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茶廠大益全集系列講解!(深度講解大益茶品,建議收藏)

2020-12-21 財寶講茶

前言:文章深度講解大益茶品;內容量巨大,建議收藏一一閱讀!

普洱茶是我國的著名茶品,7542則是中國茶葉領導品牌大益集團勐海茶廠出產頂尖產品,以3-6級毛料為主體(中壯葉),1-2級毛料鋪面(嫩芽),再間以少量7-9級毛料來調味(粗老葉)而成的配方,研配得當,麵茶色澤烏潤顯芽毫,芯茶肥壯。該茶品香氣純正持久,有花果香,滋味濃厚回甘好,湯色黃亮,葉底勻齊。因其研配時主要以中壯茶箐為骨架,配以細嫩芽葉撒面,結構飽滿,陳放後期變化較為豐富,適宜品飲收藏,被市場譽為「評判普洱生茶質量的標準產品」,也是衡量普洱茶市走向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1938年,為振興中華茶產業,受當時中國茶葉總公司委派,畢業於法國巴黎大學的範和鈞先生與畢業於清華大學的張石城先生帶領90多位來自祖國各地的茶葉技術工作者前往熱帶雨林深處的勐海縣籌建茶廠。在總結吸收傳統普洱茶產制工藝的基礎上,引入了機械制茶技術和設備。1940年,勐海茶廠(原名佛海茶廠)正式建成投產,從而揭開了中國普洱茶歷史的新篇章!

在早期1976年中國計劃經濟時代,中國的土產畜產均由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管轄,雲南普洱茶也不例外,當時的普洱茶均由「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CHINA NATIONAL NATIVE PRODUCE & ANIMAL BY-PRODUCTS IMPORT & EXPORT CORPORRATION YUNNAN TEA BRANCH所管理。

1976年因為出口需要,在當時計劃經濟體制下,為使各廠家生產的茶品有統一的識別標誌,雲南省土畜產公司對普洱茶進行了編號,規範嘜號的使用。餅茶用4位數,前兩位為該款茶的生產年份,第3位為毛茶原料的等級,第4位為茶廠編號(昆明茶廠 1,勐海茶廠 2,下關茶廠 3,瀾倉茶廠 4)。如7542、7572等。

一片普洱茶餅,根據用料等級的數目分為單級茶和拼配茶。單級茶即用一種等級的毛茶製作,通常都用高級別的。拼配茶主要用數種不同級別的毛茶製作,通常相對低級的放裡面,外層放高級的嫩茶芽撒面。第四位是生產茶廠的編號。

7542 即:1975年的配方,4級茶菁製作,2是勐海廠出品。當年甚至連包裝紙的印刷都由省茶司負責,計劃經濟的特色就是計劃的剛剛好,不多也不少,有多少任務就生產多少茶葉,生產計劃的更改需要省茶司的批准。

那麼你知道從70年代至今的經典明星產品你知道多少?會辨別嗎?

以勐海茶廠1970年至2000年左右的產品為例,從棉質材質、棉質印刷、內飛、大票等方面大致辨別產品年份:

一、外包裝用紙方面:手工用紙比機械用紙出廠的時間早;80年代期間的厚紙包裝比薄紙包裝的出廠時間早;1993年變更版面後英文字較小,變更版面前英文字較大。

二、外包裝紙字體印刷方面:繁體「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的「中」字,在70/80年代,大口「中」比小口「中」出廠時間早;在八十年代,雲南省的繁體「雲」字,「雨」字頭的橫析勾連到第二點的比連到第一點的出廠時間更早(如1980年出品的7532<兩點>;1985年出品的7542<一點>);在90年代,「雲南七子餅」的「七」字,窄腳的比寬腳的出廠時間早(93年前為窄腳七,93後寬腳七)。

