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八景之第八篇:盤坡積雪

2020-12-15 尺寸之間有天地

盤坡,即野三坡,現在隸屬於淶水縣,那麼它又是怎麼成為涿州八景之一的呢。

據涿州志記載,三坡隸屬涿由來久矣,無可稽查。

西漢(公元前201年)始置涿郡,領29縣,西邊到現在的易縣。

涿縣與涿郡同時建立,為涿郡治所。

單以涿縣轄境來說,西漢時最小,北齊、北周時最大,包括現在的固安、高碑店、淶水和房山南部區域。

唐武德七年,624年,涿州改稱範陽縣。

金大定29年,1189年,成立萬寧縣(房山縣),劃出範陽北部邊地,但位於萬寧縣西南的三坡仍由範陽縣管轄。

明洪武二年,1369年,範陽縣撤銷,併入涿州,只轄房山一縣。

清雍正五年1727年,房山縣改由順天府直轄,至此涿州再無屬縣,但三坡仍歸涿州管轄。至1913年撤州,又改稱涿縣。

1940年淶水山區單獨建縣,三坡隨之劃歸淶水。

在1940年以前,三坡一帶區域大都是屬於涿州管轄的。

在涿州古八景(元代八景)中有盤坡夕照。記載中有盤坡位於涿州城西北約三百餘裡,地勢由南向北逐次增高,由此而分為上、中、下三坡。西邊為表而東側為裡。群岫堆螺,似在水上,遙岑寸碧,疑在雲端。夕陽欲墜之時,則有紫綠萬狀之景。

現在所說的涿州八景為清代中期開始,稱之為盤坡積雪。

有詞贊曰(作者不詳):此地即桃源,不知漢魏,遑論金元。逃名巖谷,遁跡林泉。大好河山,忍終袖手無人管。滿坡積雪,山色有無間。

「燕王問鼎,松鼠討封,免除丁糧」的傳說在三坡地區流傳甚廣。

明燕王朱棣掃北的時候經過三坡,見到山中的松鼠捧著松果而食,以為是向自己拱手施禮,說道:野獸都有歸順之心,更何況人民呢。朱棣登基後便頒發旨意免除了野三坡一帶的賦稅。

燕王在發動戰爭之前是有顧慮的,曾說:「民心向彼,奈何」。1399年,靖難之戰開始,命張玉為先鋒,攻取涿州,之後各州縣均激烈反抗。河北地區人民損失最大,人口急劇減少,才有了後來從山西遷移人口和大槐樹的傳說。

從燕王朱棣主力行軍方向上講,應途經涿州、保定、定州,然後抵達滹沱河附近,雙方幾十萬大軍在正定一線展開激戰。

燕王朱棣是否到過三坡,無法查證。但野三坡一帶在明代以前大多游離於朝廷統治之外,外界的朝代更迭大多與三坡無關,詩人才有此地即桃源的感慨。

至清代,由於三坡一帶居民崇敬明朝,便不許這一帶的人民參加科舉。清廷壓迫,匪盜橫行,便推舉坡內素孚眾望之人綜理坡內事務,與外界多有爭端。清朝政府便給當地冠之以野字。

