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意義,可不是只為創造記錄那麼簡單

2020-12-08 小豹的生活小課堂

去年國慶檔的時候有一部電影,很多人都去電影院觀看了。

《攀登者》的最後,為了實現登上頂峰,有隊員犧牲了。

看電影的時候觀眾為了他們一定登頂成功的信念感動,知道他們為了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讓世人知道中國人也能登頂成功。

但登頂的危險,是失去生命,所以仍有不少人都會問:

值嗎?為了測量一座山的高度,不辭辛勞,耗費人力財力。

這值嗎?

這一切是值得的。

值得嗎?值。因為中華兒女血液中的堅韌不屈精神。

望天無邊雲作岸,登山絕頂我為峰,不同年代年赴後繼的攀登者,攀登的精神融匯在每個中華兒女的血液裡,流淌在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中。

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位於中國境內,是世界最高峰。但是第一個登上峰頂的卻不是中國人。

珠穆朗瑪峰地處中國和尼泊爾兩國的邊境線上,中尼1955年建交後,對珠峰歸屬存在爭議。當我們被鄰國質疑:「中國人沒有登上過峰頂,憑什麼說珠峰是中國的?」

1960年的首次登頂肩負著時代的使命。

可惜1960年的登頂沒有留下影像記錄,西方國家一直持質疑態度。既有質疑,那就再來,15年後中國登山隊再次向珠峰發起衝擊。

《攀登者中》也曾有人發問:人為什麼登山?登山能解決幾億人的吃飯問題嗎?

也可用《攀登者》中的臺詞回答:幾億人民只能想著吃飯這點問題,我們這個民族又有什麼希望呢?

我們自己的山,我們自己登上去,讓全世界看到中國人登上去。

你們這代人總是在最艱難的時刻扛起國家的使命,為什麼我們不能?

值得嗎?值。這是人類不斷對自然的探索。

可能有人覺得從精神的角度去說登頂會有點虛,那實在的是,就要從登頂的科學角度去看。

在1975年和2005年兩次都已經成功給珠峰測了高度,那今天的再次測量還有意義嗎?

大地測量學家陳俊勇曾打了個比方說,「父母要定期給自己不斷成長的子女量量身高,是理所應當的。人類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然,中國人要不斷深入地認識自己的國土。」

距離上次測出8844.43米已過去15年,受多種因素影響,珠峰高度很可能已發生變化。精確的珠峰高程可用於揭示板塊運動規律和生態環境變化,進而指引地震預報、防災減災、環境保護等方面研究的開展。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和以往資料結合,服務於冰川變化、地震、地殼運動等問題的研究。人們常說的「衣食住行」裡的「住、行」,都跟測繪密切相關。今後西藏的公路、鐵路等建設,都能從中受益。

而且你知道嗎?珠峰每年都在向長春移動:速度每年4.2釐米。

總有那麼一群先行者,在我們不知道的領域精耕細作,為了能讓我們能夠生活的更好。

當然可能還有人問,現在科技發展了,用直升機和無人機或是遙感衛星可以嗎?

未來也許可以,但是現在的科技水平還是需要人為的測量。

2020珠峰高程測量技術協調組組長黨亞民介紹,衛星遙感精度不夠,也只能測得雪面高度;峰頂空間較小,直升機無法降落,螺旋槳引起的風還可能引發冰雪崩塌…

對於很多不了解的疑問,央視要直接下場回復了評論。

所以說,不能不想用科技設備輔助登山,實在是技術還沒法實現。只有憑人力登頂,豎立覘標,才能將誤差降到最低。

新紀錄誕生!在此次登頂測量中,隊員在峰頂停留了150分鐘,創造了#中國人在珠峰峰頂停留時長新紀錄#

不要只看見更新了一個數字,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這些背後是無數科研人員在各自專業領域徵服著一座座科學的高峰。