三、內飛:a、90年代的產品,細字的比粗字的出廠時間早;b、70、80年代的產品,「出品」的「出」字,尖出比平出的出廠時間早;c、90年代的產品,細字繁體」廠」內飛比粗字簡體」廠」 出廠的時間早(繁體「廠」細字內飛<含88青>:1994年前;粗字繁體」廠」內飛;約1995-1996年;粗字簡體」廠」內飛:約1996-1999年;傣文內飛:1999-2004年)。

四、大票:a、1975-1985年,直式大票(印刷字體顏色為紅色), 銷售公司名稱: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B、85年後,橫式大票(藍色油光牛皮紙);配方及年份批號:藍色數字標示;毛重淨重計量:市斤;銷售公司名稱:偏大「勐海茶廠」字樣。C、90年代,橫式大票(紅色平光牛皮紙);配方及年份批號:紅色數字標示;毛重淨重計量:公斤;銷售公司名稱:偏小「勐海茶廠」字樣。

勐海茶廠 1970年代小黃印

70年代小黃印是勐海茶廠生產的普洱青餅,至今已有40餘年歷史,是一款很棒的古董茶。「黃印」的得名,源於其外包裝紙的八中茶標誌的「茶」字多為黃色,但綠色「茶」字的茶品被稱為「黃印」,也屬正常。「黃印」系統的產品,由於很多都沒有嘜號,結合茶品的轉化程度,推測其年代早於有嘜號的產品。其外包裝為大口中印刷,內飛細字尖出。

從上世紀1976年到2017年,40多年來勐海茶廠7542最具代表性的明星茶:

70年代七子小綠印

73 青餅

85 厚紙7542

85 薄紙7542

88 青餅

92 青餅

93 青餅

94 事業青餅

96 玫瑰紫大益

96 橙中綠

97 水藍印

99 傣文青

00 無R紅大益青餅

01年簡體雲

501 白布條7542

601 雷射標7542

901 寶石藍7542

1970年初「七子小綠印」俗稱小字綠

7542最老的產品就是1970~1980年初標準化生產後的第一批普洱茶「七子小綠印」尖出內飛,與「七子黃印」的配茶風格接近,口感表現豐富、層次分明、茶氣強勁、帶有特殊的青樟香與梅樟香,有藍印鐵餅的風格,有接棒印級茶的想像力,將是七子餅茶的明日之星。(參閱陳智同著深邃的七子世界第159頁)。

1973年「七三青餅」

俗稱「73青餅」的7542是1998年臺商為其命名的一個俗稱,外包棉紙「中茶LOGO」為大口中,茶字為手工蓋印,內飛有細字尖出和美術字體兩種。「73青餅」也有刷嘜7542—503或506的產品,503和506兩組數字表示這批產品在1985年以前還在生產。

1985年「厚紙7542」青餅

勐海茶廠1985年厚紙7542青餅普洱茶,也是八八青餅的前身。

厚紙的7542幾乎是近代普洱茶的指標茶,普洱茶能讓大眾如此痴狂,厚紙7542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厚草紙、硃砂紅八中內飛,生產於80年代中期的7542,嚴格地來講這款厚紙7542要高於「八八青」一個級別,勐海茶廠73青、雪印以及這款厚紙7542是名氣最大的三款神品。

厚紙的7542,大約從80年代初開始生產,到80年代末(也就是著名的厚紙88青餅),這80年代的7542,從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甚至到90年代初小七薄紙的7542,其口感很大延續性。

入口香甜、複合香氣、水路細膩、回味果韻持久、梅子韻混合陳韻、茶湯柔滑、非常棒的陳韻混合蜜韻的感覺,香有穿透力、尾水蜜韻。

1988年「八八青餅」

1988至1992年之間生產的7542,由於剛出廠時茶品過於青澀,無人問津,後被港商幹倉存儲,經過多年的陳化普洱茶的越陳越香、越陳越醇,質量得以體現被市場及茶友們追逐。

由於當時整個潮流都流行喝熟餅,懂生餅的人極少。但陳期已25年的88青,已轉換的美侖美奐,想擁有它的茶友們不計其數,卻又無從下手,因為此茶不單止價格昂貴,且現在市面上已存世的幹倉不多,擁有的人都不願割愛!

