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石屏異龍鎮這位黨總支書記,一心只為富鄉親美家園

2021-02-13 紅河日報

在距離石屏縣異龍鎮20餘公裡處的大山裡,散居著阿希者村委會的阿希者、蜜蜂洞等8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的300多戶1130餘名村民。他們在村黨總支書記許海清的帶動下,克服山高坡陡、常年缺水等困難,在山裡種植紅桃6000畝、蔬菜2300畝、烤菸1600畝、百香果300畝,脫貧、致富、奔小康。

發展產業

帶動村民走上「致富路」

5月31日,記者在半山坡上的紅桃種植基地裡,見到了正忙著組織村民摘桃的許海清。他告訴記者,村裡六成以上的農戶都種植了紅桃,一般人家種植20畝至30畝,平均每畝收入4000多元。每到桃花盛開的季節,村民們還可以為前來賞花的遊客提供餐飲等服務,也多了一份收入。

許海清在紅桃基地勞動

說起村裡的產業發展,許海清說,阿希者村因山高坡陡,過去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增收困難。他過去在昆明從事水果、蔬菜生意時,覺得家鄉也適合發展特色種植。「我何不回老家,發動鄉親們發展種植呢?」慎重考慮後,他毅然回到了村裡。

回村後,19歲就入黨又見多識廣的許海清贏得黨組織的信任,於2010年10月被推選為村黨總支書記。 從此,他開始自學種植技術,試種烤菸、紅桃。試種成功之後,他和村「兩委」及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分析村情貧情,敲定了村委會「長短結合、高矮間作、以短養長」的產業發展思路,決定通過種植、養殖、旅遊3條路徑帶動村民脫貧致富。

紅桃基地

許海清經常奔波在田間地頭,主動向鄉親們分享種植養殖經驗,不僅帶頭領著幹,還號召「明白人」「帶頭人」發揮作用,在8個自然村發展種植烤菸、紅桃、蔬菜萬餘畝,並延伸產業鏈發展鄉村旅遊,鼓勵農戶開辦農家樂,增加群眾收入,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大動力。

在許海清的帶動下,全村黨員群眾埋頭苦幹、奮勇爭先,產業發展又好又快,村民收入顯著提高,阿希者村成為全縣第一批脫貧出列的行政村。

主動作為

帶強基層組織「火車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擔任黨總支書記以來,許海清把抓好村「兩委」班子建設、帶好黨員隊伍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出一條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效途徑。許海清認為:「只要把那些想幹事、能幹事、會幹事的人選樹成『明白人』『帶頭人』,農村的事情就好辦了。」

紅桃豐收,許海清在打包裝車

「村莊要發展,關鍵在幹部。都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幹部要怎麼辦?只有提高本領,提高覺悟,轉變落後思想,敢想敢幹,基層黨建才起得來。」許海清說,村黨總支主要通過遠程教育、「三會一課」、召開村幹部大會等方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強化黨性教育,不斷提高黨員幹部素質和能力。

「群眾想要什麼,我們就幹什麼。但怎麼才能清楚群眾想要什麼?只有到群眾中去,聽群眾心聲,才能找出問題癥結,找準努力方向。」許海清說,群眾不是不想幹事、不能幹事,而是找不到奮鬥目標,「現在的民意是:脫貧已成歷史,富裕才是新目標。」許海清告訴記者,這就要求「明白人」「帶頭人」有超前的經濟意識,到一定時期就要轉型發展。目前,早期種植的紅桃樹面臨老化,「明白人」「帶頭人」已開始種植百香果,群眾也緊跟其後,大家的信心和動力也很足。

許海清在百香果基地勞動

「只有持續抓村幹部的作風建設,做到管理民主,才能帶動村子永續發展。怎麼抓?這就要堅持重大事項報告、一崗雙責、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等制度,規範黨的組織生活。」許海清舉例解釋,雖然鎮管村財務,但是每一筆花銷都要公開,只有管理民主、制度公開透明,才能打造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許海清的帶領下,2018年,阿希者村黨總支及下屬支部全部完成達標創建,阿希者村黨總支被省委組織部命名為「規範化建設示範黨支部」。

