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消逝的電波》《不眠之夜》復演!吹響上海劇場復工集結號

2021-01-10 新華網客戶端

《不眠之夜》劇照。 《永不消逝的電波》劇照。(均演出方供圖)製圖:李潔

  作為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因疫情而謝客超過100天的上百家劇場、演藝空間,在漫長的冬季過後終於等來市場復甦的季節。隨著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宣布復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兩部話劇《真相》《謊言》定檔六月,上海演藝節多家劇場和藝術團體共同吹響了全面「復工」集結號。

  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停擺期」後,沉寂已久的演藝市場終於盼到了「開門倒計時」。「藝術家在舞臺上,才會真正體會到LIVE(活著)的感覺,我們已等不及在劇場和觀眾面對面交流!」期盼從「雲上」重歸現場,歌唱家黃英的這一番話,道出眾多演藝工作者的心聲。

  「電波」等上海出品「爆款」宣布復演,觀眾熱情「秒殺」

  過去幾個月中,廣大觀眾只能通過「雲劇場」欣賞各類劇目。「疫情後,你最期待進劇場看哪部戲?」調查顯示,在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的11部熱門戲劇中,超過一半上海觀眾投票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不眠之夜》上海版位居第二。3月27日《永不消逝的電波》開啟首輪復演預售,六場演出僅半天時間即告售罄,顯示出上海市場對演出恢復和高品質劇目的期待。

  隨著6月上海歌舞團2020舞劇演出季開幕,上海出品「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重歸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與久別的「電波迷」們重逢。緊隨劇場開放消息,《電波》宣布了新一輪全國巡演計劃,接下來「電波效應」將繼續在全國24個城市擴散,巡演場次達97場,並迎來200場紀念。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自今年1月24日停演以來,圍繞疫情防控出臺一系列工作規範及應急預案。眼下劇組所有演職人員均已安全復工,等待6月3日復演後再次點亮「夜上海」。屆時位於北京西路的尚演谷將做好消毒清潔工作,提供一次性手機袋、手套,並增設醫務志願者以及口罩、手套丟棄點等;觀眾將按照30%限流實名制入場,並佩戴口罩、做好信息登記工作。此外,《不眠之夜》上海版暫時取消所有一對一互動環節。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真相》《謊言》兩個劇組,日前迎來久違的排練工作。作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後浪新潮演出季」中的作品,《真相》演出時間定為今年6月20日至7月18日,《謊言》則定為今年6月21日至7月19日。演出定檔時間在網絡公布後,上海的戲迷朋友們紛紛激動留言:「這次終於不用退票了!」

  而在5月20日,距離上一次演出時隔121天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將再啟大幕,舉行「浪奔浪湧·藝路向東」公益演出,釋放劇場「破冰」信號。演出由劇場主舞臺、第二現場、雲端連線等演藝空間組成,內容包括古典樂、流行樂、舞蹈、戲曲、話劇、真人秀等。當晚將有100位觀眾走進東藝,見證30多位藝術家在疫情後回歸舞臺的首秀,包括文匯App在內的多個平臺也將對演出進行線上同步直播。

  每天都在倒數重歸舞臺的日子,文藝人和劇場工作者表示「已迫不及待」

  宅家期間,文藝人使出十八般武藝在線上施展拳腳。黃英最近一直忙著給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上網課。為提高網課質量,她特意買了話筒、擴音器等設備,還通過「雲端」考察學生。儘管線上藝術教學工作不斷線,黃英依然每天都在倒數重歸舞臺的日子。「現場魅力無法替代,同時科技也可以助推藝術抵達更多人群。更緊密地結合線上線下,是未來演藝行業的努力方向。」

  與黃英一樣,「崑曲王子」張軍也將亮相東藝5月20日的公益演出。疫情期間,張軍崑曲藝術中心在多個網絡平臺上開放直播。「嘗試直播以後,我學會更接地氣地表達真實自我,拉近受眾和傳統藝術、戲曲人的距離。」張軍坦言,文藝人上「雲」獲益匪淺的同時,也期待「雲下的日子」早日到來,「民營樂團對恢復演出的需求非常迫切」。

  如何填補劇場開放後可能出現的內容真空,藝術管理者也已思考應對方案。出於穩妥起見,上海大劇院今年下半年新演出季裡的內容,主打本土藝術院團、機構的演出項目。「考慮到復演第一階段觀眾的購買心理,我們希望劇場解禁後能有足夠優質的本土作品來提振市場。」上海大劇院總經理張笑丁說,諸如中文版音樂劇《變身怪醫》、崑曲《浮生六記》都是必保的項目。(記者 姜方)