88青有厚紙和薄紙版兩個版本,餅模較大;有些有內飛,有些沒有,但必定每餅茶有內票。聞其幹茶氣味非常特別,有一股梅子和蜂蜜香甜味,開湯後湯色呈深琥珀色,那種有年份的梅子香味,立即撲鼻而來,拿蓋碗的蓋子聞一聞,那種漸顯成熟的醇美的幹倉茶蜜香和一縷縷甜香,通通凝聚在蓋碗蓋上。口感甜,潤,回甘度剛好,那種甜,是細水長流的甜,甘甜在口中,尤其以舌底兩側甜的最為明顯和過癮,喉韻極佳!

1989年「薄棉紙7542青餅」

包裝棉紙跟八八青餅一樣,很多人拿來當做八八青餅,實際上是1989年生產的。

1992年「92青餅」

包裝棉紙也是跟八八青餅一樣,很多人拿來當做八八青餅,實際上是1992年生產的。

1993年「93青餅」

絲紋薄棉紙,小七版。

1994年「94事」業」青餅」

94青餅餅面印刷"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業分公司",其中的(茶葉)就改為(茶業)分公司。雲南七子餅茶中的」七」字較大,大七,很容易辨別。

1996年「96玫瑰紫大益」

紫大益1996至2002年之間生產的7542,1996至2001年以前外包棉紙大益標識為紫色印刷,內飛則保持原來的紅色大益標識,因包裝紙顏色以及大益標識為玫瑰紫,所以被市場命名為「紫大益」;2001年以後生產的7542,因外包棉紙大益商標依舊為玫瑰紫色印刷,而內飛則由原來紅色大益標識改為玫瑰紫色大益標識,所以市場上將這批茶命名為"玫瑰大益"。

1997年「橙中綠7542」

橙印1996—1997年之間生產的7542,此批茶葉是香港南天貿易公司定製的茶品,因外包棉紙中央茶字的顏色為橙色,被市場上命名為「橙印7542」,此茶大都入香港倉,幹倉極少,只有極少數賣到臺灣才保留幹倉儲存。

1997年「97水藍印」

1996—1998年勐海茶廠生產的7542,所用包裝紙非常薄,紙質偏白,中間的茶字顏色特殊偏向水藍色,因此,坊間稱為「水藍印」青餅,同款包裝還有7572熟餅;行家認可的88的「接班茶」。口感特色:果香四溢,梅子酸韻濃鬱,回甘生津強勁。

1999年「99傣文青7542」

99年傣文生態青餅7542,是90年代7542茶品的收官之作產品,此款茶在99年壓制時,專門挑選深山中無汙染、自然生長的喬木老樹茶鮮葉為原料壓制,可謂是經典中的經典好茶,也是世紀之交的一片明星茶?為何叫做傣文青,源自其內飛右下角有小小的「傣文」。勐海茶廠所在勐海縣正是屬於勐海傣族自治州。傣文內飛是勐海茶廠自1999年開始到2003年的部分茶品內飛中都使用的一種標記。

2000年「無R紅大益7542」

此茶為典型的勐海味7542 配方,條索緊結明亮,湯色呈明亮琥珀色,體感較強,滋味較豐富,衝泡後帶有點蜜蘭花香,茶香優雅內斂的青茶香氣,感覺很柔和舒適,清幽脫俗,微澀,數泡後果香隱現,尾水有較強愉悅感,為同年份中生代茶之標杆。茶餅印刷有英文字的「TSE」、「YSE」兩個版本。

