工藝,單顆核心的電晶體數量高達26.4億個。也就是說,HD6990共擁有3072個流處理器,略少於之前HD5970的流處理器數量。HD6990的規格性能十分接近HD6970交火,只是頻率略低。
AMD Radeon HD 6990
和之前的公版HD6900系列產品相同,HD6990同樣搭配了雙BIOS設計,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兩個BIOS的頻率稍有不同:默認BIOS為核心頻率830MHz,核心電壓1.12V;超頻BIOS為核心頻率880MHz與HD6970相同,核心電壓提升至1.175V,玩家可以通過雙BIOS轉換開關來完成核心頻率的切換,方便玩家衝擊更高的頻率。另外,HD6990不僅擁有默認高頻的優勢,並且二次超頻能力也相當突出。在默認狀態下通過AMD催化劑面板就可以超頻至核心900MHz、顯存6GHz以上。
雙BIOS轉換開關
高性能產品必須面對就是高功耗和高發熱量,而此次HD 6990發布,AMD不但沒有避諱這兩個問題,反而一反常態地宣布要打造一款功耗支持450瓦的怪獸。普遍測試來看,核心頻率提升至900MHz時,在原裝散熱設計下系統仍然處於穩定狀態。不過在使用BIOS 2時,HD6990的功耗已突破450W,極限溫度最高達到94攝氏度,這對玩家的電源和散熱提出了很高要求。同時,無論BIOS設定在哪個檔位,HD6990的離心側吹風扇在滿載情況下都突破了70分貝,極限情況下甚至直逼80分貝。
AMD Radeon HD 6990規格參數
卡皇就是任性,AMD用誇張的功耗換取了恐怖的性能,NV家在之後推出的GTX 590也沒能戰勝HD 6990這個性能怪獸,僅在一些測試上稍微領先,整體上還是落後於HD 6990。能撐得住450w的高功耗,AMD在散熱器的設計上還是下了點功夫的。HD 6990散熱器整體設計上不僅採用了常規的一體化散熱模組、全封閉導風罩等,還加入了全新的相變導熱材料、核心吸熱底標配真空腔、離心中央鼓風設計等等。不過依小菜來看,這散熱器和GTX 590的散熱器簡直師出同門嘛,看來這種散熱器的散熱效率的確很值得肯定啊。
AMD Radeon HD 6990散熱器設計
HD 6990接替了孤獨之王HD 5970的班,成為了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雙芯卡皇。可誇張的功耗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經過實測,在高頻BIOS模式下,HD 6990的滿載功耗居然達到了600w,都快趕上現在的雙芯卡皇R9 295x2了,但R9 295x2用的可是水冷散熱器,真不知道曾經擁有HD 6990的人玩起遊戲來是什麼感覺。順便一提,AMD在BIOS開關封條上邊的網站裡提到,由於使用1號BIOS而導致顯卡損毀的,與超頻一樣不在保修範圍。小菜仿佛看到了AMD一臉壞笑地說:這個開關是核按鈕喲,按下去發生什麼意外我可不負責喲......
GTX690顯卡由NVIDIA在2012年4月29日推出。這次真的是「核彈」降臨了,如果說上次的GTX 590爆炸事故是NV顯卡被封為「核彈」的導火索,這次可是名副其實的被公認為「核彈」了。原因是這樣的:在甘肅電視臺的一期叫做《揭秘真相》軍事節目中,主持人介紹了幾種能對航空母艦造成危險的武器,其中就講了這麼一種火箭推進榴彈-690戰術核顯卡,只要一發就能摧毀一個航母戰鬥群。
一本正經 你能不信?
沒錯,看看節目中主持人嚴肅的表情就知道690戰術核顯卡殺傷力有多麼大了。其實這種搭載690戰術核顯卡的榴彈源自一位N黑編寫的百度百科「航母殺手」詞條,但是甘肅電視臺的這位編導如此輕易就引用了這條百科,讓人不得不懷疑他也是個N黑。壯哉我大A飯!
