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十九大系列訪談】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和新要求?

2020-12-25 中國網

簡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為迎接十九大的召開,中國網特邀黨史黨建專家從歷史的角度來談談近些年來黨的建設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面臨的任務,本期節目就談談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階段、新要求。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做客《中國訪談》直播間。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將於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開,為迎接十九大的召開,中國網特邀黨史黨建專家,從歷史的角度來談一談近些年來黨的建設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面臨的任務。今天做客我們演播室的是中央黨校黨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戴焰軍。戴教授,歡迎您!

戴焰軍:您好!

中國網: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8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指出,「黨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那對這樣一個定位您怎麼看?

戴焰軍:那麼關鍵階段,就是我們已經到了一個決定性階段,全面建設小康它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現在已經是2017年了,實際上只有三年時間了,而在這三年時間內我們還有很多非常艱巨的任務需要去完成。那麼這些任務能不能按照我們預期的目標完成?這關係到全面實現小康的目標能不能實現。所以,它當然到了一個攻堅階段,到了一個關鍵階段。

至於它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我們有「兩個一百年」目標,第一個百年目標就是到2020年建黨100周年前夕全面實現小康;第二個,到建國100周年前夕基本上實現現代化,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現在的我們正好處在第一個目標即將完成,轉入第二個目標的一個銜接點上,從十九大到二十大之間,正好是這麼一個銜接點。這樣一個銜接點,第一個目標能不能如期完成,第二個目標的開局能不能打好,這關係到我們最終民族復興的目標的實現。所以,在這樣一個關鍵的階段,我們的各項工作必須按照預期的目標把它做紮實,做好,為我們下一步目標的實現打下一個堅固的基礎。所以當然,現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

中國網:習近平總書記在7月26日舉行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說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而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也指出,要全面把握我國發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對所謂新階段、新要求、新期待,我們應該怎麼理解?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建教研部副主任戴焰軍。

戴焰軍:新階段,我們經過改革開放前30年的發展,在經過改革開放以後將近40年的發展,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我們即將踏上一個新的徵程。這是總書記在7·26講話中講的。我們即將踏上一個新的徵途,這個階段對我們來講就是一個新的階段。

新要求,它指的是這麼一個新的階段對我們的執政黨、對我們黨的廣大黨員幹部的要求。這個不光是能力的要求,它是一個全方位的要求。面對著我們即將踏上新的徵程,面對著我們踏上新徵程以後一系列新的情況、新的問題、新的任務、新的挑戰,我們這個黨有沒有能力去應對即將面臨的一系列的新的情況、新的問題?我們黨的幹部、我們的黨員有沒有這樣一個能力?有沒有這樣一個相應的素質去應對我們在踏上新徵程以後,完成任務所要求的政治、文化、技術等各方面的素質?這個新要求是對我們黨本身的要求。

至於黨的建設方面,比如說我們黨自身的執政能力、執政水平,幹部工作的能力,思想政治的水平,我們在新的發展中,比如說我們一貫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我們在新的發展徵程中怎麼樣更好地實現這樣一個宗旨?怎麼樣更好地去給人民謀利益?我們的能力、我們的素質能不能達到這個要求?實際上這種要求是對我們黨、對我們幹部、對我們黨員的要求。

新期待,是人民對我們黨的一個期待。社會發展不同階段,老百姓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各方面的期待會逐步提高。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對下一步的發展會有更多的期待,這種期待從客觀上來講是個壓力。我們能不能滿足這個期待?這當然是一個壓力。但同時,對我們個人來講又是一個動力。怎麼去滿足人民群眾這些期待,我們還需要在哪些方面去努力,在哪些方面需要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這方面我們還有很多艱巨的任務要完成。