2001年「簡體雲7542」

2001年出廠的7542青餅,由於包裝綿紙上的雲南七子茶餅「雲」字一改以往的繁體寫法,而用簡寫的「雲」,由此得名「簡體雲7542」。 包裝紙有厚棉紙與薄棉紙兩種。但市場假的、溼倉的多過真品,又有將同樣包裝的7502青餅冒充7542的做法。勐海茶廠改制前的明星茶之一。

在廣州芳村茶葉市場流傳一個臺商收藏簡體雲傳奇,據說他在2001年以一片66元買進了2~300件01年簡體雲7542(一件12筒、84片),收藏的簡體雲可說是芳村最大量,經過18年,如今市價每片約10000元左右,獲利達150多倍。這也是普洱茶另人著迷之處。

「2003年金大益」5號青餅

2003年是個特殊的年份當年環境生態原因,原料造就很多知名品種,其大部分布朗班章茶品風格都是帶有濃鬱的松煙香《樟香》,以勐海茶廠為代表的有,勐海孔雀系列,白菜系列,金大益,銀大益,早春喬木等。均是來料加工訂製茶品。今天我們來研究探討下2003年勐海茶廠改制前首批金大益青餅(5號青餅)。

301金大益 配方與傳統的嘜號茶配方不一樣,無撒面內外一口料。條索黑亮肥壯,等級4~6及茶青。幹茶香氣比較淡雅,典型的勐海味松煙香如今高端茶必備指標之一。茶湯張力十足,飽滿而有質感,陳香初現,生津持久,回甘有序,協調度良好,苦澀開始收斂湯感細膩飽滿,杯底蜜香果香足,葉底喬木韻明顯,層次感較為豐富。一款好茶除了內質突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其的名字容易記得住,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金大益》

2005年「501批白布條7542」

2005年,對於很多早期喝普洱茶的人來說,都是較為特殊的一年,原因無他。在普洱茶歷史上佔據重要地位的勐海茶廠於2004年下半年完成改制,也就是從國營茶廠轉變為私營茶廠。

2005年勐海茶廠改制後的第一批501批7542一共有兩批,最明顯的區別就在包裝紙裡面的內票(說明書)上,一批是印著【勐海茶廠出品】,而有一批是印刷著(責任公司說明書)的501批白布條7542。在每件的竹簍的麻繩上都綁有一條(白布條),上面寫有(責任公司說明書)。也像市場稱呼「簡體雲」一樣,將其稱之為「白布條」7542。內票有寫勐海茶廠也有責任有限公司。

501批7542 白布條是大益勐海茶廠改制後首批紅大益7542,據說因去庫存沿用老包裝紙,剩什麼用什麼,背面也沒有打上生產日期,因此包裝紙也無法做到統一,所以版面有點混亂,501批白布條7542茶餅棉紙版面有大大益和小小益的區分,有簡體「餅」字,也有繁體「餅」字,下方有一紅點,據說版面共有8個之多。

501白布條的質量最好可以媲美改制前的7542,質量僅次於01年的簡體雲7542。501批白布條7542,採用改制前的老料拼配,用了庫存中高質量的毛料拼配壓制,帶有菸味、其茶味濃,有苦澀感,但是化的非常快,蜜糖甜。茶湯飽滿,膠質黏稠,茶氣足,回甘強,生津回甜度高,尾水甜。梅子韻深。喝起來顯得口感厚實、飽滿有力、耐泡度佳。

自從勐海茶廠2005改制後已經很難找到類似的茶品了,如今這片茶已是市場認可的好茶,並且認定此茶沿襲了勐海茶廠傳統風格,未來或將是承接八八青、01年簡體雲之後的一款明日之星。

2006年「601批7542青餅」

2006年起大益集團開始啟用防偽「內飛」與「標籤」,隨著普洱茶身價水漲船高,大益普洱茶為打擊市場上日趨增多的假冒「大益」牌普洱茶,保護消費者和廠家的利益,大益普洱茶勐海茶廠自2006年開始啟用了防偽內飛和標籤(即現在稱的老版防偽內飛和標籤)