相關焦點

  • 「電波」預售秒空、《不眠之夜》就位 爆款聯手吹響演出市場復甦...
    闊別劇場許久的觀眾,即將迎來久別重逢的喜悅。記者獲悉,在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發布疫情防控指南之後,文廣演藝集團旗下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和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將吹響演藝市場復甦的號角。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海報 官方圖 下同目前,兩部劇目都已按照「限流、預約、錯峰」的要求,部署了疫情防控各項預案。復演時間表上,《不眠之夜》上海版6月3日率先回歸尚演谷,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也將於6月上演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 《不眠之夜》6月3日復演,觀眾按30%限流入場
    在文化和旅遊部近日發布發布疫情防控指南之後,文廣演藝集團旗下的兩大爆款演出——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和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隨即於5月15日宣布即將回歸。據悉,《不眠之夜》上海版已確定於6月3日率先在尚演谷復演。隨後,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也將於6月上演於上海國際舞蹈中心。
  • 國內沉浸式戲劇先鋒之作《不眠之夜》上海版安全迎接復演
    在闊別觀眾5個月後,作為國內沉浸式戲劇的先鋒之作,《不眠之夜》上海版於6月3日晚拉開帷幕,正式吹響國內文化劇院復甦的號角。作為上海首輪復工的演出,《不眠之夜》此次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措施指南,對觀眾人數進行30%的限流。同時為令觀眾放心、安心觀劇,運營方推出了一系列更嚴格的消殺標準。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天津上演
    央廣網天津11月22日消息(記者夏震宇)記者從天津大劇院了解到,11月20日至22日,曾先後獲得「文華大獎」「五個一工程」獎的中國首部現象級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在天津大劇院連演多場。該劇由上海歌舞團出品製作,以英雄模範李白烈士的真實故事為素材,融入了青春色彩、紅色記憶、浪漫情懷、諜戰氛圍等元素。自2018年12月啟動首輪試演以來,《永不消逝的電波》已經在全國各地巡迴演出一百八十餘場,被觀眾稱作「最美舞劇」。
  • 今夜開演丨這是屬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周末!
    羊城觀眾心心念念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今夜終於又要登上廣州大劇院的舞臺了,這部備受矚目的紅色經典舞劇,從開票以來就得到了大家的強烈支持與熱愛,在原定的四場幾近售罄的情況下,還追加了寶貴的一場,連演五場,承包了咱們廣州大劇院歌劇廳的整個周末,可謂盛況!
  • 閩南大戲院精彩劇目重啟鷺島藝術生活 《永不消逝的電波》等連臺...
    作為疫情復工後劇院的首次公開亮相,閩南大戲院先是以一場「夜空中最亮的心」建設愛心廈門劇院公益開放日活動,文化惠民,引領鷺島城市藝術生活復甦;隨後,傾力引進的國內首部諜戰題材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驚豔鷺島,連演四場強勢助力廈門演藝市場回暖,頗受好評。
  •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迎來第200場:以愛與先烈對視用心讓觀眾來電
    圖說: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演出照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攝 下同兩周歲的「電波」昨晚在佛山大劇院上演了第200場,影片質感的氛圍營造、懸疑大片的情節推進、英雄烈士的藝術形象,凸顯了上海可以創作出讓觀眾對紅色題材舞劇「來電」的優秀範例。
  • 三天售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都站,創今年票房紀錄!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壹姐非常榮幸又遺憾地宣布,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都站,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就售罄了!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成都站兩場三天大麥網全部售罄! 首部諜戰舞劇:每一秒都不想錯過!
  • 上海郵政博物館內,朱潔靜王佳俊跳起《永不消逝的電波》
    結束在哈爾濱的巡演,剛回到上海的舞者朱潔靜、王佳俊,10月20日晚來到位於虹口區上海郵政博物館,跳起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片段。這是「四史」系列文藝黨課活動虹口區專場,和他們一起登臺的,還有女高音歌唱家黃英、新聞主播印海蓉、滬劇演員朱儉等。
  • 《不眠之夜》官宣:開放演出預售並以預約限流等措施保障復演安全