(本期人員——責編/文字:韓琳;主持:段冰;攝像:王一;導播/後期:劉凱;攝影:楊佳;主編:鄭海濱)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要怎麼理解這個「新時代」?  新時代,是一個承前啟後的時代。新時代既非憑空產生,也非一個簡單新概念,而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發生的必然歷史飛躍。當然,這並不表示從新時代第一天起我們就進入了與過去全然不同的時代,它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我們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需要不斷發展、不斷前進,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接續奮鬥。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在哪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科學分析國內外形勢、準確把握中國基本國情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社會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徵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和歷史定位,是黨的十九大的突出亮點和歷史性貢獻。
  • 韓慶祥: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邏輯
    十九大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十九大報告中有一句話,尤能體現這一點:「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重大的政治論斷非常重要,關係到我們如何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邏輯。
  • 韓慶祥:從三個方面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圖為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接受新華訪談專訪。新華網 劉廈 攝以下為訪談實錄:新華網:如何理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提出的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韓慶祥:十九大報告是第三卷的開篇之作。十九大報告有兩個非常重大的論斷:第一個論斷,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黨改革開放以來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這個全部理論當然包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根本主題。
  • 新時代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新特徵
    黨的十九大報告鮮明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一重大判斷,精闢概括併科學標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具有劃時代的裡程碑意義。我們理解和體會,新時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徵: 確定「新方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實現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牢牢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
    其中關於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思想,對於我們正確理解把握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原則要求和使命任務,團結動員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要義
    黨的十九大用「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了系統概括和深刻闡釋。「八個明確」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指南,著重回答了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個堅持」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著重回答了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 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新」鑰匙
    深入研讀《建議》可以發現,貫穿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在全會之前謀劃「十四五」規劃的過程中,在全會之後闡釋全會精神、提出貫徹落實要求時,也總是反覆強調要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際上,這三個「新」集中體現了《建議》的核心要義,也是我們深刻理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鑰匙」。
  •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不僅是確定工作重點的根據,而且是劃分社會實踐發展階段的根據。
  •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十九大熱點前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關鍵時期,這一繼往開來的盛會將做出怎樣的戰略部署?如何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徵程?黨的十九大要回答的這些重大時代課題,舉世關注。  關鍵詞1:重大戰略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在重要歷史關頭全面把握形勢,順應時代要求,對推進我們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至為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7.26」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 如何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新性?
    央廣網12月21日消息(記者紀夢楠 路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它反映了這個時代要求,特別是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的最新的成果。其中提到了理論的創新性,在創新性方面主要有哪些表現呢?十九大代表、國防大學政委吳傑明為你深入解讀。
  • 科學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
    關鍵詞:社會主要矛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 新時代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將會愈發感知這一論斷的重大意義。
  • 怎樣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十三億多中國人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準確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規劃和設計了未來美好生活的宏偉藍圖。 處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已是可期可及。
  • 中共十九大:中國共產黨人立起新坐標
    「新時代」,這個在十九大報告中出現頻率極高的詞語,成為國際社會理解中國新的歷史定位的關鍵詞。英國《衛報》刊文指出,在篇幅很長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展現出來的自信和中國的雄心令人矚目。經過過去5年的發展,各項喜人數據以及國際地位的變化表明,中國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
  • 「四新」彰顯黨的十九大思想靈魂和精髓要義
    黨的十九大取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豐碩成果,其根本原因在於我們黨深刻把握時代脈搏、實踐要求和人民期待,在治國理政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上實現重大突破,在系統謀劃黨和國家未來發展中昭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裡面,帶有思想靈魂和精髓要義性質的內容集中體現在新時代、新指南、新戰略、新作為這「四新」上。
  • [十九大「新」觀察]「新矛盾」怎麼解?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 曹瀅 韓家慧)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距離黨中央上一次提出「主要矛盾」的判斷,時間過去了36年。
  • 烏克蘭專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就令人矚目
    俄新社11月1日刊發該社對烏克蘭專家瓦列裡·索爾達堅科的訪談文章稱,烏克蘭可以向中國借鑑很多東西,不僅僅是經濟,中國在社會保障和文化方面也發展迅速。文章稱,當今世界正處於過渡階段,與技術迭代同時發生的是社會制度的最嚴峻危機。但中國似乎找到了成功解決上述兩大問題的良策。
  • (第2085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邁向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開創了全面依法治國新局面。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按下全面依法治國的「快進鍵」,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是在中央文件中第一次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概念,標誌著我國已經開始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律體系轉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
  • 怎樣理解「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論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必須認識到,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
  • 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
    為了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關於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理論,我們有必要從現實依據、理論內涵、歷史回溯和實踐把握等四個方面作一些必要的考察。 一、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新表述的現實依據 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符合當前我國實際,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與時俱進,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重大理論創新。 首先,從「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轉變。