自2013年初開始大益7542普洱茶行情大漲,當年新茶價格一路飆漲接近前幾年普洱茶價格,市場買氣開始轉向收購05~06年7542,在市場追捧下這一年當中601 7542漲幅快3倍之多,且601 7542市場貨源稀少預計不用多久將會再創新高價。

2009年「901批 寶石藍7542青餅」

普洱茶在歷經07年崩盤,08年市場低迷產量減少,為降低成本改用紙袋整筒包裝,可能因為如此為促使市場回升,2009年出產的901 7542使用原料較往年的來得好,回復以前勐海茶廠7542配方,也改回傳統竹殼包裝。

2009年雲南乾旱,茶菁的質量特別好, 901 7542用料級別和質量特別挑選過,帶有老勐海複合果香味道。餅身鬆緊適中、餅面深褐色、湯色橙黃通透、略帶苦澀味、化得快、生津快、較強、回甘、口感清爽、潤感盡出,層次豐富,杯底留有清雅的花果香、蜜香。整體品感中庸均衡,勐海味十足,確實是大益傳統的標杆。

所周知,「拼配」和「發酵」是普洱茶製作過程中兩大核心工藝,也是「勐海茶廠制茶技藝」的核心價值。「拼配」即「用不同產地同一等級、同一產地不同級別或者是不同年份的茶菁按照配方進行混合加工,這樣能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從而不僅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產出更具風格特點的產品。勐海茶廠長期以來的大規模生產和充足的不同年份原料儲備,使得其對該技術的掌握與使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七子小綠印已進入印級茶的殿堂。

七三青、88青、96玫瑰紫大益、97 水藍印都已是前世傳下來經典,往往被納入各大拍賣場中競拍。

99傣文青7542、2000年無R紅大益、01簡體雲更是一筒難求。

501批白布條7542推薦收藏指數已經是到達5顆星。

601 7542大益第一批有防偽雷射標茶品,市場貨源稀少。

901 7542 寶石藍則是未來看好的明日之星。

再說說七子餅的定義與配方的來源

從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開始至今,七子餅茶按時間可以分為「前期七子餅茶」、「中期七子餅茶」和「後期七子餅茶」 三個階段。

「前期七子餅茶」是指1967-1988年期間生產的餅茶,如七子黃印、小綠印、雪印等等。(註:俗稱「雪印青餅」7532,是指勐海茶廠1975年生產的「7532青餅」。該批7532的外觀是:紙筒裝,綿紙為小口中油麵厚紙,「茶」字為粉綠色手工蓋印,硃砂紅細字平出內飛,小內票,小餅模)

「中期七子餅茶」是指1989-2004年期間生產的茶餅,在1989年大益商標通過註冊並使用,之後生產的茶品印刷字體標識與之前生產的產品有著明顯的區別;

「後期七子餅茶」是指2004年勐海茶廠國企改制後生產的產品,這時期七子餅型制、包裝、規格等與之前的產品都有所不同。

七十年代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既有承先啟後的味道,又有開放進步的氛圍,對普洱茶來講也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也是一個重要的時代,他代表了一種舊式生產觀念的結束,也開啟了新的生產時代,由於它的改變,也直接影響了後世對普洱茶的觀念,也間接地改變了雲南種植普洱茶的方式,所以七○年代是一個新價值的開端。

自從七○年代初期,土產畜產公司合併之後,省茶司仍舊對雲南的茶葉有著計劃指導的權利,隨著農業改良的進程,雲南的茶葉生產逐步進入了量產的年代,

茶葉品種的改良無非是抗寒高產,協助農民脫貧,也為雲南的原料環境帶來了新的面相,對七五四二這樣代號型的產品,便應運而生,我們從七五四二的內涵便可以知道它的時代背景,基本上它是一九七五年所應運而生的編號,由省茶司制定,勐海茶廠生產,它的製作精神是以茶菁級數的比例拼配,基本上當時收購雲南茶菁的等級分配大概可分為五等十級,即為一等一二級,二等三四級,三等五六級,四等七八級,五等九十級,然後再依舊每一種編號不同的比例做分配,