近些年,登野山,賞野景,成就了野三坡的聲名。

盤坡積雪,是為遠觀之景,天氣晴朗之時,站在涿州的高處,能看到西邊蜿蜒的群山,還有那皚皚白雪。

燕山東去,太行南行,那裡是北方兩大山脈交界處,野三坡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

也或者遠觀不如近賞,若有機會,去看一看那山,那水。

其雄在山,其險在峰,其潤在水,其幽在谷。

若曾經去過,可以再深入了解一下野三坡有何獨特的物種,地質構造因何而成;龍門天關何以稱疆域咽喉,又有哪些燦爛輝煌的革命文化,深厚凝重的歷史底蘊。

自然會別有收穫。

涿州八景之第七篇:樓桑春社

涿州八景之第六篇:督亢秋成

相關焦點

  • 涿州八景,帶你認識不同的涿州
    」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這句詩中的第一州說的便是涿州。涿州自古以來便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而且還有很多美麗風景,其中有八處最為出名,便以此稱作」涿州八景「。涿州八景一、通會燈市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夾城,門名「通會」,夾城上有重樓三間,名「通會樓」,俗稱鼓樓。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以鬧花燈展開的場面。涿州的元宵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明清,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涿州八景之第六篇:督亢秋成
    燕國時期涿州稱涿邑,督亢區域就隸屬於涿邑。公元前201年,自西漢始置涿郡,轄29縣。戰國時的督亢大約位於今涿州市東南,跨涿州、固安、高碑店三地,範圍約50裡方圓。涿州史志有人口數量的記載,始自西漢,但未說年代,涿郡有78萬餘人,195679戶。據此可以大致推測當時人口。遠在戰國時期,涿州督亢腹地的農耕文明已相當成熟。
  • 華夏古塔|雙姝並蒂的涿州雙塔
    巍峨雄立的涿州雙塔除了盛產名人之外,涿州的風景名勝也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涿州八景」就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景點。分別是:會燈市、拒馬長虹、樓桑春社、胡良曉月、邵村花田、督亢秋成、盤坡積雪、雙塔晴煙。其中,以雙塔晴煙最為著名。在中國很多地方,塔往往是獨立存在成為遊覽的景觀。而涿州就很特別,這裡有兩座建於遼代的八角形轉仿木構閣樓式舍利塔——雲居寺塔和智度寺塔。
  • 保定千年古縣之(三)——涿州
    一、涿州歷史:《史記》記錄,上古時代,黃帝和蚩尤大戰於涿鹿,也就是涿州。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涿邑。秦朝,被稱為涿縣。三、涿州的名勝:(1)涿州雙塔:是涿州古城的標誌性建築,兩塔均為舍利塔,雙塔是佛教文化的產物。「雙塔晴煙」,為涿州古八景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盧氏宗祠:位於涿州城東的盧家場村。殿內供奉盧植像,內側牆壁上盧氏家訓。
  • 古澤州八景之「碧落臥雲 陰壑積雪」
    常聽說,出晉城北行十數裡,有一寺名曰碧落,為古澤州八景之一。閒來無事,騎車獨行,隨百度而去。碧落四景之一的「寒泉漱玉&34;陰壑積雪&34;碧落寺&39;。夏雨綿綿之時,洞內積滯的潮氣上升,直入天際,經久不散,遠望之宛若雲臥洞中,故名門臥雲洞。此景又被稱作「碧落臥雲」。據說,碧落寺寺因山而名,但山又因何而名?唐·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碧落,原指上天,上界。山名是不是取此意,未償不可。
  • 露骨積雪一一太子山
    河州八景之一露骨積雪太子山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臨夏回族自治州與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間,東南起洮河下遊地區,西南與甘南州臨潭、夏河、合作又因為這裡雲遮霧罩,森林密布,物種繁多,有常年不化的露骨積雪之景,更加增添了太子山高聳挺拔的險俊和雄偉磅礴的氣勢以及誘人的神秘!因此被稱為「露骨積雪」,是臨夏著名的「河州八景」之一。
  • 關中八景之太白山:太白積雪六月天(圖)
    因山頂終年積雪,銀光四射,故稱太白。它是橫貫陝西省的秦嶺山脈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嶺的最高峰。   太白早為名山,詩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蘇軾等人曾遊過這裡,寫下了著名詩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寫道:「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一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
  • 長安八景之——太白積雪:秦嶺之巔的銀色世界
    「太白積雪」作為關中八景之一,早在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裡就有記載:「冬夏積雪,望之皚然。」「太白積雪」這一被歷代文人所讚美的勝景,現在又是怎樣一番面貌呢?雨霧中攀登秦嶺之巔山巔的積雪很瓷實初聽太白積雪,腦海中浮現的圖像,只是一座高山,山尖白雪皚皚,除此之外再沒有更多的想法,至於那些古代文人墨客吟誦太白積雪的詩句,似乎離我們過於遙遠而難以揣摩了。