NVIDIA GTX 690
當然,能被稱為「核彈」是因為GTX 690之於遊戲有著足夠稱為核彈的實力。GTX690採用2顆完整代號為GK104的克卜勒架構顯示核心(GK104-355-A2),核心頻率915MHz。從這一代開始,NVIDIA給顯卡添加了類似於英特爾睿頻和AMD Turbo的技術——Boost動態加速技術,GTX 690在非滿載的情況下頻率可動態提升至1019MHz。作為一款雙芯旗艦,加速後頻率提升幅度達100MHz,可見其潛力之深。其擁有3072個CUDA核心、顯存頻率為6000MHz、顯存位寬為512Bit、顯存容量為4GB,TDP為300W。
NVIDIA GTX 690 PCB設計
一般來說,NVIDIA的高端產品一般都會搭載一款全覆式散熱器,並使用渦輪風扇進行散熱,但從GTX590開始,一顆9扇葉風扇取代了渦輪風扇被安置在兩顆顯示核心中間,同時幫助兩顆顯示核心完成散熱工作。現在,GTX 690再一次採用了這種設計的散熱器。很多朋友認為普通風扇會由於空氣湍流問題在散熱效能方面沒有渦輪式風扇好,而NVIDIA再次在最頂級型號上採用了普通風扇和均熱板的散熱設計,其散熱效能已被證實的確還不錯。
NVIDIA GTX 690 散熱器
經過精心設計,GTX690不但在遊戲性能上達到了全新高度,而且外觀也剛勁無比。除了運用豪華材質打造出異乎尋常的設計以外,該顯卡還囊括了一系列創新技術——外部框架由鋁製成,採用三價鉻電鍍處理,強度極高、堅固耐用;風扇外殼由鎂合金以觸變成型工藝製成,不但散熱效果絕佳而且還能抑制振動l 十相重載型電源採用十層兩盎司銅質印刷電路板,不但供電效率高,而且具有電阻小、功耗低和發熱量低的特點;低矮型部件設計以及運用管道的底板通道可令氣流通暢無阻,最大限度消除了湍流現象、改善了噪音水平。
旗艦排排站
克卜勒的雙芯旗艦GTX 690是當時地球上最強顯卡,當之無愧的卡皇。其有著1.5倍於GTX 590的性能,更低的TDP、更低的溫度和更小的噪音更是體現其強大之處。除此之外,GTX690還擁有更多吸引人的新特性——自適應垂直同步、FXAA和TXAA以及單卡四屏的應用讓這塊卡皇賣點滿滿。
它是一位遲來的的「王者」。儘管它的對手已於1年前發布,但它仍舊是一張A飯們翹首企盼的旗艦顯卡。它是一張被AMD寄予厚望的旗艦卡皇。2013年4月,AMD正式發布了Tahiti時代的A卡卡皇——Radeon HD 7990。
AMD公司的HD 7970顯卡發布於2011年12月,按照原本計劃,之後的兩到三個月內HD 7990就應該問世。只可惜Tahiti晶片的功耗控制不佳,導致HD 7990難產。又由於競爭對手NVIDIA公司在新一代克卜勒的架構上取得重大的成功,對手GTX 690完美的表現徹底將HD 7990逼在了絕境,若想在性能上獲得優勢,HD 7990的頻率不能低於1000MHZ,這樣一來雙8pin的供電未必能罩得住,可能會步入GTX 590的後塵,背上核彈罵名,但如果不這樣做,性能上面對690就沒有優勢。面對這種兩難的局面,AMD的HD 7990最終難產了。
Radeon HD 7990
儘管AMD一再讓HD 7990跳票,其他合作廠商卻沒閒著。AIB迪蘭率先推出超公版HD7990——HD7990 Devil 13,之後華碩也推出了風水冷混合散熱的Ares2。超公版給我們看到垂涎的性能,同時功耗也高得驚人,這也成為傳言AMD欲放棄推出公版HD7990的原因。終於,2013年4月,AMD HD 7990正式推出了。HD 7990使用了兩顆HD 7970GE核心組成,而頻率也與單顆HD 7970GE一致,為1000MHz,顯存頻率為6000MHz。堆料方面毫無疑問就是HD7970GE的兩倍了:4096個流處理器、64個ROPs、256個紋理單元、768bit顯存位寬以及6GB GDDR5顯存。另外顯卡使用了雙8pin供電,與GTX690相一致。
迪蘭 HD 7990 Devil 13
外觀上看,HD 7990一改以往的旗艦散熱設計,採用了三枚紅彤彤的8cm風扇,顯卡長度超長,足足有32cm長,是那個時代最長的顯卡。HD 7990的屁股同HD 7970一樣,有著性感的曲線。散熱方面,兩片高密度散熱鰭片並列而立,每片均採用四熱管加純銅底座的配置,整體呈開放式設計。
Radeon HD 7990 PCB背板
HD 7990的TDP為375w,滿載時更是能超過500w,比對手GTX 690高太多了,可溫度表現卻比GTX 690還要好。經前人測試,滿載溫度為75度,噪音也不過60dB,散熱是真心贊,所以說三奶扇是最最簡單粗暴有效的控溫方法。
Radeon HD 7990接口
從測試成績上看,HD 7990是比GTX 690要強一點的,可GTX690上市都一年了,AMD才推出HD 7990,成績領先一些是情理之中。但遊戲的體驗上面,GTX 690並不比HD 7990差,HD 7990功耗又高的離譜,所以說HD 7990存在的最大意義就是再一次刷新了顯卡界的紀錄。
這期的小菜硬體雜談先到這裡,下期我將為大家帶來大家耳熟能詳的NVIDIA GTX TITAN Z以及AMD R9 295X2的介紹,還請大家多多關注,期待下次同您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