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一城文化滿城綠 文旅復甦開新局

2020-12-12 新華網廣西站

  【原標題】一城文化滿城綠 文旅復甦開新局 ——2020年桂林市文旅發展成果紀實

2019桂林山水文化節開幕式上,通過全息技術,一條連接古今的「時空隧道」向中外嘉賓敞開,嘉賓們穿越「時空」,步入繁華東巷。唐豔蘭/攝

國內外遊客遊覽龍脊梯田。龍勝各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供圖

  核心閱讀

  「十三五」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桂林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解放思想、改革創新、擴大開放、擔當實幹,按照「加快建設新城,疏解提升老城,產業融合發展,城鄉協調推進,生態文化相融,富裕和諧桂林」的總體要求,堅持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並順利通過中期評估,一體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著力推進工業、鄉村「兩大振興」,保持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桂林圍繞「六個一流」目標,強化規劃引領、項目帶動、資源整合、政策扶持,推動文旅聯動、融合提升,創出生態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高度。2019年,首屆全區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在桂林召開,自治區還出臺了《關於以世界一流為發展目標打造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實施意見》,推動旅遊勝地建設升級發展,桂林在全國和全區發展大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自2012年至2019年,桂林市接待旅遊總人數年均增長22.76%;旅遊總消費年均增長31.42%。其中,全市入境過夜遊客人數年均增長8.1%,遠遠超過全國1.34%的年均增速。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強烈衝擊,桂林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融合發展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抓好文旅復甦工作,全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限度,奮力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升級發展、有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加快復甦。

  經初步統計,今年前三季度,桂林市接待遊客總人數6760.0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840.64億元。預計全年接待遊客總人數9472.3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1216.19億元,疫情對文旅產業發展影響正逐步降低,文旅產業正呈現有力復甦趨勢。

2019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現場進行的民族風情表演。 唐豔蘭/攝

新的長徵路上,桂林將紅色文化作為全市黨員幹部黨性教育內容並納入幹部教育培訓計劃。11月1日,該市自來水公司黨員幹部在全州縣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館參觀。唐豔蘭/攝

  1 多措並舉推動文旅復甦

  用好政策,真金白銀支持復工復產。出臺桂林市關於加強疫情防控促進文化旅遊業振興發展的九條獎勵措施,設立1000萬元的文旅市場恢復專項扶持資金,截至11月底,已發放獎補資金835萬元,其餘資金計劃12月20日前發放完畢。共向提出申請的274家旅行社退還旅遊服務質量保證金5589萬元,緩解旅行社行業現金流壓力。積極推動金融支持文旅企業復工復產,轄區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累計向600餘家文旅企業發放貸款8.86億元。

  大力開展「桂林人遊桂林」「廣西人遊桂林」「冬遊桂林」文旅復甦活動,著力提升康養旅遊、職工療休養旅遊、研學旅行、戶外運動、鄉村旅遊等產品,打造「夜經濟」,支持《印象·劉三姐》《桂林千古情》《夢幻灕江》《山水間》等旅遊演藝發展,提升夜遊兩江四湖項目,探索推出桂林市內公園景區、文博單位夜間開放,推出「絢麗王城 點亮桂林」、雁山園博園「中國·天下桂林遊園燈展」等夜遊產品。依託陽朔西街和桂林東西巷、步行街、秀峰區尊神廟夜市等街區,打造一批夜間消費打卡地。

  根據自治區黃金周旅遊統計數據系統測算,2020年國慶中秋假期1日—8日桂林市共接待遊客293.8萬人次,按可比口徑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8.3%;實現旅遊總消費36.0億元,按可比口徑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7.9%。旅遊住宿設施出租率75.1%。13家重點監測的旅行社,1日—8日累計接待團隊1850個。位居驢媽媽旅遊網發布《2020中秋國慶出遊總結報告》全國十大熱門旅遊目的地第四位。

  2 推進文旅深度融合

  強化項目帶動、資源整合、政策扶持,推動文旅聯動、融合提升,廣西首座非遺館——桂林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揭牌開放;正陽西巷正式開街,靖江王府片區歷史文化旅遊休閒街區改造提升項目完美收官,成為休閒旅遊新地標;融創文化旅遊城、臨桂萬達廣場等一批項目將於年內建成;榕湖飯店改造提升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地中海俱樂部二期、千年桂林、桂林市文化旅遊中心等一批項目順利推進,《突破湘江》實景演出等一批文藝精品項目接連推出,全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在桂林舉辦,「一城文化滿城綠」的桂林風韻全面彰顯。