從這種拼配方式我們可以瞭解七五四二配方所代表的涵義,應用茶菁級數做為拼配的依據,它就不再具有山頭的特點,與私人商號的風格就此劃分,當然從紅印開始,雲南普洱茶就不在包裝上做產地的標示,而是以生產單位和銷售單位做為標示的重點,另外一方面的意義,七五四二的產生,帶有一定的量化生產的管理意義,在標準化配方的指導下,生產的產品將達到標準且穩定,也就是說,標準化配方的產生就是量產前的準備,標準化配方可以解決生產上的問題,無論在拼配及原料的選用上都具有一定的制式化標準,方便生產單位依循並控制品質,在銷售上也能簡化銷售的困難,讓銷售單位有標準的產品做為銷售的基礎,也就是標準貨的產生,不同代號的標準貨代表不同的茶菁拼配內容,唯一跟現在不同的是,八五年之前所有的茶菁分類是有包含節氣因素的,也就是說七十年代的七子餅是有春茶概念的,八五年之後,省公司取消節氣因素,自此收購茶菁分級將更為簡單,從中也透露出當時生產的數量更為龐大,所以說八五年之後的雲南七子餅標準貨是沒有春茶概念的,從這個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出雲南普洱茶生產自七十年代開始標準化生產,到八○年代走向第一次的高峰,兩者具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最終還是回到那句老話「藏茶不能刻舟求劍」不知變通,要以客觀市場的發展變化同步,選定了目標就下手,稍一遲疑機會稍縱即失。如果遇到心儀的茶品,或能夠判斷出某款茶的轉化潛力,那還是趁早給自己多存些好茶吧!有新茶陪伴變老,有老茶見證故事,也是身為茶人的幸福!

