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涿州尋訪美麗的雙塔和中國最長的石拱橋,感受曾經的天下第一州

2020-10-09 時差博物院

秋高氣爽的天氣,若要在北京周邊找個一日遊的地方,涿州絕對是個不錯的選擇,幾處古蹟很值得一觀。涿州市位於北京西南方,自駕的話距離約 70 km,非常方便,也可乘坐高鐵,不到半小時便可抵達。

涿州歷史悠久,秦朝已置縣於此。而最讓涿州出名的恐怕就是《三國演義》中的桃園結義了。拋開兄弟結拜的虛構故事,劉備和關羽、張飛等人正是從這裡起兵,終成一方霸業。當時的涿縣為漢代所設涿郡的治所,後來也一直是河北地區的重鎮,而涿州之名則最早出現於唐代。

待北京成為都城後,涿州作為京城南下的交通要道,地位相當重要。據記載,明代涿州城樓上就懸有一幅楹聯:「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這第一州指的就是京城南下第一州,可見要日常接待皇帝官員進出京城,涿州的政務確是非常繁忙的。

由於往來人員眾多,明清時涿州的街市也相當熱鬧。文人雅士途徑此地,寫下了不少讚美的詩句,由此流傳下「涿州八景」,其中不少今天還能感受到。而現代交通方式的改變終歸讓涿州從昔日繁華的要衝變為今日略顯冷清的小城,不過也恰好也讓城中的古蹟更顯古意。

「天下第一州」的舊牌樓

原來的涿州古城並不方正,東北凹,西南凸。傳說附會為顓頊時所修,俗稱「凹字城」,清人朱筠有詩云:「會須顓頊城凹字,漫說軒轅戰涿阿。」古城牆和城門今已不存,只留下些許遺蹟於城中。

民國時的涿縣地圖

城中原有一壯麗的鼓樓,也就是明清時的通會樓。曾經熱鬧的通會燈市是涿州八景之首,乾隆曾於此賞燈,對其讚譽有加,寫詩描繪盛景:「一晌千行燃火樹,半空百道接星樓。」如今通會樓只剩遺址,但燈市的傳統還是留了下來。

明代的通會樓石匾

涿州城遺蹟

路過沒有鼓樓的鼓樓大街

涿州博物館

吃過午飯後,我們的第一站便是涿州博物館。博物館不大,也有一些不錯的東西,如凌雲漢墓的出土的各種彩繪陶器。不巧的是當時正好碰上日本《三國志展》,最為精美的彩繪陶神燈和彩繪陶鏡臺都被借去了日本。另外就是石刻展裡有幾件北朝、遼代的石刻,雕工精細,值得細細觀摩。

博物館水池邊坐一坐,感覺不錯

無處不在的桃園結義

呆萌又簡潔的陶蒼鷺

漢代陶燈,稚嫩的筆觸

出走的彩繪陶神燈與彩繪陶鏡臺

石藝通靈展廳

遼代石塔,雕工精細

飛躍的獅子,炸毛的獅子

雙塔雄風

逛完博物館,便前往今日的重頭戲——涿州雙塔。

這是相距不遠的兩座遼塔,建造年代與形制也都很相近。雙塔位於原來古城的東北角,如今周圍仍是低矮的民居,在遠處即可看見一南一北兩座磚塔高高聳立,形成了涿州美麗的天際線。而「雙塔晴煙」亦為舊時涿州八景之一。

涿州雙塔,近處為智度寺塔,遠處為北邊的雲居寺塔

南邊一座為智度寺塔,高 44 米,為五層八角樓閣式磚塔。根據原置於塔頂的孟化行造陀羅尼經碑上的記載,該塔建於遼太平十一年(公元 1031 年)。塔所屬的智度寺始建於唐代,其他建築已不存。

1927 年晉奉戰爭中,傅作義死守的涿州戰況激烈,智度寺塔遭到炮擊,導致部分塔體坍塌、塔剎遺失、塔身多處開裂。唐山大地震又讓塔身裂縫進一步擴大,直到前些年才進行整體修復。

雙塔舊照,可見智度寺塔頂層已無,東側損毀嚴重

智度寺塔並未對外開放,我們沿著塔西邊的巷子近前,基本可以看清其上的磚雕。每層各面均為三間,明間為圓形拱券門或破子欞盲窗。角柱為圓形,明間兩柱為八角形。鬥栱雕刻細緻,其中第一層補間鋪作出斜栱,是現存建築中非常早期的斜栱實例。

