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K12 在線教育領域,一向是教培機構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慕課、題庫、直播、雙師、在線一對一、AI 智適應…… 各式模式不斷湧現、層出不迭。但在松鼠 AI 1對1 創始人慄浩洋看來,通過用 AI 模擬優秀老師經驗,定位每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薄弱點,繼而提供高效個性化學習方案,最終實現因材施教的智適應教育,作為可實現 AI 教學全流程的模式,才是未來教育的真正出路。
在鯨媒體的專訪中,慄浩洋多次表達了他對智適應教育的看好,他堅定不移地認為,「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教育機構都將走向智適應教育」。
本次專訪慄浩洋核心觀點一覽
1. 沒有一家公司敢說自己不在做 AI + 教育,但 95% 存在水分;
2. 個性化教育的最優解是智適應教育,但大眾認知度還不夠;
3. 智適應教育要投 10 個億人民幣才算合格,有三個衡量標準;
4. 基於老師的加盟模式一定會出問題,招生要靠正規軍;
5. 班課因為不是因材施教,所以最終一定會被智適應取代。
2014 年,慄浩洋創辦了 松鼠AI 1對1,與馬雲創立阿里巴巴的年齡相仿。但與馬雲創業失敗十次,方建起阿里巴巴的帝國根基相比,慄浩洋此前多次創業,屢屢成功。
2000年,慄浩洋擔任大山英語校長,後大山英語上市新三板,市值近十億。2004年,慄浩洋擔任昂立全國少兒公司總經理和教育集團副總裁,最終見證昂立教育成為中國A股市場上第一家市值百億的教育公司。而2019年9月,成立5年的松鼠AI1對1入選德勤「全球AI企業高增長50強」企業,位列第6。
鯨媒體:在創辦松鼠AI 1對1之前,您曾多次創業,且都和教育有關。在這個過程中,您有總結出什麼樣的經驗教訓?
慄浩洋:最大的經驗教訓是做事之前一定要先完全想清楚,第一個做的人未必就能夠成功。雅虎最早做搜索,後來輸給谷歌。My Space 最早做社交,後來輸給 Facebook。我在做任何一個決定之前,都喜歡花三四年的時間去做哲學的深度思考。當你想得足夠深,把事情的最難點全部想清楚,就不容易失敗。在我看來,松鼠AI 1對1 正踩在網際網路教育的第五波浪潮上。第一波浪潮是以 MOOC(慕課)在線課程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教育浪潮。第二波浪潮是以題庫為代表的「工具化」教育浪潮。第三波浪潮是「 O2O 」教育浪潮。第四波浪潮是以在線真人老師為代表的「在線一對一」教育浪潮。而第五波浪潮也就是「AI +教育」的浪潮,這波浪潮可能將對教育理念產生更根本性的顛覆。踩準了第五波教育浪潮,我們五年沒有換商業模式。反觀很多企業一直在換商業模式,導致哪個產品方向都沒有做紮實。
鯨媒體:您在AI教育未火之前就創辦了松鼠AI 1對1,當時人工智慧擊中您的點在哪裡?您是如何判斷出最好的切入時機的?
慄浩洋:我自己個人對AI的關注已經有幾十年了。我小學開始學計算機,初高中的數學競賽都是一等獎,這讓我在數學和計算機方面比其他人更擅長和敏感。大學時,我就開始接觸人工智慧。在昂立的十年時間裡,我們自研或者跟全球合作夥伴聯合研發並且深度使用的網際網路教育手段大概有30多種,包括慕課、網絡測評、語音識別等等。到2014年,我判斷AI教育達到了一個成熟的節點期,但我覺得各種各樣的網絡教育形式,無法真正改變教育,因為他們的效果存在問題。我們進入AI教育不是突然被擊中,而是厚積薄發,也是這麼多年對網絡教育的深入研究,讓我下判斷,AI智適應教育就是未來教育的方向。我五年前曾經說過,所有的教育機構最後一定都會做AI教育,現在已經應驗了。新東方、好未來每年花10億投AI教育,VIPKID、掌門、作業盒子、作業幫、猿題庫、葡萄智學等等都在做AI教育,現在基本上沒有一家教育公司敢說自己不在做AI教育。
鯨媒體:有人認為,由於人工智慧概念火熱以及大量融資事件的刺激,智適應教育存在一定炒作現象,對於這個觀點您怎麼看?