  3 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取得新成效

  桂林正在全力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全國旅遊創新發展先行區、區域性文化旅遊中心和國際交流重要平臺,而紅色文化旅遊是這一發展定位的重要載體。深度發展紅色文化旅遊,是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的有益方式,是完善桂林文化旅遊體系的有力途徑。

  為持續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目的地,桂林編制《桂林紅色文化旅遊概念性規劃》,加強與延安、贛州、遵義等紅軍長徵沿線重要城市的交流合作。紅軍長徵湘江戰役紀念設施列入國家長徵文化公園,納入全國「重走長徵路」精品線路,紅色文化旅遊成為桂林旅遊新熱點。興安紅軍長徵突破湘江紀念館基本陳列「血戰湘江 不朽豐碑」入選國家文物局推介百項主題展覽。三將軍殉職紀念塔和八百壯士墓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紅軍長徵過桂北革命歌謠與故事》等19個項目入選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2020年10月,紅軍長徵湘江戰役「一園兩館」共接待遊客220萬人次。

位於桂林市雁山區桂陽文化旅遊大道的融創文化旅遊城是廣西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龍頭項目,該項目一期將於12月底完工。 李 凱/攝

富有特色的陽朔民宿吸引眾多中外遊客前來住宿。 唐 侃/攝

2019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在桂林市會議中心舉行。 唐 侃/攝

  4 文旅重大項目建設招商推動有力

  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推動旅遊高端化發展,統籌包裝策劃了一批文旅康養項目和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項目,持續推進桂林融創文化旅遊城、天湖國際高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桂林樂滿地文化旅遊康養綜合體項目、陽朔·興坪休閒養生度假區、荔浦天譽養生谷、龍光·桂林國際養生谷、恭城瑤漢養壽城等重大文化旅遊康養項目建設,桂林市文化旅遊中心灕江歌劇院成功封頂。1月—10月,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的37個重大文旅項目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共完成投資約41億元。成功赴雲南、貴州、重慶等地開展「民企入桂」招商推介活動,集中簽約了一批大健康和文旅產業項目或合作協議,籤約額30多億元。

  5 文化旅遊品牌創建取得新突破

  充分利用空窗期,抓好景點景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建設,練好內功、提檔升級,加快龍脊梯田、八角寨、貓兒山創建國家5A級景區步伐,年內將建成旅遊集散中心4家、星級汽車旅遊營地12家、旅遊廁所100座以上。圍繞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招大引強,融創在建設桂林融創文化旅遊城的基礎上,與桂林市全面加深合作,聯合華僑城等一批知名企業計劃投資500億元,在陽朔、臨桂、七星等縣(區)建設一批文旅、康養、智能家居產業項目。興安縣獲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繼陽朔縣之後的又一家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全區排名第一。灌陽縣獲批自治區全域旅遊示範區,龍勝、荔浦、灌陽獲批自治區旅遊標準化示範縣。4個鄉村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在全區率先推出職工(勞模)療休養基地,首批評定推出15家職工(勞模)療休養基地。

在桂林舉辦的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上,充滿傳統文化元素的展示吸引了大量遊客和嘉賓觀看。騰 嘉/攝

千年桂林城,繁華東西巷。圖為遊客們比肩繼踵,感受著東巷歷史文化街區的魅力。 遊擁軍/攝

「桂林千古情」是廣西投資巨大、科技含量高、原生態文化容量非常大的旅遊演藝品牌。作為「文化+旅遊」融合的又一力作,《桂林千古情》深受遊客喜歡,成為桂林文化旅遊的新亮點。圖為演出現場。唐豔蘭/攝

  6 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

  發展大健康產業,加快推進廣西醫療器械(桂林)產業示範園、信和信·桂林國際智慧健康旅遊產業園(二期)、龍光·桂林國際養生谷等一批項目建設,孝慈軒、夕陽紅等養老服務項目成效顯現。發展夜間經濟,著力抓好燕京啤酒堡等一批項目建設,打造益田·西街等高品位步行街、塔山等特色新商圈,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數字經濟,突出抓好「一鍵遊桂林」智慧旅遊項目,建立數位化智能化綜合服務管理體系;疫情期間引導景區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在線支付、掃碼入園、語音導遊等無接觸服務,推動了景區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旅遊產業的數位化也加快了5G商用進程,帶動了力港網絡等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大幅增長。

