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松鼠AI崔煒:教師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未來機器教學老師育人

2020-12-24 搜狐科技

文 | 搜狐科技 黃陽

「AI技術讓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真正實現規模化。」

「基礎知識薄弱的學生能在AI教學中得到更多的幫助。」

「教師永遠不會被機器取代,未來機器教學,老師育人。」

近日,松鼠AI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崔煒在2019搜狐科技AI峰會上發表演說,提出傳統教育的重點問題在於師資力量缺乏,尤其是高質量老師、優秀老師數量的缺乏,而AI技術可以改變這一切。

AI與教育的結合正迎來爆發期,根據iEDU智庫統計,2018年在「AI+教育」賽道上,有44家資本方和產業方參與投資,80%的融資金額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而根據CNNIC數據,到2020年「AI+教育」將帶來3000億的市場規模。

松鼠AI是AI教育明星公司之一,它成立於2015年,種子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最新數據顯示,松鼠AI目前已累積學生數據近200萬,在全國600多個城市有2300多個學習中心。而在最近兩年內,松鼠AI進行了四次人機大戰,用AI與真人教師進行比拼,頗具爭議的「人機大戰」被美國CNBC電視臺、日本NHK電視臺、央視二套等媒體報導。

AI技術如何改變傳統教育?AI機器人能否取代真人教師?搜狐科技專訪了崔煒。

個性化教育與最佳學習舒適區

「AI技術可以讓教育個性化,即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來的因材施教真正實現規模化和普及化。」

在崔煒看來,AI對教育最大的價值是通過知識診斷並定製最佳學習方案來提高學習效率:「我們會給每個學生一個智能診斷測試,智能診斷測試報告會發現學生知識漏洞,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針對性學習,節省學習時間。此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松鼠AI會進行實時評估,不斷實時調整他學習的內容,以最大化學習效率。」

個性化學習方案對於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效果尤其明顯。崔煒表示,通過個性化學習方案定製,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在教育心理學中的最佳學習舒適區不斷進步,獲得成就感並培養學習興趣。

「學習基礎特別薄弱的學生,我們叫做學苗。學苗在學校裡往往被忽視,因為老師要保證授課的進度,只能是按照班級上中等學生的水平去進行授課。松鼠AI給學苗個性化的匹配,在當前讓他放棄掉學習一些比較難的知識點,去補充一些基礎知識的學習,這樣每個學生都處於教育心理學的最佳學習舒適區,不會因為知識點太難而失去學習興趣,在這個區域裡面學習學習效率是最大的,能夠獲得效果的成就感,促進不斷地學習。」

機器教學 老師育人

松鼠AI發起過四次「人機大戰」,用AI與真人教師進行比拼,比賽結果證明,無論從知識點學習,還是分數提高,機器的分數都高於真人教師。

發起這樣的比試,松鼠AI是否在朝著替代真人教師的方向努力?崔煒給的答案恰恰相反,他覺得教師不會被機器取代,未來機器教學,老師育人。

「其實我們一直是這樣認為,教師是永遠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掉的,未來的教室會是機器老師和真人老師共同存在,教育分兩塊,一塊教學,一塊育人,未來機器和真人老師各自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

崔煒提出,傳統教育的重點問題是師資力量的缺乏,無法滿足每個學生個性化需求,機器的個性化沒有邊際成本,能給每個學生定製個性化的學習內容,而教師則可以著重對學生進行思想觀、交際溝通、思辨思維等的培養,機器和教師相互結合,能夠起到1+1>2的效果。

據悉,松鼠AI跟卡梅隆大學,人工智慧黃埔軍校,人工智慧的教父Tom教授合作,成立聯合實驗室、認知心理學,同時跟斯坦福國際研究院成立聯合實驗室,發表一系列學術論文。官方數據顯示,使用AI松鼠系統學習一年後,80%的學生都能得到學習成績的提升。今年5月,松鼠AI宣布,今年第一季度,付費用戶(付費在6000-12000萬之間)數目同比增長了14倍。

取得系列成果之後,松鼠AI下一階段是否有明確的目標?崔煒表示,接下來松鼠AI將推出公益性活動,幫助偏遠地區學生獲得高質量教育。

「我們會不斷地普及我們的產品,讓更多的學生能夠使用上我們的產品。同時我們也會推出公益性的活動,尤其對偏遠地區的學生,他們渴望學習卻沒有好的教育資源,松鼠AI會不斷地在這個方面作出努力,在全國範圍,甚至全世界範圍,讓更多學生用上好的產品,獲得高質量教育。」

