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個民營廉價航空公司專線,春秋航空已經飛了16個年頭了,春秋航空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大概就是—便宜。畢竟想要在國航、南航、東航這些民航巨頭中展露頭角,無論是靠品質還是知名度都行不通,所以只能靠價格在航空公司中殺出血路。這種決策無疑是成功的,靠著價格戰,春秋航空成為了中國首批民航的倖存者,是當前國內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
省出來的航空公司
從2004年成立,春秋航空就顯得和別的公司不太一樣,第一架飛機是2005年的時候從當時的蓮花航空買的。從創立開始,創始人王正華就秉持著「錢是賺出來的。更是省出來的」這一原則。所以為了節約成本,春航鼓勵消費者從網站上買票,機票和登機牌都進行了相應的簡單化,更是在乘客免費攜帶的物品上做了嚴苛的制約,飛機上的食物和水也都需要自己花錢購買。
不僅如此,春秋航空還對乘客的座位間距進行了縮小,將帶客量從普通公司的150人次,擴大到了180人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省」。有個常常被網民當作笑話的真事,春秋航空當時為了提升載客量,試想過縮小前後的座椅距離,推出「站票」,但因為安全問題放棄了這一想法。
如此廉價的機票給經濟不寬裕,但是需要遠行的人帶來了福音,春秋航空很快在一片高價機票中站穩了腳跟。在2010年的利潤就達到了4.7億元,之後的幾年裡,春秋航空營業額直線上升,2018年銷售額達到了131.14億元,增長近兩成。
「省錢」與投資齊步走
春秋航空靠著降本增效和精細化管理,它對成本的管控精細到了各個方面,靠著學習國外廉價航空的經營模式,豐富自己在飛機輔助產品的上的服務。在訂票、餐食等方面給了乘客更多的自主選擇性,也為公司提供了更多的利潤。除此之外,春秋航空還引進低油耗的飛機,從而以達到節省油耗,減輕油價壓力的目的。
低廉的機票也沒有讓春秋航空在服務上降低標準,18年、19年兩年蟬聯航班準點率第一。眾所周知,準點率是最能反映出航空公司運營效率和運營品質的指標之一。春秋航空作為國內最大的民航公司,也已經發展成為了全國前十大主要的航空公司,積極開拓國內的廣州、西安以及日本、韓國等海外市場,在2019年就開通了76條新航線,引進了13架新的航空飛機,取得了運力投入、航班增長量第一的成績,目前春秋航空已有近100架飛機。
「摳門」的家族
對於春秋航空的成功,也離不開董事長的帶頭作用,不管是王正華還是他的兒子都是節儉到骨子裡的人,出差只住三星以下的酒店,出差也從來不坐頭等艙。和王正華一起工作20、30年的老員工,也秉持著這種習慣。據董事長王正華所說:春秋公司只有兩種成本不會省,首先是飛機的安全性不會降成本,在這就是員工的工資不低於成本,踐行這句話的行動就是王正華將大部分的股權獎勵給了骨幹員工和優秀的管理者。
2017年3月,春秋航空董事長的職位由王正華的長子王煜接棒,他的作風跟他父親一樣,奉行著廉價航空公司「夠用就好」的原則,辦公室也僅有十平米,王正華自己將繼續擔任春秋集團的董事長。儘管有人吐槽春秋航空的機上服務和行李託運制度,但不可否認的是,春秋航空確實是中國民營航空公司中裡程碑式的存在。
參考資料:
新浪財經:《春秋航空迎來第100架飛機 推進大眾化航空建設》
中國民用航空網:《2019航司發展報告發布 春秋航空喜提多項「全國第一」!》
每日經濟新聞:《春秋航空2018年淨利潤逆勢增長兩成 秘訣還在這四個字》
第一財經網:《春秋航空王正華交棒兒子:只住三星以下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