牆後的智度寺塔

藉助長杆各種拍

北邊一座為雲居寺塔,高 55.7 米,為六層八角樓閣式磚塔,層數為偶數可謂是相當罕見。雲居寺始建年代很可能不晚於唐,到遼代香火旺盛,有僧人記載:「神州之巨剎,佛事嚴飾,僧徒駢羅,輪焉奐焉。」金元明三朝雲居寺屢有重建、修葺,直到清代,寺廟廢弛,僅餘此塔,屹立至今。

關於雲居寺塔的建造年代,許多資料記為遼大安八年(公元 1092 年),來源為劉敦楨 1935 年的考察,但並不確切。根據曹汛對相關碑記文獻的考證,應為遼重熙六年或七年(公元 1037 年或 1038 年)所建。這樣與智度寺塔建造年代更為接近,從兩塔的相似性來看,也更合理。根據碑記,雲居寺塔是為供奉天竺僧人帶來的釋迦頂骨舍利而建的真身舍利塔,但尚未進行過清理髮掘。

雲居寺塔同樣不開放,我們只能在周邊小巷中遠觀。與智度寺塔相比,雲居寺塔收分更明顯,加上高度更高,在造型上略勝一籌。每一層的平坐、拱券門、破子欞窗、斜栱也都能大致看清,磚雕整體保存較為完好。

巷口的雲居寺塔

雲居寺塔的鬥栱變化更為豐富,其中一到四層的明間補間鋪作都出 45° 斜栱,五層回歸普通華栱,轉由兩旁的柱頭鋪作出斜栱,六層則出 60°斜栱。

變幻的鬥栱

這兩座塔都不是實心塔,內部皆可登臨,期待以後開放可登塔感受。遼宋對峙時,兩國邊境往往大修佛塔,一方面展示各自國力之強盛,另一方面也可用作軍事瞭望。涿州與定州正好於兩國邊境相對,涿州雙塔西南面 150 公裡外的定州開元寺塔也是同一時期建成,有那麼點相互競賽的意思。

定州開元寺塔

拒馬長虹——永濟橋

逛完雙塔已是夕陽西下,我們趕緊前往最後一站:永濟橋。永濟橋俗稱「大石橋」,橫跨於拒馬河之上,就在 107 國道公路橋的東側。

秋天的拒馬河

永濟橋始建於明萬曆二年(公元 1574 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 1760 年) 因河流改道重建,「永濟」之名為乾隆御賜。當時在舊橋南側新建了九孔石橋,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橋。原來廢棄的舊橋則改為引橋,同時在主橋南側也修建引橋,引橋皆新設涵洞,以足夠的長度來適應拒馬河這種季節性河流水無定式的特點。

永濟橋全長 627.7 米,其中主橋長 151.2 米,被古建築專家羅哲文先生譽為「中國第一長石拱橋」。橋兩端原有碑亭、牌樓等建築。南北牌樓毀於民國六年洪水,御碑亭於上世紀 60 年代被拆毀,乾隆御書的《御製重修涿州石橋記》石碑斷為兩塊,所幸後來都被發現,合二為一,保存於涿州文管所。

永濟橋所在的位置為古御道之衝要,也是京南形勝之所在,想當年車來車往,必是熱鬧非凡。在原來的北牌樓上,有乾隆所寫的楹聯:「十八省通衢,冠蓋如雲,鬥大一州供億苦;兩千年舊郡,河梁落日,車停片刻感懷多。」我們下到河邊,遠觀永濟橋,足以感受其跨度之大。河邊的蘆葦也與古橋相得益彰,這便是涿州八景中的「拒馬長虹」了。

遠觀永濟橋

可見橋中孔左側樹立的鐵製鎮橋梁,上有乾隆二十五年的題記

主橋如今被封閉,無法進入,從旁可以看到欄板與望柱的雕刻還是很雅致的。橋面由巨大的長方形塊石砌築,石縫間荒草叢生,夕照之下懷想當年橋上的繁華盛景,別有一番意趣。

永濟橋橋面

告別永濟橋,令人滿足的涿州一日秋遊也就告一段落了。涿州除了這幾處,還有下胡良橋、金門閘、永安寺塔等古蹟,留待下回再訪。在此也推薦給尋找北京出發周末遊目的地的小夥伴!

