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上海7月13日電 (記者勵漪)隨著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新客運大樓投入試運營,標誌著中國郵輪母港正式開啟「四船同靠」新紀元。今天,吳淞港迎來盛世公主號、諾唯真喜悅號、地中海輝煌號3艘大型郵輪同時靠泊,當天接待遊客量達到2.1萬人次,成為中國首個日接待量突破2萬人的郵輪港口。
7月13日,3艘大型郵輪同時靠泊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吳淞口國際郵輪港於2011年10月15日正式開港以來,2014年接靠郵輪216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約110萬人次,超過新加坡首次成為亞洲接待遊客人數最多的郵輪母港。2016年接靠郵輪471艘次,接待出入境遊客284.7萬人次,分別約佔全國的47%和63%,繼續保持亞洲第一、同時成為全球第四的郵輪母港,並帶動中國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郵輪客源地市場。
目前,投資近10億元的郵輪港後續工程基本完成。工程新建碼頭2座、平臺、引橋、客運大樓及廊道,其中新建面積約為8.2萬平方米的水工平臺,長度為620米的新引橋,建築面積約為5.5萬平方米的兩棟新客運樓及廊道,擴建岸線總長度至1600米,擁有兩座15萬噸級碼頭及兩座22萬噸級碼頭。形成水陸聯動的四船同靠、年接靠國際郵輪800至1000艘次,年接待遊客量600萬人次的運營能力。
7月13日,3艘大型郵輪同時靠泊吳淞口國際郵輪港
為確保今天及今後「三船同靠」、「四船同靠」期間,遊客能快速進出郵輪港,當地公安、建管委等部門做好了充足準備。在交通疏導方面,交警部門通過提前掌握港區郵輪船期,分別針對當天不同的遊客數量派勤部署警力,加強寶楊路沿線交通指揮疏導,保障道路正常通行;依託大數據,精確計算出每一條主幹道車輛通行速度,利用信號燈合理分配道路行駛的車輛,確保通行速度最大化。在完善路網和公共運輸方面,積極打通斷頭路和微循環道路,有效緩解郵輪港靠泊帶來的交通壓力;提升郵輪碼頭周邊公交運載能力,依託公交車連接寶山顧村、通河地區、虹口四川北路、曲陽、涼城地區、人民廣場以及寶山一、三、七號軌交線;整合多方停車資源,積極做好郵輪港停車配套服務工作。在安全保障方面,公安部門將根據出入境人數,統籌調度警力,加強碼頭區域部署,配合郵輪港做好現場及附近秩序維護和旅客疏導工作,確保郵輪碼頭區域客流秩序平穩可控。同時,在郵輪港附近區域增設分流點,加快人員分流疏導效率。
寶山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寶山將全力對接上海「四大品牌」戰略,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和區位特點,努力將郵輪經濟打造成「四大品牌」重要板塊。
在打響「上海服務」郵輪旅遊品牌方面,積極推動郵輪保險業務、「郵輪直通車」服務、「郵輪便捷通關條形碼」的發展,不斷提升遊客的體驗感和滿意度。同時,聯動口岸單位創新推出「郵輪船票」制度,在保障郵輪遊客權益的同時,進一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規範高效的郵輪市場,重構郵輪分銷渠道,引導和規範郵輪票務市場健康發展。
在打響「上海製造」國產郵輪品牌方面,寶山將立足母港運營,依託上海中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平臺,不斷延伸郵輪產業鏈。一方面延伸發展本土豪華郵輪設計建造。目前,寶山已參與由中船集團領軍的本土豪華郵輪建造戰略,攜手中投公司、英國勞氏船級社、美國嘉年華集團、義大利芬坎蒂尼集團,發布郵輪產業六方合作共同宣言,組成全球郵輪產業頂級團隊,共同發展中國本土郵輪製造產業,培育發展本土郵輪產業鏈。另一方面,推進國內首個國際郵輪產業園——「上海中船國際郵輪產業園」落戶寶山工業園區,目前中船集艾、中船瓦錫蘭已成功入駐。由中船集團牽頭、吳淞口郵輪港公司參與設立的國內首支郵輪產業基金落戶寶山,為國產郵輪建造提供良好的資金支持。
在打響「上海購物」郵輪消費品牌方面,與境內外企業積極合作,成功實現了樂購仕跨境電商項目的試運營,打造了「境內下單、境外提貨」的郵輪旅遊全新購物模式。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現有554平方米口岸出境免稅店,2017年有效購買人次達到15萬人次,銷售收入達到1.197億元。在即將啟用的兩個新客運大樓中,將研究擴大免稅店面積,優化購物環境,並計劃在郵輪港周邊打造專為郵輪遊客服務的免稅店,提高郵輪遊客進境免稅額度,以此提升上海郵輪母港的吸引力。
在打響「上海文化」郵輪文化品牌方面,繼續舉辦好上海郵輪旅遊節、亞太郵輪大會等能夠推動形成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郵輪行業交流平臺和郵輪文化推廣平臺,發展多元融合的濱江郵輪文化帶建設,使之成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功能的重要載體和北上海旅遊休閒聚集區,打造國際知名的寶山濱江郵輪文化帶建設目標和整體布局。
(責編:嚴遠、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