相關焦點

  • 乂學教育松鼠AI舉辦百城人機大戰 機器教學組「戰勝」真人教學組
    近兩年,乂學教育松鼠AI 先後在河南、成都,山東等地舉辦過多次小規模的人機大戰,松鼠AI智適應學習系統均以顯著優勢戰勝了人類老師。本次人機大戰從全國100個城市中抽取了數千名學生,分別接受松鼠AI 智適應系統和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中高級老師的教學輔導,通過前測和後測來客觀地比較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本次百城人機大戰還跨越了全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和鄉鎮。
  • 松鼠AI上演百城人機教學大戰 智適應教育為百萬學子帶來福音
    這一次,對壘的雙方不再是AlphaGo和柯潔,而是真人教師和人工智慧教學機器人,而比拼的項目也不再是圍棋,而是「教書」。本次活動由國內第一家人工智慧自適應網絡教育公司——乂學教育松鼠AI主辦,一百個城市上千名學生,松鼠AI智適應系統攜手人類教師,展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機大戰。這場真人與人工智慧的教學水平較量,歷時2天,對初中數學做針對性和集中性教學輔導。
  • 松鼠AI聯合創始人樊星:「AI智適應教育」會是高效教學的最優解嗎...
    當時在學術界大家最終討論的結果可以分享一下,大家一致性的認為我們可以把教育這個詞分為教學和育人兩個詞,教學是讓孩子去掌握技能、了解知識;育人是讓孩子學會正確使用這些技能,正確地應用這些知識,大家一致認為教學90%的部分是可以被AI所代替的,育人則不行。
  • 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出席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用人工智慧培養面對...
    但是特級教師的教學水平真的是跟普通老師完全不一樣,特級老師的大腦裡有很多學生的數據,因為他教過了太多的學生,所以就像老醫生一樣,他對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診療方案,所以才會有人花800萬要買學區房,所有的投入都是為了碰到一個好老師,然而一個學校有時連一個特級教師都沒有。那麼AI的教學水平能夠超過特級教師嗎?
  • 乂學教育松鼠AI「百城人機大戰「落幕,AI老師平均提分5.4分
    多知網9月4日消息,近日由乂學教育松鼠AI主辦的「百城人機大戰」落幕。此次活動在北京、太原、西安、石家莊、滄州、宣城等100個不同級別的城市,抽取了數千名學生,分別接受松鼠AI智適應系統和有著多年教學經驗的中高級老師的教學輔導,並通過前測和後測來客觀地比較兩組學生的學習效果。
  • 松鼠AI為檢測智適應學習效果上演百城人機大戰 結果如何?
    這是8月27日未來網記者在松鼠AI山西太原市真武校區的人機教學大戰現場看到的情景。據松鼠AI工作人員介紹,參加此次百城人機教學大戰的學生,均為新初三學生。這些參加活動的學生,絕大部分非松鼠AI學員。比賽正式開始前,松鼠AI 先收集了各地點的參賽學生此前期中和期末考試數學成績,並經過數據分析後對學生進行分組。
  • 濰坊300餘名教師、教研員共同觀摩研討小學信息技術C++編程教學
    這是繼2017年11月3日在高新區舉辦的首屆小學信息技術scratch編程教學研討推介會之後的第二次小學信息技術編程教學研討會,也是從直觀的圖形化編程教學過渡到抽象的代碼編程教學的一次深入探索,是從遊戲化創意編程過渡到嚴謹算法的程式語言學習與思維訓練的提升推進,是進一步實現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專業化、學術化的有益途徑,能更好地完成新時代育人目標,為未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提前謀劃,逐步落實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
  • 技術推動創新,松鼠Ai加盟「招蜂引蝶」
    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孩子們來說,接受更優質的教育顯得更容易一些,而三四五六線城市的孩子似乎只能去往大城市,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教師資源是唯一原因。培養更多高素質教師,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不是短時間就能實現的。生產和創造更多的教育資源,是現在藉助科技的力量更容易實現的,尤其在網絡時代和人工智慧時代,教育公平成為了可能,松鼠Ai就是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先行者。
  • 松鼠AI 1對1慄浩洋:未來3-5年所有機構都會走向智適應
    但在松鼠 AI 1對1 創始人慄浩洋看來,通過用 AI 模擬優秀老師經驗,定位每個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薄弱點,繼而提供高效個性化學習方案,最終實現因材施教的智適應教育,作為可實現 AI 教學全流程的模式,才是未來教育的真正出路。在鯨媒體的專訪中,慄浩洋多次表達了他對智適應教育的看好,他堅定不移地認為,「未來三到五年,所有教育機構都將走向智適應教育」。
  • 松鼠AI智適應教育CEO周偉接受央視採訪,暢談AI教育
    為期三天的盛會圍繞著「創造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主題,重點探討人工智慧、5G、大數據、網絡安全、數字絲路等熱點議題,展示全球網際網路領域的領先科技成果超過20多家網際網路教育企業積聚烏鎮暢談未來分享新科技為中國教育事業帶來的推動和發展,其中以好未來、VIPKID、松鼠AI教育為代表的教育科技公司的集體亮相,成為本屆烏鎮網際網路大會的一大亮點。