相關焦點

  • 「拒馬長虹」永濟橋,石拱橋全長600餘米,是世界最長的石拱橋
    永濟橋是第一長的石拱橋,位於北京市南邊70公裡的涿州市,這座橋在涿州的北關,橫跨拒馬河,據說古代的時候為十八省通衢必經之橋,遠處看望這座橋像是一條彩虹橫貫拒馬河的兩岸,就有了後來「拒馬長虹」的美譽。永濟橋全長600餘米,是中國迄今為止的第一長石拱橋。
  • 保定千年古縣之(三)——涿州
    天下第一州——涿州,古稱涿鹿、涿郡、範陽、涿縣。位於北京天安門南行 60 公裡,是「三國文化」的發祥地,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市」、「全國百強縣」、「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稱號。一、涿州歷史:《史記》記錄,上古時代,黃帝和蚩尤大戰於涿鹿,也就是涿州。春秋戰國時期,被稱為涿邑。秦朝,被稱為涿縣。
  • 涿州:雙塔晴煙古意盎然 歷史故事就藏在這裡
    涿州,位於北京西南,屬於河北省保定,在京津保三角交界處。河北的景區人們熟悉的有白洋澱、樂亭、北戴河等,對於涿州,很多人是陌生的。不過,對於當地人來說,說起這裡的風景卻可以滔滔不絕,畢竟這裡原來有著「天下第一州」的美稱,「涿州八景」既有歷史感,也具有現代感。此地人傑地靈,人才輩出。
  • 這個地方人才濟濟,號稱天下第一州,結果是一個小縣城
    走遍祖國大好河山,欣賞無數美景,一路走來,一路成長,河北古稱幽州,在中國行政區劃中一直是一個存在感較弱的省份,自然管轄城市的存在感也高不了多少,今天小編想說一說河北的一個小縣城,號稱天下第一州,劉備、張飛等名人都出生在這裡,但卻很低調,很少有人知道。
  • 北京周邊遊必去,乾隆稱其天下第一州,千年歷史名城,對外很低調
    我在涿州看到這個「天下第一州」的牌匾的時候,就開始對於涿州十分感興趣了。這個牌匾有一個故事,可以說明涿州的歷史地位。根據當地的介紹,這個牌匾是乾隆親自為涿州題寫的,當年因為涿州距離北京不遠,地理位置重要,並且歷史悠久,乾隆親自為涿州題寫「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這個天下第一州稱號就傳至今。
  • 華夏古塔|雙姝並蒂的涿州雙塔
    巍峨雄立的涿州雙塔除了盛產名人之外,涿州的風景名勝也吸引著絡繹不絕的遊人。「涿州八景」就是當地最具特色的景點。分別是:會燈市、拒馬長虹、樓桑春社、胡良曉月、邵村花田、督亢秋成、盤坡積雪、雙塔晴煙。其中,以雙塔晴煙最為著名。在中國很多地方,塔往往是獨立存在成為遊覽的景觀。而涿州就很特別,這裡有兩座建於遼代的八角形轉仿木構閣樓式舍利塔——雲居寺塔和智度寺塔。
  • 天下繁難第一州:我的家鄉,歷史小城涿州
    「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這兩句對聯就是出自清朝乾隆皇帝的親筆御題,那這個地方不是別處,就是我的家鄉,一個緊靠首都北京的小縣城,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州」的河北涿州。天下第一州牌樓對於一個從小外出求學,工作的我,對於家鄉的認識只是一個概念
  • 涿州八景,帶你認識不同的涿州
    」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這句詩中的第一州說的便是涿州。涿州自古以來便是人傑地靈,人才輩出,而且還有很多美麗風景,其中有八處最為出名,便以此稱作」涿州八景「。涿州八景一、通會燈市涿州古城原城中有夾城,門名「通會」,夾城上有重樓三間,名「通會樓」,俗稱鼓樓。一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以鬧花燈展開的場面。涿州的元宵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明清,是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
  • 永濟橋,中國第一長石拱橋的445年
    弘揚地域文化 講述保定故事10月23日上午,踏著巨石砌成的花崗巖橋面,看著千萬次馬車經過留下的車轍印,撫摸著斑駁的青白玉望柱和荷葉淨瓶浮雕,永濟橋的厚重歷史,一下子湧上心頭。作為中國第一長石拱橋,乾隆曾用這樣的楹聯來形容:「十八省通衢,冠蓋如雲,鬥大一州供億苦;兩千年舊郡,河梁落日,車停片刻感懷多。」橋體保存完好,風格獨特被譽為「中國第一長石拱橋」走在橋上,感懷歷史,涿州文保所所長黃涿生給記者介紹了永濟橋的構造和文化。「永濟橋為九孔石橋,橋端築引橋,橋面全部用長方巨型花崗巖砌成。
  • 老照片:80年代的河北涿州,曾經的第一大州如今是一座小縣城
    涿州,古稱涿鹿、涿郡、範陽、涿縣。地處河北中部、保定北部,地處京、津、保三角地帶,京畿南大門。古有「幽燕沃壤", 「督亢膏腴"之稱。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涿州,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看看昔日的涿州的樣子。
  • 保定市資訊|保定的「天下第一州」,風景真的那麼好嗎?