  • 【我行我攝】宜春八景之一,仰山積雪
    特意趕往仰山,想一睹雪後仰山的美景,看看傳說中的宜春八景之一,仰山積雪。遺憾的是雪還是不夠大,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壯觀,皓雪晶瀅,只在草叢牆角屋頂積有一層薄薄的雪花,如此也足以開心,拍攝不止。以圖記之:
  • 留在涿州的三國記憶
    對於三國這段歷史而言,涿州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地方,因為桃園三結義即發生在這裡。雖說三國已經過去將近兩千年了,但那個時代的記憶多少被承載下來了一些,而在涿州,這些載體中最重要的莫過於張桓侯廟和三義宮了。張桓侯廟張桓侯廟和三義宮是十月底去的,兩地位於107國道的兩側的村子裡,離涿州城區有點距離,徒步是肯定不行的,去的時候運氣不好,碰到了三義宮附近在修路外加下雨,泥濘的路面對山地車是個挑戰
  • 七月的青海來一趟跟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不要忘了來十二盤坡
    互助十二盤坡就像一條連接天地間的彩帶>而青海互助的扎碾公路就有最美公路之稱,互助北山就像一個天然的彩色畫廊。318國道上的怒江七十二道拐一樣,轉彎以急小而岀名,又因從山頂到山下又剛好十二個轉變,就叫十二盤坡。
  • 民間故事之「龍盤坡」的傳說
    隨著人們的口耳相傳,那片山坡也就被稱為了」龍盤坡「。人們會前往此地進行祭祀,希望神龍保佑村子風調雨順,莊稼能夠豐收。歲月流轉,曾經的山峰還在,可潭水已無。但是這個地名已經流傳了下來,故事也被人們所熟知!哪怕是今天,只要你到東卯鎮去,向上了歲數的老人打聽一下,他們依然會和你講起這個關於」龍盤坡「的故事
  • 在涿州尋訪美麗的雙塔和中國最長的石拱橋,感受曾經的天下第一州
    文人雅士途徑此地,寫下了不少讚美的詩句,由此流傳下「涿州八景」,其中不少今天還能感受到。而現代交通方式的改變終歸讓涿州從昔日繁華的要衝變為今日略顯冷清的小城,不過也恰好也讓城中的古蹟更顯古意。曾經熱鬧的通會燈市是涿州八景之首,乾隆曾於此賞燈,對其讚譽有加,寫詩描繪盛景:「一晌千行燃火樹,半空百道接星樓。」如今通會樓只剩遺址,但燈市的傳統還是留了下來。
  • 城市中的記憶:涿州·鼓樓大街
    的鼓樓大街,幾代人都對它情有獨鍾,這條街是涿州老城區裡最繁華的一條商業街,據說當年乾隆皇帝也從這條街走過幾回。涿州鼓樓大街,真的是學生時代的「打卡地」,給予了我們太多的歡樂。璀璨不夜城,十五賞花燈傳說燈會自古有「南有揚州,北有涿州」之稱。
  • 臺灣最美風景之臺灣八景
    「臺灣八景」一說,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從清初到日據,皆有人為之品題。「臺灣八景」最早出的文獻資料是一六九四年修輯,一六九六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付刊,由高拱乾所纂寫的《臺灣府志》。這部臺灣第一本府志選定的臺灣八景名單是: 安平晚渡 沙鯤漁火 鹿耳春潮 雞籠積雪 東澳曉日 西嶼落霞 斐亭聽濤 澄臺觀海。臺灣八景這個詞,起源於清代,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在清朝康熙35年的《臺灣府志》中,就有對臺灣八景的描述,那時選出來的八景是:①安平晚渡②沙鯤漁火③鹿耳春潮④雞籠積雪⑤東溟曉日⑥西嶼落霞⑦斐亭聽濤⑧澄臺觀海。
  • 不限購的涿州,是環京投資窪地嗎?
    來源:米宅北京1涿州房價的怪象環京縣市這幫兄弟中,涿州算是特別的一個。涿州樓市很奇怪,緊臨房山的涿州,要高鐵有高鐵,要產業有產業,整個環京比較熱門的地區都限購了,但涿州沒限購。2了解涿州涿州緊鄰房山區,總面積742.5平方千米,距離北京天安門59公裡,涿州地勢平坦,是一個有著70萬人口的縣級市。有著「天下第一州」之稱的涿州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有三國文化、有古蹟永濟橋和雙塔,有影視城、涿州八景,可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而且由於物產豐富,涿州曾經是皇帝 的主要產地。
  • 涿州為什麼發展不起來?真相原來是這樣
    再加上頭幾年的社會風氣不好,開發商五證不全就開始銷售,產權證遲遲下不來,業主維權事件頻有發生,以至於涿州的樓市交易量還是差了點火候。 雖然涿州的樓市火不起來是諸多因素造成的,但就小速而言,涿州依然是潛力巨大的地方,毋庸置疑。涿州不能僅僅是作為北京的附屬品,僅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 航拍視頻 | 涿州今冬首場雪已「到貨」
    涿州迎來今冬第一場雪↓↓↓紅牆、灰瓦、>涿州的第一場雪讓涿州的市民激動不已但是,這件事情一定要注意!涿州市氣象臺發布最新雪情通報 涿州市氣象臺2020年11月21日8時發布雪情通報:受冷空氣影響,我市今天凌晨開始降小雪,截至8時,雪量2.0毫米,部分地區有積雪
  • 淺析涿州北塔-雲居寺塔
    涿州雲居寺塔,據金正隆五年(1160年)雲居寺重修釋迦佛舍利塔碑記載,該寺塔為遼大安八年(1092年)所建建築,距今已有900多年歷史。涿州雲居寺塔位於智度寺塔以北300米處,二塔合稱「涿州雙塔」,「雙塔晴煙」為涿州八景之一。但這種「雙塔」的說法是否符合雙塔的定義呢?
  • 老北京文化:著名的「燕京八景」,到底是指哪八景?
    但關於八景到底是哪八景,則史書多有記載。關於北京地區「八景」的最早記載,是在金朝的《明昌遺事》中。明昌是金章宗的年號,當時所起的名目叫作「燕山八景」。元代時期的《一統志》也曾對八景有所記載,但其所記的「燕山八景」有兩處與金代的的名稱不一樣。金代的「八景」分別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