  • 機器之心獨家對話百度 NLP:先解決語義理解,再談機器翻譯取代人類
    為此,機器之心專訪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技術負責人吳華、高級總監吳甜,就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的優缺點、如何獲得高質量訓練數據及百度翻譯目前進展展開話題。同時也藉此機會了解百度自然語言處理部及其開展的 NLP 技術研發工作。以下為採訪內容整理,以饗讀者。NMT、SMT 的優與缺機器之心:能請您先介紹一下百度 NLP 部門嗎?
  • 機器翻譯真達到了專業水平?別慌!聽聽技術專家、語言學家怎麼說
    " 從技術人員的角度看,AI想要取代翻譯,面臨重重困難;但從語言學教師的角度看,即使有一天技術能做到了,也不可能取代語言學習。Talene Boodaghians是一名教多門語言的老師,她擁有牛津大學應用語言學和第二語言碩士學位,針對近日甚囂塵上的「有了翻譯機器,學生以後『學習文化,而不是語言』」的言論,她發表了自己獨特的看法:在所有學習科目中,也許沒有一門課能像語言學習那樣,極大地激發起人們用技術取代學習的想像力。
  • 乂學教育松鼠AI創始人慄浩洋:AI如何重塑零售行業
    我們之前在講AI的時候,包括前幾位講的AI是不是能代替5到15秒的人類工作,我們看到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等,但是我們從四五年前開始做的事是讓它來代替一個特級教師可能長達五年、十年對孩子的教學。當時我們在講人工智慧的時候,是幾千小時的教學過程,當年我們在融資的時候,沒有一個風險投資相信,九個月都沒有拿到融資,目前我們AI教學機器人已經超過了高級教師和特級教師的教學水平。
  • 未來到底學什麼,才不會被AI時代淘汰?
    報告說,預計到2025年,現在的8500萬個工作崗位會消失,或者被機器人取代。但同時也會產生9700萬個新工作。也就是說,新增崗位數量比被淘汰的要多。那這些新工作到底是什麼呢?報告說,新工作都需要人與機器的合作。 面對這樣的未來,很多人擔心:現在學校教的以後會不會用不著,以後要用的現在是不是還沒準備好。真的是這樣嗎?
  • 重慶巴蜀常春藤學校教師斬獲2020FIT國際教師風採大賽第一名
    中國網8月6日訊 近日,新學說2020FIT國際教師風採大賽落下帷幕,重慶市巴蜀常春藤學校博物館式小學的藤師李乃欣從初賽、複賽到決賽,一路過關斬將,在課堂比拼、教師演講等環節發揮出色,展示出極強的專業素養和教學魅力,以專業評審第一,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獲得「明星教師」稱號,重慶市巴蜀常春藤學校也榮膺
  • 松鼠AI廖一芳:千人千面的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出獨立的生命個體|2019...
    首先,傳統教育裡面我們有特級教師,但是千裡挑一、非常難複製。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去年7月我到西藏,在日喀則的時候訪問了一個村落,在那邊家長很期待有一個老師,甚至都不一定要求特級老師,能不能有一個老師,到這個地方進行教書?都是一個問題。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是我們一直面臨的問題,更何況一個優秀老師進行複製是非常困難的。
  • 老師傅削了一輩子刀削麵,最後被機器取代了,只能默默「流淚」!
    老師傅削了一輩子刀削麵,最後被機器取代了,只能默默「流淚」!中國可以說是一個美食大國了,而且中國的廚師也是很厲害的,不管是什麼樣的食材,只要到了中國廚師的手裡,都能做出各種美味,中國之聲甚至能把一種食材,研究出一百種做法,而且每一種都特別好吃,不過在北方最受大家歡迎的還是麵食了,尤其是刀削麵,想要做這個面,還要有一定的技術才可以,有一個老師傅,可以說是削了一輩子的刀削麵,沒想到最後卻被機器給取代了,最後只能默默「流淚」
  • 孔老師談課堂教學與教師專業成長
    淺談生物教學的點點滴滴「醫生的真功夫在病床上,教師的真功夫在課堂上。」「我們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進步;我們可以不成才,但不可以不專業化成長。」4月3日晚,孔月華老師用優美而流暢的語言從課堂教學和教師專業成長兩個方面談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 東坡區富牛小學青年教師座談會:用青春譜寫育人讚歌
    四川新聞網消息 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新鮮血液,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在學校的教育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為了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聽取青年教師的心聲,探討學校發展規劃,東坡區富牛小學於12月11日下午組織召開了「用青春譜寫育人讚歌」為主題的青年教師座談會。
  • 松鼠在工廠打工剝堅果,速度比機器還快,工資只要堅果?
    導語松鼠在工廠打工剝堅果,速度比機器還快,工資只要堅果?大家好,歡迎進入今天的閱讀時間,你們準備好接收接下來的內容信息了嗎?眾所周知,松鼠一般體形細小,花鼠屬與松鼠屬其臉頰內側有頰囊的構造,能儲存很多食物。松鼠的嗅覺極為發達,它能準確無誤地辨別松子果仁的空實,凡是松塔尖上被松鼠放棄的種子都是無種仁,雖然這種種子的外殼沒有被咬開,松鼠還是一嗅便知。於是就有了松鼠在工廠打工剝堅果,速度比機器還快,工資只要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