慄浩洋:我覺得現在聲稱做智適應教育的公司 95% 存在水分。其中 80% 的公司屬於 AI 詐騙,因為這些公司沒有真正學 AI 和做算法研究出身,還懂教育的科學家,而僅僅有管技術的 CTO 。懂計算機和懂算法是兩回事,沒有 AI 科學家就宣布自己是AI教育就是典型的 AI 詐騙。剩下 15% 的公司不能稱作是做AI教育,而只是在做 AI 教育工具。市面上的AI教育目前主要有語音識別、語義識別、圖像識別、表情識別、腦科學、AR / VR等等十幾個應用領域。腦科學在全球都沒有成功案例,表情識別我覺得五年內不可能形成商業模式,其他比如語音 / 語義識別,都沒有涉及「把孩子的大腦認知從不會教到會,訓練孩子的能力從弱變強」,所以只能算是 AI 教育評判工具而不是AI教育,就像生產電子白板和複讀機的公司只能算教輔材料公司並不算教育公司。
我今天可以下一個結論,未來三到五年,所有的教育公司最後都要走向智適應教育。而現在火熱的班課,因為不能解決個性化學習「千人千面」的問題,又倒退到「千人一面」,很快會因為效果問題而熱度降溫。現在開始談智適應教育的公司已經有 40 家了,未來還會有更多公司加入,這點我堅信不移。
鯨媒體:AI 對教育的變革,具體體現在哪裡?
慄浩洋:一是推動教育公平,讓貧困縣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優質的教育。二是實現因材施教,提供個性化教學從而真正減負,而個性化教學的最優解就是智適應教育。三是真正實現素質教育。中國的素質教育喊了 30 年了也沒有實現,我們發明了一個全球獨創的 AI 素質教育模型 MCM(Model of Thinking , Capacity and Methodology),幫助訓練孩子的思想、能力和方法而不是灌輸知識,避免高分低能。
而智適應教育會對現在的教育模式產生粉碎式改革,具體體現在:第一,學習點的個性化。學生不是學所有東西,而是哪裡不會學哪裡。第二,學習時間的個性化。同一個知識點,有的孩子學得快,有的孩子學得慢,我們完全是跟著孩子的時間去教學,直到學會。第三,追根溯源、錯因重構。一個 8 年級的學生某個知識點學不會,可能是因為他 6、7年級的某些知識點沒有掌握。智適應系統通過算法從源頭找準孩子的知識錯因,對症下藥。第四,戰略放棄。易學的知識點優先學,快速建立成就感,戰略性放棄難度大、耗時長的知識點,將時間花在薄弱知識點上,更快見效。
鯨媒體:您覺得智適應教育目前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發展階段?存在哪些問題?
慄浩洋:從AI教育發展成熟度來講,松鼠 AI 智適應教育目前 200 萬的學生用戶,放在中國 1.8 億的 K12 學生中,只佔 1 % 。但美國 5000 萬的中小學生裡有 20% 也就是 1000 萬學生都在用智適應系統。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大眾對AI教育和智適應教育的認知還處在萌芽前狀態,但行業人士對這個理念的認知已經處在爆發期了。
智適應教育存在的問題,一是受眾認知度,二是燒錢。去年我們總部加全國2300所合作校區已經有10億收入了,我們絕大部分融資(註:截止A輪,松鼠AI累計融資近10億人民幣)都投在了智適應的研發領域,到現在為止也只做了六個年級的內容,九個學科裡也只做了四個學科,還有很多本地化的工作要做,所以特別燒錢,但我們目前的現金流還比較充裕,可以支撐未來2年的支出。
鯨媒體:除了松鼠AI 1對1之外,您覺得智適應教育領域做得比較不錯的企業有哪些?
慄浩洋:我覺得沒有吧。原因是他們的科學家找錯了,從傳統的 AI 大公司挖一些 AI 科學家,但不理解和不熟悉AI教育,可能摸索產品就要五年。正經做AI教育的也有,比如新東方、好未來,但還沒有正式推出智適應產品;頭條和騰訊也在做,智適應產品也沒出來。研發投入還不到 2 個億人民幣的更不可能了,我認為智適應系統前前後後要投到 10 個億人民幣才算合格,10 億人民幣是一個檻,沒有 10 個億的研發投入就可以放棄這個賽道了,幾千萬一個億投入做出來的AI教育產品應該不是電動汽車,而是電動三輪車。我們像特斯拉一樣,現在還有兩三年的市場空檔期。
鯨媒體:咱們現在已經投了 10 億人民幣了嗎?