移風易俗

開闢基層治理「新天地」

「要想建成社會主義新農村,還要做到鄉風文明、村容整潔。」許海清說,村裡各族群眾都嚮往美好生活,只要在思想上稍加引導,行為上逐步規範,就能找到農村社會治理突破口。

新村貌

在脫貧攻堅工作初期,村「兩委」發揮「半邊天」的作用,成立了全縣首個巾幗連心志願服務隊,通過上門幫助農戶收家治家、打掃衛生、勸誡酗酒等,帶動村民革除生產生活陋習。

同時,許海清還帶領村「兩委」修訂《村規民約》,在各村成立紅白理事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動員各家各戶制定家規家訓。開展「自強、誠信、感恩」等評比活動,評選出一批批好媳婦、好公公、好婆婆等。

到村裡遊玩的遊客

初心無聲,大山有言。如今,阿希者村群眾有奔頭有幹勁,產業發展成體系成規模,村民的精神面貌和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大山深處和諧宜居的美好家園。「領頭羊」許海清受到群眾交口稱讚,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多次被評為縣級「優秀黨總支書記」;2017年獲得雲南省「扶貧好村官」榮譽稱號;2020年4月,入選雲南省村(社區)「百名好支書」。

相關焦點

  • ...鄉親富」——記安化縣樂安鎮青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肖又香
    「最大的心願是山村興鄉親富」——記安化縣樂安鎮青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肖又香編者按4月至6月,按照省委決定,省委組織部派出考察組,深入脫貧攻堅一線開展專項考察調研,了解掌握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表現合併時村集體經濟收入為零,還有欠帳。村民們說,村裡這些年的變化,搭幫有了一個好支部書記肖又香。2018年,作為山村脫貧致富帶頭人,肖又香當選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被評為「湖南省2019年最美扶貧人物」。在我省4月啟動的脫貧攻堅一線幹部考察中,她獲得好評。
  • 一心辦實事——記永川區中山路街道雙龍村黨總支書記唐興貴
    一心辦實事——記永川區中山路街道雙龍村黨總支書記唐興貴 來源: 永川網 2013年07月04日 22:35 一心辦實事——記永川區中山路街道雙龍村黨總支書記唐興貴永川日報記者 付 麗/文 見習記者
  • 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興華到石屏調研
    8月24日,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興華到石屏調研,州委常委、州委組織部部長崔同富,縣委書記張鵬程,以及許浩、楊傑、王江飛等縣領導陪同調研。李興華一行先後前往石屏豆腐文化產業園、異龍鎮小水村、異龍湖保護治理規劃展示館、異龍湖南岸楊梅園休耕點、壩心鎮龍港村等地,就石屏縣豆腐產業發展、異龍湖保護治理、楊梅休耕、農村人居環境大清理大整治等工作進行了實地調研,聽取了相關工作匯報。李興華指出石屏縣生態環境優越,自然風光秀麗,地理氣候宜人,物產豐饒,是久負盛名的「豆腐之鄉」。
  • 湖南醴陵市孫家灣村黨總支書記葉志鋼:為了鄉親 咱得去拼
    領著鄉親們把貧困村變富裕村的是全國勞動模範、孫家灣村黨總支書記葉志鋼(見圖,資料照片)。   上世紀90年代末,葉志鋼已是百萬富翁。有人問,你不當這個支書,恐怕早就是千萬富翁了,後悔嗎?他淡然一笑:「一人富是小富,大家富才真富!」   不再當老闆,當個好支書   57歲的葉志鋼,曾被株洲市政府授予「鄉鎮企業明星廠長」稱號。
  • 【講好扶貧故事 共建美麗萬全】萬全區安家堡鄉第七屯村黨總支書記...
    自2009年擔任黨總支書記以來,白利軍用「俯下身子做橋梁,挺起脊梁做頭羊」的一片丹心,趟出了一條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示範路。建強支部,築牢堡壘聚民心 2006年,年僅32歲的白利軍開著自己新買的奧迪A6回村探親,彼時他在外創業,也算小有成就,但看到村莊離開多年仍然是傳統守舊的模樣,他深有感觸,「自己富了,鄉親也要富」的想法突然湧上了他的心頭。帶著這樣的信念,白利軍毅然決定返鄉回村幫助村民們建設幸福家園,並暗暗發誓再苦再難也要讓第七屯翻身變樣。