    《不眠之夜》上海版定於6月3日復演 觀眾限流30%上海2020年5月19日 /美通社/ -- 在闊別觀眾4個多月後,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將於6月3日復演。作為國內沉浸式戲劇的開創之作,《不眠之夜》上海版恢復演出,吹響了國內文化劇院復甦的「號角」。
  • 「電波」演出現場擺起「七月花攤」,白蘭花香浸潤劇場,傳遞城市溫度
    由上海歌舞團創排的「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昨天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迎來第150場演出。「梔子花,白蘭花,五分洋鈿買一朵。」這句吳儂軟語的叫賣,是多少老上海人的回憶。之前,上海歌舞團在劇場擺出「七月花攤」,將獨具海派特色的白蘭花傳遞給觀眾,這也是他們為上海賣花阿婆發起的一項特別公益行動。為何將花攤起名「七月」?源自《永不消逝的電波》中一個名為「七月」的角色。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介紹,這個年輕的姑娘出現在老上海的街頭巷尾,在清晨的弄堂叫賣,她目睹了共產黨人的犧牲,也見證了上海解放後光明的未來。
  • 廈門多家劇院陸續復演 不少演出劇目門票熱賣
    「醒耳人聲」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拉開滄江劇院復演序幕。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記者 林曉雲)19日晚,廈門滄江劇院迎來首場復演。公益演出——「醒耳人聲」阿卡貝拉專場音樂會拉開復演序幕,演出門票短短幾天就售罄。近期,我市多家劇院復演。
  • 「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來津
    在天津觀眾的期待中,作為近年舞劇市場的「爆款」,由上海歌舞劇團打造的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昨日開啟了在天津大劇院的演出。該劇以驚心動魄的諜戰故事、電影級質感的舞美呈現,講述了以李俠為代表的隱蔽戰線共產黨員為新中國的成立獻身的動人故事。
  • 現象級舞劇哈爾濱大劇院首演|舞姿傳遞「永不消失的電波」
    一群身著旗袍的嫋娜女子,在晨光熹微的上海弄堂中翩翩起舞……10 月 16 日晚,由上海歌舞團打造的國內首部現象級諜戰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首登哈爾濱大劇院,在近兩小時的演出過程中,觀眾屏氣凝神,情緒也跟隨著劇情的變化而起伏。
  • 青年作曲家楊帆用音樂「講述」《永不消逝的電波》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製,由孫道臨、袁霞主演,於1958年上映。該片以李白烈士的事跡為原型 ,講述了中共黨員李俠潛伏在敵佔區,為革命事業奉獻出生命的故事。
  • 「沉浸式」直播帶貨,《不眠之夜》給演出業帶來新「玩法」
    作為上海演出業的一大「爆款」,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演出至今三年多,每場都一票難求。這部發端倫敦之後在紐約震動世界的演出,創造了一種全新的觀演關係。上海版的故事依舊發生在1936年的麥金儂酒店(The McKinnon Hotel)之內,觀眾在這個空間內自由探索,感受改編自莎士比亞經典作品《麥克白》的故事。
  • 王一川|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一票難求,其背後有著怎樣的美學原因?
    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至今已在全國巡演近兩百場,創造出一票難求的舞臺藝術佳績,令人不由思考這一佳績背後的美學原因是什麼?具體而言,這樣一部「紅色」題材的舞劇,為什麼能夠深受當代普通觀眾的傾情喜愛?它到底有什麼東西能與他們內心深處的審美與情感訴求豁然貫通?
  • 上海版《不眠之夜》迎來千場,熱度不減背後的「破牆」探索
    在上海駐演已超三年,依然保持著高口碑和熱度——平均票房上座率高達96%、復購率超30%,超過33萬觀眾走進了「麥金儂酒店」感受「不眠之夜」。這其中,許多「鐵桿粉絲」創下的觀劇紀錄更是驚人,有觀眾甚至「刷劇」超過300次。一臺演出如何能在3年1000場的駐演之後繼續保持熱度?《不眠之夜》除了本身在內容和形式上破除劇場的「牆」,也在不斷探索突破營銷的天花板。
  • 《不眠之夜》上海版讓人看了還想看
    酒店餐廳與劇場一起開業  靜安區北京西路1013號,過去的爛尾樓現在卻是擁有超過90個房間的「麥金儂酒店」、中國第一個浸入式戲劇專用劇場,觀眾排起長隊等待《不眠之夜》入場。  作為浸入式戲劇代表作,以莎士比亞名作《麥克白》為靈感的《不眠之夜》2011年3月在紐約演出至今,超過2000場。
  • 楊帆作曲舞劇《天路》《永不消逝的電波》喜獲文華獎
    前不久,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的閉幕式在上海落幕,「第十六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也花開有主,《天路》(以下稱「天路」)和《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下稱「電波」)兩部舞劇同時獲得文華大獎,而其中的音樂形象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令人驚奇的是,兩部戲的曲作者都是同一個人——青年作曲家楊帆。聽楊帆的舞劇音樂,不像是為舞劇創作的伴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