慄浩洋:很快就要投到 10 億了。
鯨媒體:您覺得大概多長時間能夠跑出來一家智適應教育做得比較好的公司?做得好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慄浩洋:衡量標準可以從三個維度來看。第一是科研水平,包括科學家團隊的實力,以及在智適應領域的學術論文獲選數量。沒有領先科研能力的最後都會被淘汰。拿我們自己來說,松鼠AI 的論文不但和全球競爭對手一樣在 AIED、CSEDU、EDM 等教育科技會議獲選,更是在競爭對手都沒有做到的 ACM KDD、NeurIPS、AAAI、IJCAI 等頂級 AI 會議上獲選;第二是產品效果,看學生是不是愛學,是不是有效果。也可以從「人機大戰」側面看出,做智適應教育不做「人機大戰」,估計就是對教學效果沒信心。在全球媒體廣泛報導的「人機大戰」中,松鼠AI 的教學效果超過高級教師、特級教師和中考命題組老師。最近一次在央視《機智過人》節目,松鼠AI 讓貧困山區的 6 年級孩子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成績提升了 30 分;第三是規模,看學校數和學生數。松鼠AI 現在在全國有 2300 家校區,200 萬學生,其中 21 萬高付費學生。中國能開出 2000 多家校區的教育公司也只有我們了,而且我們合作的校區平均建校時間不到八個月,有一半已經盈利,有很多學校開了第二家第三家甚至第五家。當然也會「冷暖不均」,有些學校由於管理意識和總部支持服務的問題,發展得不好。總部因為每年要在研發方面投入幾個億,目前還沒有盈利。我覺得盈利才叫跑出來是個偽命題,騰訊、美團、小米、亞馬遜、Uber、滴滴,這些公司都很多年沒有盈利,但並不妨礙他們成為優秀的公司。
鯨媒體:您是較早做教育機構連鎖加盟的人,但市面上關於教育機構加盟的負面聲音很多,您如何看待這些聲音?
慄浩洋:我覺得加盟模式所導致的問題,第一是質量問題。品牌最核心的就是老師,三四五線城市招不到好老師,質量就會打折,所以基於老師的加盟模式一定會出問題,因為質量無法保證。這也是智適應教學系統可以相對保證教學質量的原因,因為用的是 AI 老師。
第二是支持服務的問題。昂立教育目前在全國有 1000 家學校,在少兒英語賽道裡算是最大的連鎖教育公司。昂立教育十幾年來,做基於老師的加盟做的還不錯,這一方面印證了加盟方式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昂立教育的支持服務能力做得好。有些公司支持服務沒做好,連鎖越多,崩盤越快。松鼠AI 的團隊也比較懂怎麼樣做連鎖學校的支持服務。不能說我們的支持服務是完美的,我們也會收到合作夥伴各種各樣的投訴,但是我們的平均支持效果是超預期的。松鼠AI 的加盟連鎖學校有 10% 左右解約的失敗率,有 20% 做得一般,但也意味著 70% 的學校做得還不錯。去年6 月融資時的數據統計,我們的全國校區平均第 15 個月實現現金流平衡。今年數據統計,全國校區平均不到 10 個月就已經實現現金流平衡,比風投預算的模型還好。但是投資人一定要考慮到投資風險和倒閉可能性再進入。在學校數方面,我們的全國校區已經增長到2300多家。除了學校數增長,我們全國校區的學生數也在持續增加,今年暑假實現了 500% 多的增長,而且平均每家學校的學生人數也翻倍了。另外,我們在線業務的續費率是80%。線下做到第三年的學校續費率可以達到80%。從現金流、學生數、續費率這三個指標也能看出我們的支持服務做的非常好。有很多連鎖加盟機構,只能依靠非常低價格的諮詢費和更低投入的研發和支持成本來維繫。
鯨媒體:有沒有一種可能是讓合作校區來幫我們招生獲客,而不是我們幫助他們?
慄浩洋:松鼠AI 所有的校區都是總部來幫他們去招生服務,手把手教。因為他們不可能比總部做得好,如果總部都沒有能力做招生,你希望加盟商幫你做是不可能的。說白了就是,散兵遊勇的戰鬥力和正規集團軍沒法比。正規軍採用的是成熟的招生打法,比如協助校區做市場調查、設計招生方案,平均一年進行三次招生方案的指導。此外,我們還在30-40個城市組織召開千人的宣講大會,有些我會親自去宣講,每場會議大概會有200多個家長報名。
除此之外,總部還有品牌方面的支持保障。比如在央視《機智過人》、湖南衛視《我是未來》、江蘇衛視《楊瀾訪談錄》等綜藝節目中的曝光,在不同城市舉辦的人機教學大戰等,都對當地招生帶來長遠的影響和幫助。另外,我個人的抖音帳號也輻射了巨大的家長用戶群,為招生帶來了巨大的幫助。
最近,我每個周末都到全國各地去做《學習的升級》新書籤售會,剛去了新疆、珠海、貴州、常德、山東。這種1000人的籤售會,小機構自己做不了。其他機構做的招生說明會,家長感覺品質就不是一個level的。在我們品牌越來越強的情況下,合作學校也越來越喜歡總部給他們帶來的價值,而且他受益於這個價值,才願意跟你連在一起,那你必須得讓別人覺得,跟著你,性價比是好的。
結語
儘管人工智慧大熱,教育行業也在不斷探索AI教育的可能性,但因為行業認知遠高於大眾認知,智適應教育目前尚處於「科普」階段。是否真如慄浩洋所說,未來三到五年,教育機構最終都會走向智適應教育,讓我們一起等待,時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