  7 強化對外合作打造「桂林平臺」

  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成10周年和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年。12月8日至10日,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共享數字旅遊」的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在桂林舉行。與旅遊展先後同期舉行的第二屆中國—東協電視周系列活動、2020年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整體性保護論壇、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第十屆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第十五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首屆中國—東協文化藝術周)等系列國際文化旅遊活動,進一步落實了《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相關要求,搭建電子商務旅遊、科技旅遊、5G網絡旅遊、智慧城市旅遊等領域的旅遊合作展示、交流、交易平臺,擴大文化、傳媒及旅遊領域溝通與合作,力促文旅復甦振興,推動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升級發展,打造「桂林平臺」,提升桂林區域性國際文化旅遊中心影響力。

  未來,桂林將堅持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保護與發展相統一的理念,圍繞貫徹落實自治區2020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以世界一流為發展目標,打造桂林國際旅遊勝地」的決策部署,圍繞旅遊勝地建設「六個一流」目標,加快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升級發展,實現大健康和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2021年全年接待遊客總人數同比增長20%,達1.14億人次;旅遊總消費同比增長20%,達1459.42億元。(李 耿)

相關焦點

  • 桂林:一城文化滿城綠 山水名城添魅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結合時代要求傳承創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奏出新時代的「文化強音」 一城文化滿城綠 山水名城添魅力
  • 桂林:一城文化滿城綠,山水名城添魅力
    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批覆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也為桂林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發展命題——— 桂林悠久而獨特的歷史文化應該如何「永存」?如何繼承、弘揚桂林優秀歷史文化,為山水增輝,讓傳統煥發新生?近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圍繞「尋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價值」戰略,桂林市精心點墨,細膩勾畫,繪就了一幅「一城文化滿城綠」的錦繡畫卷。
  • ...滿城綠,山水桂林等你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文化旅遊推介會舉辦
    12月8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人民政府主辦、桂林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2020年桂林國際旅遊勝地文化旅遊推介會在桂林賓館舉辦。活動旨在促進疫情後桂林市文旅行業復甦,加快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升級發展,助推桂林文化和旅遊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來自區內外的文化旅遊部門、旅遊企業和媒體代表近200位出席了本次推介會。
  • 桂林文旅復甦開新局!提振信心加速度
    作為疫情平穩後的首個長假,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至,桂林旅遊市場復甦再加速。桂林旅遊精彩紛呈的「文旅菜單」,讓八方遊客徜徉閒逸山水,暢遊人間仙境,打卡網紅景點,體驗中秋民俗,盡享繁華桂林。遊客紛紛感慨道,充滿煙火氣的桂林回歸了!
  • 廣西地市媒體聚焦桂林文旅復甦採訪活動在桂林啟動
    賀州新聞網訊 在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寒冬考驗後,廣西文旅市場逐漸迎來復甦。8月3日,「相約桂林,共遊廣西」——廣西地市媒體聚焦桂林文旅復甦採訪活動在桂林啟動。活動中,來自廣西各地市的25家媒體40多名記者分南北兩條線,分赴各大景區,親身感受桂林近年來在文化旅遊建設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 桂林加快推動文旅復甦
    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黃金周,為桂林第四季度文旅復甦贏得了一個「開門紅」。10月10日,記者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了解到,第四季度桂林文旅行業將突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復甦」,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加快推進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升級發展,文化旅遊、大健康與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 美景古韻讓桂林文旅復甦「錦上添花」
    本報桂林訊(記者 龐尉婷) 8月6日,廣西地市媒體聚焦桂林採訪活動的採訪團繼續打卡桂林陽朔灕江景區和靈川縣東漓古村,乘船遊覽「山水甲天下」的灕江,實地參觀古色古香的「東漓古村」,通過觀奇攬勝的形式,繼續探尋桂林文旅復甦「新奧秘」。陽朔灕江景區北起楊堤南至普益,總共200平方公裡,水路長69公裡。