    保定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保定的「天下第一州」,風景真的那麼好嗎?保定的天下第一州即如今的涿州,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涿州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州」的原因是在黃帝時期,黃帝與蚩尤的大戰發生於涿鹿,後炎帝與黃帝在此地建立了第一個城邦命名為華夏,即後來的涿州,也是天下第一州的最初來源。後來清朝時期,乾隆在涿州題詩一句「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涿州「天下第一州」的名號就由此傳播開來。涿州市的氣候是暖溫帶半溼潤季風區,四季分明,溫差大。如此四季分明的氣候,風景自然也是十分獨特優美的。
  • 涿州,有桃園三結義的場所,也有具有歷史意義的雙塔
    導語: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旅遊城市是涿州,如果你是在這裡居住的或者是想要來這裡旅遊的話,可以看一下小編我的文章。這裡還有一個竹林迷宮是比較有意思的,這個地方還曾經拍攝過很多的古裝劇,我認為這裡是一個非常適合和家人們一起過來的地方,如果父母比較了解三國文化的話可以在這裡介紹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也好好的學習一下。這裡的山門是元代的,據說這個廟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曾經遭到過破壞,所以基本上裡面的建築都是後期人們修建上去的,但是感覺還是很不錯的。
  • 【發現涿州】秋日清行宮——寂寂中的美麗與哀愁
    清代乾隆皇帝在涿州的時候親筆題寫了「天下繁難第一州」的詩句。在我國叫州的城市很多,但只有涿州被稱為了」天下第一州「這也成為了涿州的驕傲,每個涿州人值得自豪的地方。、嘉慶、道光都曾經來到過這裡居住,尤其是乾隆帝,更是多次在這裡住宿,並在涿州體察民情,訪古尋幽,並在這裡寫下過諸多的詩篇。
  • 保定市資訊|保定的「天下第一州」,風景真的那麼好嗎?
    保定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保定的「天下第一州」,風景真的那麼好嗎?保定的天下第一州即如今的涿州,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涿州被譽為是「天下第一州」的原因是在黃帝時期,黃帝與蚩尤的大戰發生於涿鹿,後炎帝與黃帝在此地建立了第一個城邦命名為華夏,即後來的涿州,也是天下第一州的最初來源。後來清朝時期,乾隆在涿州題詩一句「日邊衝要無雙地,天下繁難第一州」,涿州「天下第一州」的名號就由此傳播開來。涿州市的氣候是暖溫帶半溼潤季風區,四季分明,溫差大。如此四季分明的氣候,風景自然也是十分獨特優美的。
  • 歷經400多年,它見證了涿州的歷史
    故事 永濟橋一件文物一段歷史,一段歷史呈現一個故事,今天《涿州故事》跟隨博物館的講解員一起來聆聽涿州古橋永濟橋的故事。吳柏蓉:大家好,我是涿州市博物館的講解員吳柏蓉,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永濟橋》,永濟橋俗稱大石橋,位於涿州城北,橫跨於北拒馬河之上。
  • 細數涿州雙塔四謎團
    北京之南的涿州,同樣是一座有著不同歷史印記的城市。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裡的「涿州雙塔」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位於涿州城內東北隅的遼代「涿州雙塔」都可以稱得上是涿州城的標誌性建築。兩塔南北對峙,均為八角形磚仿木構樓閣式舍利塔,兩塔之間的距離僅有300米。
  • 乘坐高鐵25分鐘,遊古今並存天下第一州:離北京近,交通方便
    國慶節去了趟「天下第一州」的涿州市探親及遊玩,涿州市作為地級市歸河北省保定市管轄,分老城(西)和新城(東)。交通四通八達,離北京豐臺區六裡橋非常近,約70多公裡,駕車約1個半小時;北京西站乘坐高鐵,最快是25分鐘即可到達涿州東站。
  • 城市中的記憶:涿州·鼓樓大街
    鼓樓,又稱通會樓,高20餘米,左角為鍾亭,右角為鼓亭,嘉靖乙已知州何繽重修。其鼓早在建國初就不知去向了,鍾卻一直保留到七十年代。人們並不因為有鍾無鼓而稱其為&34;,總習慣地稱為&34;,甚至連其所在的城內中心街道都以&34;為名。
  • 中國石拱橋
    這座橋的特點是:(一)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上最長的石拱。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個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 保定涿州雙塔派出所居住證難辦 解決
    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保定涿州市雙塔派出所居住證難辦 奔波4趟一等就半年」的問題,保定市公安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現派出所已經以其購房合同、身份證為其辦理了居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