  • 子牙鎮東子牙村黨總支書記王立新:一定讓鄉親們住的更舒心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立新書記來了以後,村裡的環境變好了,我們的心情更舒暢了。」提起新上任不久的靜海區子牙鎮東子牙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立新,村民們紛紛豎起大拇指。
  • 做好「領頭雁」 帶領鄉親一起富
    做好「領頭雁」帶領鄉親一起富省人大代表劉準幫扶了西渡鎮7個村208戶661個貧困人口人物檔案劉準,省人大代表,衡陽縣梅花村黨總支書記,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始人。2009年,在廣東從商的劉準回到家鄉梅花村,當起了種糧大戶。在他眼中一人致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共同富才是他最大的夢想。2010年,劉準帶頭創建了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 做好「領頭雁」 帶領鄉親一起富
    做好「領頭雁」 帶領鄉親一起富 省人大代表劉準幫扶了西渡鎮7個村208戶661個貧困人口 人物檔案 劉準,省人大代表,衡陽縣梅花村黨總支書記,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創始人 2009年,在廣東從商的劉準回到家鄉梅花村,當起了種糧大戶。在他眼中一人致富不算富,帶領鄉親共同富才是他最大的夢想。2010年,劉準帶頭創建了衡陽縣富農優質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以現代農業為主線,以產業扶貧為主題,通過合作社、貧困戶、村集體三方資源整合、共建共享,形成村委會搭臺、合作社唱戲、貧困戶受益的可複製、可推廣的產業扶貧模式。
  • 雲南石屏文廟
    石屏文廟坐落於雲南石屏縣異龍鎮北正街,始建於元至正年間,後於明、清時期多次進行擴建和修繕。文廟面積廣闊,主要有欞星門、泮池、大成殿、先師殿、尊經閣等建築。石屏文廟亦是石屏古城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是人們研究和學習古代建築知識的重要場所。
  • 橋東區東望山鄉常峪口聯合黨總支書記郭建仁:帶領鄉親主打生態牌...
    全國人大代表、橋東區東望山鄉常峪口聯合黨總支書記郭建仁,一大早就來到元子河村的康養小鎮建設工地上開始忙碌起來。郭建仁先是查看布置工地當天的任務、現場解決問題並督導安全生產;10時許,郭建仁和村「兩委」班子成員、項目負責方又在會議室裡一起商討工程進展,定奪重要事項;而每到深夜,他又要梳理一天的工作,謀劃次日的工作安排。
  • 村黨組織書記來「交卷」④:板浦鎮尤莊村黨總支書記楊軍
    村黨組織書記來「交卷」鄉村強富美,關鍵靠堡壘;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紅韻海州」推出「村黨組織書記來『交卷』」專欄。「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芝麻小官大作為村黨組織書記作為九品芝麻官,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需要管理和服務一個村莊的大小事情。對於一個在基層工作二十年的老兵來說,「村書記」這個工作既熟悉又陌生。初來乍到尤莊,心裡多少有些忐忑。
  • ...幸福路——記臨澧縣四新崗鎮久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吳開華
    看到1000多畝油茶樹掛滿果子,吳開華對鄉親們信心滿滿地說:「明年大家就可以分紅了,全村年人均收入可超過2萬元!」 56歲的吳開華是臨澧縣四新崗鎮久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是人們口中常說的「老支書」。25年來,他為了鄉親不再窮,多次放棄個人發財機會,躬身入「刺叢」,興產業、拔窮根,蹚出了一條長治久安的幸福路。