  • 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在桂林舉辦
    12月8日,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在桂林舉辦。世界各地的旅遊官員、專家學者和旅遊業屆精英,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圍繞論壇主題「旅遊復甦與轉型」,共同探討交流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影響和未來發展向,為旅遊業進一步復甦和創新發展提供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
  • 桂林文旅局長再上直播帶貨 為文旅復甦打氣
    桂林文旅局長再上直播帶貨 為文旅復甦打氣 2020-06-15 16:07:00來源:央廣網
  • 「兩會一節」、第十五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今日在桂林開幕
    桂林生活網訊(桂林日報記者孫敏)今日,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2020中國—東協博覽會旅遊展、第十屆桂林國際山水文化旅遊節(簡稱「兩會一節」)和第十五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在我市開幕。
  • 「兩會一節」、第十五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今天在桂林開幕
    第十四屆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亞太旅遊協會旅遊趨勢與展望國際論壇將在桂林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行。本屆論壇主題為「旅遊復甦與轉型」,由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亞太旅遊協會(PATA)主辦,香港理工大學協辦,桂林市人民政府、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承辦。論壇期間將組織國內外嘉賓進行技術考察,共同探討旅遊復甦與轉型。
  • 「樂遊兩廣·情系桂林」!桂林迎來文旅復甦後首批旅遊專列團
    9月25日中午,在歡快的歌聲中,「樂遊兩廣·情系桂林」廣東萬人旅遊專列第一批300多名遊客陸續走出桂林西站。身穿節日盛裝的壯族姑娘向客人獻上壯鄉繡球,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少數民族風情。據了解,這也是桂林在文旅復甦後迎來的第一批旅遊專列團。
  • 2021「開年遊桂林」活動啟動 「第一書記帶您去趕圩」首發團昨出發
    【桂林晚報訊】(記者莊盈)1月16日上午9時,2021「開年遊桂林」活動在七星景區啟動。當天,100多位市民遊客參加了由桂林中國國際旅行社有限責任公司組織的「第一書記帶您去趕圩」首發團,前往全州縣鹹水鎮趕圩採購年貨,體驗豐富多彩的鄉村旅遊。
  • 桂林文旅復甦態勢向好 五星級酒店暑期迎來入住高峰
    記者遊擁軍 攝桂林日報訊(記者劉倩 實習生李辛茹)8月3日,一批來自全國的會展及旅遊企業的「大咖」受邀抵達桂林香格裡拉大酒店入住,他們將對桂林新線路、新旅遊產品進行一次詳細的實地考察,為下一步輸送遊客到桂林「做好功課」,這也為加速復甦的桂林文旅業送來了「暖流」。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跨省團隊遊的放開,桂林旅遊業也迎來暑期小高峰,旅遊復甦態勢向好。
  • 桂林:文旅融合給力 經濟發展得勁
    【原標題】桂林:文旅融合給力 經濟發展得勁近日,桂林雁山融創文化旅遊城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為加快推動第三產業達產增產,促進文旅復甦,9月上旬,桂林發布了《桂林市第三產業達產增產會戰工作方案》《桂林市文旅復甦會戰工作方案》,方案從強化政策落實、強化旅遊宣傳推介、強化項目建設和品牌創建三方面工作進行了部署,推動融創國際旅遊度假區、灕江歌劇院、突破湘江實景演出等一批重點項目加速建設。
  • 桂林:文旅融合給力 經濟發展得勁
    【原標題】桂林:文旅融合給力 經濟發展得勁  近日,桂林雁山融創文化旅遊城項目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完成項目最後的綠化及遊樂設施的運維,為年底的開業做衝刺準備。  為加快推動第三產業達產增產,促進文旅復甦,9月上旬,桂林發布了《桂林市第三產業達產增產會戰工作方案》《桂林市文旅復甦會戰工作方案》,方案從強化政策落實、強化旅遊宣傳推介、強化項目建設和品牌創建三方面工作進行了部署,推動融創國際旅遊度假區、灕江歌劇院、突破湘江實景演出等一批重點項目加速建設。
  • 桂林香格裡拉大酒店馬來西亞美食節助力文旅復甦
    桂林香格裡拉大酒店馬來西亞美食節正式開幕。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6日電(歐惠蘭)為期2周的馬來西亞美食節於9月5日正式啟幕。
  • 桂林「五會一節」精彩盛放 國際旅遊勝地魅力飛揚
    12月的桂林,寒風吹,情意暖。雖然新冠疫情還沒結束,但東協各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朋友克服地域和疫情的阻礙,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投入到「五會一節」這場文旅盛會當中,分享觀點,交流信息,增進友誼。12月8日,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在桂林舉行,關注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與旅遊開發。2020中國—東協文化論壇,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致辭。
  • 聚焦文旅產業轉型 共開文旅復甦新局2020世界文化旅遊大會開幕
    、國內深度遊、智慧旅遊等問題,進行深入探索,尋求文化旅遊產業新機遇、新形勢、新業態。本屆大會以「文旅復甦,創新轉型」為主題,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現實意義。西安將以打造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抓住明年舉辦十四運的契機,與各國城市和地區攜手應對常態化疫情防控的新挑戰,探索文化旅遊產業創新轉型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