對於這些勇敢的登上英雄,這些不斷耕耘研究的科研人員,獻上真心的佩服。

相關焦點

  • 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中國人為什麼要登上珠穆朗瑪峰?
    1珠穆朗瑪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的邊境,兩國關於邊境問題時有齟齬。上世紀50年代,尼泊爾屢次向中方挑釁,認為珠峰屬於尼泊爾,與中國無關,何況中國人根本就沒登上過珠峰,何以與他們競爭。尼泊爾的囂張態度源於他們率先登頂珠峰的底氣。
  • 珠穆朗瑪峰頂屬於中國,為什麼那麼多外國人可以登頂?
    2020年12月8日,中國珠峰測量隊登頂珠峰半年多後,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最新高度為8848.86米,各位可能很奇怪,珠峰不是我國的領土麼,為什麼要和尼泊爾一起宣布,為什麼全世界的登山者可以從尼泊爾爬山到我國的珠峰峰頂領土?珠穆朗瑪峰的峰頂到底是誰的?
  • 珠穆朗瑪峰高到直插雲霄,坐直升機可以登上珠穆朗瑪峰嗎?
    比如,著名的登山活動,登上世界上最高峰是多少登山愛好者畢生的夢想。珠穆朗瑪峰被譽為「世界最高峰」,名副其實。山上不僅常年被厚厚的冰雪覆蓋,而且地勢複雜險峻,整體來說環境不是一般的惡劣。單憑自己的能力登上高峰,真是對身體極限的挑戰,是件既困難又危險的事。幾乎沒有人會選擇這樣的方式,因為看不到希望。
  • 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有什麼意義?為什麼它是從黃海測量的
    為什麼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是從黃海測量的此次珠峰高程測量成果可用於地球動力學板塊運動等領域研究。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本報記者曹秀英珠穆朗瑪峰現在的「高度」是多少?這是許多人關心的話題。
  • 吳京章子怡胡歌《攀登者》:登上珠峰,讓全世界都看到中國人
    攀登珠峰從來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哪怕到了現在,依舊有許多人喪生其中,可何況是我國的60年代?那為什麼非要大費周章、消耗財力物力去攀登珠穆朗瑪峰呢?這是有真實歷史背景的。當時中國百廢俱興,實力不夠強大,和鄰國尼泊爾就領土歸屬權問題無法達成共識。
  • 60年前 他們用自己的血肉爬上了珠穆朗瑪峰 就像一架「中國梯子」
    60年後,2020年5月27日,中國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和攀登隊再次完成了攀登和測量珠穆朗瑪峰的壯舉,創造了新的記錄。 前幾天,記者採訪了兩位登山英雄王付州和石佔春(時任中國登山隊隊長)的後代。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要求他們回顧他們父母的榮耀。 「我父親從不談論家裡的工作。從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起,登山就是他的工作,除此之外就沒什麼了。」
  • 2020年5月27日攜帶5G登上珠穆朗瑪峰,高清直播展示我國科技的先進
    自60年前,中國第一次登上珠穆朗瑪峰至今,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中國又取得一項令人矚目的成就。本次登錄珠峰,是世界唯一也是世界首例攜帶高科技通訊設備和精準測量設備登頂,並利用先進的設備進行準確的測量和展示,此次探索不僅具有重大意義也對科技的繼續探索有更強的督促作用。
  • 攀登者:歷史上中國人首次登上珠峰,沒有留下證明的真相是什麼
    《攀登者》這部電影強有力地向世人展現中國人不屈服,勇於攀登的精神。生於新時代的我們,根本無法想像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攀登者是如何在資源匱乏,信息不發達,設備不齊全的情況下徵服珠穆朗瑪峰的。那麼,史實裡中國登山隊第一次登上珠峰到底是為什麼沒有證明呢?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5分,三位中國登山隊員登上珠峰,他們分別是地質工作者王富洲、解放軍炊事員貢布、伐木工人屈銀華,這也是人類首次從珠峰北坡登上頂峰。 而當時支持隊友登頂的消防隊員劉連滿則因為在第二臺階處甘當人梯,耗盡了巨大的體能,只能留守。
  • 《攀登者》結局方五洲登上珠穆朗瑪峰了嗎?方五洲原型又是誰?
    電影講述的是登山隊1975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一開始很多人都以為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60年攀登珠峰的事情,其實講的最主要的是在那十五年之後,登山隊再次挑戰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 世界最高峰再一次被中國人徵服,攀爬數小時登頂,只為珠峰量身高
    說到中國在世界上最大的財富,我相信很多人會首先想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它位於中國和尼泊爾的邊界,一半位於中國,眾所周知,普通人可以去的珠峰大本營,位於定日縣曲蕩鄉的東坡,多年來,無數的戰士在這個時候向珠穆朗瑪峰發起了攻擊,期望自己成為能夠登上世界最高峰的人,今天我要說的是世界最高峰再一次被中國人徵服
  • 登頂珠穆朗瑪峰的紀錄,你知道哪些?
    限於篇幅,接下來,小編僅簡單梳理一下其中一些有趣的紀錄~「登頂珠峰記錄之最」 小標籤 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人 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女性第一次從北坡登頂珠峰的人: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中國人首次登上珠穆朗瑪峰,分別為王富洲、貢布、屈銀華,此次攀登也是首次從北坡中國境內攀登成功。