相關焦點

  • 勐海茶廠| 大益茶04年紫大益7542·94事業熟1994年勐海出品
    2004年紫大益7542共有四個批次(406-409批),本文將講解勐海茶廠改制前最後一批紫大益7542——409批紫大益7542。>「R」較大而且字細"R"較小而且字粗3、產品出處有別於紅大益,紫大益為 「 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 」 ;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勐海茶廠產品信息
  • 勐海茶廠的發展歷史:2004年改之前大益茶
    作為喜愛普洱茶的人,都知道2004年是勐海茶廠改制為現在的大益集團,而普洱茶也是從2004年以後開始迅速的發展,而那個時期的普洱茶大多也成為如今的經典傳奇!勐海茶廠已做好準備,迎接益友們回家。78年的風雨歷程,大益茶業集團在勐海茶廠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從始於1940的一座西南邊陲小鎮的茶廠,成長為現代普洱茶的領軍企業以及如今國內銷售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生產型茶業企業,擁有「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諸多榮譽……一路走來,堪稱傳奇。
  • 2005年金色韻象:大益改制元年的明星茶品,勐海茶廠復興的裡程碑
    2005年在大益歷史上可謂是不平凡的一年。就在這一年裡,一大波大益茶品相繼面世,優品名品之多,大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勢。其中,金色韻象、7742越陳越香、烏金號,被茶友親切地稱為05年大益生茶「三大金剛」。
  • 大益藏茶閣:細數79年歷史,一次看夠有關大益茶的4000多款藏品
    一個普洱茶客,尋源朝聖之旅首選勐海。到了勐海,不先去見識一下最權威版的普洱茶前世今生,然後再入茶區,怎麼說也是一種缺憾……勐海茶廠始建於1940年,至今走過了近80年的發展歷程。來到勐海,參觀勐海茶廠、大益館、大益藏茶閣、大益奧秘廳、大益茶庭是茶人的必修課。這就如同走入一部鮮活的普洱茶發展史,不僅能看到從一片樹葉到一餅普洱茶的精製過程,更能看到普洱茶厚重的歷史文化。
  • 大益2001永恆之味上線,獻禮勐海茶廠80華誕
    俗話說得好:「不會拍電影的企業家不是一個好茶人」。近日大益集團悄悄上線了一部短片《永恆之味》,並推出了同名茶餅2001 永恆之味,緬懷那些抗戰時期砥礪前行,英勇無畏的茶人們,同時獻禮勐海茶廠80周年慶典。1938年,一年青澀的範和鈞、張石城諸君抵達佛海。
  • 熟茶入門標杆之作,大益勐海味經典產品7572
    7572是勐海茶廠生產的數量最大的熟餅茶。由於出品穩定,質量好而被譽為"評判普洱熟茶的標準產品",並獲得2002年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金獎,也是大益茶業最為出名的一款熟茶。這個茶裡面誕生過97水藍印版本、01簡體雲、02紫大益、03藍大益、04胖紅大益等明星產品。
  • 大益行情網:誰說老茶就一定要品相差?——現代大益茶的收藏之道
    再過幾年,一些大益的中期茶就會成為老茶,一些新茶也會變成中期茶。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即將成為老茶的中期茶需要跟它的前輩們一樣嗎?在現代的倉儲中,一片普洱茶很難出現棉紙破損、被蟲蛀、出油等情況。在恆溫恆溼的環境下,一片茶不但能轉化的非常出眾,其包裝大多保存得非常完好。
  • 陳掌柜普洱茶——大益藏品「六星孔雀餅」
    陳掌柜普洱茶——大益藏品「六星孔雀餅六星孔雀餅採用雲南易武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用傳統揉茶工藝製作,條索分明。茶湯清爽回甘快,生津明顯。陳掌柜普洱茶——大益藏品「六星孔雀餅此款茶目前市場上已經見不到了,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款好茶,棉紙有很好的吸附異味的功能,能將一定量的異味隔絕,保證茶的香味純正。
  • 大益行情網:大益80慶典特別版7542,經典大益茶誕生的故事
    如果將大益看成一個人,放在古代都可以拄著拐杖在朝堂中議事了。縱觀今日的普洱茶市場,大益作為第一品牌,德高望重四個字當之無愧。支撐起這一片天空的就是那一款又一款的傳奇大益茶。 普洱茶的標準化從7542開始,而現代大益茶的傳奇也是從7542開始。
  • 「大益茶史02」經歷了「三年大躍進,十年大革命」的勐海茶廠
