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之夜》劇照。 《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均演出方供圖)製圖:李潔
作為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因疫情而謝客超過100天的上百家劇場、演藝空間,在漫長的冬季過後終於等來市場復甦的季節。隨著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宣布復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兩部話劇《真相》《謊言》定檔六月,上海演藝節多家劇場和藝術團體共同吹響了全面「復工」集結號。
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停擺期」後,沉寂已久的演藝市場終於盼到了「開門倒計時」。「藝術家在舞臺上,才會真正體會到LIVE(活著)的感覺,我們已等不及在劇場和觀眾面對面交流!」期盼從「雲上」重歸現場,歌唱家黃英的這一番話,道出眾多演藝工作者的心聲。
「電波」等上海出品「爆款」宣布復演,觀眾熱情「秒殺」
過去幾個月中,廣大觀眾只能通過「雲劇場」欣賞各類劇目。「疫情後,你最期待進劇場看哪部戲?」調查顯示,在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的11部熱門戲劇中,超過一半上海觀眾投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不眠之夜》上海版位居第二。3月27日《永不消逝的電波》開啟首輪復演預售,六場演出僅半天時間即告售罄,顯示出上海市場對演出恢復和高品質劇目的期待。
隨著6月上海歌舞團2020舞劇演出季開幕,上海出品「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重歸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與久別的「電波迷」們重逢。緊隨劇場開放消息,《電波》宣布了新一輪全國巡演計劃,接下來「電波效應」將繼續在全國24個城市擴散,巡演場次達97場,並迎來200場紀念。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自今年1月24日停演以來,圍繞疫情防控出臺一系列工作規範及應急預案。眼下劇組所有演職人員均已安全復工,等待6月3日復演後再次點亮「夜上海」。屆時位於北京西路的尚演谷將做好消毒清潔工作,提供一次性手機袋、手套,並增設醫務志願者以及口罩、手套丟棄點等;觀眾將按照30%限流實名制入場,並佩戴口罩、做好信息登記工作。此外,《不眠之夜》上海版暫時取消所有一對一互動環節。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真相》《謊言》兩個劇組,日前迎來久違的排練工作。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中的作品,《真相》演出時間定為今年6月20日至7月18日,《謊言》則定為今年6月21日至7月19日。演出定檔時間在網絡公布後,上海的戲迷朋友們紛紛激動留言:「這次終於不用退票了!」
而在5月20日,距離上一次演出時隔121天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將再啟大幕,舉行「浪奔浪湧·藝路向東」公益演出,釋放劇場「破冰」信號。演出由劇場主舞臺、第二現場、雲端連線等演藝空間組成,內容包括古典樂、流行樂、舞蹈、戲曲、話劇、真人秀等。當晚將有100位觀眾走進東藝,見證30多位藝術家在疫情後回歸舞臺的首秀,包括文匯App在內的多個平臺也將對演出進行線上同步直播。
每天都在倒數重歸舞臺的日子,文藝人和劇場工作者表示「已迫不及待」
宅家期間,文藝人使出十八般武藝在線上施展拳腳。黃英最近一直忙著給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上網課。為提高網課質量,她特意買了話筒、擴音器等設備,還通過「雲端」考察學生。儘管線上藝術教學工作不斷線,黃英依然每天都在倒數重歸舞臺的日子。「現場魅力無法替代,同時科技也可以助推藝術抵達更多人群。更緊密地結合線上線下,是未來演藝行業的努力方向。」
與黃英一樣,「崑曲王子」張軍也將亮相東藝5月20日的公益演出。疫情期間,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在多個網絡平臺上開放直播。「嘗試直播以後,我學會更接地氣地表達真實自我,拉近受眾和傳統藝術、戲曲人的距離。」張軍坦言,文藝人上「雲」獲益匪淺的同時,也期待「雲下的日子」早日到來,「民營樂團對恢復演出的需求非常迫切」。
如何填補劇場開放後可能出現的內容真空,藝術管理者也已思考應對方案。出於穩妥起見,上海大劇院今年下半年新演出季裡的內容,主打本土藝術院團、機構的演出項目。「考慮到復演第一階段觀眾的購買心理,我們希望劇場解禁後能有足夠優質的本土作品來提振市場。」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說,諸如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崑曲《浮生六記》都是必保的項目。(記者 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