  • 尼泊爾夏爾巴族嚮導阿帕第14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新華網加德滿都5月18日電 (記者吳海芒) 尼泊爾登山協會主席昂·奇林·謝爾帕18日在加德滿都對新華社記者說,一名尼泊爾夏爾巴族嚮導17日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一項世界記錄——第14次登上珠穆朗瑪峰。  現年43歲的阿帕·謝爾帕率領一支由10人組成的比利時登山隊於當地時間17日凌晨5點45分(北京時間8點整)從南坡登上了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並在峰頂停留了15分鐘。  阿帕於1993年首次登上珠峰。去年在慶祝人類徵服珠峰50周年之際,他第13次率隊登頂成功,隨後在妻子的要求下宣布退役。但後來,在朋友和各界人士的勸說下,寶刀不老的阿帕今年再度登上了世界之巔。
  • 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們,他們是如何下來的?看完漲知識了!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也可以說是自然環境中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米,這個海拔的含氧量只有陸地的20%-40%左右,幾乎沒有動物能在這裡生存,但我們人類對這座山非常感興趣,想向它挑戰,那些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往往是受人敬仰的,但我們都知道,即使登山者成功登頂,最終也不可能活在山頂
  • 這隻鳥真的可以飛過珠穆朗瑪峰
    1953年,曾有一名登山者在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上,看到一隻鵝在飛行,飛得比其他動物高近9公裡。這個事情,從生理上講是不可能的。 現在,研究人員養了19隻以頭部黑色條紋命名的鵝。這些研究表明這些鳥確實擁有飛得如此之高的能力。
  • 珠穆朗瑪峰溫度夠低,屍體很難腐爛,在上面可以看到古代祖先?
    截至目前,珠穆朗瑪峰上的屍體數量已經超過了300具,其中睡美人、休息者和綠靴子就算是最有名的三位,並且,至今也沒有人專門去掩埋他們。那麼,珠穆朗瑪峰溫度如此低,就連屍體都很難腐爛,那爬上去以後是不是可以看到古代的人?
  • 為何中國和尼泊爾重新測量珠穆朗瑪峰?
    北京嘉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狄總告訴衛星通訊社記者,「此次宣布的8848.86米,是『基於全球高程基準的珠穆朗瑪峰雪面高程』。這是中尼兩國團隊克服重重困、團結合作共同實現的,並向全世界宣布珠峰『身高』,無疑具有裡程碑意義。
  • 海拔5200米的會議 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座談會舉行
    新華社拉薩5月11日電(記者邊巴次仁、王沁鷗)11日,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座談會暨慶祝西藏登山隊成立60周年座談會,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舉行。圖為 5月11日,紀念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60周年座談會暨慶祝西藏登山隊成立60周年座談會部分與會人員合影。
  • 數億網民共同見證珠峰測量隊登頂,登上「雪山之巔」意義何在?
    此次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的登頂,是闊別45年前中國人首次將戰標帶至珠峰峰頂後再測量,在接下來的2到3個月的數據測量後,珠穆朗峰的高度8844.43米又會再次進行更新,同時,此次歷經艱辛登頂的精準測量數據將為分析地殼運動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等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 登上珠穆朗瑪峰頂後,怎麼下山?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曾經有人這樣詮釋旅遊的意義:人們之所以出來旅遊是因為,沒有什麼比在火車,飛機,輪船上,更能傾聽到自己的內心。作為世界第一高峰,攀登珠穆朗瑪峰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年都有很多人死在攀登它的路上。但登山後要安全下山,難度極大,也非常小心。由於珠穆朗瑪峰頂冰雪覆蓋,地質構造複雜多變,珠峰頂氣溫低,空氣稀薄,容易產生高原反應。因此,登上珠穆朗瑪峰頂,掛上國旗拍照後,必須馬上下山但如何下山,還需要周密的計劃和安排!
  • 登山隊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這次高度是多少?能超過8844.43嗎?
    此次分享的主題是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並在上面展開珠峰高程測量工作。自從中國登山隊的三名隊員在1960年第一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十年,而就在近日,中國高程測量登山隊的隊員再次站在了珠穆朗瑪峰之巔,獲得了國人乃至全世界人民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