  • 兵支書·新戰場⑤ | 從「負債」到「富美」,看這位兵支書如何讓新...
    在奉賢區,有這樣一位退役軍人,他在生活中看上去平平凡凡,但只要走上崗位便光芒四射,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是他擁有的優秀品質,鄉村振興踐行者、農村改革實踐者是他最真實的寫照,他就是「莊行勞模」姚建中,原奉賢區莊行鎮新葉村黨總支書記。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聽聽他的故事。
  • 李懷秀李懷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掛牌石屏古城
    10月1日,在石屏古城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裡,李懷秀李懷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舉行了掛牌儀式,正式啟用石屏古城招待所舊址為非遺傳承教學與科研、陳列展示的文化活動空間。活動當日,中共石屏縣委副書記、石屏縣人民政府縣長張鵬程,紅河州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王振純為傳習所揭牌。
  • 不僅有良田美池,石屏這裡的村民還有幸福新生活!
    不僅有良田美池,石屏這裡的村民還有幸福新生活! 2020-12-31 2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的鄉村振興帶頭人——記紅塔區高倉街道排山社區黨總支書記蔡建華
    原標題:軍營裡走出的鄉村振興帶頭人——記紅塔區高倉街道排山社區黨總支書記蔡建華在淅淅瀝瀝的夏雨裡,紅塔區高倉街道排山社區的村莊、農田越發顯得清新明媚;晉紅高速公路從村邊穿越而過,路下大片的農田、樹木生機勃勃;拆舊建新的村莊房屋排列整齊、道路寬敞筆直
  • 記棗強縣芍藥村黨總支書記王文忠:樹高千尺不忘根
    10月20日見到棗強縣芍藥村黨總支書記王文忠時,很難相信,他就是那個魄力十足、雷厲風行的治村能人。    芍藥村曾是遠近聞名的亂村、窮村。在鄉親們的懇請下,在北京經商的億萬富翁王文忠放下手頭的生意,回村擔任黨支部(後改為黨總支)書記。短短幾年,就使這個村發生了巨大變化,獲得全國文明村等多項榮譽稱號。
  • 石屏縣異龍鎮小水村:繪一幅美麗畫卷
    石屏縣異龍鎮小水村無疑是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和人居環境提升的受益者。不到一年的時間,村民看到了一個煥然一新的村莊。公廁變乾淨了,垃圾分類入箱了,群眾講衛生勤洗手了,「髒亂差」遠離了,村容村貌蛻變了,村民笑了。
  • 廣福葉田村「領頭雁」鍾欽榮:回鄉當「村官」 只想為鄉親做點事
    2014年,他懷著一顆為家鄉為百姓做點事的初心,毅然回鄉當起「村官」。幾年來,他矢志不渝,建新村、抓產業、優環境,帶領群眾在鄉村振興道路上快步前進。他,就是廣福葉田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鍾欽榮。眼前這位中等身材、目光中透著一份執著,正與村「兩委」幹部討論研究近期工作的,就是鍾欽榮。開展「七一」慰問、抓好產業發展……,一項項工作被提上議事日程。
  • 呂梁山上書寫新傳奇——記孝義市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宋金鋒
    呂梁山上書寫新傳奇——記孝義市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宋金鋒  每日甘肅網記者 周者軍  5月22日,全國網絡媒體呂梁行的記者們在孝義市採訪,正巧碰上了在金龍山舉行的「仁孝忠義在開幕式現場,記者見到,並採訪了承辦此次大賽的金龍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書記、孝義市崇文街道留義村黨總支書記宋金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