    1954年,為了慶祝進攻緊壓茶、綠茶,更名為「雲南省茶業公司西雙版納茶廠」。1956年,為了慶祝沒有壞消息,更名為「思茅專區勐海茶廠」。1957年,為了慶祝制茶機器改革,加工能力突飛猛進……好吧,改名確實太頻繁了,這次就不改了。
  • 鑑別大益茶真偽,你不得不知道的事!
    近期,湖南平江縣經偵大隊得到線索,在昆明警方的協助下對所管轄區一個售假大益茶窩點進行查處,當場查獲假冒「大益」、「勐海茶廠」商標商品60多個號(批次),共2297.9公斤。其實,「大益」作為全國茶葉著名品牌,為了加強自我品牌保護,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早就採用了前沿防偽技術並經過多次升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產品鑑定方法。下面益信君就再次為大家介紹大益茶的防偽技術及鑑別方法!
  • 大益茶蟬聯2019雲南「10大名茶」第一名
    回顧:2018年,7542獲雲南「十大名茶」第一名,勐海茶廠獲雲南綠色食品企業10強 >>>連續兩年摘得最高獎項,可見大益集團在產品研發創新、產品質量品質和品牌文化發展等多方面,均得到了相關部門及消費者的認可。
  • 80後茶藝專家燕濾竹揭秘:成都大益茶春熙路店的大益普洱茶為何受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杜恩湖「我們成都大益的普洱茶,不僅能保留原始陳香,而且口感十分好,收藏價值高,更適合自飲和送禮7月4日,位於成都市紅星中路二段70號的四川日報新聞大樓的成都大益茶(春熙店)超級體驗館,40多位著名文化名人、畫家、書法家名流、以及詩人、媒體記者歡聚一堂,參加大益茶的文化沙龍大聚會。藝術家們揮毫潑墨,論詩作畫,大展風釆。文化名人們爭相品嘗大益好茶。同飲同醉,銷萬愁,知甘苦,品意境!
  • 普洱茶大益大白菜經典系類!「六星孔雀」
    【品名】雲南普洱茶 正品 大益 03年 六星孔雀青餅【生產工藝】普洱餅茶 生茶【規格】 400克/片 84片/件【生產日期】2003年(備註:普洱茶無保質期,越陳越香)【出品商】大益(雲南勐海茶廠)100%保證正品【儲藏方式】在通風、乾燥無異味、常溫環境下存儲1.6孔雀星由來2000年-2003年間,與國企勐海茶廠聯手製造了大白菜生態茶系列。
  • 勐海「大益」茶廠為什麼沒登中國茶葉百強企業榜單?
    熱愛普洱茶的茶友基本無人不知」大益茶「這個品牌,特別是今年狂熱的夏天到秋天,激起了普洱茶熱潮,全民投資收藏普洱茶的首選自然也是大益。我們舉個例子:如果回到十年前,你會做什麼?來說說反映現今普洱茶大益的狀況!
  • 普洱名茶欣賞:大益2005年501烏金號、2006年五彩孔雀
    >501烏金號,是勐海茶廠於2005年生產的一款明星茶。▲普洱藏家收藏·501烏金號茶版是大益茶慣用的經典紅色包裝,上方是「烏金號圓茶」5個篆體字,大益商標下,印有一首《烏金號圓茶賦》,這是大益茶中僅有的一款,
  • 大益茶:潔靜正雅、守真益和
    提到雲南普洱,不得不提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大益茶,作為2020年雲南省「10大名茶」之首,它出自擁有80年歷史的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經過歲月的變遷和生活的洗禮,大益茶始終守真益和。
  • 普洱茶知名品牌中茶、大益有何關係?普洱茶品牌之路仍在繼續
    1951年3月25-27日,中茶公司在《人民日報》頭版連續刊登三天廣告,徵集商標圖案,最終「八中茶」商標脫穎而出,成為新中國第一個茶葉商標。1953年,中茶公司通知下屬5個茶廠統一啟用「中茶牌」商標。從此勐海茶廠、昆明茶廠、下關茶廠等中茶直屬茶廠,都開始使用「中茶牌」商標。
  • 投資哪些大益茶未來有可能翻百倍
    大益茶歷史悠久,建廠已經80周年了,這80年的歷史長河中,大益茶出了很多產品,產生許多膾炙人口的好產品,也造就了許多因為收藏一件大益茶而成就千萬富翁的傳奇故事。在2004年改制前,普洱茶因為歷史原因,並不被世人所接受,也沒有被時代所發掘,直到2004年改制後,大益茶如抹掉灰塵的明珠終於閃現出它獨有的光芒,從此,普洱茶江湖不再孤獨,普洱茶世界不再寂寞。
  • 直擊廣州秋季茶博會,大益館:一個能打的都沒有!
    今天是廣州秋季茶博會的第3天,這些天來要說現場最熱鬧的場館,大益館可謂是當之無愧。明星老茶新茶品飲+抽獎互動等一系列組合拳殺出,打得其它茶企毫無還手之力。裡三層外三層全是人,面對「勐海茶廠80周年」主題場館,益友們也都熱情高漲,大多都會專心致志的將勐海茶廠的發展歷程看一遍。面對館內展示的老茶,大家也十分默契的拿出手機記錄下茶品的「美照」,留著回家也可以慢慢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